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的人格魅力课的读后感大全
《精英的人格魅力课》是一本由(美) 奥利维娅•福克斯•卡巴恩 (Olivia Fox Cab著作,湛庐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90元,页数:2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精英的人格魅力课》精选点评:
●作者的魅力理论模型跟我通过研究佛学和心理学后得出的模型非常相似,也就是包含(融合)三要素的「魅力三角」——conscious, polite & firm。我的研究认为,polite有两个要素亲和和热忱,firm有两个要素定力和强霸,那么,侧重亲和与慈悲为友善魅力,侧重热忱与信心为愿景魅力,侧重定力与专注为焦点魅力,侧重强霸与威摄力为权威魅力。书中具备不少我认可的心理技巧,如消除焦虑、自我谴责,增加亲和、自我同情、慈悲等,以及诸多NLP技巧如亲和、心锚、催眠,其他技巧像整合、EFT以及心性法门自然也可用于提升人格魅力。书中包含了新近的心理学、脑科学研究的成果,并且作者的教练经验和写作功力,把整个理论和训练技巧组织得很严整,跟一般野鸡作者写的畅销书很不一样。打算多读几遍。
●魅力并不是天生的,你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掌握它。在《精英的人格魅力课》中,奥利维娅系统拆解了魅力的3大要素,详细解读了魅力zui有效的4种风格,并阐述了在各种特殊情境下,我们该如何展现魅力……通过一系列专门的练习,你也可以找到适合你的魅力,从而更具影响力、说服力以及鼓舞人心的能力。
●书名鸡汤,内容干货蛮多的。
●从老板办公室借的,不记得是否读完了,说明作为工具书不是很合格。。。
●有关于演讲的那一章节,还是有干货的。
●随便看看可以
●前期入手感觉一般般有点像鸡汤,中间感觉蛮有共鸣 ,读完一遍还是想再读一遍
●很多很实用的小技巧
●可以改变自我认知的技巧
●魅力更多是高自尊的副产品
《精英的人格魅力课》读后感(一):内容实用,结构散乱
实用的部分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魅力三要素(专注当下,影响力,亲和力)。下次看到有魅力的人,就可以用这个结构去拆解和模仿学习。
一个是可以立马运用的tips,例如将注意力转移到脚尖;Icebreaking的时候用"反弹"的方法将对话延续下去。
但是结构比较散乱,不同章节重复的地方比较多。如果结构精炼一些的话,可以把200多页的书删减到100页左右。
《精英的人格魅力课》读后感(二):关于《精英的人格魅力课》的读后分享
购买这本书的时候,其实觉得书名听起来挺鸡汤的,不过有魅力二字这点比较吸引我,感觉分分钟可以让我变美丽!翻看了一会儿发现这是一本超级实用的书籍,魅力原来是一种技巧,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掌握的。
拥有人格魅力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作者是美国领导力和魅力培训师、《财富》500强企业高管教练,例举了很多事例和训练内容,教会你如何学习与提升自己的魅力。
魅力的本质是专注于当下、有影响力和亲和力。说到专注这个问题,例如当你没有认识到专注于当下重要性的人,往往会在与别人交流的时候,把一些注意力用在别处,以为应付当下的交流即可,你的全部注意力根本不在当下的交流上。人类具有在17毫秒内捕捉细微表情变化的能力。对方的注意力究竟是不是“在线”,你仅需17毫秒就能看得出来。别人看你也如此,也仅需17毫秒。所以可以试试,当你下次在与人交流的时候,观察一下对方,一眼就能识破对方到底有没有在认真听你讲话了。首先,专注是表现在听,不要打断别人是最基本的,但有时尽管我们没有在言语打断,但脑里早已经在想等对方讲完之后如何应答,或者分心神游到其他事了,别人还是会感觉到我们不是在专注地听。解决方法是,关注于身体的感受,集中于身体的一点,例如大脚趾(文中有感受自己大脚趾的训练)把注意力集中在大脚趾,可以帮我们把分神收回,再次集中精神听完别人讲话。可以适当回应一些身体语言,例如点头、微笑等,当别人讲完时不要急着说话,停顿两秒,用面部表情先表达自己说话的情感(例如惊讶,欣赏,重复对方说过的最后一句话等)再开口说话。说话时语音和语调是表达信心的关键,每句话之间要有停顿,这表达了你对你所说内容的信心,而且对方不会轻易打断你,同时还要尽量时刻保持微笑。
注意力不“在线”,显然是对谈话不感兴趣、不想深谈下去,也就不会建立信任、融洽、亲密的关系。
作者还把魅力分成了四种不同的风格。焦点魅力、愿景魅力,友善魅力、权威魅力。不同的魅力风格适用于不同的情况,所以在这之前,需要评估自己,什么是适合你的个性,你的目标以及当下的情景。
还有一个“安慰剂效应”也比较有意思,安慰剂这个词在拉丁文里面是“我会好起来”的意思。安慰剂效应最早是用在医学上的,又称假药效应,指的是虽然病人在接受一种无效的治疗,但却因为病人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情真的发生改善的现象。
这本书中分享了一个案例。作者的一个学生曾收到同事发过来的一条讽刺意味很浓的短信,这位学生看过之后非常生气。他意识到了,负面情绪正在侵蚀自己的心境。于是,他想象着给他发短信的同事此刻非常孤独,正在尝试和大家打作一团。所以,给他发短信以示亲切。这样想着,他的心情也就好了很多,并给了同事正面回应。 是不是有点神奇?
