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云中记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云中记读后感10篇

2022-03-26 03:31:5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云中记读后感10篇

  《云中记》是一本由阿来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页数:4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云中记》读后感(一):神性的书写,心灵的刻画

  阿来先生的《云中记》避开了我们在电视镜头中看到的一幕幕沉重悲凄的地震灾区画面,以自然写自然,以自然写人心,文字灵动,直面灾难后最核心最沉重最不想面对的话题--生与死。逝者已逝,生者安然。感谢这样的作品,这样的文字更能触动人心。在这里你丝毫看不到灾民心态的流露,笔触直达人心,以神性写人性,以灵性写存在性,文字流动,字字句句都让人觉得自然感动。

  《云中记》读后感(二):给他指回去的路!

  阿来笔下的奇异世界并不少见。我满怀希望地以为书中会出现亡灵归来,一次次地期待奇迹发生,但最终平淡如云。这一次阿来写的是生活,而不是猎奇的故事。

  《云中记》写的是云中村这个地方的故事——一个在地震中遇难的村子。地震过后,云中村幸存的村民都迁移到了平原地区的瓦约乡。

  瓦约乡并不能代替云中村,但也没谁想过要回去,理由很简单,云中村随时面临塌陷的危险,没人想死里逃生后又去自寻死路,何况还有上级政府严禁乡民回云中村的禁令……

  这些人里,阿巴除外。不能回去的理由千千万,要回去的理由只有一个:因为他是云中村的祭师。

  云中村是阿巴的桃花源,已经有很多人在移民村,那些故魂却只能孤独游荡在云中村。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任何人还将祭师当做一个真正的职业,但阿巴执意回来守护安静的云中村。等到阿巴浑身重新沾满云中村的味道时,他感到云中村正是他要回来的地方。

  没有亡灵从文字里归来,就像地震中逝去的人们没有回来。

  《云中记》读后感(三):除了土地,我们无处可去

  终于在一个阳光炽烈的下午,蜷缩在爷爷家的旧沙发上读完了《云中记》的最后一页。怎么说呢,我以为对云中村的描写并不是全是沈从文式的“田园牧歌”书写哇,云中村在没消失之前就有现代的、城市商业文明的渗透,以及村民的性格也是在整体质朴中又显得参差不齐,云中村不是浪漫主义色彩的桃花源,云中村不过是每块承载文明又即将消亡的故土的缩影,它在文明转型中承受苦涩,它在自然的呻吟中伤痕累累…无须浪漫化,纪实本身就具有一种质感的美,川西地区的一草一木,云雾阳光和水秀,在阿来笔下都显得灵动不已,更不用说从这里滋养出来的民族了。小说没有集中在对震后伦理书写与人性悲壮美的歌赞,而是集中在人对土地,对自然的依恋和敬畏。小说前半段就像是“阿巴的荒村求生记”,看他一点点在废墟中安生立命,确立鬼魂信仰,拥抱大地,守护文明,这份执着蛮令人动容。小说中的鸢尾花明显是有象征意义。在灾后夹缝重生,由故土迁往新家园,目睹了云中村的消失,在阳光下,忧郁中又迎着光明,这样姿态,是泪与笑的交织,是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新生的憧憬。我以为对地震学理性的阐发看似冷静理智甚至有点说教科普的意味,但细细一想,它和宗教相通,都是用智慧和悲悯性的眼光,超越个人的情感,去关照整片大地。

  《云中记》读后感(四):24 这世界一切消失的东西,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来活。

  最后,希望未来的科学发展可以更好的预知地震,防患于未然,希望文化在自然面前也能留长流深,而不是就此陷落。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平安。

  《云中记》读后感(五):当那一天来临

  喜欢故事的开头和结尾,看似平淡的描写却又在背后涌动着巨大的情绪。问题在于中间有些难以坚持看下去,以及有一些错字(不知是微信阅读平台的问题还是编辑校阅的原因),但这仍是一篇精彩的小说。

