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哀伤的墙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哀伤的墙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5-01 21:4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哀伤的墙读后感精选10篇

  《哀伤的墙》是一本由[法] 雅斯米纳·卡黛哈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哀伤的墙》读后感(一):更大的迷雾

  lt;大卫的伤疤>讲述二战中逃亡的犹太人,像纳粹对待他们那样屠杀,驱赶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罪行令人发指,得以在1948年建立了以色列。从而拉开了巴以冲突序幕,震惊世界的劫机事件,慕尼黑人质事件,还有各种人体炸弹袭击,把两个民族拉向仇恨深渊

  这本书也让我有了很多疑问,为什么侵略跟屠杀让第一任以色列总理获得了诺贝和平奖?为什么西方世界都支持以色列?为什么杰宁难民营的多次屠杀都能被掩盖?

  带着这些疑问阅读了<哀伤的墙>,本以为跟着男主人公一路追查妻子充当人体炸弹的原委会揭开关宗教,民族,仇恨,政治等等的迷雾,结果作者巧妙结局又把我带入更大的迷雾中。需要消化很久很久。

  《哀伤的墙》读后感(二):信仰价值在何处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任务就是救死扶伤,把一个又一个濒临死亡的人救活,赋予他们新的生命,在小说《哀伤的墙》中的主人公阿敏就是这样一个外科医生,他救活了一个又一个在袭击中负伤的人,却没有想到自己救活的那些人是自己最爱的妻子丝涵想要袭击的目标

  小说《哀伤的墙》的作者本名为穆罕默德•莫莱赛奥,曾是阿尔及利亚军队军官,在阿尔及利亚内战期间,他为了躲避军方对书籍的审查,采用了他妻子的名字“雅斯米纳•卡黛哈”这个笔名曾经战争中的军官经历,让卡黛哈对战争、人性、生命等有了更深的思考特别是对当代伊斯兰世界的政治冲突尤为关心。《哀伤的墙》以小说的形式展现了当代伊斯兰世界的冲突和矛盾,当一直沉浸在富有幸福生活中的外科医生阿敏,发现自己的妻子丝涵发动了自杀式恐怖袭击,他始终无法接受这样残酷现实。在失去爱妻后,阿敏开始探寻丝涵为什么会走这种极端方式之路。阿敏始终坚信“绝对没有任何东西的价值胜过生命”,即使在自己的故乡面对满目疮痍,他依然想用自己的力量来挽救那些毅然赴死的灵魂,但是令人讽刺的是,小说的结尾却是另一场自杀式恐怖袭击,就像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的隔阂与仇恨,源源不断,那是一个似乎永远无法解开的死扣。

  在犹太人托马斯的小说《幸运男孩: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的回忆》这本书中,托马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实回忆,来讲述犹太人被屠杀的历史,而自己选择放弃仇恨去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希望“奥斯维辛悲剧永不重演”。而在巴以冲突中,如果双方都能放下曾经的偏见,选择原谅对方,那会是怎样一种情形? 但是双方始终都各持偏见和各自的信仰,你用战争中的军事力量摧毁了我的家园,对于没有抵抗能力的我,似乎只能选择用自己的生命来杀害你们那些幸福生活平民,于是你又开始进一步打击,如此周而复始,反复循环

  只是,为了所谓的信仰,而置最宝贵的生命而不顾,这难道就是信仰的价值?在阿敏回到故乡与老者对话中,也许可以看到些答案

  “每个巴勒斯坦的犹太人都有点像阿拉伯人,每个在以色列的阿拉伯人都无法否认自己是个犹太人。”

  “为什么在同血缘的近亲中会有这么多的仇恨?”

  “因为我们即没搞懂先知的话,也不懂生命的基本规则。”

  “那么,我们能怎么样呢?”