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医生给我们开“安慰剂”,因此我们只有不断的充满希望,建立积极正面的心态,我们会过的更快乐!
作者把科学发现和个人洞察结合在一起,完整的呈现了魅力的各个方面,拥有很多充满智慧的实用建议,让你变成更好的人这是一本帮助你提高个人魅力与情商,在工作与生活当中都同时受用的书籍。
在读完之后我也尝试着与家人交流的时候用到一些小的技巧,发现还是挺实用的,但要保持时刻专注并没有那么简单,它不是速成手册,还需要我们反复的翻阅汲取理论和付诸实践。最后祝福小伙伴们都充满积极的能量与绚丽的人格魅力!大家一起加油呀~
《精英的人格魅力课》读后感(三):想做个魅力四射的人?你需要知道这些
2007年1月,美国苹果公司的CEO史蒂夫·乔布斯召开了一场发布会,亲手把第一代iPhone推向了世界。自此之后,iPhone不断更新换代,它颠覆了人们对于手机的认知,也成为了全球范围内最畅销的电子产品之一。一手打造了苹果帝国的史蒂夫·乔布斯,无疑是精英中的精英。哪怕只是观看iPhone的发布会,我们也能从乔布斯的激情澎湃的演讲中,感受到他强大的人格魅力。
演讲的乔布斯许多人都认为,魅力是与生俱来的,乔布斯肯定也不例外。但恐怕很少有人知道,早期的乔布斯既羞涩又腼腆,他的魅力是刻意修炼了好几年的成果。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换句话说,如何才能提升个人魅力呢?我们今天聊的这本《精英的人格魅力课》,就将为你揭晓答案。
人人都想做有魅力的人,可在学校里或者职场上,几乎没人教过我们提升魅力;市面上,也没有任何一本书能系统地论述“魅力”这个模模糊糊的概念。而这本《精英的人格魅力课》,把魅力进行了详细的拆解和分类,为我们解析了魅力的本质。
作者奥利维娅•福克斯•卡巴恩是一位魅力培训师,当然了,她本人也是人格魅力很强的人。她精通四国语言,是法国历史上年纪最小的对外贸易顾问,还担任着多家全球500强企业的发言人。除了在各大企业做魅力培训,她还经常去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知名学府发表演讲,教人们提升魅力,改变自我。在本书中,她揭开了魅力的神秘面纱,并配上了大量实用的小练习,为无数读者提供了改变人生的可能。就连百万畅销书《影响力》的作者罗伯特•西奥迪尼、惠普的首席人才官埃文•威腾伯格等权威人士,也对本书赞不绝口。
很多人都认为,魅力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特质,它仿佛耀眼的光环一般,时刻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但美国的好莱坞女星玛丽莲·梦露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反驳了这种观点。有一天,梦露专门坐地铁出行,她安安静静地待在车厢的一角,根本没人注意到她。可当梦露换了一个姿势,做了几个小动作,她身上的魅力仿佛被瞬间激活了,周围的乘客也毫不费力地认出了她,很快,梦露就被粉丝包围得水泄不通。
玛丽莲梦露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魅力并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魔法。当某个人做出了一些特定的行为,这些行为让周围的人喜欢他、认可他,这就是魅力在发挥作用。
其实,如果把魅力的概念解构一下,就会发现,它主要由三个基本元素构成,分别是亲和力、影响力和专注力。
亲和力的概念很好理解,简单说就是待人友善,比如你和别人聊天时面带微笑,耐心倾听,别人就愿意接近你;