  作者在第一章写着:

大地震动,只是构造地理,并非与人为敌。大地震动,人民蒙难,因为除了依止于大地,人无处可去。

  又在最后一章:

黑暗降临了,阿巴随同黑暗一起,被推向山下。大地以这样的方式,拥他入怀。”

  颇具浪漫的描写,化解了滑坡带来的灾难感,将阿巴选择独自一人上山,选择和云中村一起消失这件事得到了升华,这是一个充满责任感的选择,是作为“非物质文化”、作为云中村村民、作为祭师后人应该完成的事。故事里,在那一天前,似乎所有的人都有所感知。提前让外甥给自己渡魂,让死于山崩地裂的灵魂都能得到安抚,去拥抱大地,归于自然。

  对于灾难,我们不应该只是悲伤。作者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灾后的大地,对于灾后人民生活的描写细致到位,他们不是充满了悲伤和难以接受,也不曾责怪为何命运如此不公,而是在确定逝去的亲人的灵魂已经得到安抚后,用心投入新的生活。

  大地并不是将我们抛弃,也许他自己也已经满是创伤。然而就像书中写的那样,翻开的土壤可以长出新芽,重建的村庄也可以充满生机。这是大自然的味道。而逝去的人们也不曾远离,他们可能就在这新芽里注视着还活着的亲人们,看着他们过得快乐就好。就像寻梦环游记里描述的那样,只要还有人记得,那就不会消失。死去的灵魂化作花草,过去的回忆深藏脑海。

  愿每个灵魂都能被温柔以待。

  愿活着的人仍旧满是希望。有人要流泪,阿巴说:不许悲伤。有人想说惜别的话。阿巴说:不许舍不得。那我们用什么送阿巴回家?用歌唱,用祈祷。用祈祷歌唱。让道路笔直,让灵魂清净。

  《云中记》读后感(六):故乡终会消失,连同你的乡愁

  故乡终会消失,连同你的乡愁

  ——读《云中记》

  云中村,一个古朴美丽的村庄,大地震中严重受损,幸存的村民搬迁到了移民村。四年后,村中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祭师阿巴,一人两马,回到了山上的村庄,走遍家家户户的废墟,守护地震中亡故的灵魂,不再离开。云中村最终随山体滑落到岷江,“阿巴随同黑暗一起,被推向山下。大地以这样的方式,拥他入怀了。”

  阿来此前的《尘埃落定》《格萨尔王》等作品弥漫着浓厚的宗教氛围和神秘感。《云中记》与现实贴得很近,那种淡淡的宗教感,来自主人公对家族祭师身份的认同,以及对灵魂与生俱来的尊重。通过本书对云中村一些人地震前后的生活描述,读者可以感受到现实的社会脉动和人情冷暖。

  ——比如对灵魂的尊重。阿巴不是没有文化的民间祭师,他上过学,当过电工,电站滑坡时,被泥浆包裹,失忆多年,一朝清醒后,因家族传承,成了村里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负责传统祭师的民俗文化。但就在筹备好祭祀神山阿吾塔毗的前三天,地震发生了。云中村因地震产生了巨大的裂缝,随时可能滑坡。阿巴并非不知道危险,但他心中有着安慰逝去灵魂的执念。因阿巴返乡,外甥仁钦丢了乡长的职务,但仁钦理解了舅舅,地质调查队的专家理解了阿巴。阿巴返乡是一个关乎心灵的行动,只有心灵的契合,才能产生理解和感动。

  ——比如身份的认同。云中村村民震前生活在山上,刀耕火种,身上有山里人特殊的味道。震后搬到移民村后,生活环境和习惯的改变,失去了那种特殊的味道,也告别了多年的生活方式,故乡在哪里?我还是云中村人吗?身份的认同困扰着一代移民,更困扰着已在工厂上班的阿巴,这也是他返乡的一个潜在原因吧。

