《手把手教你港股打新》的读后感大全
《手把手教你港股打新》是一本由葛成恩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元,页数:2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手把手教你港股打新》精选点评:
●港交所要求自2018年2月15日起,所有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均须面向散户公开发售,且公开发售规模不低于总发行量的10%,并设有回拨机制,修改后的创业板上市发行制度与主板保持一致。考虑到自2016年至2017年期间有大量创业板公司采用配售发行制度,不像散户公开发售,上市后股票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因此股价经常在上市首日暴涨,配售发行造成了这些公司在上市首日的股价失真,尤其在2016年。 还有一种上市形式同样适合港股主板和创业板,就是介绍形式上市,这种方式上市不涉及发行新股,不进行融资,上市公司也无需承担大量的上市费用,例如香港交易所2000年上市就是采用介绍形式。还有一些上市公司会采用介绍形式分拆业务上市,例如2017年九龙仓集团(4.HK)分拆九龙仓置业在港交所上市就采用介绍形式上市。
●讲得挺全面的,适合初学者。
●港股打新知识不错的介绍
●数据有余,体系不足。比如五要素,超额倍数,同业估值很有道理,盲打创业板,粉表,明星效应就没讲清逻辑
●浅显易懂,适合小白,不过书中的内容完全可以通过网上的一些大v的讲解了解,缺乏很深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全书如题,真的很手把手教了。。。。总的来说这只是个说明书一类的书,只是对应的操作复杂了点,接下来就是开户操作几次估计就好。
●胭脂王,港股打新 2019-10-25想读。2020-01-13在读,2020-01-21读完。
●简单了接下,想要具体操作还需要更多知识,守纪律当天卖出 不打赌博票
●作为港股打新的入门书籍非常合适
●及时、就手的打新工具书。半天看完后买了中国飞鹤。也不知是福是祸,12天后见分晓。
《手把手教你港股打新》读后感(一):港股打新浪潮
整本书以【招股书】和【配发公告】为主线,对于在香港上市的新股,做了一个全生命周期的介绍
书本来就不厚,还充斥着连续好几页的表格数据,其实给个二维码链接或可视化图表说明一下问题或观点就好了,此处有点儿故意填充内容的嫌疑,并且有些结论和可视化图表也存在不能充分证明的逻辑,读者翻阅时,还需多注意!!!
书名虽然叫手把手教你港股打新,但实际上的打新策略,讲的比较散落,重复,还需读者仔细进行笔记整理,以形成一套打新前后的操作策略!
《手把手教你港股打新》读后感(二):港股打新启蒙书
很全面细致的“港股打新”启蒙书,适合喜欢“套利投资”风格,小资金投资起步的人。特别是把打新的底层逻辑讲透了——港股打新即“长期统计套利”方式,首日涨幅是关键。(重点区别与炒次新和价值投资思路)
印象深刻的点:
1、招股说明书:是很棒的了解和分析,最新各行业特性和商业模式的信息来源。尤其还有第三方数据的行业概览,对行业发展趋势和地位都有更全面的介绍。是学习行业商业模式的很好来源。
2、买股是买未来,打新是看热度——超额认购倍数 & 孖展超额认购数
3、购买操作点:1) "盲打"创业板 2)粉表 3)新股超额认购倍数和孖展倍数高者
4、卖在高点:
1)首日卖类型:A)暗盘虽不好,但绿鞋VS公开发售比(回拨后)》100%,有绿鞋且散户认购不足大盘股更安心; B)暗盘量价齐升,中签率低,关注高的IPO
2)暗盘马上卖出:a)表现不好,且无绿鞋;b) 暗盘上涨幅度不大,灌肠阴==》此股不可留
《手把手教你港股打新》读后感(三):《手把手教你港股打新》读书笔记
《手把手教你港股打新》读书笔记,做了个脑图,可以点链接,也可以右键新窗口看大图
切记:
打新不是炒股,本质上是一个统计套利的过程。
《手把手教你港股打新》读后感(四):无脑定投,有脑打新