影响力呢,则是充分展示自己的长处、信念等等,来影响别人的选择,比如你可以针对某事发表高明的见解,展示你的聪明才智,让朋友觉得听你的建议没错;
专注力则要求我们专注于当下,全神贯注地与面前的人沟通,以此来构建融洽的关系。比如,如果你跟女朋友出去约会,但眼睛一刻也没离开过手机,那她一定很难对你产生信任,你在她心中的魅力值也会降低不少。
基本上,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格魅力,都由亲和力、影响力和专注力这三个元素组成。区别就在于,在不同的魅力中,这三种元素占据的比例各不相同。奥利维娅正是依照这个原则,把人格魅力划分成了四个大类,分别是焦点魅力、愿景魅力、友善魅力和权威魅力。
让我们来详细说明一下,这四种魅力分别有着什么样的特性,先说焦点魅力。
在焦点魅力中,专注力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特斯拉的CEO马斯克就非常善用这种魅力,不管与他交谈的是谁,他都会全神贯注地倾听,他完全能够理解你所说的每个字,并且还会用点头、微笑等肢体语言回应你,你会体验到被尊重的愉悦感。这种魅力尤其适合用来进行沟通,化解谈判僵局。
如果你想要发挥愿景魅力,那么影响力和信念将成为你仰仗的主要武器。比如,苹果总裁乔布斯在发表演讲的时候,从来不推销产品,他推销的是梦想。美好的理想总是惹人向往,他宣传苹果可以改变世界,这份如同救世主一般的热枕,感动了大量在座的听众。也正是乔布斯的愿景魅力,造就了一大批忠实的果粉。
接下来是友善魅力,这种魅力和亲和力息息相关。书中以作者的朋友为例,说明了友善魅力的魔力。她极其富有耐心,愿意认可他人,总是真诚地关怀、接纳对方,这也导致她走到哪儿都会受到热烈的欢迎,无论是公司同事,还是超市的员工,都把她视为知己好友。最后,在权威魅力中,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影响力。人们天生有服从权威的习性,充满力量的手势、特制的服装、智慧、能力、官职、头衔等一系列因素都会让对方愿意听从你的意见。假如危机迫在眉睫,你迫切需要别人听你的话,你就可以充分发挥权威魅力。
需要强调的是,你可以随意调整影响力、亲和力和专注力的比例,在四种魅力风格之间随意切换。不过,到底该使用哪一种魅力,最好还是依据自己的个性和具体情境来决定。
就拿个性来说,如果你性格冷淡,不善言辞,但你特别想发挥愿景魅力,但又无法像乔布斯那样发自内心地鼓吹某种信念,这就可能在自己不舒服的同时,也让别人感觉别扭,这样一来,不仅发挥不出魅力,还会适得其反。所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魅力风格至关重要。
另外,随机应变,依据当下的目标和情境来选择魅力,也是一种大智慧。比如,你作为公司的老板,安排下属做事时,使用焦点魅力和权威魅力是没什么问题的;但在公司组织的聚餐上,采用友善魅力才更为合适。如果这时你还坚持施展权威魅力,恐怕你的员工会心惊胆战,连饭都吃不好了。
所以, 魅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而是一种功能多样的道具。用好了这个道具,你很有可能从一个存在感为0的路人,变身成走到哪儿都受欢迎的万人迷。
《精英的人格魅力课》读后感(四):已经48岁的她,为什么还能如此魅力爆棚?
文 / 董小琳
今年48岁的莫文蔚,又火了一把。
在音乐节目《天籁之战》中,她用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阴天》,演绎了一版韵味十足的《有一个姑娘》。
没错,就是那首俗遍街的“她有一些任性,她还有一些嚣张”。
这次,台上的她一头海藻长发,搭配齐踝印花长裙,生生将一首“儿歌”改编得性感撩人。
唱到动情,竟然还爬上了钢琴。以至于演出结束后,钢琴伴奏老师直言说:“我根本不敢看她,我怕弹错!”