  ——比如消费同情。云中村搬到移民村后,开展乡村游吸引游客。一些宰客现象出现后,游客出现了当初全民救助地震灾区,但灾民不知感恩的议论,一些当初并未捐助的人,也打着这个旗号四处宣扬。而作为灾民,失去双腿的舞蹈演员央金在公关公司安排下回乡采风,全程无人机跟拍,把废墟作为她演出的背景。祥巴一家幸存的中祥巴,在云中村开发热汽球观光项目,也是在商业行为中博取关注和同情。央金后来感受到消费灾难给自身带来的痛苦,卸掉包装回到家乡。通过这些描述,灾区百姓与社会大众之间的观念冲突得到一定体现。

  ——再比如干群关系。年轻的仁钦当上乡长,是因为地震发生时坚定勇敢的救灾行为,因为现代化的思维管理方式,得到了乡民的认可。因阿巴返乡,影响了灾民安置政策的落实,仁钦被免去乡长职务。但继任者洛伍,观念确实落伍,心胸过于狭窄,在一次舆论危机之后,又被仁钦取代。这既是现实的必然,也说明干群关系的要点在于奉献与沟通,干部不带头干,大家不信任;干部不注重沟通,大家不买账。

  从写作技巧方面,本书既有传统文学的微言大义,也有现代文学的借代象征。就像《红楼梦》贾雨村的“假语村言”,贾政的“假正经”一般,《云中记》的阿巴可以理解成慈祥的“阿爸”,仁钦可理解为“让人钦佩”,洛伍应是“观念落伍”的意思。而从山上取来的鸢尾花种萌发的唯一花苞,在云中村消失后悄然开放,“像一只蓝色的精灵在悄然飞翔”,既承载着仁钦母亲的灵魂,也承载着阿巴的灵魂,在仁钦的心里飞翔。

  在自然面前,人类确实很渺小。而渺小的人类,却有着无限的情感,包括所谓的乡愁。今年初,笔者回到故乡的老屋所在地,那里已被推平改造,一片狼籍,曾经的胡同,曾经的老屋,门前的老树,均已杳无踪迹,童年的欢笑只能留存在记忆中,没有了承载的寄托。站在旧居的废墟上,夕阳西下,遂生“断肠人在天涯”的孤独寂寞感。

  云中村滑入岷江,寓意着故乡终会消失,甚至连同你的乡愁……

  (《云中记》,阿来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9年4月第一版,当当网阿来签名本)

  《云中记》读后感(七):一曲温柔的消逝

  大学毕业已有八年,《云中记》应该算是我唯一认认真真地读过的一部小说。我虽是文学专业,但大学时读的小说少,工作以后更是没有时间读了。现在多数时间都在手机上刷微信微博知乎,哪有时间精力去抱着厚厚的书本呢。

  记得大学时,教外国文学的老师讲过,看书前千万别先去看书评。我当然是个不听老师话的学生,书还没寄过来的时候,忍不住在网上看过几篇书评,我现在正在极力遗忘掉,但愿不会受到先入为主的影响。

  我对这本书的结构特别感兴趣,我理解的结构有两个层面。

  第一层的结构,也就是常说的叙事结构,仅从目录来看小说的叙事结构并不复杂,符合正常的时间逻辑,叙事呈线性结构,从第一天写到第七天,从第一月写到第七月,最后再到云中村山体滑坡彻底消失那一天。但是小说里的第一天是从云中村整体搬迁到移民村的第三年开始的,地震发生时的状况和地震发生后三年多时间里的事情一直都在用倒叙的方式还原。所以这本小说倒叙、插叙特别多,而且主人公阿巴是一位“非物质文化”,真多愁善感啊,所以回忆特别多,幻想特别多(主人公常在内心与鬼神沟通),真可谓是回忆与现实交织,鬼神与凡人共处,有时候读起来会有恍恍惚惚的感觉。或许这种游离于清醒现实和癫狂幻想之间的感觉本身就是小说想达到的效果。

