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英文课(有声珍藏版)》读后感摘抄
《西南联大英文课(有声珍藏版)》是一本由陈福田著作,中译出版社(原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胶订图书,本书定价:98元,页数:7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南联大英文课(有声珍藏版)》精选点评:
●按需
●文章选得不错,想看这本书的人,应该都挺有情怀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啊……
●在生日当天看完了最后一篇最后一页,是今天最开心的意外之礼。很庆幸自己被安利了此书,见识了目前高校名家的翻译。同时,也领略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职业眼里不同的相同的世界,不同的相似的价值观。 开篇是赛珍珠的“Barren Spring ”,很庆幸自己因此认识了赛珍珠这位伟大的人,也再次感受到,人性相通不分种族,不分肤色。最后的结束语美国英语教育家的如何学习英语,用词很简单,语言很朴实,却深感用意之深。总而言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坚持学习,善于表达,恪守格物。
●对大学究竟是何的探讨非常深刻,然而现在的中国还存在这样的大学吗?
●就,有点失望吧。就是一本英文读本而已,然后语言虽精彩却无人指导,难见妙处。若有鉴赏能力,那么这个读本或可参考;没有就算了吧。
●对于练习翻译的童鞋来说,很实用。全篇都是名家翻译,可以博览众长。
●不只是教材,还是通识教育的范本,每读一篇选文都像在健全人格。
●旨在培养通识人才、博雅之士
《西南联大英文课(有声珍藏版)》读后感(一):名不副实,定价虚高
就书本本身的内容而言是可以给五星的,但是书名和定价扣一星。 这本书叫《西南联大英文课本》比现在的名字《西南联大英文课》会更合适许多,但是销量大概也会差上许多。所以,它最终叫了现在这个名字吧。 名字叫《英文课》,对读者是有误导的,读者可能抱着对听联大教授上课的向往,而愿意支付高价购买本书。而实际上,这本书里只有选文的英文原文,部分单词的解释以及中文译文,并没有任何西南联大教授上课的授课内容。 这本书的名字结合定价,给我的感觉说难听了就是借了西南联大教授的名头在骗钱,这一点想来也是联大教授们并不愿意见到的。
《西南联大英文课(有声珍藏版)》读后感(二):名家博览,体裁丰富,值得反复阅读
学习英语一定要看原文,而不是修改版;名家的作品都是经典,于是本着学习英语的目的,买下了这本书。
先试着看第一篇英文,还好,由于是记叙文,逻辑推理加想象,加之篇幅短小,一篇文章很快就看完了。接下来几篇也是记叙文,篇幅略有增加,也都能读完。
从第5篇开始出现了议论文,思路开始断片了,没有读完。光看中文,也是需要一些耐心。
既然是名家经典,又不想浪费买书的银子,不如从自己感兴趣的中文部分开始,这时候你会发现此书无论是从时间,还是空间都给你带来一场场盛宴。作家包含了中外名人,文章也包含了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以及中国人眼中的外国。让我们国人能认识自己,也认识世界。文章的体裁即有记叙文,也包含了说明文和议论文,内容涉及古代和现代的一些事件,读来有种历史书的厚重感。
对于非英语专业的英语爱好者,建议记叙文可以先读英文,再读中文部分。对说明文和议论文,可以先中文部分,然后再阅读英文,这样会比较容易完成整本书的学习。
《西南联大英文课(有声珍藏版)》读后感(三):真的只是“有声版”
《西南联大英文课》,课文选文不用多说,不仅仅是学英文而已,更能体会到教材编撰时这些学者究竟怀着怎样的目的、心情去选择文章。
我想说的重点是在,此书宣传“有声珍藏版”、“奥斯卡获奖配音演员”,然而也许我欣赏水平不够,也许我只能够听《哈利波特》Jim Dale版这种“浮夸的儿童有声读物”,但对于《贫瘠的春天》《负重的牲口》《河之歌》这些写苦难的文章,听音频我的脑海里只浮现了两个字——“棒读”。我知道“棒读”这么多年,以前有人再说哪个声优棒读得厉害,我也没怎么听出来,却没想到在这本书配的音频里听出了。
《贫瘠的春天》《负重的牲口》《河之歌》,即使不懂中国的历史,也能从字里行间里感受到文中人所受的苦难,但为何录制的音频却毫无情感起伏?我不禁怀疑请的人真的是所谓的“奥斯卡获奖配音演员”吗,他们是对中国有什么意见吗?还是出版社的特地要求?咬字的确清晰,非常清晰,但如果对音频的要求仅仅是咬字清晰、语速平稳,我想把Siri调教一番也是可以的。
Jim Dale的Harry Potter也同样咬字清晰,却有着随情节一起波澜起伏的语调变化,非常引人入胜;这本“珍藏版”的有声读物却让人下一秒就想关掉。
《西南联大英文课(有声珍藏版)》读后感(四):用笨方法学习英语
从四月初开始精读《西南联大英文课》至今已两个多月了,这两天才把它读完。其实所谓的精读,无非是通过英译汉和背单词的方式学习英语,这是最笨却受用的方法,今天就来说说我的学习感受。