不管年龄大小,不在乎裸露多少,有些人的魅力,蕴藏着能让世界运转起来的能量。谁都想拥有这种能量。
但: 人家是明星啊! 魅力是天生的,我可不行 想都不要想哟 ……一浪浪的自我否定,又迅速将你拉回了现实。
好吧,我们今天一起来读的这本书,则用严谨的论证以及具体练习方法,将上面的怀疑一一打破。它告诉我们:
魅力不是天赋,而是技能。是完全可以通过学习与练习掌握的。就是这本《精英的人格魅力课》。作者是谷歌、德勤、米高梅等多家500强企业的高管魅力培训师——奥利维娅·福克斯·卡巴恩。
书中,作者为我们拆解了构成魅力的3大要素,并详细讲解了普通人通过练习,塑造出适合自己的超人魅力,从而成为名副其实职场精英的具体方法。
魅力的真谛,是让对方感到舒服
说到“魅力提升”,也许你会说:这个我知道,还专门报过班学习呢。
那能说说你都学了什么吗?
如何改善声音,让自己更有魅力; 如何通过肢体语言,让自己更有魅力; 如何穿戴着装,让自己更有魅力; 如何……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内容大都停留在“术”的层面。于是就很容易出现:“道理我都懂,但在实际场景中,却往往想不起来用”的情况。
我们都听过“东施效颦”的故事。
大家说西施长得漂亮,东施就跑去跟西施学。 西施穿什么衣服,她就穿什么衣服; 西施梳什么头发,她就梳什么头发; 西施怎么走路,她就怎么走路。 西施生病了,皱着眉头,捂着胸口走路。大家都心疼地说:“这姑娘真可怜。” 东施也学着皱起了眉头,双手按住胸口。可是不但没有得到同情,反而被说:“这姑娘假装生病,真难看。”如果只单纯模仿表面,就会很容易把“爆款”穿成了“淘宝款”。
怎么办?
奥利维娅在书中告诉我们:
要想展现魅力,必须从内心开始。 只有内心处在了正确的状态,充满魅力的行为和肢体语言才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那该如何“从心开始”呢?
书中给出了魅力的3个要素,分别是:专注当下,影响力和亲和力。
我们不妨用一份清单自查下。看一看你的魅力3要素,在哪个方面还有欠缺:
在与对方交谈时,你将多少注意力放在了当下的谈话上?(关注当下) 第一次和你接触的人,会认为你自信吗?(影响力) 你身边的朋友,会认为你有智慧,或者很善良吗?(影响力) 在自然状态下,你的语音语调、眼神变化、手势动作等,是否让周围的伙伴愿意接近你呢?(亲切感)以上的问题,如果你的回答都是正向的。那么恭喜你已经具备了有魅力的内心素质。
也就是说,我们在交流的过程中,既要时刻关注到对方,还要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同时还能给人以亲切的感觉。
简单一句话,要让对方感到舒服,愿意继续和你交流。
这一切,都应是发自内心,而不是刻意而为。
四款最有效的魅力,你适合哪一种?
说到有魅力的人,你也许会觉得他们都——
长得漂亮 性格外向 左右逢源 ……但,书中说:不是的!
成为有魅力的人的方式不止一种,一种魅力风格也不可能适用于所有情况。
因此,我们看到了4种最有效的魅力风格。
权威魅力。比如:科林·鲍威尔、温斯顿·丘吉尔、玛格丽特·撒切尔。 愿景魅力。比如:史蒂夫·乔布斯、圣女贞德、马丁路德金。 焦点魅力。比如:甘地、比尔·盖茨。 友善魅力。比如:特蕾莎修女、戴安娜王妃。你更适合哪一款呢?
书中说,可以从3个方面来进行权衡,分别是:你的个性、你的目标、以及当下的情境。
这个周末,我见到了一年前出师的徒弟小美。和当初那个刚刚走出校园,看到人还没说话就先脸红的妹子不同,现在的小美完全出落成了一名新职场精英。
小琳老师,我现在负责部门的创新工作,经常参加一些学者座谈、科技展览之类的活动。因此,看书学习的时间就少了很多。“我记得之前的你,特别不爱抛头露面。这一年,都发生了什么?”