  如果作品仅仅有这点内容,满足人们的好奇心,我并不认为是个非常好的作品。因此我觉得这两个关键词在本书中只是表层,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换句话说,阿来要是出生在眉山,在成都上学,完全可以写城市生活嘛。

  再说说地震、生死、宗教,地震就和之前修建进山道路、水电站一样,推进了由生到死的变化和宗教信仰的变化。只不过修水电站、进山道路是文明演化,地震是自然变迁,正如本书开头所说:“大地震动,只是构造地理,并非与人为敌。”但无论自然变迁还是人类文明发展,都无可避免的带来旧世界的崩塌、消逝。小说中阿巴的父亲因修建进山道路而死,云中村许多人因地震而死;进山道路带来的现代文明冲击了古老的信仰,地震后搬迁到移民村也改变了村民的信仰。所以我觉得小说中的生死、宗教都是用来表现崩塌和消逝的,这就是一个关于崩塌和消逝的故事。

  必须要说的是这种崩塌和消逝的主题表现的并不悲观,在这种变化中你总能看到新旧变化之间总有一个联系点,可以说是一种温柔的消逝。生死之间的变化有阿巴,信仰变化有老喇嘛,农村治理体系的变化有仁钦,说实话如果身边有亲人朋友离世,你又想不开,建议看看这本书,看看阿巴为云中村死去的人所做的一切,或许你对生死的看法会有改变,真的会很治愈。

  看到阿来在有关《云中记》的一些闲话一文中提到的这个意思,现摘录在此:

  从开始,我就明确地知道,这个人将要消失,这个村庄也将要消失。

  我要用颂诗的方式来书写一个殒灭的故事, 我要让这些文字放射出人性温暖的光芒。

  《云中记》读后感(八):那个消失的古村落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都特别脆弱,一点小事就会流泪不止、心酸不已,所以常常被电视里的悲情故事割情感税。

  经历过大灾大难的人则不同,他们看似脆弱,实则坚强,活下去、好好地活下去,是死者对幸存者的最大叮嘱。

  汶川地震,对于我们已经渐行渐远,对于灾后重建的当事人,又是怎样的感受呢?作家阿来用他的新作《云中记》再次让我们窥见震后人们的伤痛一角。

  《云中记》描述了一个岷江边上山中的古老村落——云中村,这个村子也许是虚构的,也许是众多村子的集合,但我相信这个村子是真实存在过的。云中村在地震中被摧毁,村民死伤过半,震后重建时发现村子位于滑坡带上,于是村庄被废弃,村民都搬迁到移民村。村里的祭师阿巴为了安抚亡灵,三年后回到云中村,和村子一起滑入岷江。

  我曾有幸在成都生活很多年,也曾亲身经历过几次小震,对于地震的感触很深,《云中记》激起了我的很多回忆,也因此更加感受到书中的真实和细腻。

  汶川地震时,我的大哥在成都,失去联系的一天里,大嫂急得团团转,后来终于联系到一位朋友说成都没事,大嫂的心才放下来。那一天,也因为大哥,我不停地在网上搜索地震的信息,眼泪流了整整一天。

  三年后,我去了成都工作,朋友们来到成都,第一个要去的就是汶川,我却一直不愿去,我以为去那里消遣、游玩,是对死者的亵渎。就像是在陵园就不该露出笑脸,不该大声喧哗。现在看来,我是错的,灾后重建靠的是旅游业和观光农业,逝者已逝,活着的还要继续生活。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去了都江堰的水磨古镇,那里就是一个很大的移民村,不是藏寨,是羌寨,广东援建的,广场上还有黄飞鸿的雕像。

  也有穿着藏袍的,那家的老酸奶又便宜又好吃,分量很足,只可惜我们肚子太小装不下那么多。

  午饭时,有大巴停驻,游客们蜂拥而出,散入街道两旁的饭店中。饭店的生意很好,穿着羌族服装的小姑娘一边在店门口手磨豆腐,一边和游客合影,吸引了很多客人,店里忙不过来,我们只好亲自动手盛菜盛饭。无非是豆花、腊肉、野菜之类的,但城里吃不到,吃起来是真香。

