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的读后感大全
《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是一本由[日]最果夕日著作,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1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精选点评:
●早早的活过之后,久久的死。连后记都好看的诗集。
●譯的什麼東西
●能看得出来作者是一个非常注重“你是你所是”的那种人 一些聪明的漂亮的小句子很好 但可能跨越语言的障碍确实无法完全抹平 句子连起来我就是看不大懂= = 以及对我来说还是过于悲观了 一定是我不够抑郁 我是乐观的!后记自述很真诚
●最果为什么这么了解我!虽然我不是90后,但一样能感受到共鸣诶。
●你在某处 心脏鼓动
●感觉非常一般,读一句忘一句,越读越生气。而且这个书排版好奇怪,空那么大地方字都给挤到一起心疼我5.0的眼睛。不过作者也好厉害腰封上还写了“假如你有一点点喜欢我的诗,那绝非我文字的力量,而是打一开始就存在于你自身之内的某种力量”。。。狗头一歪舌头一吐.jpg
●比平庸更平庸的都市生活呓语,属于宽松世代的自大与低俗。
●和电影没有什么关系,长句絮絮叨叨,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本身原意,不是矫作而是无趣。像是“总感到寂寞的人,请好好去死”这种网络嗨句层出不穷,完全无法感知作者的生命原动力。
●睡不着。“假如有谁,能得到他人百分之百的理解,那么这样的人,便没有存身于世的意义。”
●电影很喜欢所以买来看,结果……什么玩意。几乎怀疑这种写作方式本身是对当代文化与生存现状的解构实践(滑稽)。再加上日语到汉语的这一层翻译,原本就单薄的诗歌语言魅力又削弱了。日本当代诗歌真的欣赏不能,这本诗集怎么写出来的:让安妮宝贝庆山披上一层超低配波德里亚的外衣。
《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读后感(一):不会死去的群山
不知道读什么的时候,都会找出诗集来翻翻。简短的文字,排列组合后,就有了空远的意向。读完一首,发呆,让思维放空,再读,再思索放空。这是我觉得十分舒服的一种阅读体验。
不认识作者,用完搜索引擎后得知,是日本近来的新锐作者,神秘诗人。
简短的诗句里也很坦诚,有早晨,有黄昏,有落日。
“ 有的人,愈是生命力四溢,愈是看来有种虚构的气息。梦想中的可爱,如同一种死去之后的,颜色。”
很喜欢这一句,觉得有一种混沌的拉扯感。像我自己,何况,我也热爱着群山。
“ 我容颜丑陋,也不会被漂亮的东西所治愈。在我看来,悲伤与寂寞,只意味着凄惨,一点也不美丽。唯有风,掠过我,像在勾勒,要为我赋予形状。我热爱着,秋日霜色渐染,冰冻彻骨,却不会死去的群山。”
《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读后感(二):每个人,都该深刻的了解,自己有多么可爱。
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期初听到这个名字当然是从石井裕也的电影名中。而我是满岛光的影迷,所以对于他的作品,每次都会有关注。去年看完电影,内心很温柔,觉得:感情,有快有慢。快起来的时候,世界是红色,慢起来的时候,世界是蓝色。十分好奇导演如何改编一部诗集成为电影,于是想找到这部诗集来读读,意料之中,并没有引进出版,只有等。
今年听到消息,诗集已出,第一时间购买。这确是一部都市诗集,正如最果夕日所说,想写镜头一样的诗。每一首诗几乎都可以给到一些碎片化的电影感,这样看来,石井裕也改编的难度也许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从最果夕日的语言中可以看出,如果用都市化的口吻来讲的话,她应该是个难搞的人。诗中透露的厌恶,期待,可爱,精神,频繁到像是碎碎念。总有一种收拾碎片整理自己的情绪,也就是总是告诉你世界没什么可以期待的,但你绝对不要放弃希望。
她让我想起石川啄木,但更让我想起毕肖普,尤其是那首《致纽约》。小书封面很好看,捧在手里,就很美丽。
《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读后感(三):每个人,都该更深切地了解,自己有多么可爱
虽然诗中有很多沮丧的词汇,年前第一次读的时候也觉得很丧读不下去,可是现在再读却毫无悲伤气息,反而觉得很有趣,还有一点小温暖小治愈,不知道自己是出了什么问题,难道是因为牙不痛了天气也晴朗了吗?
