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优势教养》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优势教养》读后感精选

2021-02-27 04:05:1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优势教养》读后感精选

  《优势教养》是一本由[澳]莉·沃特斯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33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优势教养》读后感(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光亮

  俗套的开头,俗套的结尾,俗套的风格,一如既往的鸡汤文,还是一如俗套的教育书籍,没有过多的惊喜,也没有过多的方法论,更多的是议论文的模板,把论点论证套上去,然后验证一下,做个总结而已。

  但是她告诉我们,即使身边没有太阳,我们也有自己让自己喜欢的光亮,不一定需要那么宏大,照亮夜路也可以是星星。

  《优势教养》读后感(二):教育孩子,应该是扬长还是补短?

  

教育孩子,应该是扬长还是补短?

关于这个问题,有一个经典的“木桶原理”——

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所以一定要补足自己的弱项。

于是,很多老师和家长会把关注点放在孩子的弱点上,希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去除孩子所有的缺点。

但,仔细想想,这样做真的可以培养出出类拔萃的孩子吗?

其实,“木桶原理”在养育孩子方面,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约等于让郭德纲演戏,让林志颖说相声。

“每个孩子都是尚未完成的作品,关注孩子的优势可以照亮他们前行的路。”这个观点,出自《优势教养》一书。

父母不妨换一个角度审视自己的孩子。

如果我们眼里都是缺点和负面,孩子便满是哀愁和惊恐;

如果我们看到优势和正面,孩子便充满了阳光和力量。

拥有自己充满激情的东西,由此变得乐观和坚毅,恰恰能减少劣势的影响。

因为,“教育不是注满水桶,而是点燃火把”。

拼尽全力帮孩子补短,充其量不过是只能装满一桶水;

而让你成功的,一定是你的优势。

  《优势教养》读后感(三):注重发挥优势相当于为自己选择一条更顺的道路

  每个人生来就有优势和劣势。我们小时候的教育比较侧重于弥补劣势。比如,补习班。后来,人们发现弥补劣势不如强化优势,于是,有了培优班。发挥优势的倾向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最明显,抛开热门好就业等功利因素,大家选择专业通常会选自己擅长或自己喜爱的,很少有人说,我的数学不好,所以我要报考数学系,希望通过本科教育弥补自己数学不好的劣势。对吧?

  可是在走到高考报志愿这个节点之前,家长很容易把目光聚焦在小孩做的不好的地方。比如,具体到学习上,就是盯着小孩没考好的科目不放,而对于小孩轻易取得高分的科目不闻不问;具体到生活中,就是斥责小孩某一次见到不熟悉的长辈没有打招呼,而对于小孩分享食物与玩具给小伙伴不予置评。

  《优势教养》这本书的作者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借用这本书苦口婆心地叮嘱各位家长,请有意识地将注意力放在孩子的优势上。“优势可以是技能、能力、兴趣、特点或天赋。”但是,并不是随便一个什么兴趣或者技能都可以算作优势,优势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优异的表现、充满激情、经常用到。优异的表现是指小孩擅长做某事,充满激情是指小孩做某事时感觉良好,经常用到是指小孩愿意做这件事。

  通过三要素判断及发现小孩的优势看似很容易,但是我们大人的头脑很容易受到以下四种消极机制的影响而只关注小孩的劣势,忽略小孩的优势。这四种消极机制是:1.选择性关注;2.负面偏见;3.投射;4.二元对立思维。我们倾向于选择性关注小孩的缺点,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们可以选择将自己的关注点落在小孩的优点上。负面偏见与选择性关注有点儿类似,但是它更难控制更难消除,因为我们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正是通过对不利因素的格外警惕才得以幸存,那么在育儿方面,真的要有意识地引导自己和小孩的注意力共同放在小孩的优势上。投射是一种推卸责任的防御机制,我们会下意识将自己的弱点转移到别人身上,比如,当我们看到自己的小孩表现出一种我们厌恶的品质时,就会突然发火,但其实是,我们在孩子的身上看见了自己所厌恶的自己。最后,二元对立思维是指我们认为优势和劣势是两个对比的极端,它让我们觉小孩要么有优势,要么没有,事实上小孩的优势是尚待发现和培养的。

  作者将优势分为核心优势和成长型优势两类。简单的理解就是:核心优势是与生俱来的,成长型优势是逐渐习得的。优势发展=能力X努力。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做的是观察孩子在各种行为中的表现、激情和使用频率,从而定位优势,并且知道要为孩子创造什么样的机会。

  一个更简单的方法,是在小孩足够大的时候,让他做优势测试,比如盖洛普优势识别器之类的。

  优势发展的早期是小孩的学前期和小学,在这个期间小孩大脑产生的细胞和连接远比成年以后实际需要的多,就如同大脑让小孩体验了所有他未来可以选择的道路,在这个阶段父母需要做的就是鼓励孩子玩耍,鼓励他发挥自主性、做他热衷的事情,让孩子的发育为优势的发展奠定基础。

  优势发展的中期是小孩的青春期早期与中期,在这个期间小孩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认识更清晰,会选择更加系统地发展某些优势,开始投入大量精力做某事,表现出较高的学习能力。在这个阶段父母需要做的是为孩子创造培养高水平技能的机会,提供相应的资源,包括:辅导班、社团、训练营、志愿者工作、设备、教练、家教等。显然,这个阶段父母要为孩子付出大量的时间与努力,以及金钱。