  走在水磨古镇,你会忘记曾经的地震——商店售卖和别的古镇一样的商品,广场上的白塔、重建的小学,一切都是生机勃勃的,少了些什么,我能感觉到,但说不出来。也许就是阿巴说的,少了云中村的味道。这就是移民村的新生活吧。

  而在离成都89公里的银厂沟,我见到了不同于映秀遗址的另一番景象。原来的村庄被荒弃了,破败的房屋孤零零地长满了野草,原来风景秀丽的大小龙潭,溪水不见了,瀑布没有了,大山合拢了。山那边就是汶川,山这边废弃了。

  但这周围都是山,一座山荒了,原来不出名的山又开发成了旅游景点,只是在去的途中,你会看见倒塌的房屋在河床中央。野草、野花蓬勃奔放,树木格外苍翠,山路崎岖,水声潺潺,汇聚到山脚下的小谭中,碧绿青翠。

  我们怎么能忘记,家乡曾经的美丽?我们又怎么能放下,故乡曾有的记忆?

  可是,我命由天不由己,灾难过后,你就要选择完全不同的生活,过去会以怎样的方式重现?

  失去一条腿的舞蹈演员央金姑娘,带着隐蔽的摄影师,拍摄灾后回乡的场景,以此赢取舞蹈大赛的大奖;全家被埋的凶横的中强巴,用热气球观光招揽游客俯视云中村遗址,消费灾难。或者是像仁钦守护着母亲寄魂的鸢尾草,从此不再回村去看一眼,也顺从舅舅阿巴的心愿,让他随同云中村一起滑入江中。

  大悲大痛过后的人,更热爱生活。不会为些陈芝麻烂谷子而伤心动怒。我们可以选择如阿巴那样随过去一起被埋葬,也可以选择像仁钦那样直面现实。

  鲁迅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活下去,比死更艰难。忘记过去是不可能的,能做的只是把过去深埋心底,好好地活,使劲地幸福,才是对过去那场灾难的最好告慰。

  阿巴回乡,并固执地守着村子,不肯下山,哪怕知道村子将要消失,也依然要同村子在一起,我认为他不是忘不了过去,别忘了他是个祭师,作为祭师,他有他的职责要守护——守护云中村村民心中的寄托。同样,仁钦了解阿巴,所以他不劝,不阻止,他的职责是带领瓦约乡向前走,在现实中生活下去。

  一个往前,一个往后,地震是分界线,清楚地划出灵魂与肉身的不同。每个人的生命都会消失。为了肉身,可以出卖灵魂,名利场的角逐,没有哪个角落可以逃脱;为了灵魂,也可以放弃肉身,哪怕忘了祷词和祭祀的仪式。

  阿巴的死就像一种献祭。阿来在书中提到两大板块的挤压,一个是一心向东的趋势和决心,一个是退无可退的毅然决然,结局注定了是不断的挤压、撕裂和崩塌。人类的发展史,不就是这样?

  如果我们不再往前进,如果我们不再坚定地站立,那么脚下是否早已无立锥之地?

  经历过大悲大苦的人们才知道什么是生活!当你为活着而挣扎时,没有空伤春怀秋。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quot;Il n'ya qu'un héroïsme au monde : c'est de voir le monde tel qu'il est et de l'aimer."

