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旅程》的影评大全
《最后的旅程》是一部由Glendyn Ivin执导,雨果·维文 / 汤姆·拉塞尔 / Anita Hegh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后的旅程》影评(一):终究是父亲 终究是儿女 爱的太深沉 太粗旷 结尾很温情也很悲情
终究是父亲 终究是儿女 爱的太深沉 太粗旷 结尾很温情也很悲情 一个多次进监狱的囚犯父亲一直试图用自己的方式教会孩子求生技能 可是才几岁的小孩儿怎么能接受这种粗暴的爱 她并不觉得马克思对她有多大冒犯 所以她恨父亲把马克思打死了 马克思小时候陪伴她给过她父母没有给过的温暖 待她大些吧
《最后的旅程》影评(二):现实的写实风格
每一个片段都是现实,看着揪心难受,坚持看到最后忍不住泪流满面。一路逃亡没有未来,对生活没有希望,只剩眼下当前。面对再次进入监狱,父亲选择了放弃,他有自己不能承受的,孩子终会理解。无论放弃还是逃亡,对他来说已区别不大,仅仅出于本能。。他的坚硬不必担心这一路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因为他从不犹豫担心,孩子的心自然会比现实更坚硬。。
《最后的旅程》影评(三):是个悲剧
虽然节奏比较慢,不过也不属于平铺直叙的,穿插小孩的回忆,剧情还是不错的。全程比较压抑,父亲由于自身的家庭经历,也想做一个好父亲,只是方式不对。还是小孩比较可怜!一开始觉得他们的旅途没来由,后来慢慢看才知道,对你好的人不一定爱你比如max,父亲由于自身的经历,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儿子,旅途中的每个地点,都是父亲好或者糟糕的记忆——被自己父亲遗弃,和妻子宿营,但不管怎么样,最后他学会了游泳,算是理解了父亲。
《最后的旅程》影评(四):我自己的解读
1.父亲的自杀代表对楚克的重新开始
2.父亲这个客体倒下了
3.可以看到父亲强迫性重复的部分,他总是每次打人然后感到愧疚与自责,他是在享受自责吗?(M)
4.把孩子直接丢进湖里,孩子的恐惧已经完全溢出而得不到函容,内心充满了恐惧与愤怒
5.楚克一直有冲突的俄底普斯情节,他几次想杀死父亲、与父亲冲突,可以感受到他内在极度的冲突
6.父亲提供了部分楚克自体生长的养料,这是一个有功能的父亲
《最后的旅程》影评(五):看了很心疼
暴戾的父亲,
无助的母亲,
迷茫的小孩。
但是其实还是有爱。
父亲教小孩游泳的时候还是让我感动,
相信很多父亲都曾经这样嬉戏着把孩子扔到水里,
教他游泳,
只是我还没有学会。
最后的结局,
只能是无能者最后的选择。
相信这样,
孩子最后在成长路上定会比别人早熟。
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一个不怎么光鲜,
依旧很残酷的外国社会。
《最后的旅程》影评(六):为父之名
最初孩子是懦弱的,却有一个如野兽般的父亲保护他。可是这种保护触犯了人类社会的规则,父亲如若自首,未来10年,在孩子成长最重要的10年,他将在狱中度过,而孩子依旧是那个懦弱的孩子。所以他选择逃亡,他要争取每一秒钟教会儿子成为一个男人,可孩子是不懂的。结局孩子报警,结束了他们的旅程,成长的旅程。孩子是成长了,舍弃了心爱的大黄蜂汽车。这个男人唯一能教会儿子的东西,他做到了。炮也打了,儿子也教了。他如此狼狈的人生已没有自己所能留恋的东西,所以他选择自杀。
《最后的旅程》影评(七):只会心中父爱孩子的父亲
2012-03-03 标签: 之镜 开始时 想说 一个混账男性 中段时 一个坏蛋男性父亲 最后 在清澈的天空之境里 车辆运行其中 两个沉默 之后 经过一个对话 一个黑夜 警察来临 小男孩失去了一心保护他的父亲 一个为了他会不能控制发怒的会以侵犯别人或犯罪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和 小男孩最后浮在水面 父亲教他的最后生存技巧 这个父亲如果是从事正当事 而不把世界当成生存恶劣你死我活的达尔文丛林 再控制下暴力转化成内心的力量 这个只会心中父爱孩子的父亲 是会有如何的生活
《最后的旅程》影评(八):一部书写父爱与人性的电影
一个邋遢,暴力,冲动的父亲带着儿子,踏上一条亡命之路,儿子很不愿意,多次回忆以前安逸快乐的生活,渴望拥有浓浓的父爱与母爱,这恰恰与现实相反,现实的冷酷不断的考验着我们的生存能力,而这位父亲教的不是数学,物理,他教的是最原始的生存方式,当我们陷入绝境的时候,最后拥有的就是这些,它不华丽,甚至有点冷和粗糙,就如父亲的爱一样。但这爱是至纯至刚的。影片结尾所寓含的情感很丰富,将情感升华,父亲看到了孩子的善良,看到了孩子的成长。 欣慰地离开了……
《最后的旅程》影评(九):太阳。
太阳。
承受太阳炙热长大的嫩苗,选择通向光明的坦途,尽管是踏父亲的脊背上。
出身芜杂的父亲,一无所有,只有满腔的爱,无法表达。
当儿子举起长枪的那一刻,就已经宣告,他选择了一条通向光明的道路。
有意思的是,父亲的自杀。在父亲这种人的眼里,最大的父子之爱就是教会儿子是“你的道路在何方?”当儿子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学会的时候,父亲就像燃烧殆尽的太阳化作陨石飞向原野的远方。
《最后的旅程》影评(十):一位父亲的最后路途
1:电影没有一味的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是通过父亲与儿子之间的交流的画面,来阐明了电影的主题,对亲情与犯罪的一次探索。
2:父亲在重伤马克思后,带着儿子一路逃亡。其实他已经想好了自己的结局,他所能做的只有教会儿子他能教给他的一切(教会儿子游泳,射击,做饭)等。
3:可能父亲表达的方式太粗暴吧,但我是真的可以从父亲的每个眼神,每个动作发现他对孩子的爱,尽管很少流露出来。
4:父亲和儿子最后在盐湖的分别,俩人最后冰释前嫌,儿子接受了父亲,父亲也心满意足的放下了牵挂着的儿子,看到这一幕,我真的理解了作为父亲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