  优势发展的后期是小孩的青春期后期,在这个期间小孩的情商有所提高,明白了该在何时,如何适时、连贯、恰当地使用自己的优势。

  作者给出了4种关键的优势教养策略:1.思维模式管理;2.树立榜样;3.搭建“从优势出发”的脚手架;4.针对“最近发展区”的练习。思维模式管理,可以参考德韦克的《终身成长》,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自己所有的品质均可以通过努力得到改变。树立榜样,是指我们作为父母的言传身教,要知道从思维模式到道德,从实践到坚持,从领导力到仁慈之心,孩子们总在观察我们是如何运用、培养优势,并应对挑战的。如果我们在孩子展现出优势的领域毫无优势的话,我们可以让他多接触那些有助于他的优势发展的人或环境。搭建“从优势出发”的脚手架,是指提供一个支持孩子成长的结构,直到他们将其内化,并运用这一内化过程实现自立。脚手架的形式是洞察力、策略、建议、技巧、表格、计划、规划、提醒、鼓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一直指导孩子,“帮助孩子但不代替他,在他身旁但不包围他”,和孩子一起设定明确的目标,制定并执行计划。而从“最近发展区”入手是帮助孩子练习提高自身优势、培养新优势,在低风险状况下战胜劣势的绝佳方法,这会让孩子感觉有一位他信任的成年人一直在注释他,为他提供成长所需的资源。

  《优势教养》读后感(四):请收起“别人家的孩子”的衡量标准

  上学的时候, 有一部分家长总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来做比较。“你看看隔壁老王家的儿子高考考了重点本科分而你呢……”“看看你的同学都拿了三好生你怎么没拿到呢?” 家长赞叹别人家的孩子成绩好、会多样才艺、被保送到哪所985大学、每年拿着高额奖学金;上班的时候,长辈夸耀别人家的孩子进入了哪个国企、工作有多稳定、恋爱对象条件有多好等等。 也许很多家长的都认为,这样的对比能让自己的孩子认识到他和别人家孩子的差距,让孩子产生一种要努力追赶别人的动力。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然而这样做的后果真的如大家期盼的那样吗?

  学者周国平说:“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尊重孩子是一种教养。”

  大部分家长心里都会有一把尺子,而尺子的刻度则是“别人家的孩子”。用衡量他人优秀与否的尺寸衡量自己的孩子。这样做往往蒙蔽了自己双眼,不仅没有尊重孩子也发现不了自己孩子的优势。

  一个孩子的诞生,父母是最初的引路人,而不合格的父母,是伤害孩子最大的凶手。 《优势教养》这本书则是给了父母塑造孩子创造力的希望。作为家长应该如何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的孩子。沃特斯教授通过分享自己战胜困难的故事,鼓励父母发挥他们孩子的核心优势,鼓励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优势教育》能够帮助众多家长为你们的孩子做一些开创性的事情——换一种思路,让他们看到自己最好的一面,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独特的长处。

  2018年10月21日福原爱宣布退役,导演用了24年的时间拍摄的纪录片《福原爱:镜头下的四分之一个世纪 》重刷朋友圈,纪录片拍摄了福原爱与乒乓球一同成长的经历。细看福原爱的成长你会发现最重要的一个人物,就是福原爱的母亲。

  其中有一个镜头让我尤为深刻:福原爱的妈妈在训练手册中记录了小爱的性格特点:非常喜欢乒乓球、好强不认输、不放弃、热心钻研、高度的专注力、对胜利的渴望。正因为她对福原爱的了解,在训练时,才清楚什么时候要用什么样的方式。福原爱的妈妈在一开始就和福原爱约定“绝对不能中途放弃”,教育小爱要坚持自己的爱好。

  福原爱在乒乓球方面确实很有天分,但是真正让她成功的,还是她妈妈发现她的优势及培养她的优势。福原爱妈妈对她的教育,既没有过分的严格,也从没有懈怠,教她在困难面前,要有决心跟力量。

  显然,成就一个孩子的关键在于父母,在于父母发现孩子的性格优势并花心思长期培养他。

  那么,如何发现孩子的优势?

  《优势教养》提出了3个问题:

  一、我是否看到了孩子擅长做的事?

  这是指你的孩子表现超出同龄水平的能力。

  譬如,一个小孩子,拿起棒球棍后的一段时间内,击球命中率一直很高。就好像福原爱, 在3岁9个月的时候第一次拿起球拍,并对乒乓球表现出兴趣,在参加学龄前儿童的乒乓球比赛获得优异的成绩。

  二、我是否在孩子身上看到了激情?

  优势是可以不断强化的,我们用得越多,收获越多的时候,他简直是活力四射的。就像沃特斯教授的女儿埃米莉,她很有美术天分,当她画画时,她的经理仿佛是用不完的,当她沉浸于艺术创作中时,很少觉得累。

  三、我是否看到了孩子经常做的事?

  在这里,《优势教养》提及到几个点:

  1、孩子在业余时间愿意做什么?

  2、他多久参与一次某项特定的活动?