  “首先就是还上帝自由,上帝被我们的过分虔诚挟持得够久了。”

  《哀伤的墙》读后感(三):无休止的攻击何时才能迎来终结

  阿敏是入了以色列籍的阿拉伯人,并且是位在当地很有名望、受人爱戴的外科医生。他深爱着他的妻子——丝涵。那是他的梦想,他的一切动力源泉。他们在特拉维夫的富人区有一座豪宅,过着令人羡艳的生活,与许多明星、政要、军人等上流人士关系密切。 然而这一切都有如梦境虚幻,随着餐厅的那声炸响轰然垮塌。心爱的枕边人成了屠杀十几个幼童的自杀式爆炸袭击者。阿敏自认为完美的生活破灭了、崩溃了。他不接受警方给出的结论,他不相信和自己同甘共苦多年的发妻会做出如此残忍至极的暴行。直到在邮箱发现了那封信,那封不清不楚的最后一封信,阿敏变得“疯狂了”,他不能理解丝涵的选择,甚至憎恨她就这样抛弃了自己。 阿敏跟随丝涵的脚步,去到伯利恒、杰宁,凭着坚持冲动见到了玛尔万教伊玛目,负责恐怖行动指挥官,甚至玛尔万教中更接近核心高级头目。在经历邻里的迁怒排挤、恐怖分子的毒打羞辱后,他终于得到了寻求已久的答案,找到了温婉善良的妻子变成暴徒的源头,也许这次的苦难已然到了尽头,但是阿敏仍将去追寻自己作为外科医生的真理。 就在阿敏放下心中执念准备回到特拉维夫继续救人行医事业时,被视为家族精神支柱的老宅遭到以色列军队报复性强拆,阿敏的叔公的孙女法丹失踪。为找到法丹,阿敏在清真寺等待机会,结果没有等来法丹,而是遇到针对玛尔万教长的导弹空袭。一切都发生的太快,等到阿敏恢复意识,只能看到躺倒在不远处的“焦炭”,哀嚎从四面八方冲击耳膜,脑海中闪现出儿时嬉闹的果园母亲面容父亲教导……然后他看见,一位老人跪在他面前,召唤真主之名,将手放在他的脸上,合上他的眼皮。 直到合上书那刻,我依旧没有弄清楚到底应该怎样才能结束这场无休止的混战,用爱吗?为什么一个“入了以色列籍,嫁给知名外科医生,并且这个医生还常常令他居住的城市引以为荣,又是种族融合最佳典范”的好女人会是自杀式爆炸袭击者?从侄子阿戴勒口中,阿敏得知,丝涵选择“牺牲”是为其他人的梦想,为自由,为他们的“国家”。 丝涵是一个不被命运之神眷顾的可怜人,“在她十八岁时,她的母亲死于癌症,她父亲也因几年后的一场车祸离开人世,哪怕是在接受阿敏长久追求,嫁他为妻后,她仍然担心幸福易逝”。丝涵是背负苦难生活的人,她无法心安理得享受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家乡正遭受着炮弹和枪支的侵扰,同胞还在生存线上挣扎。她无法无视民族正经受的不幸,她必须做些什么,皈依玛尔万教,为抗争组织成员提供资金秘密据点。可这些在她看来还不够,她要在特拉维夫献身,用炸弹惊醒平和的城市,让无辜的人感受她的同胞们所尝过的痛苦。这个丈夫眼中善良无害的女人变成了自杀式爆炸袭击者,一个疯狂的恐怖分子。 与丝涵不同,阿敏没有体会过那般苦难,他的祖父是大家族的族长,拥有自己的果园、农庄,他的父亲是个自由画家教会他“没有任何东西,绝对没有任何东西的价值胜过生命。并且,你的生命价值和别人的生命价值是相同的”。当他离开母亲,远离故土,去做医学实习生时候,杰宁还是一座热情、充满魅力的大城市。在这场战争中,阿敏既不赞同以色列的行为,也不认可巴勒斯坦的做法,他只会救人,不会杀人。 正如阿敏在山冈和隐士札伊夫的那段对话。 “为什么在同血缘的近亲中会有这么多的仇恨?” “因为我们既没搞懂先知说的话,也不懂生命的基本规则。” “那么,我们能怎么样呢?” “首先就是还上帝自由。上帝被我们的过分虔诚挟持得够久了。”

  《哀伤的墙》读后感(四):仇恨怎能战胜爱呢?

