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万物·生命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万物·生命读后感精选

2021-02-23 02:21: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万物·生命读后感精选

  《万物·生命》是一本由[美] 冯珠娣 / 张其成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3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万物·生命》精选点评:

  ●读到中医的部分读不下去。说实话也有点厌烦总是用美国人的眼光看中国的写法了。

  ●越读越觉得民族志写法的论文在中国学术界难发表。。

  ●生命政治没谈多少,也没谈某个功的问题。

  ●我是觉得展开得不算好看…

  ●#2019036#

  ●我很喜欢这句话:“每一个人的生命……都能在不同的时间中从纷繁的角度看到纷繁的意义。”也欣赏这一个论断:“养生的一个目标就是默默地超越改革时代现代主义希望的‘小康’。”

  ●目前为止很有趣,继续读下去。

  ●第四章读不太进去,整体材料还挺丰富的,但我感觉大量的铺陈,田野的部分并没有用来很好地表现主题,但还是学到了一些东西。

  ●20191016 看过了。 翻着看的,不细。整体一般,有点太散了: 1.行文架构散,四方面的主题不突出,硬这么分着有点牵强。 2.材料散,可能是两个不同的作者且语言交流的问题吧,叙述与材料组织的太散了。 3.对人物的采访那部分无线索穿起来,不是采访实录,所以效果一般。 4.想分析人们的思想根源,却对中国传统了解不全,影响了效果。反倒是用西方理论的那些内容好像还深入一些,说服性一般。

  ●就还挺好看,对于养生背后的生命观、宇宙观阐释略少(毕竟不是本养生指南)。将养生视作传统的新发明,回应的是市场化改革后的生命政治问题。以福柯、阿甘本式的话语总结一下就是:Peking是一种紧急状态,我们都是赤裸生命,养生是寻找形式生命的实践。Over……

  《万物·生命》读后感(一):生生之德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时间节点,我们很难从“生”“死”之间抽离。生而为死,往往偏激;生下来,活下去。我在书中得到很好的例证。“生生之德”:对万事万物永续发展进行了很好的阐释

  “存在即合理”: 两位笔者通过平实调研及大数据处理,带给民众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养生之道不仅仅体现在老年人身上,也开拓了当代青年人的视野,道法自然 善待生命 有序乐活 自律自由 物尽其用 天人合一

  《万物·生命》读后感(二):重新审视“养生”

  原以为这就是一本讨论北京人如何保健的书。在北京生活了几年,大大小小的公园里,不乏成群结对的老年人,做操跳舞、下棋舞剑、奏乐合唱......老外如何看待这些现象?我抱着这样的好奇心开始阅读此书。

  显然,作者对养生的定义涵盖甚广,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到如何用医用药,再到保持精神愉悦,以及如何调适个人与社会和国家的和谐关系。这本书勾勒出的“养生”,实际上具有非常广泛的意义——普通居民如何实践自己的生命,以达到身体和精神上的和谐。

  作者在寻求解释时,主要从三个方面下手,一是中华传统哲学和医学文化对养生理念的滋养,二是集体化时期对养生习惯的遗留影响,三是城市现代化进程对养生方式的行塑。虽然部分观点值得探讨,但整体读来颇有启发性。

  最遗憾的当属第四章,对生命意义的论述实在过于抽象,或许因为欠缺与访谈对象经验的有效勾连,读来十分艰涩。

  最后,谈谈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城市,就是城市居民生命的汇聚、共处与滋养。(P44)” 在城市化轰轰烈烈的今天,更多地以普通人的视角来探寻其意义,或许能给我们提供更多关于“养生”的启示。

  《万物·生命》读后感(三):养生、生活与生命

  在人类学者眼中,人的生命是丰富多彩的。不同于生物学的眼光,人类学有自己的视角去看待生命在社会中的变化,并为之着迷。我所阅读的《万物·养生》则是这样一本书。这是一本由美国人类学家和中国传统中医学者合著的书,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在这本书中发生碰撞和融合,带领我们去了解中国人的养生之道。

  这本书以当代北京人的养生为研究背景,试图从养生中找出中国人的生存之道。例如在第九页,“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养生文化已被公认为中国大众生活和具有‘地方色彩’的特色”。这句话足以说明,养生早已成为一种地方性知识,是人类学不容忽视的研究内容。这本书以城市生活、当代中医的变迁、日常生活和生命意义为四个部分,旨在对当代生活的分析与理解。