  3、他如何看待该项活动?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的孩子打电脑又系不错,总是在玩电脑游戏,这算不算是优势呢?”其实,我们可以根据以上提问的三要素对孩子进行观察:玩游戏可能在一定程度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激发他的创造力,但是这只是孩子在消磨时间。所以,判断孩子在某方面具有优势,要看优势三要素是否都已具备,当你发现孩子做一件事时表现优异,对此充满激情,而且经常会做,你才发现了他的优势。

  盖洛普公司在全球掀起过一场优势运动:用40年的时间,对全世界200万人进行了关于优势的开放性研究,他们发现:

世界上最成功的个体,都是通过将优势发挥到极致,而不是通过弥补弱点来获得成功的; 世界上最顶级的职业经理人一直都在遵循一个理念来管理团队——刻意寻找和培养具备特殊优势的人才,通过优势为团队创造价值。

  所以,个人一定要把优势发挥到极致。

  如何将孩子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关键在于父母本身。《优势教养》这本书既是写给父母,也是也给孩子,无论是对教养孩子还是对自我提升都相当有帮助。

  这一生中,你能做的事,就是成为你自己。为人父母后,你能做的事,就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优势教养》读后感(五):别让你的悲剧重演在孩子身上

  在众人指指点点的声音中成长过来的80后和90后都拥有非常难忘的童年时光和少年时代。不管是闹海的小哪吒,还是考验听力的周天王,在收音机、电视机、CD、随身听、MP3和MP4陪伴的时光里,我们总是那样没心没肺地单纯地快乐着。“ 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啪!一巴掌呼过来,打醒了还在冒幻想泡泡的我们:“你怎么还在这儿发愣?!作业写了吗?数学及格了吗?怎么还不睡觉?!你看你王叔叔家的孩子,又考了第一!一样是吃饭,怎么人家就那么厉害了?!”得,小美好,咻的一声,不见了吧?

  别人家孩子真好,他的存在,让我们0自信、0奋斗、0期待,这样一个只能望其项背的存在,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来?从时光里抽离出来,我们发现,一个一边抠手指头,一边写下错误答案的小孩儿就坐在我们身边,眼熟不?可别再说“妈妈当年怎样”“爸爸当年怎样”了,谁当年都这样。

  我也知道吼孩子不对,可就是控制不住啊

  那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天生就具有爱关注负面的倾向,当孩子带着成绩单回家的时候,我们是不是总习惯先关注哪些科目没有考好呢?此外,我们的大脑还有一个缺点,它更容易看见别人身上的缺点而非优点,却很容易忽视自己的缺点。看到我们自己的优点,我们会很开心,但是看到自身缺点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却出现了防御机制。我们会下意识地把自己的弱点转移到别人身上,然后我们就觉得,是这个人有这种缺点,而我们明智地看到了。因而,当我们看到孩子犯懒、注意力不集中、发音不对、行为不好的时候,会控制不住脾气。但其实,那恰恰就是曾经的或者是被隐藏起来的,甚至是被忽视的我们自己。开心吗?

  别着急,1分钟消除负面情绪

  “我知道,闭眼深呼吸对吧?完全不管用!”当然不是。从上一段中,我们已经意识到自己在关注孩子的负面了,也在因为我们自身的负面而发脾气。转换一下思路,把负面的大门关上,我们还剩什么呢?关注正面。闭上眼睛,不是为了感受呼吸有多深沉,而是关闭视线通道,集中思想去打开优势开关。孩子的数学又没及格,但是他的语文考了年级第一,他是多么喜欢阅读啊,还喜欢跟别的小朋友说话,他在学校的表现一直很好,不打架、不惹事、关心同学……想到这里,再睁开眼睛,我相信你可以公正客观地看待孩子偏科的成绩,不再用凌厉的目光让那个小身影瑟瑟发抖。

  当孩子表现并不好的时候,你可以先注意以下自己的感受,你要承认自己在为这件事生气,然而,你必须继续思考,孩子身上有什么优势,哪些优势可以让他利用起来,改变糟糕的现状,然后告诉孩子,他有哪些优势可以利用,你相信他可以做得更好。这样一来,既避免了一场大吼大叫,又让孩子感受到了你的智慧,更加尊重和顺从你的想法。

  什么是孩子的优势?

  定位孩子的优势其实很简单,在一些他很放松的时间里,仔细观察他擅长做什么,对什么事情充满激情,经常喜欢做什么事情,你很容易就能捕捉到他的优势了。有的孩子可以玩儿乐高积木玩儿一整天,这说明他思考能力极佳,空间想象能力很棒。有的孩子可以安安静静地看书,这是阅读能力强的表现。小姑娘喜欢给洋娃娃做衣服,恰恰是心灵手巧、有爱心的表现。而在平时,我们更容易忽略的优势还有性格优势,比如有耐心、善良、专注、反应灵敏等等。每个孩子都是天赐的礼物,他们带着最美的心灵来到人间,可不要因为你的一时激动,给掩盖了啊。

  该夸夸孩子要夸夸孩子,可你得会夸啊

  “哎呦,宝贝儿,你真是太棒了!”“这次很棒,下次继续努力啊。”“我们宝贝一定是最棒的,一定要保持住啊。”说实话,听见这些话,你有没有压力?老板有没有说过类似的话?“这个月利润不错,下个月争取再创新高。”而你,分明知道,这里面有运气的成分存在,而上天,才不会一直眷顾你。该怎么夸才不会给孩子压力呢?一、表扬过程;二、表扬这个人本身。接着拿考试说事儿,孩子考好了,你得这么夸:你会合理安排学习计划(优势),不懂的地方还会主动问老师(过程),这让我很佩服,付出就有收获,你这次成绩提升了。既让孩子知道他是因为什么变好的,又让他懂得什么行为可以一直让他变好。这样的表扬,又怎么能是没用的呢?

  其实你的孩子真的很棒,他在很多时间里,都很努力,但是孩子的自控能力本身就不够,一整天的学习和你一整天的工作一样,很累,很想趴一会儿。从优势出发,你会看到孩子更多的闪光点,也会更体谅孩子,更会看清孩子、认清自己。《优势教养》,一个塑造清醒家长和乐观、坚韧的孩子的宝典,从优势出发,让教养不吼不叫,让生活更快乐。母慈子孝胜过整日咆哮,曾经被咆哮过的你,总不希望,孩子继续受这种待遇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刷新教养方法,塑造整个家庭的健康未来。

  《优势教养》读后感(六):成就孩子一生的秘密:如何教养孩子才能更高效?

