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基督教历史》影评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基督教历史》影评100字

2022-05-18 02:06:0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基督教历史》影评100字

  《基督教历史》是一部由Gillian Bancroft / Sian Salt执导,Diarmaid MacCulloch主演的一部历史 / 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基督教历史》影评(一):问题和答案

  虽然最后一集里牛津大学历史学教授迪尔梅德.麦克库洛赫说:“作为一个处在教会关于性争议之中的男同性恋者,我曾反复思考过这个问题。”吓到我,但我还是不得不说这是一部经典而全面,深入而浅出的基督教历史,向我们展示了基督教的前世今生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是的。诚如圣阿奎那所言:上帝不是答案而是问题。人生又何尝不是问题呢。

  《基督教历史》影评(二):在线观看地址

  里面掉了第5集[BBC.基督教历史-5]新教:福音派的爆炸式扩张

  《基督教历史》影评(三):分集碎碎念

  第一集:本来向东画了一路十字架后来直接跳到西安了,还是觉得这条线有点弱哎~

  第二集:看的很不耐烦,差点弃

  第三集:进入我喜欢的节奏了,对正教和普通人的关系很唏嘘,红色苏维埃解体跟正教的牵扯让我想了一下***的群众跟regime之间的关系,此处省略N个字

  第四集:新教容易带来宗派主义,茨运理和路德的性格不同对这两个宗派的影响,还有那个加尔文的新任女性继承者在加尔文墓前说的“It's my turn now",俺很不厚道的笑了

  第五集:只讲灵里感动还是有点接受不了。。。。。。宗教情感要好好看

  第六集:有很多值得反思的,面对变化的世界教会和每一个信徒该如何回应?

  we hope our mistakes are made in the right direction

  《基督教历史》影评(四):几点补充

  1 黑苏联也就算了,对清洁教派,宗教裁判所一带而过,不公平;

  2 集中营的始作俑者就是英国,见英布战争;

  3 对种族主义的根源和产生一笔带过。实际上,英国殖民时期,印度,孟加拉国,爱尔兰因为饥荒死亡的人数达到数千万人,比集中营里死亡的人数多多了。

  原因当然是粮食,但是作为号称最伟大的英国人丘吉尔是怎么说的,

  “我讨厌印度人。他们是残忍的民族,有着野蛮的宗教。饥荒是他们自己的错,他们繁殖起来象兔子。”

  4 其实基督教的历史就是和异端斗争的历史。

  5 现在欧美基督教是衰落了,可在韩国、中国却欣欣向荣。世界将会出现新一轮的灾难。如果中国的精英大部分都信教了,世界肯定会陷入灾难,这是由一神教的教义、人的本性所决定的。

  《基督教历史》影评(五):笔记

  第一集 早期基督教

  核心:基督教的东方渊源

  由保罗开始,基督教的东方传统—>君士坦丁皈依,带来罗马基督教与东方苦修教派的分裂—>关于耶稣神性人性的教义争议,从尼西亚会议(处理阿里乌斯派)到卡尔西顿会议(处理聂斯脱里派),确立混搭的三位一体神人二性教义—>罗马帝国官方基督教和东方基督教(即东方正统教会)彻底分裂—>遵循卡尔西顿会议上被否定的西里尔主张的叙利亚东方正统教会出现—>公元7世纪,东西方基督教都开始面对伊斯兰教的挑战,伊斯兰教与东方基督教在教义、仪式上的继承借鉴关系—>聂斯脱里信徒在东方的伊拉克建立东方教会,并成为随后阿拉伯帝国翻译运动的重要力量—>聂斯脱里教在中国(唐朝景教)

  tips:

  1. 耶稣是一个加利利农夫形象,相比于原来神总是和国王、贵族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了不起的进步。

  2. 东方基督教把仪式传承置于首位

  《基督教历史》影评(六):Notes

  基督教信仰的起源,正在这些古老的东方教会里。总部可能在巴格达,而不是罗马。圣詹姆斯。伊德萨有最早的教会音乐,比罗马早100年认定为国教。君士坦丁,他有重塑宗教,重塑自我的能力。

  苦修者沙漠中的西蒙,就生活在现在叙利亚的北部,它处在干道上,所有人都能看到他,就像一灯塔。

  尼西亚发明了三位一体,当年开会的地方,现在在湖底下。聂斯托里主教把基督的神性和人性分开,就像油和水一样。卡尔西顿大公会议支持聂斯托里,但没有恢复他的名誉,而希利尔认为这两个不可分,叫水酒融合观,所以这就是后来东正教天主教的分别。西方更抽象,所以神学家都是哲学家。而东方更注重仪式。古叙利亚语就是耶稣说的语言。

  伊斯兰教的崛起,大倭玛亚清真寺,伊斯兰教说,基督会回到大马士革清真寺的尖塔里。

  聂斯托里以巴格达为总部,还到了七世纪的中国,就在楼观台的边上。碑林。13世纪的时候,马可波罗说有70万地下的基督教徒冒出来,很有可能,他们就是商业型的基督教。

  《基督教历史》影评(七):第一集

  有一些很值得回味的部分:

  1. 早期基督教被赶出耶路撒冷,但这一迫害反而促使了其扩张。还是这个道理,更大的胜利来自于更大的考验。

  2. 基督教历史上出现了重大的分裂,一方面是因为年代久远,没人有机会当面请先知启示。另一方面,基督教和政治权利有太过紧密的联系,很多分歧的解决不是灵性的,而是政治的——出于维护帝国统一的目的。那这样,是否脱离了信仰的本质呢?