可读性强,小白也可以读懂,但是做脑图的时候总感觉有点乱- - 故而四星推荐。
虽然是看了百威要上市开的户,拖延症晚期的我却迟迟没有打,感觉损失了一个亿。。。。
打新前,看招股书决定是否申购:
1、重要提示→保荐人
2、概要→所处行业,同时要查看同行业估值对比
商业模式同质化可以比较估值,若发行市盈率高于二级市场同行业估值,申购价值不大。(然鹅小白并不知道怎么去比估值,除了PE、PB,还有好多指标,不过毕竟行业的事也不是一句两句说的清楚= = 以下属个人YY内容:同行业估值可以搜索上市XX公司,如,上市驾培公司,找到公司名称,在股票概况里看PE、PB等基本估值)
3.基石投资者、明星效应
一般大型IPO会引入基石投资者,利于上市后维持股价,明星级别基石投资者(或明星持股)可吸引散户认购,但市场需求火爆的项目不一定需要基石投资者。基石投资者同时也为僵尸股提供了合适的温床,如江西银行。有基石投资者和明星加持的新股不一定上涨。
4、超额认购倍数
港股打新是一门“吃抢食”的生意,越抢越香。公开发售超额倍数高的新股有回拨机制(然鹅也可申请豁免回拨),作者说在申购阶段可在其公众号回复股票代码查询其最新孖展(向券商借钱打新)超额认购倍数来预测其火热程度,然鹅我试了一下并不可以。
5、粉表
粉表为让公司内部人员认购的申请表格(不知道哪里可以看有无粉表,看的招股书中在预期时间表中有写 白色、黄色表格供索取,不知是无粉表还是不显示),据作者统计,有粉表的公司首日全上涨。
6、“盲打”创业板
一般募资金额低,发行价低,行业特征不明显,08开头,打就对了。
7、避免雷区
内地银行股、H股、大盘股、国际大行保荐项目、纺织服装类、港口航运类、高速公路股、互联网金融股,行业估值不高,不具备申购价值。券商、建筑与地产等周期性股,注意其上/下行周期。
中签后,看卖出时机:
1、新股配发公告
上市前一日发布公告,可在“披露易”查询。可查发售价、公开(甲乙组分配)及国际发售认购情况、超额配股权(绿鞋)等情况
2、暗盘交易
上市前一个交易日收盘后开始,涨跌风向标。看好的股票未中签也可在暗盘买入。暗盘破发,无绿鞋保护,暗盘直接撤;暗盘破发,有绿鞋保护,首日大都不会破发。暗盘大幅上涨,首日获利卖出;暗盘涨幅不大,暗盘卖出。暗盘未大涨大跌,首日开盘不久卖出;绿鞋保护的5个交易日内发行价之上卖出。
3、不要炒次新股
《手把手教你港股打新》读后感(五):《手把手教你港股打新》,一本港股打新入门书
A股的打新债最近中债率挺低的,最近两个月只中了一个,打A股新股就更不用说了,除了要持有一定市值的股票外,中签率和买彩票也没啥差别,于是目光转移到了打港股新股的身上。
之前听说港股破发很多,容易亏钱,一直都不敢碰,但很巧的是我遇见了《手把手教你港股打新》这本书,书中的很多数据改变了我的很多想法,港股确实有破发,但长期打新还是有利可图的,不能因为有破发就一棒子打死。同理,最开始的新债我都不敢打,因为有破发的可能性,但是收益和风险是并存的,没有一定的风险,哪来的高收益呢?不过也不是说要去无脑申购所有的港股新股,那就等于玩纯粹的赌博游戏,我们需要了解基本知识,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去选股打新,才能真正获得收益。
我上个月曾经打过一次新,但是非常失败。当时申购的是康基医疗,当时看别人说能赚钱,看别人说申购特别火爆,我很心痒,匆忙把美元换成港币,然后选择了纯现金打新。最后的结果就是亏了一笔手续费也没申购上,新股上市当天涨了80%,只能眼睁睁看着申购到的人吃大肉,我也不知道就算上市以后我也可以择机入场吃点小肉。。。
这次的教训是什么呢?是因为我不懂怎么打新股,我连招股说明书都没看,不知道这个股究竟是好还是坏;怎么去打新股我也不清楚,我不知道该用现金打新还是融资打新,我当时选择现金打新是因为我不想多付点手续费和那几天的融资利息费;我也不知道这个股就算中了我会怎么卖,有些券商有暗盘交易;我更不知道如果这个股破发了我会怎么处理,我不知道是否有相应的价格保护机制。。。
太多的问题导致了我这次的打新股失败经历。我犯了《韭菜的自我修养》中的机会损失恐惧症,总是觉得赶不上这趟车不好,但事后仔细想想,那么多港股新股,不可能全部赶得上啊,以前不也错失了很多新股嘛~所以我决定,先看书,再实践。