  打开新闻,就收听到陪孩子做作业的妈妈出家当尼姑的新闻;刷刷手机朋友圈,又看到陪孩子做作业的妈妈猝死的消息。别人家孩子的成绩单亮了,再看看自己的孩子,总想唠叨点儿什么,不挑出点毛病好像就过不去。情绪中时常充斥着焦虑与不安,我们生活在一种带有焦灼感的空气中。 你们都听说过“木桶原理”吗?相信大多数人从小就对这个说法耳熟能详了。即一个木桶盛水的高度,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所以为了多盛水,就要用长板换掉短板,才能成为一个更成功的桶。那么人呢?是不是要模仿木桶修补最短板,才可以更有成就呢?《优势教养》这本书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此书像一股清流,让人倍感清爽,满有希望。让你在养儿育女时可以更加从容不迫与得心应手。 家长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他们是孩子的CEO,要在方方面面对孩子负责到底,无论是生理、心理、健康、学习、社交还是生活等方方面面,都要操心。本书《优势教养》的作者[澳] 莉·沃特斯教授发现,无论家长来自世界各地的哪个角落,都有两个特点: (1)心里非常想要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2)努力的同时又感到力不从心,不得法。 所以,把积极心理学引入到家庭教育里来,在生活中实施优势教养,就成为了作者的使命。于是她告别了福利、收入优厚的商学院教授职位,投身于新的事业,鼓励父母发现、培养孩子的天赋与优势,成就更好的孩子与家长自己。 “认识你自己!”这是铭刻在希腊圣城德尔菲神殿上的著名箴言,希腊和后来的哲学家都喜欢引用来鼓舞、启迪世人。身为孩子的CEO,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认识他自己,发现他的天赋、优势所在。一旦孩子发挥他的天赋,就会天然地体验到愉快和满足,这种愉快会让他更加专注与持久,达到乐此不疲的状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孩子进入到乐的状态时,根本无需头悬梁,锥刺股般的苦,就能自己坚持,遇到困难也不轻言放弃。成功最关键的一个要素是什么?是坚持。正是这份由天赋、优势带给孩子的坚持,让他走在属于自己的那条路上,假以时日,定会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晴空。 记得我有一位学小语种专业的校友,他上大学时在学校广播电台作播音与主持人,校园里经常飘着他做节目的声音。热爱足球的他也是绿茵球场的常客,在进攻与防守的切换间挥汗成雨。毕业在即,同学们热火朝天地四处投简历,找工作。而他则打电话给114电话查号台,查询CCTV的电话,电话被七转八转后,足球栏目组的负责人让他发送简历过去,面试之后,他就成了这个栏目的一名出镜记者。每个语种只招聘一个人,一共招聘七八种。他则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理想位置,将自己的爱好、特长与专业巧妙地结合,成为为之全情投入的事业,后来成长为一名有所建树的体育媒体人。时隔多年,我依然感慨,他在最恰当的时间里做最适合自己的事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潜力,并且享受其中,是何等的幸运与幸福。 什么是优势教养呢? 就是让孩子时刻牢记自己基于个性的特长和美好的品质,在这个过程中,这种方法会改变你的孩子,也会改变你。《优势教养》就是家长引导孩子上路的指明灯,是一本实用的家长教养方法指南。有的家长会问了,如果我只关注孩子的优势,是不是等于忽视了他的缺点?这会不会让他变得骄傲翘尾巴?回答很简单:不是,不会。一个坚强的孩子能够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改正自己的缺点,因为坚定的自我认同为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他可以正视并完善自身的不足之处。 从优势出发并不意味着忽视缺点,而是从更高的角度看待缺点并予以纠正。优势教养会让孩子认识到:优势让他特别,但不是高人一等,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所在。我们都会感觉到人与人的不同,有的人跑得快,跳得远,身体协调性好,在体育竞赛中可以很轻松地取得好成绩。有的人很善良,爱分享,更懂得感恩,经常亲手做好吃的点心与周围人分享。还有的人对美有天然的鉴赏力,同样的一些衣服,经她的手一搭配,就能呈现出不一样的美与时尚感。 怎样才能发现孩子的优势呢? 有三把尺子可以帮助我们用来衡量。 1.优异的表现(擅长某事) 2.充满激情(感觉良好) 3.经常去做(高频率使用)。 你也许听过一个孩子闷闷不乐地弹奏一曲钢琴独奏,他弹出的每个音符都准确无误,但他的弹奏毫无激情可言,仿佛他根本不想在那儿。而另一种情况是,一个孩子在舞台上投入地、大胆地弹奏,即使弹奏过程中错误百出。在心理学家看来,这两个孩子都没有弹钢琴的优势,因为谁也没有完整表现出优势三要素:第一个孩子虽然弹得好,但没有激情,如果可以选,他可能都不会去弹;第二个孩子虽然很有激情,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却弹得不好。优势就是我们擅长做、经常做而且做的时候满怀激情的事情,三者共同构成的这个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孩子的优势所在。 从优势出发,可以把你从“全面撒网”式的兴趣班试课中解救出来,家长就可以把宝贵的注意力放在观察孩子上,通过观察表现、激情和使用频率三要素,就可以掌握具体的“数据”,精准定位孩子的优势,然后就知道要为孩子创造什么样的机会和环境了。 优势教养最根本的作用就在于,让孩子从心底里接受这个事实:他是有优势的,这种优势就是让他充满激情的东西,让他变得乐观、坚韧的力量,鼓舞他追求梦想的内在源泉。优势教养让他如鱼得水,似鸟入长空,做他所爱,爱他所做,从此成为更好的自己。

