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云中记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云中记的读后感大全

2021-02-22 02:03: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云中记的读后感大全

  《云中记》是一本由阿来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页数:4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云中记》读后感(一):神性的书写,心灵的刻画

  阿来先生的《云中记》避开了我们在电视镜头中看到的一幕幕沉重悲凄的地震灾区画面,以自然写自然,以自然写人心,文字灵动,直面灾难后最核心最沉重最不想面对的话题--生与死。逝者已逝,生者安然。感谢这样的作品,这样的文字更能触动人心。在这里你丝毫看不到灾民心态的流露,笔触直达人心,以神性写人性,以灵性写存在性,文字流动,字字句句都让人觉得自然感动。

  《云中记》读后感(二):时代反思

  阿来的又一力作,如诗般的讲述,如梦一样的追思,在汶川地震的悲怆回忆中反思传统、文化、历史。在歌颂这个伟大的时代,也在反思这个时代,更在烛照这个时代。传统与现代如何结合融合,文化与历史如何传承继承,这是我们应该考虑的。最后我一直思索这样一个问题: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传统的最后一个“非遗祭师”随着自然回归自然……山水依旧,物是人非,传统何在,文化何在?

  《云中记》读后感(三):一场有去无回的溯源之旅

  从开始就知道,这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溯源之旅,阿巴从移民村回到云中村,追寻的是即将永久消失的故乡,更是即将永久消失的文化。

  阿巴而作为非物质文化,最好的结局就是随着故乡一同永远消失,消失的不仅是看得见的村落,还有看不见的文化。

  读的过程中恍恍惚惚,游离于现实与回忆之中,一种沉重感始终围绕四周。

  人啊,最割舍不下的还是自己的故乡。

  《云中记》读后感(四):不喜欢结尾

  文中用的最多的

  “鬼魂”,“鬼魂”

  但是怎么都感觉 “鬼魂” 这个词用的不准确,鬼在中文和中国文化里有许多 negative 的意思。

  “亡灵“,就比较好。”亡“ 和 “灵” 都比较对。

  结局不对,舅舅不该死。

  文中有许多关于新旧交替的故事和描述。舅舅在这样的大规律里也不能脱离这个轨迹。

  该有一个什么契机,把舅舅的心定下来,然后下山,继续生活。

  毕竟灾难过后依旧生生不息。

  执拗于这个“亡”,就没有接下来的生了。

  小说还是很好看的,但多少有些平面化。

  写作时间比较短

  《云中记》读后感(五):给他指回去的路!

  阿来笔下的奇异世界并不少见。我满怀希望地以为书中会出现亡灵归来,一次次地期待奇迹发生,但最终平淡如云。这一次阿来写的是生活,而不是猎奇的故事。

  《云中记》写的是云中村这个地方的故事——一个在地震中遇难的村子。地震过后,云中村幸存的村民都迁移到了平原地区的瓦约乡。

  瓦约乡并不能代替云中村,但也没谁想过要回去,理由很简单,云中村随时面临塌陷的危险,没人想死里逃生后又去自寻死路,何况还有上级政府严禁乡民回云中村的禁令……

  这些人里,阿巴除外。不能回去的理由千千万,要回去的理由只有一个:因为他是云中村的祭师。

  云中村是阿巴的桃花源,已经有很多人在移民村,那些故魂却只能孤独游荡在云中村。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任何人还将祭师当做一个真正的职业,但阿巴执意回来守护安静的云中村。等到阿巴浑身重新沾满云中村的味道时,他感到云中村正是他要回来的地方。

  没有亡灵从文字里归来,就像地震中逝去的人们没有回来。

  《云中记》读后感(六):小木屋读书打卡

  阿来的书是真的喜欢,文字干净温暖,人物活的很纯粹。神奇的是他的书可以随时拿起,也可以随时放下,可以一口气看完,也可以断断续续慢慢体会。 阿巴对祭师职责的执着让这个故事哀而不伤,虽是留着泪看完的,但还是很羡慕阿巴舅舅,圆满了自己的人生,好棒。 我们现在的生活忙忙又碌碌,大家拼命地发展,因为有那么多不友好的国家环伺左右,我们不敢悠闲。为什么人类非要发展科技,像谢巴那家人一样,简单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过多的需求,不好吗?也许是不好的,因为反人性,人就是贪婪的欲望无穷的,所以我们物质虽然丰富,可是不快乐。

  《云中记》读后感(七):又见阿来 又见阿来

  