  文/夏丽柠

  世界忽然就不太平了。法国尼斯国庆活动和慕尼黑购物中心均遭恐怖袭击,欧洲人民被血腥阴云笼罩。这个世界怎么了?我们常说让世界充满爱,可仇恨怎么就战胜了爱呢?

  《哀伤的墙》,便是以“巴以冲突”为背景,从平民视角出发,面对上述困惑,去挖掘恐怖的根源和展示人性的脆弱。这本小说,是阿尔及利亚作家雅斯米纳•卡黛哈的早期作品。可如今读来,毫不过时。当伊斯兰与西方世界的纷争愈演愈烈,世界局势动荡不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宗教、民族和文化之间存在不可逾越沟壑

  卡黛哈曾是阿尔及利亚军队的军官,业余写作。为躲避军方检查,遂用妻子之名作笔名。在2001年离开军队迁居法国后,他才公布自己的真实身份。不过,笔名延用至今,为了表达对妻子的感谢和对阿拉伯女性敬意

  正如毛姆所说,作家更关心的是了解人性而不是判断人性。小说伊始,一起恶性的人体炸弹恐怖事件打碎了阿敏平静的生活。他是一位加入以色列国籍的阿拉伯裔外科医生。可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的全职太太丝涵正是特拉维夫快餐店里的自杀式袭击者。当日11名在店内参加生日会的小学生全部死亡。

  鲜活的生命、挚爱的妻子和成为袭击者的原因,令阿敏陷入了自我矛盾的绝境。可他终究不愿意承认优雅贤淑的妻子就是凶手。她平日的所作所为,他全不知情。“我要知道是谁把我太太洗脑,是谁把她身上挂满炸药,送她上战场。我没有掌握实情之前,绝不善罢甘休,我也不会对这件事视若无睹。”去揭开妻子如何成为恐怖分子的秘密,成了本书的核心线索

  卡黛哈并未取巧地去书写残忍的恐怖组织成员的生活,以期博取读者眼球。他只是碎碎念地讲述了一个普通男人哀悼亡妻的悲愤之情。在“从哀伤到绝望”的路上,这个倒霉的男人必须独自走完与自己和解、与妻子和解、与亲人乃至整个民族和解的心路历程

  巴以冲突,孰是孰非实难判定。恐怖分子如何炼成也有诸多原因。但是,在阿敏从特拉维夫到伯利恒,再到杰宁的探访旅途中,他听到和遇见最多的就是“仇恨”的语言眼神。而如丝涵一般的平民眼中的仇恨是:“每一天,坦克都压过我们的双脚,弄翻我们的车,破坏我们的家园,毫无预警就朝我们的孩子身上扫射。”

  在众人眼里,丝涵是凶手。但在巴勒斯坦家乡,她是女英雄。身份认同巨大差异,是冲突双方推不倒的耶路撒冷之墙。希特勒说过,“动员民众不能用爱,要用仇恨,仇恨是最好的凝聚力。”这种仇恨在冲突双方的心中滋长,久而久之便淹没了爱。然而,仇恨的最终释放方式是抛却生命,同归于尽

  小说的结尾,阿敏也在一次以牙还牙的爆炸袭击中丧生。卡黛哈用最美的语言描绘了阿敏生命尽头的幻觉:孩子、果树、山丘和原野。那本是应该属于平民百姓的生活,而如今却成了那片土地热爱和平之人的梦想。