您那个时候跟我说,要想在职场有所发展,需要两个前提:第一是认清自己;第二是明确目标。所以,我就趁着实习结束的那段时间,给自己做了一个梳理。 我清楚自己很内向,遇到大小应酬聚餐,都是能躲就躲。但我的目标却不是只想做个职场的隐形人。所以当我进到新部门时,针对当时那边的情况,又做了一次梳理。 在新部门里,原有业务已经十分成熟。那么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对创新型业务的需求,就很强烈,而我的专业知识正好可以在这里发挥。“那你是怎么克服社交恐惧的呢?”
我尝试着参加了几次创新活动。后来慢慢发现,如果提早到场5-10分钟,让自己独处一会,安静一下。就能在开场时,以十分饱满的热情投入。同时,会后的自我修复时间,也是不可缺少的。“看来,这一年你做得真的很棒!已经由内而外地散发着迷人的职场魅力啦!”
“老师,您又夸得我脸红了……”
聪明的你,能否从小美的变化中,发现“个性、目标、情境”3个步骤的权衡吗?
这本书,彻底打破了我原来对所谓“魅力”的虚幻理解。
魅力,并非天生,而是一项可以后天习得的技能。
魅力,不是一次见面,就相见恨晚的感觉。而是在历尽沧桑后,仍然可以由衷地说出:能认识你真好!
魅力,不仅不会因年龄而折损,反而会在不断的练习与精进中,不停地生长。
最终成就了48岁的莫文蔚、一年后的小美。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提供了很多“关于魅力”的实操练习。如果你能跟上书中的节奏,完成所有练习的话,找到适合自己的魅力,就是肯定、确定以及必定的事情了。
现在的你,准备从哪里开始打造自己的魅力呢? 欢迎留言。—END—
《精英的人格魅力课》读后感(五):那些在职场上不断晋升的同龄人,他们都做对了什么?
炫先森读新书 让你的知识和见解时刻领先
#炫先森读新书#
⊙为什么我们会心甘情愿地追随某人,遇到事情总会征询他的意见?⊙为什么在想象自己吃了酸橙和柠檬后,我们的牙齿竟然感觉到发酸?⊙某件事,我们明明取得了成功,为何却觉得是撞大运了?新鲜上市全网热销中这次,炫先森陪你阅读的书,是由湛庐文化最新出品的《精英的人格魅力课》。
1
魅力就是职场软实力
说到魅力,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某某明星闪耀登场。实际上,只要我们仔细打量一下周围就会发现,那些能一呼百应的人、那些我们愿意追随的人、那些我们遇到事情总会去征询其意见的人,其实就是有魅力的人——他们打动我们的就是魅力。
有研究指出,有魅力的人,在上司和同事心目中能获得较高的绩效评价;有魅力的上司,也能对下属产生积极的影响——能触发下属更积极更出色的工作,并能提高下属的工作幸福指数和对上司的信任度。
2
魅力已经成为了一门行为设计学
很多人认为魅力是与生俱来的,也有人认为有魅力的人会一直都有魅力。
但是,这本书却告诉我们,魅力是一种技能,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练习来掌握。
既然魅力是一种技能,那只要我们习得了这种技能,何时展现魅力就由我们自己说了算。
就像公司的IM或OA系统一样,休息的时候我们不想登录就可以下线,上班时我们想沟通工作就上线。
这么说来,是不是觉得魅力这项技能很有趣?
而这,正是魅力最有“魅力”的地方,只要习得了它,“上线”与“下线”完全由自己掌控,根本就不需要“24小时在线”去硬撑着、去疲于奔命着。
玛丽莲·梦露就曾做过一个实验,证明了只要习得了魅力这项技能,就可以做到“上线”与“下线”由自己说了算。
那天,梦露走进纽约的地铁里,正值上班高峰地铁里挤满了人,但没有人注意到梦露。梦露安静地坐在地铁里,坐了好几站路,仍旧没有人注意到她。
下了地铁后,梦露仅仅是摆弄了几下头发,摆了一个姿势,瞬间就引起了过往路人的注意。路人们很快就把梦露团团围住。最后,在助理的帮助下,梦露才好不容易“解脱”出来。
梦露看似是摆弄头发和姿势,其实是在使用魅力这项技能,从而让大家注意到了她。
3
魅力的本质是专注当下
什么是魅力呢?魅力就是指,专注当下、有影响力和亲和力。
这3点也称之为魅力的3大核心要素。
其中,专注当下是影响力和亲和力的基础。
为什么这么说呢?
