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渊洁家庭教育课的读后感大全
《郑渊洁家庭教育课》是一本由郑渊洁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2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郑渊洁家庭教育课》精选点评:
●挺有意思的一本书,很多地方值得借鉴。也有一些就看看就好
●大实话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虽然借书打书,但是人家真的有能力呀!
●开头内容很好,渐渐的后边内容读起来感受一般。
●本书缺陷,详见书评
●没想到一本家教书让我看得津津有味的,郑渊洁真是童话大王,把家教书都写得像童话一样有趣。他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在教育子女上真的通透、智慧又一以贯之的家长。他说得没错:教育孩子,和孩子没多大关系,和爸爸妈妈关系最大......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重要,因为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
●郑渊洁的家庭交易方式充满了郑氏风格,他培养学霸的方式其实对我们普通家庭没有太多的教育意义。
●家庭教育最行之有效方法的是身教,非常同意。涉及的点很全面,尤其“有平等意识”印象深刻。全书难免有些个人体验式了,但还是很有阅读价值。读完只觉得自己太弱鸡,怕是培养不出学霸,还好对孩子们并没有要求。可这样是不是很对不起孩子们?自己要加油啊!
●观念:了解孩子的逆反心理,用好它;规划好孩子的十二年学习发力阶段,初二前保持中下游,初二发力,高二超越并领跑。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
《郑渊洁家庭教育课》读后感(一):【春上春树随喜文化】
Ⅵ.践行G(定量) 有其父必有其子 逆反心理,逆向思维和逆袭 不就是作者人生的写照吗? 郑渊洁的家庭教育并不系统 如果能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那么身体力行的示范和引导会更有力量 从教练角度来评估 陪跑的没有自己跑重要 教学相长要足够简单,多样性和知识开源 共享最佳实践的迭代升级 属于交互式学习 不仅是经验的总结
《郑渊洁家庭教育课》读后感(二):多少人能做到呢
郑渊洁确实有过人之处,原来以为他只是个写童话的作家,没想到在对子女教育上也这么有见地,这么花心思。为女儿写了十二年的教育日记,坚持十二年送女儿上下学。光这些就远远超出了一个常人的耐性了。更不用说他能坚持三十三年为《童话大王》写一个人的杂志了。
他对于幼儿园教育十分抵触,居然让女儿总共只上了两个月的幼儿园,认为幼儿园老师是“妖怪”。他还对幼儿园教授小学内容深恶痛绝,看到这里我差点吐血,因为我上幼儿园大班的女儿正在做老师布置的拼音作业……
他对孩子是充满爱的,是小心呵护的,对于孩子的想象力和好奇心看得比金子还要宝贵。哎,道理我们都懂,可是有几人能做到呢? 人生是场马拉松,他认为高三是终点。坚持一定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在时下各种辅导班横行的社会简直就是清流啊。 这本书挺好的,一些具体的比如怎么和老师相处、要不要上辅导班这些问题都能找到答案。 最后说一句,他的有些做法不适合大众的家庭。
《郑渊洁家庭教育课》读后感(三):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书
读完了《郑渊洁教庭教育课》,对其一家三代人的和谐相爱羡慕不已。教育孩子,少说多做,把劲往自己身上使,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郑渊洁坚持一个人写童话月刊写了40多年,这样的坚持,是最好的教育课本。我至少,应该把写日记坚持下去,坚持一辈子。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坚持,再微不足道的动作,坚持几十年的复利将不会辜负。
郑渊洁的很多家教理念是反常识的,甚至让人不以为意、瞠目结舌。但从结果看,他对儿子、女儿、孙女的教育,以及他接受自己父母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这样一位成功的人士愿意倾盘分享自己的经验,是值得我们珍惜和参考借鉴的。所谓的参考借鉴,并不是生搬硬套一些做法,而是思考他诸多做法背后的考虑,探讨育儿的本质和各种轻重缓急,以及进一步思考当下一些普适观念或者流行理论是否适用于我们的家庭。育儿是门集大成的综合学问,不可能也不应该存在标准答案,否则大家就都一样了。
《郑渊洁家庭教育课》读后感(四):终于明白什么是溺爱
郑渊洁先生鼎鼎大名,在小孩子和他们的家长中都是如雷贯耳。他只上到小学四年级,可是他却创作了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罗克等家喻户晓的动画形象;他一个人写作一本期刊,三十多年不间断;他培养出了一个小学辍学的出版家儿子,一个高考全年级第一的全能型学霸女儿……
书中收录了四十篇郑渊洁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心得。每一篇都令为人父母者受益,让我特别钦佩的是下面两件事:
1.郑老师每天早晨四点半写作到六点半,三十多年不曾间断。无需严厉管教,孩子们也养成了回家先写作业的好习惯,看到父亲收获坚持写作的成果,孩子们也体会到了做事持之以恒的成就感。
2.郑老师很骄傲的一点是他从没有大声说过孩子。孩子真的没有犯过错吗?郑老师说孩子的错都是模仿大人的行动,先得从大人身上找原因。有些家长担心爱孩子过了头、过于宽容变成溺爱,孩子反而更加娇气任性。郑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也给广大家长指了一条明路:什么叫溺爱?你对所有的家人都是这么好,就不是溺爱,如果你只爱孩子,那么就是溺爱。
《郑渊洁家庭教育课》读后感(五):这本书,必须说一说
本人全职奶爸两年,这本书作为描述性教育书籍,这个高分,我想敲一敲键盘,说一说本书的缺陷。
全书以作者面对不同教育客体时的个人经历进行划分,共四档。看似划分很有逻辑,但是每档内部十节课杂乱无章,即使把40节课打散重排,应该也比原书逻辑性强。
其他缺点,也很明显:
1,纯粹重复出现的文字内容,一字不变,且不是为了强调,即使作者说他的写作风格就是“平时说话”,如此重复也难以理解其意图。
2,大段跑题,全书不下20处,对各课主旨的打造几无帮助。书的信息量是大了,但是作为描述类教育书籍,是实实在在的跑题。
3,自吹自擂文字满眼都是。各位读者可能会说作者有这个吹的资本,确实,他有,但这并不代表读者需要为此埋单,点头附和。
4,大量毫无重复可能性的教育实践与方针,只能用在他家,换一家根本无操作可能,可他还要以“如何打造xxxxx”为题,有点好笑。评论里那些说操作性很强的同志,咱们可以就此讨论一下。
5,多处基于作者个人经历的臆测,主观性去描述所谓教育中输入输出的因果关系,但在读者读来却会感觉缺乏内在逻辑。
个人向,全书不能及格,希望对还没买的同志们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