  《云中记》读后感(九):一个“半吊子”祭师的朝圣

国家好我们知道,党好我们知道。你那个科学我们不知道。阿来《云中记》

  接着上周的热乎劲儿,这周咱们接着把阿来老师刚出版不久的《云中记》给读了。

  这是一部以汶川大地震为背景的小说。背景是一个位于山里的少数民族部落云中村,因为在地震后地质条件较差而面临整体滑坡,所以村子里幸存的人们不得不整体搬至移民村。

  在看到书的大致简介后,本以为这是一部宏大历史叙述式的小说,通过对十一年前那场大灾难的记述描写,表达正能量的思想。毕竟宏大历史叙述式阿来老师的写作特点,比如前些日子咱们推荐的《尘埃落定》以及网上流传他担任编剧,由吴京主演,以首批征服珠峰中国攀登队为典型的电影《攀登者》(十一献礼影片)。但《云中记》却让我大吃一惊,这部仅花费5个月,27万余字的长篇小说并没有把重心放在记述那场自然灾害的惨烈与全国人民的救援,而是放在了“归乡”之处。

  这部小说中带领咱们走进这个村落的引子是一个“半吊子”祭师阿巴。故事以五年后,他认为自己安抚亡魂的使命还未完成,便瞒着在救灾中竭尽全力、已为乡长的外甥,偷偷返回云中村,与他相伴的只有两匹马。然后通过今昔对比两边来回穿插展开故事叙述。整体而言,这部小说的故事性并不是很强,小说把绝大部分的文字放在了对村中“遗迹”的描写与阿巴过往地挖掘。

  阿巴的家庭世代为村里的祭师,但在解放后,由于打到牛鬼神蛇,他的父亲便在修路中担任爆破工,由于意外,不幸殒命。作为英烈之后的他自然受到组织上的照顾,在水电站上谋了一份职业。可没想到的是,他在值班时经历了山体滑坡,混入泥浆的他虽捡回一条命,但却丧失了记忆。

  说巧不巧,他再次清醒是在电第二次进入村里。后来因为要发展农家乐旅游业,当地政府希望以民族文化作为旅游卖点,需要进行祭神活动,于是他们找到了阿巴,先是让他参加了培训班,让他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可没想到,在一切准备好的前几天,大地震来了。

  简单来说,阿巴就是个“半吊子”的祭师。这位祭师原本只是作为旅游表演的演艺人员。地震发生后,由于他是祭师,即便是半吊子,但村里人需要他,需要他来安抚活着的人与死去的人……

  至此,他开始了履行自己的使命,在大地震五年后,独身一人返回那儿极度危险的村庄安抚亡魂,并打定主意与云中村一起淹没在自然界里。这本是一个电工,一个不情愿的祭师,一份形式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在地震五年后承担了安抚亡魂与死守村落的使命。

  此外,书中总在反复写阿巴不相信科学,只相信自己的使命与所担负的心灵责任。

  小说花了大量的笔墨放在了阿巴回到云中村里独自生活的描写,用清新的笔法记述他希望回到过去的生活,用一种较为平淡的文字来衬托出不可言说的悲痛与哀伤。那似乎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要不是总在现实与过往之间切换,反而会让人有一种隔绝的喧嚣的宁静。

  但这份宁静却隐匿在一场浩劫的背后,用平淡的景物描写、故事叙述反而让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故事显得更为沉重。

科学和神都把力量明明白白地显示在人们面前,那你就必须从中选择一样来相信了。阿来《云中记》

  阿巴最后的命运是随着云中村在暴雨滑坡中一同逝去,他不相信科学,相信在村中逝去生命的鬼魂,他渴望在黑夜中见到那些曾经的亲人,但科学却给了一切一个必然的结果。

  他也许并不是不相信科学,但他更相信的是命运,以及自己身为祭师的责任。

  但非常戏剧化的是,他的人生却被自己所不相信的事情所决定。

我死不了,我是祭师,我是非物质遗产。阿来《云中记》

  当然了,书中的故事性不强,可读性也不强。

  在地震发生前,他原本只是作为一个旅游业的演艺祭师,但在震后,却成了一个真正的祭师,也成了这个村里唯一剩下来的非物质遗产。

  但这份遗产却无法让自己的内心感到安然与宁静,因为他肩负着祖辈传承下来的宗教文化传统,这就注定了他最后的结局。

  也很难说这是一个悲剧。

  此外,阿来作为严肃作家,对现实的关照依旧存在这部小说里,尽管只占了比较少的篇幅。比如阿巴的外甥仁钦在发展旅游业时通过赠送山里野草来进行的危机公关,想发苦难财的祥巴与将地震夺去一只腿、怀着舞蹈梦想女青年的包装公司。