至于为何选择这本书作为学习教材,一来是想看看当年钱锺书、许渊冲、杨振宁、汪曾祺、和季羡林等使用过的大一英文课本是什么样子的,二来也想找一本靠谱的英文教材作为学习之用。不过它对我并不算友好,我曾在中途放弃了两次,第三次才坚持到最后,所以前两课赛珍珠的《Barren Spring》和毛姆的《Beast of Burden》记得最熟。我当时硬着头皮把第一课的生词挑出来写在本子上,再逐句逐段英译汉,晚上背生词,并把附赠的朗读音频听了 N 遍,虽然没有听到呕吐的程度,但基本上可以全部听懂了,只是太花时间,三四天才完成一课,于是就心生胆怯要逃避。当时真想换一套相对容易的教材,比如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或者《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作品与评析》,可是觉得逃避终究不是办法。
放空了两天之后再学,快速学完第一课之后,就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课,前后大概花了一周时间,发现伤脑伤神且进度太慢,于是就搁下了。之后花了半天去寻找捷径,结果捷径没找到,还是用笨方法最可靠,只需在细节上做了改进,比如记生词就不需要写在本子上,用手机软件更省事,于是就找了有道词典。
当然,其他在线词典也可以满足要求。我具体做法是打开词典桌面客户端,在设置里添加单词本的名称,比如我直接添加“联大英文课1”,“联大英文课2”,直至最后一课“联大英文课43”。这样方便归类单词本,平时在手机上打开「有道背单词」APP 便可以重复记单词。另外在客户端的偏好设置里把当前学习课程的单词本名称设置为默认,这样一来就可以在查词时,直接点击单词旁边的星号,它便自动进入默认的单词本里,只是每一课都需要设置一次,相对麻烦。
每一次添加生词我都瞄一眼下方的备注,大部分是 GMAT、GRE和 IELTS 词汇,四六级和考研词汇也有不少。我发现自己对不少四六级词汇没印象了,在整本书的所有生词里占了三分之一多,以至于在外出用手机刷单词时担心被人嘲笑。后来才觉得无所谓,不懂就是不懂,记下来用上就懂了。
为了更加快捷地挑出生词,我就找到了本书的 PDF 版,可以直接复制生词到有道词典查询,然后快速归类到对应的生词本里,这项工作可以节省了三分之二时间,也方便随时复习。但是我没有用「有道背单词」背生词的次数,而是用杨鹏 17天搞定 GRE 单词背诵计划时间表,在这里可以直接生成打印出来:www.exam4.us。目前还没有全部复习,它需要的是重复记忆,其中不少是高频词汇,我在学习新课文时就发现不少词汇是前面课文出现过的,频率相当高。
有趣的是,我在知乎上我看到这样一张图:
表中第一列是单词数,第二列是单词出现的频率,第三列举例。它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你掌握了 10 个英文单词,就可以看懂 25% 的文章,100 个就是 50%,这明显夸张了,而掌握了 7000 个高频词汇之后,真有可能读懂 90% 的英语文本。如果要看懂 95% 就需要掌握 50000 个词汇,明显不划算。而《麦克米伦高阶英汉双解词典》里用红色星号标出最常用的7500个基础词汇是有原因的,它还按使用频率分为三个星级,三星级词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如果找不到更好的词汇书,麦克米伦是不错的选择。
虽然我有一些英语底子,基本可以满足日常工作需要,但是对于身边一些做同传,或者出国读书的人来说不值得一提。不过我只想花几个月时间提升阅读能力,争取达到无障碍阅读英文原版书籍,没有与别人比较的必要。毕竟别人再怎么厉害都是努力的结果,不管是早早出国读书还是靠自己努力掌握一门语言的人,起点都比我高出许多,也许自己再努力也达不到别人的起点。但是没必要妄自菲薄,毕竟自己学到多少都是自己,别人再厉害也是别人的,我们总不能如数家珍一般去夸赞别人的成功,那对自己无多大益处。
我只知道,当我背熟一个单词的时候,我就离读懂英语文本近了一步,不学依然是老样子。接下来我还是用笨方法去学习《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作品与评析》,这在不少人看来费时费力,不过如果不用来学习而做其他事情,时间不一样过去吗?当我几个月之后回过头来想一想,就会庆幸自己用最笨的方法去学,而不是总想找捷径。如果天赋不高,底子不好,就只能靠勤奋去慢慢打磨自己,这是最可靠的方法。
其实《西南联大英文课》这套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值得认真阅读,就算只看中文部分也是一种享受,在我眼中这本书不只是英语课本,还是通识教育的范本,每读一篇选文都像在健全人格。这样的书值得再读一遍。
(首发公号:读写力量,博客:https://www.weihaisheng.com/585.html)
《西南联大英文课(有声珍藏版)》读后感(五):《西南联大英文课》:我的年度原文书TOP
The man who does not force himself to work when he is disinclined to do so will never achieve anything worth doing.