  首先是城市生活,城市是人们生活的载体,现代都市人无一不将自己的生活建构在其中,所以,人们塑造了城市,城市也同时在回塑着在这座城市里生活着的人们。也正如人类学者所观察到的:同样,我们也感到,投身于这座北京“老百姓”的城市之中,也令我们受益良多。这是一座城市,一个政治体,群体的日常生活不断塑造着——相应着意义非凡的历史话语,这个群体将自己视为“人民”。另外,由于人类学的关注点在与对日常生活的记录,所以在城市生活这一板块的描述中很少有具有上层性质的生活与建筑物出现。我认为是因为人类学者所关注的是公共生活中的私密性,这样才会具有文化的影子,而不是一种纯公共性,那样将生活完全的公开透明化,是产生不了作者想要研究的内容。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书中提到一个关于东西方城市印象的文化差异。例如北美游客对于北京的市井生活的诧异和震惊,这完全不符合他们对城市生活的预期。中国与西方的城市空间的利用各有不同。西方的城市空间利用显得十分工整,有序,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界限十分明显;而在中国则不同,以北京老城区为例,很多的道路的周围或者是一些老院子,旧小区一类的地方,人们将自己的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融合起来,展现出一种我们眼中的“生活气息”的状态,用俗话说就是热闹,有生气。就像书中所讲:“北京城的大部分区域都不是枯燥乏味、毫无个性、千篇一律的同质空间,尤其是老城区、郊区乃至远郊县的中心区域,迅捷便利甚至杂乱无章的商业活动在这些地方欣欣向荣地发展着。”不过随着城市化的扩张和内部的重建,这种“热闹”也在慢慢消失,但是我认为当代中国人始终会试图打破这种生活中的界限,将“热闹”重建。如列斐伏尔所言:“如果存在所谓城市的生产,如果城市中存在社会关系,那么这种生产就是发生与人类之间的生产与再生产,而不是物质的生产”。所以,“城市是一部作品,它更接近于一部艺术品,而不仅仅是一件物质产品”:“城市有其历史,城市本身就是其历史的产物。”所以我想以一个思考来结束城市生活这一部分,即我们对城市的思考究竟是应该将城市放置于钢筋水泥之中呢?还是应该将城市放置在文化中呢?

  第二个部分是当代中医的变迁。关于对中医的研究,这本书的作者之一冯珠娣早在其作品《饕餮之欲》中有过研究。中医在当代中国是一个火热的话题,一方面是来自现代西医的质疑,另一方面是自身本土文化复兴浪潮的兴起。在这本书里,冯首先对中医在20世纪晚期的兴起和21世纪的火热进行了分析。首先是官方主导的一系列读物和接踵而来的以养生专家所撰写的养生作品。这两批养生读物各有特色,第一批注意是有卫生部(国家部门)资助的,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并且题为《登上健康快车》,这里面将养生与时间挂钩,似乎也是一种政治宣传活动,在督促人们完成这一任务。而以《健康不是快车》这一类为例的报刊书籍则标志着政府对百姓养生生活的放弃控制。第二批的作者也是主导者是由资深的中医组成,这标志着养生这一领域开始由非政府的人员主导,并且在养生之道中将传统知识加入到其中。作者也对这些读物的热销进行了自己的分析:人们之所以热衷于购买此类书籍,其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全民公费医疗的终结;其二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出版热潮;最后一点,是具备一定文化素质的群众在遇到健康问题时,会参考健康读物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同时,随着市场商品化的浪潮,使得全民医疗的重担也由国家转向了家庭。话题回到中医本身,它与西医所依赖的理论方法不同,中医是一种经验主义。例如以养生为例,养生穿插在历史之中,我们一方面将养生视为传统之一,认为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我们也将养生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记录了人在社会变迁中的行为历史。但是养生始终只是作为一种经验在不断的流传,并非作为一种理论或者思想。也就是说,养生更是一种实践方式,不同的养生有不同的实践,也就承载了不同的思想。养生建议所用的语言既具体又实际,通常落实到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上。养生基本上必须依靠日常生活的点滴积累。这就要求我们要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发现文化的变迁,用心去体会和记录。作为人类学家,我们既要关注养生活动在历史中变化,也更加关注养生在当代的作用。养生智慧通常都是些感觉或经验的积累,这种智慧并不关心自由、超验事物或理论,它更关心稳定而单纯的小康生活状态。