  卡黛哈在小说中确有对以色列对巴勒斯坦政策不满之意。人会死,可仇恨不会。或许,“以德报怨”才是未来解决世界争端的唯一途径。三毛说:耐心、谅解、宽容、包涵都是爱的代名语。只有爱,才会打败仇恨。

  转载请豆邮联系

  《哀伤的墙》读后感(五):一场关于心灵救赎

  当我们行走在高楼林立、绿草如茵、快步前进的城市时,从未会想过战争离我们如此近,自己最亲近的人会成为最熟悉陌生人。当同样身为上帝的选民的两个民族势不两立、冲突肆虐、高墙所隔时,每个生活在高墙下的个体都要选择他生存的方式,有的选择视而不见,有的选择忍辱偷活,有的选择为国捐躯。每种选择都会有他的理由,每种选择背后都都凝聚着个人成长历程。

  当你的生活被打破,你的心灵为愤怒所掏空,当你闯入他人选择的生活状态时,你才知道你的嗤之以鼻多少人视死如归,你的不忍直视下别人在苟延生活。在这里没有良心、怜悯、同情,只有满目荒凉,只有非敌即友,只有践踏或被践踏。

  当一个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医生卷入这种家国洪流,他想知道是什么力量让一个温文尔雅的人变成魔鬼,是什么驱使一个人抛弃幸福生活用极端的方式放飞自我。他不断的探寻、不断的深入,看似了解的背后,实际是两个世界的对话。但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个体来说,战争带来的是无奈创伤荒芜,带走的是美好的生活,妻子、儿女亲友和永远回不去的过往

  当一个惯于平静的人陷入这种血腥,这种勾心斗角尝试冷漠和丧失尊严。虽有墙这边的朋友和那边的亲友,他却如骑在墙上一般无法安放自己的灵魂,这样死对他来说也许真是一种解脱

  《哀伤的墙》读后感(六):那和平的乐土原非上天恩赐

  很多人觉得,缺乏信仰的人生是一种崩坏,而极端的信奉所带来的,又往往是遮蔽和平的阴影。两者相比,没有孰优孰劣,都会结下恶果,带来伤害,但悲伤的是,总有前赴后继人们为此失去最宝贵的生命。是信仰的问题吗?不,所有带来善意的信仰本意都是为了使人们有一个平和的心境,获得为人处事指引。怀有恶意的,是信仰背后带有政治目的的人,用信仰的糖衣包裹杀念的炸弹,唆使信徒将炸弹扔向无辜的群众,播下战争的种子

  故事简单,也不乏悬念。一场自杀式炸弹袭击,给丈夫阿敏带来双重的打击,他失去了生活中幸福美满的妻子丝涵,在此后又收到妻子就是这起自杀式炸弹袭击的始作俑者消息。他发现,他似乎并不了解朝夕相处的妻子。于是一路追寻已逝妻子的步伐,了解她身前所经历的一切,才发现这些改变的缘由。

  原书名是法文L'attentat,是恐怖暴力活动的意思,台湾版直译为《攻击》,倒是简体版《哀伤的墙》更有内涵一些。这面墙既可以指以色列隔离墙,也可以指以色列人与巴勒斯坦人之间的深重的隔阂。巴以冲突可说是几团没有头绪的毛线相互交错,民族、历史、宗教、文化等等矛盾纠缠在一起,理不清源头,分不出脉络,悲观的说,有生之年应该看不到冲突解决的那一天。

  我所惊讶的,也是为作者而折服的,是心境随着丈夫阿敏追寻真相的脚步而产生的变化。我竟然曾经有一刻认为,丝涵的做法是对的。细想起来,谁都不会认同自杀式炸弹袭击这种方式,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似乎唯有曼德拉是备受推崇的,枪杆里的政权多少为人所诟病。而丝涵只是一枚棋子,被利用来做这件事情,因为她的内心更纯洁,更容易受到煽动。“反派”的思路确实蛊惑人心,为了未来的福祉,久远后的自由,一切牺牲都是值得。这似乎是对的,为了一件看似正确的事,必须有人流血,有人付出生命的代价,那么我为什么不能成为这个高尚的人呢?