看完同名电影又重读了这部诗集,电影也不再像年前那样觉得丧,反而被美香和慎二的爱情治愈,美香的妈妈真美。
诗集其实和电影联系不是特别多,毕竟一个是诗集一个是爱情电影。
文中最后最果夕日写到:
“假如你有一点点喜欢我的诗,那绝非由于我文字的力量,而是打一开始就存在于你自身之内的某种力量。即便不是经由我的作品,而是你无意间瞥见的风景、听到的鸟鸣和心爱的歌曲……假如你在某天曾因这些事物情不自禁绽放笑容,那一定是你内心的某种物质在鸣响,让你眼中的一切,都镀上耀眼的光芒。
世界看起来如许美丽,是因为你自己如许美丽。
我期望自己,成为一个能如此断言的人。”
如果你读了这本诗集觉得丧,大概是因为你的世界还不够美丽。
《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读后感(四):是静谧而庄重的蓝色
小小一本书,想看看,有多了不起,请打开第一页,噢吼,像打开一个宇宙。
“假如你说爱我,世界或许会变得比此刻更加简单和浅薄,所以哦,我满心期待。”
“在你不知道的地方,频频上演着悲剧与不幸。于是,对你来说,操着'别假装幸福了'这句话,或许便成了一种正义、一种武器。所以我想,假如全世界都溢满悲伤,倒也不坏。就祈祷你,永远是最强大的那一个。”
“花即使凋谢,也并未死去,会在你忘却的时分,再度绽开,注视着你。我们人类,却始终寂寞,渴望消失,然而一度消亡,便绝对无法再回返。”
“虚空无聊的生命,虚空无聊的呼吸。对声称这一切值得爱恋的你,我不抱一丝鄙夷,才更愚不可及。”
我热爱的一切都会消失,正因此它们才是我热爱的。美丽的事物会终结所以美让人万念俱灰。绿色的春日变成透明的秋日,总是这样。希望与绝望来回转换,没有爱也OK。生而为人,庆幸或毫无意义都不重要,“向他人寻求理解,是一种荒谬不堪的暴力”。当你发现什么可爱之处,悄悄微笑的时候,也许有人会看到你眼底细碎的星光,谁知道呢,别去找。
静谧而庄重——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
《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读后感(五):只为这句诗就想打四星
文名让我想起《恋爱像甜甜圈中的小圆孔》(一篇日耽),我很容易被这种看上去奇妙的又没有任何意义的句子吸引。于是打开看了。 这些诗,像是AI写出来的,有虽然莫名其妙但非常漂亮的诗句,也有不知所云的逻辑。比如这段。
我想说,毫无来由地,忽而坠入一段恋爱,这挺浪漫,因此忽而憎恨起谁来,也有一种诗意。曾经觉得,谁都不爱也无所谓,但无论对谁,都生不出宁愿诅咒他去死的恨意,才是问题。好想恨你。甚至找借口:人若不恨谁的话,就会完蛋哦。梦破碎了,山河仍在。我想早早化身为山河。想对那些活着而拼命寻求幸福的人,鄙夷地抛下一句“庸俗”,而后,化身为最最平庸的山河。作者大肆谈着爱、恨和死亡,好像纺织女工拿起针线一样平常,但是爱、恨不是普通的感情,死亡也有沉重的苦痛。从诗中大概能猜测出作者是个年轻的女性,总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最果夕日的诗可以分成两半,一半感触细腻,有天才之笔;一半无病呻吟,做作矫情。
但是为这几句,我就想打四星了。出租车窗,今天,也像扑克牌一样,截取着街景。故乡的夜景一粒粒,自我的皮肤脱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