多年前读完阿来的《尘埃落定》《悉达多》,简直惊为天人。如今再次捧起阿来的新作《云中记》,却没有了那种熬夜也要读完的冲动。

整本书节奏缓慢,情感真挚,基调沉重哀伤,但因为节奏过于缓慢,故事性弱。对读者的吸引力也就削弱了。

以汶川地震为背景的小说,无法脱离这个框架,阿来巧妙地把故事揉了进去。

让我触动最深的是面对大自然的不可抗力,失去家园,失去亲人,失去一切的云中村村民的坚韧,他们面对新家园,新生活的满怀希望,让我看到了人的坚韧。

纵使在移民村安家,他们依然固守着自己的信仰和淳朴。

不是没有哀伤,不是没有受伤,当伤疤会撕开,村中村的村民们也会愤怒,反击,抗争,比如央金姑娘。

与过去说再见,太难太难,活着人或者需要用尽全力才能勇敢的活着。

  《云中记》读后感(八):书读了三分之一

  2019.7.14,在先锋书店, 阿来亲自签售的书,时过一年有余,至今才忽然想起,姗姗来迟地翻开此书。 这个周末,昨天翻看了前46页的第一章, 今天好不容易翻到104页,突然间觉得 有的“尬”的怪怪的,有点想弃读了。 真的不是书不好看。 忽然明白了一点,人到中年, 为啥突然“文青”不起来了。 不想说破,可能因为不可说破。 阿来的文笔很美, 记得签售会时,有人说阿来认为写作是一件很神性的事情。 可能是因为太熟悉太了解了这个世事, 有些事情,知道了开头的三分之一,也就好似轻易地就能猜中剩下的三分之二。 作者的无奈,世事的无奈,以及时代的无奈。 权且就当别人不知道阿来是藏族人,生于川北阿坝州(藏族自治州)且长于此,我想,他更爱此地此处的民与文化传承、历史沉淀。 就如同那个用很美的文字写了很多湘西往事的沈从文。 我想 如果在同一时代,他俩,应该很会惺惺相惜。 书读了开头,虽没有读完结尾——忽然间很喜欢自己的这些个稍稍的“虎头蛇尾”,让自己的尚且残存的“情绪”和“情怀”就此留在书中描绘的故事中。 美的很。 愿淡淡入梦来。 更愿自己能缓缓续续最后读到故事的结尾。 自己的“尬”,不是这本书的错,也不是作者的“错”。

  《云中记》读后感(九):除了土地,我们无处可去

  终于在一个阳光炽烈的下午,蜷缩在爷爷家的旧沙发上读完了《云中记》的最后一页。怎么说呢,我以为对云中村的描写并不是全是沈从文式的“田园牧歌”书写哇,云中村在没消失之前就有现代的、城市商业文明的渗透,以及村民的性格也是在整体质朴中又显得参差不齐,云中村不是浪漫主义色彩的桃花源,云中村不过是每块承载文明又即将消亡的故土的缩影,它在文明转型中承受苦涩,它在自然的呻吟中伤痕累累…无须浪漫化,纪实本身就具有一种质感的美,川西地区的一草一木,云雾阳光和水秀,在阿来笔下都显得灵动不已,更不用说从这里滋养出来的民族了。小说没有集中在对震后伦理书写与人性悲壮美的歌赞,而是集中在人对土地,对自然的依恋和敬畏。小说前半段就像是“阿巴的荒村求生记”,看他一点点在废墟中安生立命,确立鬼魂信仰,拥抱大地,守护文明,这份执着蛮令人动容。小说中的鸢尾花明显是有象征意义。在灾后夹缝重生,由故土迁往新家园,目睹了云中村的消失,在阳光下,忧郁中又迎着光明,这样姿态,是泪与笑的交织,是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新生的憧憬。我以为对地震学理性的阐发看似冷静理智甚至有点说教科普的意味,但细细一想,它和宗教相通,都是用智慧和悲悯性的眼光,超越个人的情感,去关照整片大地。

  《云中记》读后感(十):24 这世界一切消失的东西,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来活。

  这本书考试期间断断续续看完的,哭了好几回。我并没有亲历过地震,这书中也并没有竭斯底里的哭诉和绝望的呐喊,但却很让人悲悯。全书多是质朴和缓缓而来的追忆,追忆地震前、地震时、地震后的日子,追忆云中村以及后来移民村的故事。阿巴的眼里心里装着整个云中村,活着的、逝去的,留下的、出走的,善良的、不善的... 这世界是否存在鬼魂呢?阿巴,一个起初自己也不自信的老祭师,在云中村陷落之际,来这里安抚亡灵,来给云中村做最后的告别。我一度觉得书中带点魔幻现实的色彩,因为藏族小村落里复杂的宗教和文化都显得有些不真实。博士说,文化附着于地理,他要解决的是科学,而阿巴是文化的代言人。其实这两者本就密不可分。阿巴和博士之间的对话,是文化和科学的碰撞,也是部落文明和现代文明的碰撞。博士让人敬重,他可以包容这样的宗教文化,而不是驳斥它。一个东西存在,则必有他的道理。我相信就算不是阿巴,也会有一个其他人,作为心系云中村的人,来看云中村最后一尘,来给云丹、央金、中祥巴这样的人唤醒一下云中村人的记忆和良知。这是本很复杂的小说,有生死,有自然,有政治,有人心。一人两马,是归途,亦是不归之途。

  最后,希望未来的科学发展可以更好的预知地震,防患于未然,希望文化在自然面前也能留长流深,而不是就此陷落。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平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