-- Liberty and Discipine by Abbot Lawrence Lowell
一个人如果从不强迫自己做不愿意做的事,他将永远不会做出有价值的事情。
--《自由与约束》 阿伯特·劳伦斯·洛维尔
Intro
I,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我还记得我大学第一次上英语课的时候,我那时非常欣赏的一位略为叛逆的美女英语老师说了一句让我异常震惊的话,她的原话是:“摸着良心说,现在中国可以说是没有英语好的人,因为真正英语好的中国人都已经死光了。”
她说这话的笃定着实吓得我不轻,我在想,她到底是有什么毛病,难道她不觉得自己的英语很好吗?她可是我们的老师诶!
当然,也是过了很久,我才领会到她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我开始理解她,就好像我也要倔强地笃定认为,工业革命之后,世界上就再没有真正的文学了一样。
当然,我更加理解她的这句话,是在十几年后,在今年,我第一次读了林语堂写的英文之后。
这,便是我开始读《西南联大英文课》的初衷:我想要见识见识真正优秀的英语。
II:西南联大是什么?
西南联大是什么?听起来好像是一个异常陌生的名字,百度百科是这样说的: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The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高校内迁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37年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这一天也成为西南联大校庆日)。由于长沙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中旬,经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1938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我又觉得百度百科的文字太没有温度,所以此时允许我摘抄一下这本书“序”中的一段文字吧:
“西南联大的历史虽然不到十年,却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堪称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在那样一种战火纷飞、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她在不同的学科中培养了大批未来的国家栋梁之才,真可谓群星灿烂,蔚为奇观。如果我们问,当今中国外国语言文学界,为何不能像早期西南联大外文系那样,培养出诸如钱钟书,曹禺,穆旦,李赋宁,王佐良,许国璋那样的大师级人物?这个问题确实会困惑许多人。如果仅仅说那是一个产生大师的时代,这恐怕缺乏足够的说服力。陈寅恪先生在纪念王国维碑文里强调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或许是一个重要原因。这种“精神独立”和“思想自由”释放出来的人文关怀和学术氛围聚集了一批学识卓越的教授,在他们的教导下,学生放眼世界,以报效国家为己任,发奋学习,勤于思考,最终成为国家之栋梁之才。”
以上,你看出来了,西南联大,就是被历史封藏起来的中国顶级大学。
III:《西南联大英文课》是什么?
这个问题,我依然想借用本书“序”中的一段话代为回答:
“《西南联大英文课》(原名《大学一年级英文教本》),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入英语教学之中,在提升英语阅读技能,欣赏英语范文、西方经典之外,更重要的是传递了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阅读这类教材,学生学到的不是一鳞半爪的语言知识,或者猎奇的故事情节。在这里,学生知道何为教育,何为学,为谁学,如何学有所为。在这里,学生的英文能力得以加强,健全人格得以培养,精神世界得以升华。放眼当今中国之外语界,具有如此境地的英语教材恐怕微乎其微。”
正如序中简介的那样,在精读这本书的过程中,除了不断感叹中英文这两种语言的美感之外,更多的,是我在哲学方面的提升。我只能说那个年代的大师们, 选了他们心中大师的文章,那已是怎样的境界了?甚至关于“经典是如何成为经典的”,这样让我曾经一度迷惑的问题,也在这本书中得到了至少我很满意的答案。所以,这远远不是一本修语言的书,它更是一本修身养性的书。
看看目录上这一个个大师们的名字吧,这是一个值得大多数人谦卑的目录。IV:什么样的人适合看这本书,以及为什么?