  祥巴家曾在村里由于涉黑赚了大量钱而耀武扬威、欺负村民的家族,在震后只剩下了小儿子,名字也叫祥巴。祥巴返回家乡找到仁钦,表明自己已经不涉黑,正经搞旅游业,主要想经营热气球旅游。仁钦身为乡长,暂时同意了他的要求,他的热气球在山上发现了阿巴,想靠近却不得,书中虽然以村庄没有办法接纳他作为理由,但这更多象征的是阿巴的命运,也象征着纯洁的云中村最后的倔强。

  当然这也预示着阿巴与云中村共同消逝的命运。

  或许正因为是那场大地震导致了全书的倾向,与其反复地歌颂那些英雄事迹(当然并不是说歌颂英雄事迹不好,毕竟正能量大家都喜欢。)不如将重点放在家乡与内心的安放显得更有力量。

  阿巴的一生,经过三次灾害,第一次山体滑坡让他失去了意识,第二次大地震为整个村庄震开了缝隙,第三次的山体滑坡结束了他的生命。在大自然面前,他都无法选择,似乎一切都为他做好了选择。

  所以他最后接受了自己既定的命运。

  或许这部书的内容不是用书评就能说清楚的,如果您想做一次心灵修行,请找个午后,找个书店,翻开《云中记》读一读。

  《云中记》读后感(十):我来人间一趟,不是为了绝望

  作者:小珂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989年,诗人海子卧轨自杀,他的遗书中写道:“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很难想象他在自杀之前经历了什么样的心路历程。也许痛苦,或者安宁。当这位伟大的诗人如流星般陨落之后,我们很难以自己有限的经历去揣测他的真实想法。也许任何评判对他来讲都是不公平的,任何怀念也只不过是为我们为这世界添的一些安慰。只有一个事实我们可以确认:他在结束自己生命时,是孤独的。

  在那个万籁俱寂的时刻,他只有一个人。

  一个人的生活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可以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也可以狂欢,聚会,抬首入世。一个人是自由的,是放纵的,也是警醒的,审慎的。一个人有太多可能性,而生活就像一个巨大而美丽的肥皂泡沫,随风摇曳生姿,缥缈,变形,最终升入高空,消失不见。

2012.9.5雅拉香波山顶,一株一半凋谢一半盛开的多刺绿绒蒿。

  海子自杀时,怀抱四本书,其中一本便是美国作家梭罗创作的散文集《瓦尔登湖》。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独居两年,将所见所闻所想写下来,便有了这部伟大的作品。梭罗向世人宣称: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

  而梭罗所向往的真理,似乎就存在于这寂寞却迷人的独居生活中。

  纪伯伦说:“孤独,是忧愁的伴侣,也是精神活动的密友。”孤独能产生巨大的能量,孕育出比星辰还要璀璨的光亮。我们的生命是孤独的载体,我们人类则是记载孤独的勇士。那成千上万种孤独幻化成一串音符,或几抹颜色,或一些文字。艺术中,孤独随处可见。在让我们心醉感动的文学、绘画、音乐中,孤独并不可耻。

  这是一本真正书写孤独的书。

《云中记》实拍

  一座云中美丽村落,地处半山腰,或许这种地理条件本身就意味着孤寂。所幸,群山环绕,溪水清流,处处充斥着呛人的烟火气和生机勃勃的笑脸。人们耕作,生息,随着火红的太阳苏醒,伴着温暖的月亮入睡。马匹的气味,人类的气味,花草树木生而有灵的气味,驱散了孤独,使孤独藏匿于山顶,只剩下红尘与热闹。