  《优势教养》读后感(七):优势教养:你无需担心孩子在某方面不及他人

  每每假期来临之际,孩子也好,大人也好都纷纷进入一种奔忙的状态,为人父母的钱包空了,孩子们奔波于各种培训班当中。

  我们这个时代,在子女教育这个问题上,似乎格外的焦虑,也格外的重视。从孩子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生怕孩子落于人后,想方设法的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听说哪些书,哪些玩具对于孩子的早教好,就立马买回来。听说别人家孩子早早地会背了几百首唐诗,便也要求自家孩子立马去背;听说别人家孩子报了什么兴趣班,也赶忙去报。生怕自己孩子在哪一步落在别人后面。

  无可非议,当今社会,在教育方面,我们相比于父母那一辈要考虑太多的东西,我们希望孩子不落于人后,希望我们孩子拥有更多地机会。所以我们便近乎疯狂的执迷于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但是,过早地让孩子奔走于各个兴趣班之间,与孩子而言,是提升了他的能力,还是扼杀了他的主动性;是培养了他的兴趣爱好,还是扼杀了他对学习的热情;是让他未来更具竞争力,还是只是让他感觉疲惫和焦虑。这些问题,让我们不得不去深思,我们过于聚焦劣势,是否在这过程中,无形之中打击了孩子的优势。

  如果你也有这方面的思索和困惑,那么你一定不能错过这本由墨尔本大学心理学教授莉.•沃特斯的《优势教养》

  优势教养有什么用?

  在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经常听到“请发挥你的优势”,美国移民局发放绿卡的条件只有两个。一个是来美国投资或消费;一个是有技术专长。优势对于我们人生的重要意义无容置疑。但是道理都知道,但是真正做到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事实是我们不仅没有在优势上花费很大的精力,与之相反,我们更倾向于关注自己的劣势,我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如何改正自己缺点上面,我们固执地认为只有克服自身缺点才能变得更加强大,并把这种思想贯彻到教育子女的行为上。

  我们曾错误地认为,让孩子更好地发展的过程是让他们不断去克服自身的区别。然而有关于优势的相关科学研究却表明过分关注消极的一面,会让人觉得生活太过艰难。科学的做法是:我们要把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帮助他们发挥优势,而不是如何减少劣势上。

  什么是优势教养?

  我们每一个人擅长的方面都不相同,有些人运动方面擅长,适合从事体育类工作;有些人天生情商高,适合社交;有些人性格内向,适合安静的做研究。所谓优势教养就是让孩子时刻牢记自己基于个性特长和美好的品质。

  或者有些人会有这样的疑虑,如果只关注孩子的优势,是不是就是忽略他们的劣势,这样下去,他们会不会变得盲目自大,目中无人。其实这种担忧完全是多虑的,因为优势教养绝不是让父母滥用虚伪的、无用的表扬,只是认真去夸奖他们的优势。

  如何发现优势?

  在了解优势的重要性之后,那么如何发现寻找孩子的优势便是我们首先需要思考的,书中为我们提供了思路。

  寻找孩子的优势我们只需注意三个问题即可:

  1、仔细观察孩子擅长做的事。当你的孩子表现出超出自己年龄水平、快速学习的能力、在某方面很有天赋时,你就要留心了。

  2.、注意观察孩子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充满激情。优势是不断强化的,我们使用的次数越多,收获也就越多。优势在进行时,我们的内心会充满力量,你仔细留意,便会发现,当孩子在进行优势活动时,他简直是活力四射的。

  3、仔细观察孩子经常做的事。孩子做擅长做的事情,便会充满激情,他就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去做这些事。

  正是这三个要素构成了一个完美的反馈系统:优异的表现让孩子对此充满激情,所以自然愿意做更多,而经常在做,又会提高孩子的表现水平。

  优势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浪漫期:这是发现潜在优势的探索阶段,应该注意到孩子沉浸于哪些活动,对于那些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当发现某种潜在优势时,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创造轻松的环境,让孩子可以沉浸其中,让孩子知道这是他的优势,以便于我们进一步帮助他发展优势。

  精准期:在这个阶段,孩子逐渐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有了清晰的认识,会选择更加系统地发展自己的优势,学会利用自己的时间去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这时,我们要做的是为他尽可能地提供让他可以更好完成这件事情的资源。

  融合期:在这个时期,孩子便也明白了自己该在何时何地,如何准确有效地使用自己的优势,在使用的过程中,那些优势便不知不觉中成为孩子的一部分,他们应用自如。

  本书有着大量的实际案例,供我们参考练习,相信通过这本书,你一定能够明白最适合孩子的教养之路。

  《优势教养》读后感(八):扬长,才是打开孩子潜能的金钥匙

  继2017年“妈妈陪孩子做作业累到心梗”的新闻之后,前不久,南京“33岁年轻妈妈陪娃写作业气得脑梗住院”的真实案例,又掀起一波舆论界“亲子教育反思潮”。

  据那位脑梗妈妈说,女儿今年读小学三年级,课后作业很多,她平时对孩子要求比较严,几乎每天都要到晚上十点以后才做完作业。发病当晚,已经十点半了,孩子的作业不仅没有写完,还在那里磨磨蹭蹭。妈妈着急,情绪也跟着激动起来,开始大声训斥孩子,随即出现口角歪斜、握笔困难等症状。