  然而反观这一切,失去最为贵重的生命之后,自由与你又有何干?我们可以选择做一个高尚的人,同样可以选择高尚的方式,一个带来死亡的人绝不会被人称颂,只有和平才是信仰赋予的力量。

  土地、自由、权力……一定是因为有不纯粹的因素掺杂其中,才让信念走上歪路。若不能做一个明辨是非的人,宁可安守小家,做好自己,活好自己的一生。归根结底,和平掌握在人类的手中,而不是天赐的福祉。人生能过得幸福已经是对社会很大的贡献,把握任何斗争都不要伤害他人的原则,和平终有一天会到来的。

  《哀伤的墙》读后感(七):题材加一星,两星不能再多了

  再好的题材也不能掩盖作者叙事/文学技巧的孱弱。本书的情节的转换牵强附会可以先不论,各种出戏的人物是什么情况呢?虽然开篇确实能让读者产生想要探索妻子转身为人弹原因的心情,但是当读到后面,就会越读越尴尬,所谓的“屈辱”是什么,“屈辱”就是本身或者自以为的被冒犯?全然没有深入,最后不得不落入民族、宗教、国家这种虚无的名词中,而最该讨论的核心“人”的“屈辱”却全篇无落点:妻子死了,不知所以然;丈夫陷入精神危机,更不知所以然,全篇没逻辑支撑丈夫爱妻子,更没觉得妻子爱丈夫。要明白,痛苦和爱不是用“痛苦”和“爱”之类的词语就能传达给读者的。解读文本唯一能获得的(比较讽刺)是,人弹所做和这本书一样,完全没有逻辑,没有内在的线索,想爆就爆,为了一个叫做“屈辱”的单词就能选择背弃生活、毁灭别人、逃避责任,这非人所为,精神疾患者才能解释吧?加缪第二?龚古尔奖入围?缪之远矣。

  :打高分的同学到底看了多少好的文学作品?令人怀疑。另外翻译出戏,有些地方翻译成“老公”、“条子”合适吗?

  《哀伤的墙》读后感(八):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你会为了信仰而抛弃生命么?舍弃年华里苍老的父母,忘却满心爱你的丈夫,还有张开双臂拥你入怀的朋友。

  人应该珍惜生命,可又容易沉迷物质,让自己活的庸庸碌碌,毫无价值,生命的意义到底在哪,苟活与死亡,哪一种更有力量?

  我对丝涵,莫大伤痛。我爱她,她是那样明媚美好,又那么悲天悯人,对苦难感同身受。她没有因为自己生活优越,就忘却了自己深受苦难的同胞,尽自己的可能去帮助自己的同胞。可是她又自私狭隘,她看到的只是自己的亲族深受苦难,她没看到的是以色列人也一样的民不聊生。战争何其恐怖,它要你站边,它要你变得狭隘,甚至不惜自杀式的牺牲仅仅为了引起别人的关注。如果你要救你的民族于水火之中,可是为什么要去伤害那些无辜的孩子,在特拉维夫里享用自己晚餐,也许想着今晚的功课,明天的活动的孩子。他们还不知道战争,只知道未来有无限可能。死得太早,命运是不完整的。

  我始终想不明白,哪一种信仰需要建立在破坏别人幸福上。我始终想不明白,哪一种信仰需要我放弃生命以证明我的真诚。我始终想不明白,哪一种信仰会让仇恨比爱来的更伟大。

  何其有幸生活在一个远离战火的国土,我可以接受知识,了解生命的伟大,认识到救人比杀人更加崇高。认识到没有一种信仰能让我放弃生命,放弃所爱之人。也许没有炮火洗礼,我是贪生怕死之人。我觉得也许在战场上举起刀枪,保卫国家,想着为了更多人而不得不伤害眼前这个无辜的人。这也许是正确的,可是我想在战场之上,决绝没有这样子犹豫的时间,只有机械的填弹,举枪,瞄准,扣动扳机。我想这就是战争的恐怖之处,把你变成机械的杀人工具,没有思考。或者下来杀掉更多的人这是一种荣誉。