  3. 片中采访了一位伊斯兰教学者。主持人的提问有一些引导性,总是围绕着到底是谁影响了谁(听着有点谁是本源的意思),但这位学者饱含深情的回答,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共同点远远大于不同点。穆罕默德亲自说过,耶稣会回到人们中间。是啊,为什么一定要纠结于谁是本源,谁是衍生呢?如果是真理,那么就理应同源,就理应与时俱进。无论是基督教,伊斯兰教,还是巴哈伊,都有着同一核心,但却不可能永远适用人类社会。求同存异的眼观,也许更能带我们走进信仰的本质,而理解其变化的社会习俗。

  4. 公元七世纪的时候,在中国陕西的一个山里,竟然有一座古老的基督教修道院,西安的一个石碑里也刻有来到中国的“东方教会”(基督教的一个流派)的相关信息,可见这些基督徒在这个迥然不同且自身极其强大的唐朝文化中,以某种方式存活和发展了。也许,因为这些远赴异乡的信徒不再是带着征服的心态,而是展开了对话。

  不是通过流放来解决异教徒问题,而是通过谦卑的倾听和交流,这样的宗教才能触及人心吧。

  《基督教历史》影评(八):了解基督教

  正在读欧洲中世纪历史,找来了这个BBC的基督教的历史,作为补充辅读材料。以前对于基督教了解不多,走过路过看了很多宏伟的教堂,只是感叹基督教是非常有钱,这次以认真学习的态度看完了这个片子,6集,每集一小时。

  基督教早期借助于罗马帝国发展。君士坦丁有很大的贡献,他不仅把基督教纳入罗马帝国,而且推动解决了基督教发展中关键问题,尼西亚会议是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西罗马灭亡后,处于西部的基督教教会,和继续在拜占庭控制下的东部基督教教会,面临的发展约束完全不同,以致走不同路线。

  基督教敛财能力超强,宏伟的索菲亚大教堂仅仅6年就能建成;佛罗伦萨为罗马教廷掌管钱财,能发展成为地区强国;十字军和赎罪券,都是以上帝的名义进行,看看遍地炫目的教堂,就知道基督教有多大的财富。

  传教的成功,总是能够满足群体的某种需求。片子中非洲那些信徒活动,如同大妈们的广场舞,一种宣泄;韩国教派有典型的东方功利目的,而且如此张扬;新教就是拿来主义,根据你的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正,然后拯救灵魂。17世纪欧洲发生宗教战争后,新教的人出走去到新大陆,这些反叛的新教徒们,无视外来的权威,形成了美国现代文化。

  片子多次出现方济各修道会,在盐野七生的文艺复兴是什么书中,也重点提到他们对于文艺复兴的贡献,画家乔托,就在方济各修道会的教堂里留下了许多杰作。

  尽管片子自称基督教的历史,但对于历史的挖掘远远不够,有广度缺深度。看完片子,增加了对基督教的了解,如何存在,为什么存在。

  《基督教历史》影评(九):很大开眼界的一部纪录片

  关于神性和人性之争,从诞生之日起持续数千年,争执不休,基督的信义是爱与宽容,但是以上帝之名的互相伤害却从未停止。

  往东至俄罗斯是东正教,往西是天主教,路德整出个新教。在美国又来了个福音新教,教派繁多。

  最为神奇的是看到列宁的苏维埃新世界秩序里并没有预留上帝的份额,然而斯大林这位红色沙皇想彻底铲除却最终未能够。

  从集体的赎罪,到个人直面上帝对上帝负责;从今世的善良是为后世累计福报,到当下的善良可以换做今世的成功和收获。从西欧到东亚,甚至到非洲,基督教都能够融合到当地的风俗中。

  这些都说明了基督教的广义上的包容性。

  最后一集,受审的上帝,说明了宗教怀疑主义一直存在,一战期间将这种怀疑主义体现得淋漓尽致。也许正是因为怀疑才使得这种宗教得以传承。

  以前对于宗教没有研究,现在看完对基督教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很是大开眼界。

  《基督教历史》影评(十):纯剧透

  算是把之前关于基督教的零散知识点串起来了。耶稣在耶路撒冷死去后,他的门徒往世界各个地方传教,往东边的就构成了第一集,往西边的就成了第二集。自君士坦丁合法化并开始利用一神教的特性巩固政权时,基督教就从一个为穷人产生的犹太教的分支,变为了与权利财富贵族联结的国教,三位一体也是这时候通过大公会议确立的。君士坦丁从罗马迁都到君士坦丁堡后,又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最终基督教也分裂为天主教与东正教。奥斯曼帝国的入侵,伊斯兰的扩张,使得东正教向天主教求援。十字军东征正式开始,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利益的驱动使得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把目标转向了手足-拜占庭帝国。东正教虽然在原先的拜占庭帝国境内受到摧毁,但却意外在东边,被斯拉夫人接受和内化。在俄罗斯,东正教经历了苏维埃政权的残暴镇压,在苏联解体后才重现生机。天主教发明了炼狱的概念,摆脱了天堂地狱二元观,让人们在现世生活中有了行善的动力。但不受控制的权利必将扩张,天主教教会独占了普通信众与上帝的沟通渠道,在十字军东征过程中发明了赎罪券来收敛财富。马丁路德以及一系列宗教改革家,希望破除教会中介人的角色,将人与上帝的关系变得更加私人化,随着印刷术的发明与教育的普及,还有大众赞美诗等一系列手段,新教最终得到传播,并在与天主教进行一番拉锯后在北欧等地站稳了脚跟。新教中的福音派通过地理大发现等在全世界传播,韩国在近代产生的五旬宗将现世的成功与信仰结合在一起,越看越像邪教...非洲的新教融合了本地的文化得以发展壮大。科学技术的发现,世界大战带来的道德信仰倒塌,对圣经神圣性的质疑,都对基督教提出了新的挑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