没有认识到专注当下重要性的人,往往会在与别人交流时,把一半的注意力用在别处,以为用一半的注意力来应付当下的交流即可。
你的全部注意力根本就不在当下的交流上,你以为别人察觉不到吗?那下次你与人交流时,观察一下对方,对方走神,你能注意到吗?相信你一眼就能“看破”对方的思绪,已经神游天外了。
人类具有在17毫秒内捕捉细微表情变化的能力。对方的注意力究竟是不是“在线”,你仅需17毫秒就能看得出来。别人看你也如此,也仅需17毫秒。
注意力不“在线”,显然是对谈话不感兴趣、不想深谈下去,也就不会建立信任、融洽、亲密的关系。既然如此,何谈魅力。
4
影响力和亲和力是构成魅力的两个必要条件
影响他人的方式有很多,比如通过权力、财富,也可能是通过经验、智力、强壮的身体或很高的社会地位。
要想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有影响力,我们可以观察他的外表或其他人对他的反应。最有效的判断方式是肢体语言,看他是否有自信。
亲和力,简单来说就是待人友善。比如,仁慈、善良、利他等等都是亲和力的表现。
影响力和亲和力是构成魅力的两个必要条件。
只有影响力而没有亲和力的人,虽然也会引起注目,但不一定能给人留下魅力的印象,倒是有可能给人产生高傲、冷漠、自私或强势的印象。
只有亲和力,没有影响力的人可能人缘很好,但也不会给人留下魅力的印象,他们可能会给人一种软弱、善于讨好他人的老好人印象。
如果能同时做到有影响力和有亲和力,那么魅力指数就能激发到最高点。
5
提升魅力的核心在于改善肢体语言
专注当下、影响力和亲和力,是魅力的3大核心要素。
这3大核心要素几乎都是通过肢体语言来体现。
而口头语言,不能真正体验一个人的魅力。比如,一个人虽然口头上在与我们交流,但埋头在玩手机。这时,我们仍旧会意识到,他心不在焉,不想与我们深入交流。
既然魅力是通过肢体语言来体现,那么想要提升魅力就只需要改善肢体语言了,也就是通过肢体语言让对方感受到,我们专注于当下,有影响力和亲和力。
——这是这本书最核心的知识点。
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实验室经研究后发现,只要分析参与者的肢体语言,而不用听他们的口头语言,就能够预测商业谈判的结果,其准确率高达87%。
这听起来简直不可思议。其实,这背后的原理是,我们可以通过意识来控制口头语言,但很难通过意识来控制肢体语言。肢体语言往往是由潜意识来操控的,是人的本能反应,反映着人的心理真实状态。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引导潜意识的方式,来控制我们的肢体语言。
6
利用“安慰剂效应”引导潜意识
怎样引导潜意识呢?我们不妨来想象两种场景:
⊙想象用指甲划在黑板上所发出的声音; ⊙想象自己在吃酸橙和柠檬,比较哪个更酸一些。现在,让我们回过神来,没有指甲划黑板的声音,也没有酸橙和柠檬,但我们的大脑仍会对想象中的物体发出相应的生理反应。
原因就在于大脑无法对现实和想象进行区分,所以会因想象中的事物而产生与现实中的事物相同的反应。
大脑无法很好地区分现实和想象,催生了“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最早是用于医学上,在给病人开药或给病人进行某种治疗时,医生会告诉病人这些药和治疗方法非常有效。而实际上,这些药并不具有治疗作用。令人惊讶的是,在众多这样的案例中,很多病人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改善。
这本书中分享了一个案例。作者的一个学生曾收到同事发过来的一条讽刺意味很浓的短信,这位学生看过之后非常生气。他意识到了,负面情绪正在侵蚀自己的心境。于是,他想象着给他发短信的同事此刻非常孤独,正在尝试和大家打作一团。所以,给他发短信以示亲切。这样想着,他的心情也就好了很多,并给了同事正面回应。
7
越是高学历高能力的人越容易自我怀疑
哪些因素会影响我们施展魅力呢?本书中列举了4个阻碍我们施展魅力的“绊脚石”,分别是,焦虑、不满足、自我批评和自我怀疑。
作者在书中介绍了一种典型的自我怀疑心理——冒充者综合征。
“冒充者综合征”是1978年佐治亚州立大学的教授提出来的,有这种症状的人,即使能力很强,也会认为自己什么都不会,然后等着别人发现自己是个什么都不会的人。
作者的一项研究显示,越是高学历、高能力的人,越容易患“冒充者综合征”。
斯坦福商学院几乎每年新入学的学生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称,自己之所以能进斯坦福商学院,是因为撞了大运。而实际上,能进斯坦福的学生都是经过层层选拔、严格挑选的人才。
全球领先的战略咨询公司摩立特集团的合伙人鲍勃·卢里对作者说,在他的职业生涯最开始的六七年里,他就是一名“冒充者综合征的典型患者”,每次和资深经理人开会时,他就觉得这些资深经理人会看出他是个什么也不懂的人。
作者建议,不需要去控制冒充者综合征,即便去控制它也未必是良策;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对自身能力的自信,这才是良策。
8
在职场中,最有用的技能就是学会适应各种不适感
怎样扫除施展魅力的障碍呢?作者支的招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不适上。
这颠覆常理啊。通常,我们说,不适时,要学会转移注意力。
每周一上午冗长的例会,让你非常不耐烦。这时,该怎么办呢?