《手把手教你港股打新》是现任低风险投资社区集思录运营总监的葛成恩,书是去年出版的,信息比较新,可操作性也很强,主要是介绍了港股和A股打新的区别,港股的招股规则,港股新股中需要关注的点以及如何申购和交易港股以获利最多的建议。
A股和港股的差异
港股的招股规则
港股新股发售分为针对机构和高净值个人用户的国际发售和针对散户的公开发售,公开发售又分针对小散(最少可只申请一手)的甲组和针对申购额超过500万港元的投资者的乙组。一般公开发售部分占总发行量10%,最高可通过回拨机制调整到50%。
港股新股中需要关注的点
1 回拨机制:
公开发售和国际发售之间如果有谁认购倍数高,可以相互回拨。
多数公司股票的回拨机制为:
当散户认购总量达到初始发行量的的15倍-50倍时, 将启动回拨机制,从国际发售部分向公开发售部分回拨,回拨后公开发售部分增加至总发行量的30%;
当散户认购总量达到初始发行量的的50倍-100倍时, 将启动回拨机制,从国际发售部分向公开发售部分回拨,回拨后公开发售部分增加至总发行量的30%;
当散户认购总量达到初始发行量的的100倍及以上时, 将启动回拨机制,从国际发售部分向公开发售部分回拨,回拨后公开发售部分增加至总发行量的50%;
少数公司回拨比例有所差异。
若公开发售认购不足,则将未获认购的股票回拨给国际发售。
公开发售回拨越多越散户越容易中签,对于热门股来说很值得,可能赚大钱,但是对于半热不冷股回拨,上市首日股价表现差,可能没钱可赚。
2 超额配股权/绿鞋机制/销售量调节权
绿鞋机制的本质是削峰填谷, 如果公司上市后股价大涨,可以增发股票平抑股价,如果公司破发,可以通过在二级市场买入维持股价。一般绿鞋保护股数是是总发行量的15%,该权利由投资银行在拟上市公司公开的申购截止日后1个月内行使。
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有绿鞋机制,对于有绿鞋保护的新股,从保护的角度看,散户认购不足的保护程度最佳,没有向散户回拨的次之,向散户回拨的最差,回拨越多保护程度越低。
如何申购及交易港股?
1 查询打新时间和招股说明书
各个券商和投资交流网会不定期披露港股打新时间,披露易网站上可以下载新股招股说明书,有些公众号会做一些新股的分析说明(我在看的两个分别为 苍总嘉措 和 爱投资的小熊猫 )。
2 如何选择券商
在券商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选择申购费用为0,新股和融资申购可撤销,有暗盘交易功能,交易佣金低,交易便捷的券商。
3 港股打新费用
新股申购费:由开户券商收取,一般为50-100,无论是否中签均要缴纳,不同券商对现金申购和融资申购有不一样的申购费用;
交易征费:香港证监会收取,费率为申购金额的0.0027%,最低0.01港元,未中签则不收取;
交易费:香港交易所收取,费率为申购金额的0.005%,最低0.01港元,未中签则不收取;
孖展申购利息:即融资申购,券商收取费用,利息按日收取,一般年化融资利率2%-7%,不同券商不同;
印花税:香港特区政府收取,税率为交易额的1‰;
券商佣金:不同券商不同,多数为5‱,有些券商还会收取平台费。一般互联网券商佣金较低,传统港股券商收费较高。
4 多账户打新
因为不同券商对打新用户的证件要求不同(如开户需要不同数位的身份证号码后几位数,可以使用其他证件如护照开户等) ,可以使用多个银行账户分别向多个券商入金等,导致一人可以开若干个账户进行打新以增加中签率。
5 中签后怎么交易?
通过暗盘的行情(暗盘一般在上市前一个交易日下午收盘后开始,具体交易时间为下午4:15-6:30),判断何时卖出,可以选择在暗盘时出手或者等到上市首日出手。
即使没有中签或者破发,也可以利用好暗盘和绿鞋机制,减少损失和获取额外利益。
书中还有很多干货我在文中没有提到(尤其是具体个股如小米,海底捞,宝宝树的实战分析等),欢迎大家一起看书讨论呀~您的点赞,评论和转发都是对我的最大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