  不过当时也没在意,她以为是被气的,在家休息几天就没事了。结果到了第四天,症状还不见好转,才去医院就诊,做CT发现脑部有一个急性梗塞灶。

  虽说陪写作业陪垮身体只是个例,但无疑这样的话题总能get到大批焦虑家长的痛点,看看评论区就知道问题有多严重了。

  “找到组织了!!感动!!每次做作业整个小区都是我疯狂的咆哮声”

  “我也是,他爸说每天刚进小区就知道我在不在家”

  “陪写作业让人发疯,像后妈变态恶魔。我需要抽离一下”

  “一写作业尿尿、拉屎、肚子不舒服、腿上蚊子咬了,各种事情,分分钟想揍死他”

  “老师让十分钟做完五十道十以内的加减法,包括写名字。三分钟过去了,这货还在把名字写了擦,擦了写,想吼硬是憋着,快内伤了”

  “我也是,我是老师也是妈,总感觉没有比我儿子更蠢的学生,气急了就琢磨着怎么把他塞回去”

  留言一条比一条雷人,看似段子手般的甩包袱、抖机灵,其实说多了都是泪。都说陪读的妈妈伤不起,可这些掌握着话语权的成年人,谁又考虑过娃们的感受呢?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这些抓狂的家长怎么才能走出眼下的兵荒马乱?也许,我们能从中信出版集团的新书《优势教养》里找到答案。

  《优势教养》是一本介绍如何发现、培养孩子优势教养方法的书籍,作者是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主席莉·沃特斯。2011年,沃特斯在墨尔本大学教授组织心理学,在家里尝试把积极心理学引入到亲子教育上,并且已经取得自以为很满意的效果。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心理专业泰斗马丁·赛利格曼鼓励,开始把全部精力集中到优势教养方面的研究上。

  沃特斯发现,传统的教育方法倾向于“避短”,家长总是时刻盯着孩子的缺点,他们认为孩子只要改掉生活和学习上的坏习惯,就更容易获得成功;而积极心理学研究认为,科学的教养方法法恰恰是“扬长”,要把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帮助孩子发挥优势,而非减少劣势上。

  沃特斯把优势教养定义为,让孩子时刻牢记自己的个性特长和美好品质。她相信,一个坚强自信的孩子能够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改正自己的缺点。因为积极心理学研究早已证实,拥有强大的内心,足以支撑一个人正视并完善自身的不足之处。

  沃特斯的研究工作在短时间里取得了极大成功,也因此彻底改写了她自己的人生。她倡导的“正面教养”很快被广泛推广,撰写的《优势教养》《优势开关》等专著登上年度畅销榜,并被翻译成多国语言。沃特斯现在供职于剑桥大学幸福研究所和密歇根大学积极组织中心,赛利格曼是她的合作伙伴。2015年,她被评为澳大利亚最具影响力的100位女性之一,成为国际教育论坛上最活跃的一分子。

  《优势教养》这本书共十个章节,26万字,书中结合大量真实案例,从发现优势、培养优势两大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在书中,沃特斯立足积极心理学,全面论述优势是什么,如何发现、培养、利用孩子的天赋、优点、能力,如何帮助父母培养、识别孩子的最佳品质,让他们充满激情、乐观坚韧,在逆境中勇往直前,在顺境中茁壮成长。

  介绍完作者和书的内容,再说回到脑梗妈妈的新闻上来。因为辅导孩子写作业、让孩子改掉坏习惯、叫起床或者睡觉,家长跟孩子产生对峙,已经成了大多数家庭每天都会上演的戏码。孩子不听话、屡教不改、新问题层出不穷更让很多家长头疼不已。在大发雷霆之后,家长们又会纠结不安:“我都是为了孩子好,为什么会这样?”

  很明显,这种揪住不省心的孩子死磕到底的家长无疑是“木桶理论”的忠实拥护者,他们坚定地认为,水桶能装多少水,是由水桶里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他们敏锐地抓住孩子身上的短板,围追堵截,竭尽干涉之能事,自己忙了个不亦乐乎,结果反而常常事与愿违。

  家长们的做法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吗?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到底应该“扬长”还是“补短”呢?沃特斯把家长比喻成园丁,如果园丁只关注除草,每天忙着对付孩子身上的缺点,却不去施肥,不去想办法发挥孩子的优势和特长,恐怕很难等到鲜花盛开的那一天。

  普希金小时候数学成绩一塌糊涂,写诗却很有灵气,假如以短板教育的理念,老师和家长一直揪住他,强按住他去补习数学,估计普希金不但成不了俄罗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还可能一生都活在数学的阴影里,在苦闷平凡的日子里庸碌一生。

  沃特斯在《优势教养》里说:“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必须要跨越的障碍,每个孩子都是尚未完成的作品,关注孩子的优势可以照亮他们前行的路。”所以,拼尽全力帮孩子补短,充其量不过是只能装满一桶水;而扬长,才是打开孩子人生潜能的金钥匙。

  如果你经常被孩子气到情绪失控,就去读读《优势教养》这本书吧,相信里面总有一点能颠覆你的认知。

  《优势教养》读后感(九):一切从优势出发

  《优势教养》,这本书是来自澳大利亚的知名心理学家莉·沃特斯的颠覆性作品,通过20年潜心研究,集结一手实际案例,从发现优势、培养优势两大主题出发,全面涵盖真实家庭、学校案例和应用场景,每章又包含指导练习,切实帮助家长将优势教养应用在日常生活;阅读这本书,可以帮你了解到:优势是什么,构成优势的3个核心要素;7种培养孩子优势的核心方法;8种孩子身上的核心优势 ……

