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之诗》经典观后感有感
《夏日之诗》是一部由藤井树执导,邱泽 / 锺瑶 / 余函弥主演的一部台湾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夏日之诗》精选点评:
●怯
●已阅,无聊…
●看钟瑶,她这样子的女子将来的路。 邱泽一如既往地帅。
●献给曾经失去过, 曾经拥有过的你.
●做作
●没感觉
● 有个女孩对他说过,灵魂就像一块蛋糕,你爱过一个人,你就会分出一部分的灵魂给他,像是蛋糕剥去了一小片;如果他也爱你,那麽他就会分出一部分的灵魂给你,像是给你一小片蛋糕。这一来一往之间,那一小片蛋糕的施与受,总是会让你的灵魂恢复原状。但如果你爱上的人并不爱你,那麽你的灵魂就会出现
●无论如何 人生还是要向前走。。主题还行 短片拍不出效果
●
●带金丝框眼镜的邱泽
《夏日之诗》观后感(一):16分钟的浓缩爱情
16分钟的一部电影
让我又回到那个曾经幸福的8年前
片尾的那句话一直都浮现在我的脑海:
献给曾经失去过,也曾经拥有过的你
我失去过爱情
所以我将更加保护我将来的爱情
《夏日之诗》观后感(二):无彩。
藤井树,还以为是写影评的上海姑娘,看得时候心里面也想着她。心想,虽然她的风格也算朴素清新,但也不至于这样吧。然后心中对其暗打折扣。
只因自己一开始的认知错误,所以产生很多不必要的矛盾。譬如,上海姑娘怎么拍出如何台湾腔的东西,实在嗲得太不自然了吧。事实上,旁白和对白的确不自然的很,这也是许多独立短片和处女作共有的问题。毕竟大家都是新手,这般也算正常。
画面走得也是日台小清新的路子,雨、夜、光、风、花……比起其他同类型的影片来说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故事更是如何,看到那句“那个七年前”,天啊,女主不是绝症挂掉了吧。这样的故事满大街都是啦,还能说什么好呢。不过近年的台湾电影嘛,除了青春还有什么;不过台湾的青春电影,除了同性恋、成长的希望与挣扎还有什么。
虽说我很着此道,很萌小清新吧。
《夏日之诗》观后感(三):那些為你做過的,唯一的傻事
2004年的夏天,失去過一個喜歡的人。
因為曾經他的網名叫做“藤井樹”,所以這三個字多我來說,一直帶着特殊的意義。不管是電腦裏永遠不會刪掉的那部電影,還是台灣那個文字讀起來羞怯又溫暖的男作家。
不記得是一個怎麼樣的夜晚了,是突發奇想,還是突然想念,都不記得了。把這座城市裏所有叫做“藤井樹”的人都加為好友,然後每次打開QQ,看着10多個藤井樹的名字忽明忽暗地上上下下,那份小小的熱鬧,仿佛在告訴我:那個人離開我的生活,並没有那麼遠。
現在看來,這已是成長裏面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然而,我心裏知道,這以後漫長的時光裏,我是不會再為了第二個人去做同樣的事了。
所以尽管冒着傻勁,但因為被貼上了“唯一”的標簽,所以還是珍貴的。
高中二年級,從班上一個男生那裏借來藤井樹的小說,上數學課的時候,一半藏在抽屜裏,一半攤在膝蓋上。耳邊伴隨着老師“xy”“直線”“曲線”的講課聲,沉悶的45分鐘也不再冗長無味。
在青春期很長的一段時間裏,藤井樹都給了我不小的影響。
所以,當我在《夏日之詩》的主創名單裏找到藤井樹和吴子雲的名字,我就毫不猶豫地下了來,看着下載器上的百分比不斷增加,就好像看着那些逝去的舊時光緩緩地倒帶。
你能找得到光陰的痕跡嗎?
我看着韻寶大愛的邱澤依舊用王子般的姿態扮演者尋常愛情中的男主角。當他沉默地站在街頭,看着人來人往。我知道我找到了,不是眼睛下面明顯的黑眼圈,而是眉宇間那份淡淡的無奈和滄桑。
昱傑和紛飛的愛情是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遇見的愛情。
你們仿佛只隔着一條街,只要你走過去,他就是終點。可是一輛車過去,只是那麼短短一瞬間,你就再也到不了了。
然後六年,七年……你不知道時間過去的感覺,你只知道它在你的心裏留下了一個空白,從此再也没人能夠填補。
淩晨三點鐘,是這個城市都會睡着的時間。那個叫做紛飛的女生邀請他陪她散步,隔着一條街。
這是就昱傑永遠會記得的,並且永遠不會為第二個人做的傻事。
藤井樹在《B棟11樓》裏說過“重點不是事情本身,而是陪你完成的那個人。”
我想我明白他的意思,就好像這部短短的只有十幾分鐘的《夏日之詩》,讓我感動的並不是電影本身,而是電影讓你找到的某些過往,某些人,或是某些曾經被你自己弄丢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