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及这个,顾及那个,又有谁来顾及你?
与人交往,最重要的就是真诚。
这是从小到大,父母总教育自己的一条处世原则。
因此,很多人在生活中,总会掏心掏肺地对别人好,哪怕自己受委屈,也不愿让对方不舒服。
然而,父母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们的是,人性往往经不起考验。
很多时候,你顾及了这个,又顾及了那个,最后往往换不来半点真心。
叔本华就说过:“在残忍、无情方面,人是丝毫不亚于老虎和鬣狗的。”
若不想受到伤害,你的好意,就一定要给对的人!
01
太在乎别人,累的是自己
相信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只要别人开口找你帮忙,你都不忍心拒绝,即使内心纠结,也会伸出援手。
可你找别人的时候,却被百般推辞;
你说每一句话,都会思前想后、小心斟酌,生怕说出口会伤害到别人。
但别人对你却是张口就来,丝毫不会顾及你的感受;
别人要你保守秘密,你真的就守口如瓶,还总担心对方的处境。
可别人一听你的隐私,转头就会四处宣扬,你问他的时候,他还理直气壮嫌你事多。
……
你总是把别人看得太重,却把自己看得太轻。
照料别人的心情,顾及别人的感受,甚至勉强自己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
可结果呢?
谁会把你的付出放在心上,谁会关心你一分一毫。
大多时候,累的不过是自己罢了。
因此,别低估了人性,也别高估了感情。
该拒绝的时候就拒绝,该无情的时候就无情,若是好到没了原则,别人只会得寸进尺、理所当然。
要知道,人心换人心,换不来就转身。
千万不要因为爱别人,而委屈了自己,这是世上最愚蠢的事情。
记得夏目漱石说过一句话:“在人的世界中,所通用的爱的法则就是,在与自己有利的条件下,则可以爱别人。”
凡事有个度,自己才不会太累!
02
少想想别人,多取悦自己
人生在世,除了父母,剩下值得你掏心掏肺的人并不多。
很多时候,之所以会有烦恼,多半就是因为把真心给了这些不值当的人。
记得看过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从前有一对好朋友,打小二人就形影不离,关系很好。
两个人一个爱吃鸡蛋,一个则特别讨厌。
于是讨厌吃鸡蛋的这个人,总会把自己的鸡蛋送给朋友,日复一日,从未间断。
直到有一天,这个人在路边看到一个乞丐,心生善意,又想着朋友本身就有一个鸡蛋,所以就将自己的鸡蛋给了乞丐。
岂料,朋友为此和他大吵一架,怪他把给自己的鸡蛋给了别人。
更是在此后,再没与他说过一句话。
这不禁让人想到那句话:“斗米养恩石养仇。”
人与人之间,最忌讳不求回报的付出与讨好,那样只会惯坏一些不领情,不真诚的人。
做人只有多为自己考虑,生活才不至于过得郁闷。
正所谓管好自己,莫渡他人。
三毛就曾言:“人的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痛快活过。”
要想拥有痛快的人生,就不能太过考虑别人。
试想,别人在伤害你的时候,都未曾想过你的感受,你又何必为了这种人费心费力?
所以,收起你的好心,把握你的善意,无论发生什么,都要记得先爱自己。
毕竟人生苦短,只有付出的一切都被珍惜,自己才配得上更好的人与事。
03
有一种活法,叫过好自己的人生
人活一辈子,什么最重要?
记得林语堂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的确,人生只有一次,过好自己的生活,比什么都重要。
这世上,无聊的人有很多,若是一一计较,就会反复受伤。
有些东西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闻不入心,才是对自己的爱护。
讨厌自己的人,就让他去尽情讨厌;
批评自己的人,就让他去满口胡言;
伤害自己的恶人,就让他尽早离开!
生活终归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所以,我们既不需要被别人认可,也要有被别人讨厌的勇气。
正如《被讨厌的勇气》说的那样:
如果有两种人生让我选择,一种是「被所有人喜欢的人生」,一种是「有人讨厌自己的人生」,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只有这样,才不会因为别人的眼光,而改变自己;也不会因为顾及他人的感受,而委屈自己。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过这一生,才是一个人最高级的活法。
余生不长,希望你我都能放下别人的错,解脱自己的心。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活得恣意洒脱。
有句话说的好:“我们要有能做自己的自由,和敢做自己的胆量。”
过分拘泥在别人的世界里,只会让自己畏首畏尾,失去独有的风格,失去前行的力量和勇气。
因此,勇敢走自己的路,做自己就好。
生命如此宝贵,真的没必要在成长途中浪费多余的精力和时间。
“让懂的人懂,让不懂的人不懂;让世界是世界,我甘心是我的茧。”
此后经年,欣赏自己的风景,也精彩自己的人生,如此,足矣。
点亮在看,愿你我在未来的某一天,都能破茧成蝶,璀璨绽放,收获只属于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