  阅读完书籍后,你会发现《优势教养》不仅可以针对孩子,还可以用在成人身上。因为发现自己优势并培养自己优势,也是我们成人社会生存的黄金法则。

  何为优势?构成优势的3个核心要素

  你或许听过一个孩子闷闷不乐地弹奏一曲钢琴独奏,可能他弹出的每一个音符都准确无误,但他的弹奏毫无激情可言,仿佛他根本就不想在那儿。而另一种情况是,一个孩子在舞台上投人地、大胆地弹奏,即使弹奏过程中错误百出。

  优势由3种要素构成,要做到从优势出发培养孩子,我们需要关注这3种要素

  1.优异的表现(擅长某事)。

  2.充满激情(做某事感觉良好)。

  3.经常用到(愿意做)

  在心理学家看来,我们刚刚假设的弹奏钢琴独奏的两个孩子都没有弹钢琴的优势,因为谁也没有完整表现出优勢三要素:第一个孩子虽然弹得很好,但没有激情,如果有选择的话,他很可能都不会去弹;而第二个孩子虽然很有激情,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却弹得不好。

  优势就是我们擅长做、经常做而且做的时候满怀激情的事情,三者共同构成的这个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孩子在哪些方面具有优势。

  莉·沃特斯告诉我们,优势有三个组成要素:优异的表现、充满激情和经常用到。我们可以拿来对照一下,想一想同时满足这三要素的的优势自己有哪些?例如:拆书、写作……再看看孩子身上满足这三要素的优势有没有?例如:运动能力、音乐能力、创造力……

  《优势教养》有两条主线:发现优势和培养优势,当我们知道了自己或孩子的优势后。

  在我自己家里,有一件事总是让我抓狂一一督促9岁的女儿埃米莉在上学前自已穿好鞋。具体情形大致是这样的:我告诉埃米莉,马特会在5分钟后送她去学校,我希望她自己先把鞋穿好,埃米莉欣然同意,说“好的”一一但总是只说不做。结果往往就是我不得不提高音量重复这个要求,埃米莉却还光着脚,一脸茫然,不明白我为什么会如此生气,毕竟,她答应过我了一一说明她愿意遵照我的昐咐行事。

  当埃米莉答应自己穿鞋的时候,她的确是这个意思,但一眨眼的工夫,她的注意力就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去了,她立即就忘了这回事。借助优势开关,我们可以把这种不偷快变为锻炼注意力的机会。

  我必须先改变自己在这件事情上的关注点。我打开转换开关不再一味地感到沮丧,而是把这件事当作帮埃米莉集中注意力的机会,于是要求她穿上鞋这件事就变成了发掘她的优点的过程:她听话、愿意配合、乐意效劳,我正好可以抓住这个机会让她学会专注,因为她真心愿意听我的话,不惹我生气。我的要求从“嗯,你能不能穿上鞋”,变为了:“好吧,埃米莉宝贝,是时候展示你的专注力了,让我看看你是怎么做到心无旁鹜、言出必行的。你觉得你能做到吗?我们来做个游戏,看看你要花多长时间才能穿上鞋,好不好?”

  在生活中,我们的确如此,只看到孩子身上不好的地方,擅长注意到他们做错了什么,并进入相应的负面机制。为什么关注优势会这么难?原因之一是人类大脑的构造本身就让我们容易忽视优势,简单说来就是,我们身体的机制会让我们更快更经常地看到坏的方面,而不是好的方面。因为有了负面偏见我们的祖先才能及时察觉到捕食者的追杀、顶伤,被毒物蛰到、咬到,在远古时期存活下来,这一能力又被遗传至今。

  其实,我们可以反省自己的消极机制并打开优势开关。只要轻轻按下大脑中这个开关,就能让自己的注意力从缺点转移到优点上。从优势出发,需要先看看孩子做多了什么,然后再看他们做错了什么,先关注他们的优点,其次才是他们的缺点。

  这个小开关可以产生全新的结果,它让我们对自己的注意力有了更大的主动权。我们注意到的事情组成了我们的现实生活:意之所在,能量随来。我们越是关注一件事情,它对我们就越重要,有时,这是以忽略别的事为代价的。

  打开优势开关,改变注意力,我们可以这么做:

  1. 将注意力从劣势转移到优势上

  2. 保持必要的专注,通过练习培养优势

  等到下次孩子再让我们生气时,比如:不愿意整理房间,我们可以尝试先打开优势开关,看到他们的长处——他能整理自己的书包、玩具,他是个好孩子。然后,平静地要求他下次把房间也要整理干净。

  当我们能越来越擅长看到别人身上的优势——我的朋友、同事、丈夫、孩子,或许只要激励他人去做某事,就能激发他们的潜在力量。

  电影《林肯》中有这样一句话“罗盘总是指向正北方,但它没告诉你途中会有深坑、沼泽或其他自然障碍……最重要的是正北方。”

  这让我思考:可能优势教养就相当于正北方——这才是最重要的,你总是努力保持优势,就像罗盘总是指向正北方,最终只要你坚持,你就会找到越过深坑、沼泽和其他自然障碍的方法。你必会有很大的收获,只要你遵照罗盘的指示,就永远不会迷失方向,不会误入歧途。