  第三部分是日常生活。这部分是完整的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呈现,作者对北京市民进行了访谈,试图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找出养生的真谛。从表面上看,日常生活可谓各类元素的拼贴:人物、任务、交谈、姿势、微不足道的选择、意料之中相遇或突如其来的邂逅......然而,只有依赖与叙事、分析或意愿,我们才能将其拼贴成较为完整的图案。时间充满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且成了行动的一部分......想要了解日常活动的意义,我们无须探究所谓“存在性焦虑”,因为意义始终处于创造之中。意义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要善于发现意义。作者在田野中也有这样的感触:“访谈内容难免都是凡常的琐事,但依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大主题:积极为社会做贡献的养生、莫生气、气功与气化、节欲、平衡甘苦。”因此我认为人类学者在进行田野调查中,很难可以直接获得自己想要的材料。只能尽力的收集材料和对材料进行分析。所以,人类学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日常生活碎片的整理和收集者。由于养生实践的人大多为老人,所以在对老人们进行采访后,认为养生的好处大多为以下几点:1.减少开支;2.减轻儿女负担;3.少得病,身体好;4.健康老人数量多对一个国家形象的塑造有利。前三点是大多数老人普遍的想法,而第四点则是来源于一些老人的工作背景和时代背景而来,他们来自于毛泽东时代,那个时代所倡导的是集体主义精神,也就是雷锋精神。这与改革开放后所新兴起的自由主义浪潮不同,公共,集体,奉献是那个时代的绝对主旋律,并且人们也在那样践行着。所以,对于他们来说,集体,国家就是一切。除此以外,就是对于归属感的渴求,例如以访谈对象崔敏秀为例,这位老人对“老年之家”的设想似乎是在想象某种回归:回归安定的单位生活方式、回归熟悉的语言,甚至回归步入工作岗位前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通过养生建立与退休前相似的生活环境,这是很多老人的现状,通过建立与集体的联系而重回某种情境中去。例如宁瀛导演的我爱北京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找乐》的老韩,通过建立业余京剧老年团来回到自己尚未从京剧团中的时间。正如老韩头在电影中所说的,老韩头在剧团中不重要,但是少了老韩头,总缺少点什么。我想,这就是集体主义时期的老人在面对时代浪潮时的写照:归属感的丢失和渴求。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医生的嘱咐,许多人并不是完全听从的,例如文中的一位老人,没有完全听从医嘱,同时将自己的经验放入自己的治疗之中。这也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这彰显了老人并没有完全被动的接受权威,反而根据自身进行了调节,目的是不变的:治病。这也表达了一种身体政治,个人并没有完全接受权威,反而做出了反抗。对市民而言,养生就是日常生活,养生就是健康,养生就是常识的体现。

  最后一部分是对生命意义的探讨。以中医养生为例,作者认为养生是中国人对生命的一种实践过程,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生命观。中国人的生命观有着与西方明显不同的特色。虽然儒家、道家、佛家和医家的认识有一定的差别(其中又以佛家和儒、道、医的差别最大),但总体上看这四家的认识是可以互补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生命哲学,生命文化的面貌。在传统文化中,对生命的定义各有不同。例如“生生不息”、“生亦何欢,死亦何惧”、“生长”等,这些都是对生命的思考。这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杂性,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哲学、杂学、文学和史学这几部分组成,不是单一的自然科学或者是社会科学所能划分的。作者也在文中这样写到:“我们注意到被当作文化思考的中国生命观,既与欧美文化有差异,本身也是由文化差异(儒家、道家和其他“知识形态”)构造而成的”。养生同时也是一种延续生命意义的活动,利用医学(以及音乐、书法和日常生活策略),我们可以采取行动来延长和改善人的生命,来接受和塑造属于我们自己生命的特定形式,这一生命在时间和空间的意义上属于我们的自身。人们通过不同的活动来建立自己的生存意义,并将生命的延续寄托于此。此外,书中也提到了一个当代中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即成功学和一昧强调金钱的结果是使人变成野兽,也许真正的国学教育能使野兽变成人。所有价值都几乎不可能避免地商品化是当代中国重大的国民危机。这也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议题,在文中作者希望可以通过以养生为出发点,联结传统文化,来解决危机。这也是我们身为人文社科学者的使命。社会淘金的狂热使得社会的人文色彩变得黯淡无光,我们身为学者的使命则是将人文关怀传递并传播下去。作者最后在文中是这样写的:我们特别希望通过这项研究,使养生所体现的多元性、历史性和多重性更加可见。我们反对作为生物学实体的“身体”的普遍性和单一性,注重散布于日常实践的、不局限于生物学意义之物质性的、并兼具历史特殊习性的多样化的身体。

  在结尾,我想最后描述一下我阅读完此书的感受:养生建立了一个“域”让人们摆脱来自现实的束缚和制约,同时增进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此外,这也是对自己传统的再造和复写,对历史的模仿和解读,重新创造了“传统”。

  《万物·生命》读后感(四):一些翻译错误讨论

  

p.4 和生的亲近,得以使我们后退一步,并将生命视为一个客体。

原文:No distance from living that would allow us to stand back and contemplate life as an object is available.