  2008年5月12日,这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个被称为“大禹故里,熊猫家园”的故乡,发生了一场巨大的灾难。那一天,天空飘满一排排橙红色的云朵,大地在呼啸中开了缝。当一切支离破碎,无数村落被吞没,是否还有人去思考关于孤独的话题?悲痛融入天上的水,人们的身体变得忙碌,大脑却清闲下来。没人再去思考“孤独”了。在悲惨的灾难面前,孤独变得十分渺小。

  也许,当生活重回正轨时,孤独才真正开始。

  在《云中记》里,时隔四年之后,阿巴回到了被地震夷为废墟的故乡——云中村,从此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人类是群居的动物,而阿巴甘心放弃安全温暖的生活,投入孤独的怀抱,只为心中那个模糊不清的想往。那到底是怎样一种想往呢?

迎露梅

  身为云中村祭师的阿巴重返荒废的村落,与花草、鸟兽、亡魂为伍,无疑,他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来自于人类本能对于社交的渴望。他甚至孤独到对着两匹陪伴他的马儿说话:“以前的鹿知道村里有很多人,以前的旱獭也知道。但今天我遇见的这些鹿和旱獭,它们不知道村子里只有我一个人了。”这种孤独是一种掷地有声的映射,是一面反照内心的镜子。孤独形成一面网,把阿巴捆得紧紧的。

  在这样极致的孤独中,阿巴到底如何生活呢?

  种菜,饮马,修建房屋,倒腾老物件,回忆,与山神对话,在月光中散步……阿巴为了排遣孤独,甚至盼望夜晚有鬼。他在这无人的村中,一待便是六个月。他虽然也会落泪,也会绝望,但他从没有放弃。这是他与孤独相处的岁月。他等了又等,鬼魂没有出现,山神没有答应,大自然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给了阿巴答案。于是,罂粟花开了,鹿回来了,那个想往在阿巴心中越来越清晰。

沙漠开花植物骆驼蓬

  在美国电影《我是传奇》中,罗伯特独自居住在荒无人烟的城市,寻找逆转病毒的办法。他孤独吗?我想是的。他孤独,且恐惧,可是心中那莫名的想往让他一直待在这里,随时准备为地球、为全人类献身。

  我想阿巴的故事也是如此。

  阿巴为了慰藉亡魂重返云中村,而他却是一个怀疑鬼魂是否存在的“半吊子”祭师。他为着有没有灵魂而困惑,为着死去的村民们能不能得到慰藉而烦恼,他似乎在孤独中迷失了自我……逐渐的,他品到了孤独的味道。他感到孤独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强大到足以维护他的信仰,使他在混乱与绝望中寻找到那一条清晰的道路。

  那是一条美好的、通向圆满的道路。

指去寺中,一株历史至少可以上溯至明代的古梅树

  现在想来,海子的结局真是可悲的吗?阿巴的人生就注定是悲剧吗?也许不尽然。

  阿巴也好,海子也好,我们每个人都一样,孤独是我们的宿命,痛苦与绝望也许时刻与我们相伴,生活中的甜蜜似乎只是一瞬间。然而,当我们的躯体因孤独而越变越小的时候,我们的灵魂却跃跃欲试、破壳而出。那时,孤独成了养分。身体虽然陷入了无边的孤寂中,灵魂却前所未有的热闹。

  所以,我们始终可以做到:让身体孤独,让灵魂丰满。

  最后,阿巴把自己的身体献给了云中村,海子把身体献给了诗和远方。而他们的梦想、信仰、盼望却被无数人传唱。他们并不孤独,因为无数个人渴望与他们的灵魂亲近。

  “你来人间一趟

  你要看看太阳”

  海子这样说。

  也许阿巴会说:

  “我来人间一趟

  不是为了绝望”

阿来手写祝福语

  注:本文原发于新经典微信公众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云中记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