  《优势教养》读后感(十):让我们从优势出发

  《优势教养》,这本书是来自澳大利亚的知名心理学家莉·沃特斯的颠覆性作品,通过20年潜心研究,集结一手实际案例,从发现优势、培养优势两大主题出发,全面涵盖真实家庭、学校案例和应用场景,每章又包含指导练习,切实帮助家长将优势教养应用在日常生活;阅读这本书,可以帮你了解到:优势是什么,构成优势的3个核心要素;7种培养孩子优势的核心方法;8种孩子身上的核心优势 ……

  阅读完书籍后,你会发现《优势教养》不仅可以针对孩子,还可以用在成人身上。因为发现自己优势并培养自己优势,也是我们成人社会生存的黄金法则。

  何为优势?构成优势的3个核心要素

  你或许听过一个孩子闷闷不乐地弹奏一曲钢琴独奏,可能他弹出的每一个音符都准确无误,但他的弹奏毫无激情可言,仿佛他根本就不想在那儿。而另一种情况是,一个孩子在舞台上投人地、大胆地弹奏,即使弹奏过程中错误百出。

  优势由3种要素构成,要做到从优势出发培养孩子,我们需要关注这3种要素

  1.优异的表现(擅长某事)。

  2.充满激情(做某事感觉良好)。

  3.经常用到(愿意做)

  在心理学家看来,我们刚刚假设的弹奏钢琴独奏的两个孩子都没有弹钢琴的优势,因为谁也没有完整表现出优勢三要素:第一个孩子虽然弹得很好,但没有激情,如果有选择的话,他很可能都不会去弹;而第二个孩子虽然很有激情,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却弹得不好。

  优势就是我们擅长做、经常做而且做的时候满怀激情的事情,三者共同构成的这个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孩子在哪些方面具有优势。

  莉·沃特斯告诉我们,优势有三个组成要素:优异的表现、充满激情和经常用到。我们可以拿来对照一下,想一想同时满足这三要素的的优势自己有哪些?例如:拆书、写作……再看看孩子身上满足这三要素的优势有没有?例如:运动能力、音乐能力、创造力……

  《优势教养》有两条主线:发现优势和培养优势,当我们知道了自己或孩子的优势后。

  在我自己家里,有一件事总是让我抓狂一一督促9岁的女儿埃米莉在上学前自已穿好鞋。具体情形大致是这样的:我告诉埃米莉,马特会在5分钟后送她去学校,我希望她自己先把鞋穿好,埃米莉欣然同意,说“好的”一一但总是只说不做。结果往往就是我不得不提高音量重复这个要求,埃米莉却还光着脚,一脸茫然,不明白我为什么会如此生气,毕竟,她答应过我了一一说明她愿意遵照我的昐咐行事。

  当埃米莉答应自己穿鞋的时候,她的确是这个意思,但一眨眼的工夫,她的注意力就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去了,她立即就忘了这回事。借助优势开关,我们可以把这种不偷快变为锻炼注意力的机会。

  我必须先改变自己在这件事情上的关注点。我打开转换开关不再一味地感到沮丧,而是把这件事当作帮埃米莉集中注意力的机会,于是要求她穿上鞋这件事就变成了发掘她的优点的过程:她听话、愿意配合、乐意效劳,我正好可以抓住这个机会让她学会专注,因为她真心愿意听我的话,不惹我生气。我的要求从“嗯,你能不能穿上鞋”,变为了:“好吧,埃米莉宝贝,是时候展示你的专注力了,让我看看你是怎么做到心无旁鹜、言出必行的。你觉得你能做到吗?我们来做个游戏,看看你要花多长时间才能穿上鞋,好不好?”

  在生活中,我们的确如此,只看到孩子身上不好的地方,擅长注意到他们做错了什么,并进入相应的负面机制。为什么关注优势会这么难?原因之一是人类大脑的构造本身就让我们容易忽视优势,简单说来就是,我们身体的机制会让我们更快更经常地看到坏的方面,而不是好的方面。因为有了负面偏见我们的祖先才能及时察觉到捕食者的追杀、顶伤,被毒物蛰到、咬到,在远古时期存活下来,这一能力又被遗传至今。

  其实,我们可以反省自己的消极机制并打开优势开关。只要轻轻按下大脑中这个开关,就能让自己的注意力从缺点转移到优点上。从优势出发,需要先看看孩子做多了什么,然后再看他们做错了什么,先关注他们的优点,其次才是他们的缺点。

  这个小开关可以产生全新的结果,它让我们对自己的注意力有了更大的主动权。我们注意到的事情组成了我们的现实生活:意之所在,能量随来。我们越是关注一件事情,它对我们就越重要,有时,这是以忽略别的事为代价的。

  打开优势开关,改变注意力,我们可以这么做:

  1. 将注意力从劣势转移到优势上

  2. 保持必要的专注,通过练习培养优势

  等到下次孩子再让我们生气时,比如:不愿意整理房间,我们可以尝试先打开优势开关,看到他们的长处——他能整理自己的书包、玩具,他是个好孩子。然后,平静地要求他下次把房间也要整理干净。

  当我们能越来越擅长看到别人身上的优势——我的朋友、同事、丈夫、孩子,或许只要激励他人去做某事,就能激发他们的潜在力量。

  电影《林肯》中有这样一句话“罗盘总是指向正北方,但它没告诉你途中会有深坑、沼泽或其他自然障碍……最重要的是正北方。”

  这让我思考:可能优势教养就相当于正北方——这才是最重要的,你总是努力保持优势,就像罗盘总是指向正北方,最终只要你坚持,你就会找到越过深坑、沼泽和其他自然障碍的方法。你必会有很大的收获,只要你遵照罗盘的指示,就永远不会迷失方向,不会误入歧途。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