意思刚好颠倒了,是no distance is available,所以直译是“让我们能从生中退后一步,并以生命为客体来思索,这样的距离并不存在。”

-

p.5 ……那些从事中西医比较并认为有必要进行国际交流和医疗监管的中医执业者和教师们指出:……

原文:Chinese medical writers and teachers, as they engage in the comparisons between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at global communication and health-care regulation seem to make necessary…

不是中医执业者和教师们觉得有必要,而是国际交流和医疗监管让中西医比较变得有必要

-

p.6 ……——当然得服从阴阳互动的规律——……

"规律"后、第二个破折号之前遗漏了“(generative oscillations of dark and light, warm and cool, senior and junior, and so forth), but not neatly sorted into ontological kinds or essences and (mere) manifestations”

-

p.7 ……所以这项研究多少带有民族志和历史的成分

原文是:this study of it is, therefore, both more and less than ethnography or history

both more than ethnography or history, and less than ethnography or history,既比民族志和历史要多,又不足。。译者的译法总觉得没get到这里要表达的点

-

p.7 我们开始这项研究是出于对城市民族志的共同兴趣,认为在与现在做养生的人交谈中我们或许会发现完好的民族志资料

原文是: We began this study with a common interest in urban ethnography, with the thought that in talking with those who nurtured their lives in the present, we might find embodiment pretty well articulated, …

首先,他们不是“出于”对城市民族志的共同兴趣开始研究的,没有这个因果关系。“发现完好的民族志资料”是“embodiment pretty well articulated”的偷懒译法,应该还是还原成身体比较好。

-

pp.7-8 ……但在北京,尤其是老城区的街坊们向我们推荐了一个特别好的养生场所,让我们很好地了解了这座城市(尽管我们有别的发现)。

原文是:But Beijing, and especially its old downtown neighborhoods, recommended itself to us an especially good site for yangsheng research. We felt we knew the city well (though we discovered otherwise), …

意思应该是,老城的街区(不是作为人的街坊,而是作为地点的街坊)让我们看到了这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养生的地点(这个地点“推荐自己”,拟人)。我们以为我们很了解这座城市(但在研究中发现并不是这样),不是发现了其他研究养生的地点。

-

p.8 这些老居民住在那儿很久了。

原文后还有 at the heart of several cultural revolutions, one of the most dramatic having been a radical turn toward global capitalist participation in the early 1990s.

-

p.8 本研究更是对一个地方所具有的那些可以令读者体会到共通性的特点的追寻。

原文是: It is, rather, searching in one place for those specificities that can nuance our sense of the common ground we all must try to occupy

本研究追寻的确实是“一个地方所具有的……特点”(specificities),但这些特点不是让读者体会到共通性,而是让我们的共通性更加微妙、复杂化(nuance了我们的共通性)。

-

p.8

p.8 我们希望本研究能为北京的哲学和历史学研究提供富有成效的本土思想资源,这些思想仅仅靠以英语为母语的社会理论是想象不出来的。我们还希望能真实反映那些与我们交谈的北京人的真实想法,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人们更好地生活的意识。

原文是:We hope it can also propose — drawing on local resources both ancient and recent in Beijing — some productive terms for philosophical and historical thought not yet imagined by Anglophone social theory. Further, our reflections and those of the Beijingers we talked with might be a way to bring the taken-for-granted habitus that of readers, that of yangsheng enthusiasts — into awareness in a way that encourages a better, but not necessarily Chinese craft of living.

前一句的翻译弄错了drawing on的主语和宾语,应该是本研究,汲取了北京本土古今的思想资源,带给英语世界的社会理论它们想象不出来的、有学术生命力的terms。第二句的翻译太敷衍,大意是:我们还希望,我们的反思,还有与我们交谈过的北京人的反思,能让读者、养生练习者们能从习以为常的惯习中,发现一种可以更好地滋养生命的方式,而这种方式不一定必须是中国式的。译者的处理丢掉了很多信息。

-

p.10 尽管这一系列活动名单很短,但我们不能把“养生”看得过于简单化。

This list of activities, short as it is, belies any resort to oversimplification that the term “nurturing life” might suggest.