通常的方法是,忍耐或转移注意力。
作者的方法却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不耐烦上。作者说,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强忍住不耐烦的感觉,只会让事情更糟糕,和自己较劲并不利于展现魅力,开会走神只会削弱我们专注当下的能力,让我们显得毫无魅力、对他人毫不关心。
把注意力集中在不耐烦上,是在探索感知。所谓探索感知就是指,通过在我们感觉极度不适时保持专注,从而实现甩掉不适感的目的。我们只有不受不适感的影响时,才能展现魅力。
为什么说将注意力集中在不适上,可以轻松甩掉不适感?我们不妨来做下面实验:
⊙长时间盯着某人。作者的一个学生曾在汽车站进行这项练习,他用眼睛长时间盯着各种乘客。结果换来的反应各种各样,有微笑、有招手,也有愤怒的咒骂。 ⊙在狭窄的空间进行练习。比如,在电梯里尽量靠近某人,看看自己能否控制住自己的反感。 ⊙最后一个挤进电梯,然后面向大家站立,看自己是否不适。 ⊙和陌生人聊天。比如,在咖啡店买咖啡时,尝试和你周围的人聊天,问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这个店的哪个糕点最好吃?是小蛋糕、曲奇,还是甜甜圈?”上面这些实验,刚开始的时候,会让我们感到尴尬和不舒服。
但是,仔细想想,我们并没有做违法或不道德或有违常理的事情,我们之所以尴尬和不舒服其实是受到了传统的社交习惯的制约。
这么一想,我们就很容易调整心态,跨过心里的那道坎。
当我们能够轻松地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我们的适应能力就会得到飞速的提升。
我们也会发现,以前过不去、让内心难受的情景,现在竟然可以很好地适应了。
9
魅力是一种能量,是影响一生的关键
这本书帮助我们剖析了魅力的底层原理之外,还详细介绍了魅力的风格与技巧,以及手把手指导我们在各种情境下如何展现魅力。
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第一本将魅力这门行为设计学,讲得如此透彻的书了。
能将魅力这门科学转化成实用的即可上手的工具,自然不是“一般人”,她就是奥利维娅•福克斯•卡巴恩,谷歌、德勤、米高梅等《财富》500强企业的会议发言人,同时也是企业高管的魅力培训师。所以,这本书也可以称之为,《财富》500强企业高管教练,首次公开讲授魅力的秘诀。
奥利维娅•福克斯•卡巴恩还是法国政府任命的最年轻的对外贸易顾问,曾任斯坦福大学StartX创业孵化器创新领导总监,多次受邀到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以及联合国演讲,帮助人们增强影响力、说服力以及鼓舞人心的能力。
无论你是哪种魅力风格,也无论你使用哪种技巧展现魅力,都请别忘记了,魅力是专注当下,呈现出亲和力和影响力的行为;而内心才是魅力的“发源地”,如果内心处于正确的状态,充满魅力的行为和肢体语言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而要想习得魅力这项技能,这需要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停地走出舒适圈,不断地学习。这种付出是值得的,因为魅力是一种能量,是影响一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