语言学习的老问题了:输入(听力和阅读)总是比输出(写作和口语)简单,写作和口语(特别是口语)总是让人特别痛苦。
我们到底差在哪里?首先,输出的主要内容(俗称中文语言内容)我们有吗?如果没有,努力提升critical thinking去。接着,当内容有了的时候,我们能够流利地灵活地迅速地用恰当的英文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吗?
以上,我相信我大多数学生的输出问题都是在于造句。我不是一个鼓励在输出时做翻译的人,就像我教学生背单词时,我甚至不建议他们去背单词的中文意思,因为这样会导致我们的反应有一个中英文转化的过程(俗称翻译过程),会导致我们可能会慢半拍。然而,随着语言学习的提升,在想要表达更加深奥或尝试论述更加复杂的事物时,我们的外语能力可能远远达不到可以立马组句完成的阶段。这个时候,我相信大多数的我们脑子里都会有很多很多不错的中文句子,毕竟中文是我们的母语,它会一直在我们的大脑中talking。因此,这时候,特别是学到中高级英语之后,我们是必须需要一些翻译能力的:快速地恰当地将我们大脑里的中文内容翻译成英文。
所以,我个人会觉得翻译是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太能够逃脱的步骤(仅针对英语是第二外语的人,且母语掌握程度为精通),而最好的翻译学习是什么?还记得我那位语出惊人的大学英语老师说的话吗?是的,何不让我们直接从最优秀的开始。
因此,我已经详尽阐述精读这本书的理由,那么什么的人适合读这本书呢?我觉得所有的人都适合读,虽然这本书很难啃,我也是用了接近整整一年的时间才勉强读完第一遍,但是,世上无难事啊,有志者事竟成啊。无论是谁读了,他一定会收获甚多。毕竟,这世间,只怕有心人。
V:《西南联大英文课》都有些什么?以及该如何学习?
以图文的方式,最简洁地过一下这个问题吧:
1,每一位作者的详细介绍:认识他们,认识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从前的样子;
2,英文原文:学习优秀的英文表达方式,不限于词汇,短语,句式,以及段落中和段落之间的逻辑等;
3,英英解释:学习同义词和同义句的转换方式,这是提升输出的最重要一步,也是几乎所有海外学术考试的最底层逻辑;
4,中文翻译:感受一下语言之美吧,相信唯有在中英文的对照之下,你才能感受到英文之美,毕竟母语的震撼力,无物可及。
作者介绍英英词解中文译文
至于我是如何学习的?
我每天只看2-3页英文原文,但会坚持每天都看。我相信滴水穿石的奇迹,远过于.....你知道,越是热烈的火焰,它可以维持的时间越是短暂。所以,
原文为精读,必要的地方先看课文后的英英解释;每读完一句话先尝试自己理解意思,实在不认识的单词会查阅,然后再看文章后的中文翻译,感受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和中英文对应的语言美。
最后,总结今天阅读中,自己觉得特别优美的句子或者自己以后会常用的表达方式以及词汇等,总结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在下一次需要输出练习的时候,从中去选取一些新积累的语料使用,要记住,无论是单词还是词组还是句子,只有你用了,它才会属于你。
我的精读摘抄Appreciate:
这本书的美文太多,我该如何向你们展示它的优秀呢?何不如就用那四个大话题来说明吧,那四个让你们格外头疼的可以覆盖世间万物的话题。
1st: Place
原文:
Ahead of me, on the far side of the field, the wood was dense and old. On my right lay, as I have said, oak, hazel, and dogwood, and on the left, where the field dipped down to the valley, I saw the tops of the old oaks. It was an idyllic scene amongst all that circle of woods. All the more so by contrast with road of tar. But the moment I looked at the field I realized that there was nothing unearthly about it. There were a few buttercups growing in a very spare crop of hay; dog daisies farther off and patches of dry brown earth showing through, and unmistakably over the whole field an ordinary air fo every day. ---The Field Where the Satyrs Danced by Lord Dunsany
译文:
前面,在田野的尽头,树林茂密而古老。右侧,如我前面所说,是橡树、榛子树和山茱萸,左侧是向下延伸至山谷的田野,我看到了老橡树的树梢。这是依偎在树林中的一片田园风光,尤其是和那条大路比起来,更是如此。可是,就在看到这片田野的那一刻,我意识到它并不神秘。几枝毛莨矗立在稀疏的干草间,远处长着雏菊,草丛间露出一块块褐色土地,干干的。毫无疑问,司空见惯的空气每天掠过这片田野。
---《萨梯跳舞的田野》邓萨尼勋爵
2nd: People (Appearance & Personalities)
关于人物外貌描写分享:
原文:
He was an old man, tall, with a thin gray queue, and bright large eyes under which were heavy bags. His teeth were broken and disclosed. He was exceedingly thin, and his hands, fine and small, were withered and clawlike. I had been told that he was an opium smoker. He was very shabbily dressed in a black gown, a little black cap, both much the worse for wear, and dark gray trousers gartered at the ankle.