  回归到故事之中,《哀伤的墙》是通过一个生活幸福美满的医生见到一场恐怖袭击,在手术台上尽力抢救直到精疲力竭。被通知这场自杀式袭击的罪魁祸首正是自己的妻子。然后开始寻找为什么那个看起来单纯善良的妻子会走这样的极端主义。从伯利垣到耶路撒冷再到杰宁,战火是那样无情。当阿戴勒说的条理分明,我也有一丝动摇,是啊,战士为了更美好的明天不惜牺牲自己。我觉得他崇高无比,可是为了自己的美好明天去伤害无辜孩子,这是我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战士应该在战场上。

  哀伤的墙,那堵墙是横亘在医生与妻子之间生死之墙,也是横亘在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种族之墙,还是横亘在狭隘的民族之爱与广泛的人性之爱的那堵墙。其实无论是基督教还是犹太教还是伊斯兰教,他们的教义都相通相似,无论是以色列人还是阿拉伯人他们都努力生活期望美好明天。宇宙之广阔,人类之渺小。可是总是有人掉入仇恨的漩涡,直到窒息也没法往外看一眼。是人类用自己的虔诚要挟真主/上帝太多。

  阿敏其实是一个幸福的人,他虽然失去了丝涵,但是还有晶恩还有纳威德那样挚爱他的朋友,还有真诚的族人,还有睿智的老扎伊夫,这一切都足以抚平他的伤痛。可他又是不幸的,当他弄明白了一切,很可能重新开始生活之时,无情的战火,人类自私无限循环的仇恨又摧毁了他,从肉体上。给了你希望,却又这样急遽剥夺,我看到那堵墙越堆越厚,越积越高,我走进去看,最上面的都是新鲜无辜的血液,和阿敏不愿合上的眼睛,那样哀伤,那样不甘,还那样无奈。

  《哀伤的墙》读后感(九):一场关于心灵的救赎

  当我们行走在高楼林立、绿草如茵、快步前进的城市时,从未会想过战争离我们如此近,自己最亲近的人会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当同样身为上帝的选民的两个民族势不两立、冲突肆虐、高墙所隔时,每个生活在高墙下的个体都要选择他生存的方式,有的选择视而不见,有的选择忍辱偷活,有的选择为国捐躯。每种选择都会有他的理由,每种选择背后都都凝聚着个人的成长历程。

  当你的生活被打破,你的心灵为愤怒所掏空,当你闯入他人选择的生活状态时,你才知道你的嗤之以鼻多少人视死如归,你的不忍直视下别人在苟延生活。在这里没有良心、怜悯、同情,只有满目荒凉,只有非敌即友,只有践踏或被践踏。

  当一个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医生卷入这种家国洪流,他想知道是什么力量让一个温文尔雅的人变成魔鬼,是什么驱使一个人抛弃幸福生活用极端的方式放飞自我。他不断的探寻、不断的深入,看似了解的背后,实际是两个世界的对话。但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个体来说,战争带来的是无奈、创伤、荒芜,带走的是美好的生活,妻子、儿女、亲友和永远回不去的过往。

  当一个惯于平静的人陷入这种血腥,这种勾心斗角,尝试了冷漠和丧失尊严。虽有墙这边的朋友和那边的亲友,他却如骑在墙上一般无法安放自己的灵魂,这样死对他来说也许真是一种解脱!