应该是,这份名单即使只有这么长,但也打破了“养生”这个词所暗示的、任何对它的过度简单化。

-

p.10 ……国学和文化的研究……

原文是Chinese Studies,中国研究

-

p.11 ……普通平民的生活……

原文是:civl, deliberate lives。deliberate很重要,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翻译。梭罗说 to live deliberately,网上的翻译大多是“有意识地生活”。

-

p.13 尽管日常生活文献常常注重与种族、阶级、性别紧密相连……

原文是:Though the literature of everyday life has often focused on intimate dominations such as those of race, class, and gender

译者弄错了最重要的 intimate dominations 的意思,以为是文献和这三维度“紧密相连”,但应该是在这三维度中,日常生活的“亲/私密性的宰制”

-

p.13 其对中国的领导生成了经典的福柯式权力/知识机器(power/knowledge apparatus)

原文是:…its violent sovereignty has become the generative and cajoling voice of a classically Foucauldian power/knowledge apparatus…

generative译者理解失误,不是作为动词的生成,而是说福柯式的权力/知识机器不再是压制性的,而变成了生成性的,因而voice都变成劝诱式的(cajoling,译者漏译)。apparatus,机器,可以,但跟阿甘本对上的话,是不是翻译成装置更好?

-

p.14 如今这个强大的集体主义国家转变了

原文是:…the strong collectivist state has transformed itself into a rather conventional neoliberal regime

转变成了一种相对传统的新自由主义政体

-

p.14 在这样一个历史节点,我们看到了老百姓认定的一种悠闲的生活方式,无论他们多么谦恭,我们能够深感其中之生存策略。

原文是:At this point in this history, then, when we see a pointed assertion of deliberate forms of life on the part of ordinary citizens, however humble they may be, we can presume that there is some deeply felt strategy at work.

这句话我也没太明白。但humble的意思应该是形容身份的低微,presume翻译成深感也怪怪的。大意是否是:在这个新自由主义的体制之下,老百姓选择了某种程度上可以自我决定的生活状态(前文说的let [citizens] live),而不管老百姓的身份有多卑微,我们必须假定,他们选择的生活状态背后是有一定的生存策略在运作的。。(?)

-

p.14 “对组织和他人意愿有逻辑的论述”

原文是:“a logic articulated on situations and the will of others”

这句话出自德塞都《日常生活的实践》,“对情势和他人意志表达的逻辑”

-

p.16 把“精神”译为“spirit”体现了基督教和笛卡尔哲学观念的现代意义

原文后面还有“-- invoked, for example, in the 'antispiritual pollution campaign' of the early reform period”,改开阶段早期的清除精神污染运动

-

p.18 “平静”,原文是static,前三十年的中国显然不平静,static是想说停滞没有发展的。“自由民主”,liberal democracies,自由主义的民主政体才对,不然会有误解。

-

p.19 随着中国的大众文化最终离开了社会主义禁欲主义和集体主义对人的服务需求,时尚浪潮使生活目的开始变得多样化。

原文是:As China’s public culture moved definitively away from socialist asceticism and the collective imperative of service to the people, waves of fads, or “fevers” (re 热), began to diversify the aims of life.

collective imperative of service to people,是不是应该翻译成“为人民服务的集体要求”?

-

p.19 从过去集中在模范战士雷锋身上的狂热到20世纪80年代末一部重要的纪录片所传播的“跃入(全球化)海洋”……

原文是:From backward-looking fads focusing on Chairman Mao or the model soldier Lei Feng, to the past-denying imagery of “plunging into the [global] sea” propagated by the important documentary He Shang (River elegy) of the late 1980s…

前半句的翻译有歧义,“从过去集中在模范战士雷锋身上的狂热”说的好像是过去的潮流,但其实是当下的、“backward-looking”的潮流。前半句漏掉了Mao,后半句漏掉了那部纪录片的名字(但其实后文里出现了那两个字)。

-

p.19 他们的兴趣和日常生活都避免从总体上谈论大型公共活动……

原文是:Their interests and routines escape the totalizing discourses of vast public campaigns,

似乎不该翻译成“避免”和“从总体上谈论”,应该是他们的兴趣和日常生活不再桎梏于大型公共宣传的统一话语?