---The Philisopherby W. Somerset Maugham
(我真的太爱毛姆写的英文了,太美了,这优秀的文字功底啊啊啊啊!)
译文:
他是位老者,身材很高,留着一条细长的灰白辫子,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眼睛下面现出了厚厚的眼袋。牙齿参差不齐,而且有了污渍。他体型格外瘦削,一双手纤细小巧,显得干瘪,形同爪子。我听人家说了,他吸食ya片。他衣着寒酸,穿着一件黑色长衫,头戴一顶很小的黑色帽子,长衫和帽子都破旧不堪。深灰色的长裤在脚踝处用袜带扎着。
---《哲学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关于人物性格描写分享:
原文:
All that goes to constitute a gentleman----the carriage, gait, address, gestures, voices; the ease, the self-possession, the courtesy, the power of conversing, the talent of not offending; the lofty principle, the delicacy of thought, the happiness of expression, the taste and priority, the generosity and forbearance, the candor and consideration, the openness of hand.
---What is Universityby John Henry Newman
译文:
构成一个绅士的特质包括身姿步态、谈吐手势及语调、自在沉着、彬彬有礼、擅说服、知退让、守原则、思精微、乐表达、品位高雅、举止合宜、慷慨宽容、公正体贴、豪爽大度。
---《什么是大学》约翰·亨利·纽曼
3rd: Item
原文:
The gentle jasmine is the hostess of the fifth month. The lotus, symbol of purity because she grows out of the mud and is not soiled, reigns over the sixth months; balsam, famous for healing virtues, over the seventh; cassia flower, so small but so fragrant, over the eighth; chrysanthemum, bloved of scholars, over the ninth; camellia of the eleventh; the flowering winter plum, whose petals are like the snowflakes, of the twelfth.
---Fragments from a Flower Diaryby Nora Waln
译文:
温柔的茉莉是五月的女主人。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是纯洁的化身,主持六月;有治疗功效的凤仙花主持七月;娇小却馨香扑鼻的桂花主持八月;深得文人喜爱的菊花居于九月。明亮欢快的金盏花是十月的女主人;十一月的则是山茶花;冬季开花的梅花,花瓣就像雪花一样,是属于十二月的花。
---《花事记忆》诺拉·沃恩
4th: Event
原文:
But at that moment we were interrupted. A little girl came softly in and nestle close up to the old gentleman. She stared at me with curious eyes. He told me that she was his youngest child. He put his arms round her and with a murmur of caressing words kissed her fondly. She wore a black coat and trousers that barely reached her ankles, and she had a long pigtail hanging down her back. She was born on the day the revolution was brought to a successful issue by the abdication of the emperor.
---The Philisopher by W. Somerset Maugham
译文:
但这时刻,我们的交谈打断了。一个小女孩动作轻柔地进来了,依偎在老先生的身边。她盯着我看,目光中充满了好奇。他告诉我说,她是他最年幼的孩子。他用双臂搂住她,一边喃喃细语,一边亲吻她。女孩身穿一件黑色外套,一条黑色裤子刚及脚踝处。一条长辫子拖到了背后。女孩是在辛亥革命成功那一天出生的。那场革命废除了帝制。
---《哲学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最后的最后,是的,在我今年的三位数阅读书籍中,如果我只能挑选一本书作为我的年度英语原文书,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这本。
如果在我过往三十三年学习和教授英文的经历中,我只能推荐一本英语原文书,我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这本。
就是如此笃定,就好像,当年我老师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