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类愚蠢辞典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人类愚蠢辞典的读后感大全

2021-03-04 01:29:1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类愚蠢辞典的读后感大全

  《人类愚蠢辞典》是一本由[意大利] 皮耶尔乔治·奥迪弗雷迪著作,未读·思想家·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3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类愚蠢辞典》精选点评:

  ●圈地自萌,对意大利之外或对宗教不感兴趣的人而言,读之味同嚼蜡。这本书让我知道了靠豆瓣推荐买书也是一种愚蠢

  ●作者是科普作家,文中对很多事物的阐释简单粗暴,视角偏颇,为了否定而盲目否定。就像说一个苹果不是水果,你可以提出一万种理由一样。神话、宗教,文学……没有这些期待、想象和憧憬,这个丛林社会会走向何处?当然有商业骗局、愚昧迷信、伪科学、江湖骗子等等。但在其他方面,“愚蠢”应该是人认识事物的过程吧。没什么真知灼见,仅仅是哗众取宠罢了

  ●。不想讲什么

  ●上次在书店里翻了一下,和预期不太一样。以为会有一定见解,实则为一些现象的罗列。

  ●挺好玩的一本书,有点像早先出版的魔鬼辞典。一针见血的解释了宗教和政治正确方面真的幽默的科普了人类是如何自己作死自己的,而且还会很会绕地球一百圈的梳理愚蠢是怎么被人类自己种下,不但种下还心甘情愿的耕耘,一份勤劳一份收货啊,所以很多人问苍天为何百分之百的努力换不来一份成功,这本书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因为耕种愚蠢收获不了成功。

  ●都很愚蠢

  ●无语,未免太高高在上。为了蠢而蠢。

  ●封面设计这么萌,颜色这么嗲,内容又这么毒舌,大概是一种反差萌了

  ●读到一半的时候觉得继续看下去就是一件最愚蠢的事情,鼓励自己坚持读完,结果……

  ●以后买书还是要长点心,又贵又无聊

  《人类愚蠢辞典》读后感(一):不喜欢

  还拿自己跟《乌合之众》相比,是想利用乌合之众给自己卖书吧。一点深度都没有,书里充满了自以为是,文艺气息的书名和封面包装让我种草了好久,但实际上只是一本低级科普书,内容更像是小学生做的专题简报,把一些事件做成词条,再在事实的基础上贬损一顿,攒成一本书,完全没有独立深入的见解,还没有小区宣传栏和315晚会有看头。

  《人类愚蠢辞典》读后感(二):作者可能没有注意,居里夫人丧夫,而简·奥斯汀不婚。

  作者可能没有注意,虽然历史社会条件没有阻止居里夫人和简·奥斯汀这样的女性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和作家,但事实上居里夫人丧夫,而简·奥斯汀不婚。

  可见抑制女性发展的不是历史社会条件,而是男人本身啊。女人一旦有了丈夫,就会被夺舍,成了附庸。

  女人想要伟大,首先得要男人消失,这大概才是想要保命的男人们不希望女人伟大的原因吧,我好像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呢。

  《人类愚蠢辞典》读后感(三):不过是愚蠢而已

  可能,对于人而言,最难承认的一件事就是,无知(换个说法也可以用愚蠢)。总是绝大部分的人,无论是站在道德、科学、宗教等等的制高点,以一种为人师的高贵姿态,劝解人,教育人,或多或少的有意无意。

  好为人师,无论是火车上一知半解的喧哗,还是课堂上用教育的仪表教育鞭笞学生(内心的侏儒身后拖着伟大的阴影,便意味着教育的黄昏)。这本书的伟大,就在于用一种科学的角度审视出现的种种现象,也让读者在自我思考。无论是,宗教,政治,社会,教育,人生,交际种种,无不涉猎,同样现在的我,用自身的观点去看待别人的所作所为时,无法设身处地地思考,我早就知道我是愚蠢的一份子罢了。

  越是愚蠢的人,就越会为一些宏大问题焦虑不安,用毫无内涵的答案来使自己满意。越是有闲工夫的人,越会思考人生的意义,结果思考来思考去却得不到结果,得到的不外乎是自我欺骗。盲目去逃避空闲,又会困顿在压抑中。人类,真是愚蠢啊。古美门研介说过,要想美好世界,首先要接受除自己以外人类的愚蠢和丑陋。

  《人类愚蠢辞典》读后感(四):讽刺

  非常好的书,观点突出主题鲜明!!这是一部趣味人类心理学百科。作者是意大利国民科普作家奥迪弗雷迪,他站在心理学、逻辑学、数学、经济学、哲学等跨学科视角,幽默而无情地揭穿了人类社会中268个自欺欺人的愚蠢现象,按英文字母表A-Z编排,变成了一部辞典,比如汽车、空调、广告、股票、资本主义、星 座、选举和迷信等,还批判了各种我们闻所未闻的奇葩伪科学。他编写这部辞典的目的,是让我们拥有一颗理性的大脑和乐观向上的心态,用科学的眼光甄别社会上迷惑人的诸多现象,过上快乐、智慧的现代生活。

  《人类愚蠢辞典》读后感(五):字数超过350而不得不起的标题

  这本书争议很大,我希望有点想读的人别受影响,毕竟别人说的不见得多对。 总体来说,能理解大多数词条想表达的点(当然是自己以为的,但不一定认可),可以确定看不懂的词那就是真的不懂。 作者的语气看起来是挺主观的,但却不缺乏精妙的言论。写作者分享自己观点的时候没有义务讨好读者。 我猜测作者是想通过词条解析式的写作,引起读者对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事物进行批判性思维,而不是单凭直觉和盲从,虽然这样很舒服,但是不聪明。甚至无法时刻避免。 书中对于一些文化科学名人考古式的言论挖掘,某种程度上是对他们进行客观评判,了不起的人也有局限性。(前提是作者没有断章取义) 这几天的阅读让我体会到捉襟见肘的感觉,仅仅是知道的事情,就已经很不够用了,更别说理解的了。 为了否定而否定不见得聪明,先了解理解,理清逻辑后再选择要不要相信。 放一张大佬图片镇一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