  《哀伤的墙》读后感(十):每一个生命都应被尊重

  每一个生命都应被尊重

  刚刚看完房龙的《宽容》一书,对基督教的发展历史有了更直观和全面的了解,也了解了世界上因为宗教信仰而发生的战争残忍而没有人性的,在宗教信仰面前,人们被绑架,生命被忽视,似乎每个人都可以变得不理性、不宽容。再翻开这本雅斯米纳·卡黛哈所写的《哀伤的墙》,展现的是当代真实的场景,因为信仰而消逝的生命,因为战争而失去的家园,生命的脆弱、战争的残酷,在信仰和权力的斗争里,被剥夺的是生命、自由、家园和一切美好的生活。

  雅斯米纳·卡黛哈,本名为穆罕默德·莫莱赛奥,曾是阿尔及利亚军队军官,在阿尔及利亚内战期间,他为了躲避军方对书籍的审查,采用了他妻子的名字“雅斯米纳·卡黛哈”这个笔名。一直到2001年,他离开军队迁居法国后,才公布其真实身分。被誉为是阿尔及利亚继加缪之后,当代杰出的作家。这本《哀伤的墙》用小说的形式展现了以色列世界里的冲突和战争,揭示了文化冲突和暴力背后的根源,探讨了战争创伤的残酷与苦难。

  小说以一场自杀式恐怖袭击开始,将读者置身于一个充满战争、不安和恐怖的国度以色列。主人公阿敏和妻子丝涵是一对加入以色列国籍的阿拉伯夫妇,阿敏用自己的医术、隐忍宽容的态度,渐渐赢得了同事和朋友的认可,得意在以色列有了稳定的生活,令人羡慕的住房和经济基础。然而一场自杀炸弹袭击完全颠覆了阿敏的生活,在他还在感慨生命的无常时,所有的证据却表明他的妻子就是这位自杀式袭击者。丝涵摧毁的不仅仅是十几条无辜的生命,还让阿敏的生活彻底崩塌。为了寻找妻子成为自杀式袭击者的真相,给自己一个答案,阿敏开始了一场追寻之旅,他不顾危险、全无理智的一意孤行,最终发现自己的妻子早已背离了他所营造的生活方式,为了自己的信仰参与着许多宗教活动,最终以牺牲自己的方式贡献了自己的忠诚。

  当阿敏清楚了丝涵的所有改变后,他回到了自己幼年时的部落,又一次目睹了家园被侵占,家人被驱逐的惨状。在以色列生活的阿拉伯人是艰难的,因为宗教信仰的不同,筑起的高高围墙将人们分成了不平等的双方,小说从一开始就在叙述这种冲突和斗争的残酷。在炸弹袭击之后以色列的全称戒严,即使是救助了许多人的阿敏依然不能摆脱警察审视、怀疑的搜查和不公正待遇,随后当他妻子的身份曝光,他的生活就彻底被打破了,激愤的以色列人开始攻击他,他多年来的努力全然没有了意义。这些都不是谁的错,只是因为宗教信仰的不同,几百年来的宗教斗争,让人们失去的是信仰的自由,也失去了追求美好生活的自由,和对生命的尊重。仇恨的种子埋藏在每个人心里,因为战争又引发出更深刻的无法终结的仇恨。在家乡的小山上,阿敏与一位老人的对话,道出了自己的困惑,他不明白“为什么在同血缘的近亲中会有这么多的仇恨。”老人说“因为我们既没搞懂先知说的话,也不懂生命的规则。”他又问“那我们能怎么样?”老人的答案是“首先就是还上帝自由。上帝被我们的过分虔诚挟持得够久了。”以上帝的名义引发的战争和仇恨,无视生命的意义和伟大,这应该是作者对于信仰的理解,和对于这场旷日持久战争的控诉。

  小说的结尾依然以一场自杀式袭击结束,阿敏又一次目睹了人间地狱般的场景,也最终在这次袭击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这个充满战争的世界里,仇恨和信仰让生命变得卑微,失去了应有的自由和尊重,留下的是人们对于战争的思考和对和平的无限渴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