-

p.20 ……有关“中国落后”的参考文献随处可见。我们这里提到的这一代人,即中年人以及那些后来在生活中满怀激情地称自己的城市是世界最现代化的城市之一的人,和用他们平凡的生活目标来填补公共空间的人,就在不久前还认为自己如同周围国家的人一样饱受长期落后之苦。

原文是:…references to "Chinese backwardness" were everywhere. The very generation we speak of here, the midlifers and those later in life who have enthusiastically claimed one of the world’s most modern cities as their own and who fill public spaces with the mundane purposes of their own lives not so long ago thought of themselves as suffering from a chronic backwardness as the world developed all around them.

reference翻译成参考文献显然不合适。later in life 是老年人的意思,译者偷懒没查。mundane翻译成平凡也不是不可以,但好像更强调的是老百姓日常生活。“还认为自己如同周围国家的人一样饱受长期落后之苦”是说周围世界都在发展,中国已经落后于世界民族之林。

-

p.21 在北京,那些研究和习练养生者一般并不以这样简明扼要的方式谈及传统。

原文是:Those who read about and practice yangsheng in Beijing do not generally speak of tradition in this essentializing way.

essentializing 翻译成简明扼要大概不正确,我觉得在这里应该是“本质化”的意思

-

p.21 但是,我们希望证明我们在此研究的养生是一种活生生的传统,尽管(有人会说)养生近来已经重新展现了真正的活力。

原文是:But we wish to argue that the yangsheng we investigate in this study is nevertheless a living tradition, even if (as some would say) it has been brought back to true liveliness quite recently.

中文的翻译太令人迷惑了,“证明……是一种活生生的传统,尽管……已经重新展现了真正的活力”……这样不是矛盾吗?后半句应该翻译成:“尽管(有人会说)养生最近才重新展现了出真正的活力。”

-

p.22 中文研究能否在强大的语言世界发动的全球性运动中找到一席之地?……民俗和文化能否在文化商品受轻视和古老之事物完全消失之间找到道理?

全球性运动,原文是global intellectual movements。文化商品受轻视,原文是commodity trivilization of culture

-

p.22

……庞大的档案馆的巨大需求……

原文是:… the tremendous demand on… its vast archive…

这里的 archive 就是保存下来的文化资料,不是庞大的档案馆建筑。

-

p.23 这些北京随处可见的自我保健书籍中有关养生传统的新观点是对过去的直白挪用。

原文是:As a contribution to the huge field of self-help works available in Beijing, this literature’s new twist on the yangsheng tradition is frankly appropriative of the past.

这里是作者的自谦,说自己的著作(this literature)是对过去的直白挪用

-

p.24 我们没有做出简单化的判断……

原文是:Without proposing any determinate relationships (the "influence" of intellectual history, for example)…

把“determinate relationship”(确定的关联)简化翻译成“简单化的判断”不合适,尤其是括号里还举了一个“思想史的‘影响’”作为例子,中译就直接把例子漏掉了

-

p.24 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我们在与热爱养生者的谈话中,开始听到经验主义史学早已宣称死亡了的中国话语深深的共鸣声。

原文是:More important to us, in our conversations with yangsheng enthusiasts, we began to hear deep currents of resonance with Chinese discourses that an empiricist historiography would have long ago declared to be dead (even if subject to resuscitation as “invented tradition”).

经验主义史学应该是经验主义的历史书写,并且中译漏掉了括号里重要的限定:即使这种not dead被说成是某种“被发明的传统”形式的复活。

-

p.24 自我修养,原文中是 self-cultivation (zixiu 自修),到了中译居然把“自修”擅自扩充成了“自我修养”……在中国哲学传统的语境下,“自修”才是合适的词汇。

-

p.24 尽管我们在北京的报告人的叙述中发现了大量值得欣赏的内容,但是我们仍然认为对传统的认知应该超越文字,传统是不会像意识形态那样想要改变就可以改变的。

原文是:Though we found much that was classical to appreciate in what our interlocutors in Beijing had to say, we nevertheless hold that the knowing of a tradition goes beyond the verbal and does not alter historically in the same way or at the same pace as explicitly narrativized ideologies do.

超越“verbal”是不是指报告人的口述文字?意识形态,原文中是“explicitly narrativized ideologies”,明确说出口的意识形态。

-

p.27 尽管我们凭一个美国民族志学者和一个中国文献学者不同的才华和教育形成了一种阅读和即刻评论的风格……

原文是:As we developed a style of reading and commentary that draws at once on the very different talents and training of an American ethnographer and a Chinese philologist,

把 at once 当成即刻了,但其实是both的意思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