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告别的仪式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告别的仪式读后感1000字

2021-03-10 04:26: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告别的仪式读后感1000字

  《告别的仪式》是一本由[法]西蒙娜·德·波伏瓦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5.00元,页数:5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告别的仪式》精选点评:

  ●一般,没有读原版的感觉

  ●即使是前半部分的直面告别后的追忆也充满了克制。告别一直是我的阿喀琉斯之踵,无法想象在写“我们曾经在一起融洽地生活了很久,这已经很美好了”时有着怎样强大的内心。大概是能直面自己”在害怕和希望之间摇摆”时的脆弱,在能在告别来时如此坦然。第二部分谈话无所不包。论阅读:“把时间放在一个为读者创造并在读者身上发生的时限之中,在阅读的同时,时间就变成了读者制造出来的客体。”谈写作:作品的必然性,在于将词语以某种形式粘合成张力,在阅读时由读者界定时限,产生和作者的复杂关系。论平等关系:放之四海皆准的大分类法于自身的、并为自身而存在的真实的实在性之上架构出的现象层面上人的地位。论自由:历史凌驾于个人意愿之上,社会变革的大潮不考虑个体的立场,孕育一种有益而有时显得可怕的低调。无话不谈,得卿如此,夫复何求。

  ●看完这本书对萨特大为改观,很多话是要放在语境下面看的,萨特的很多金句太像口号,被用在不同的场景里,失去了原本的语气,在长篇对谈里才能看出,他是诚恳的、真实的。波伏瓦虽然尽可能客观地记录(《纽约时报》说她merciless),但偶尔流露出来的焦虑和伤心,还是让人动容。这本书的看点除了萨特本身之外,最有趣的还是两人交谈的方式,谈女人、谈理想、谈过去、谈身边的人,毫无顾忌,不设防线。另外万万没有想到,他们之间始终是用您(vous)相称的,到死都没有变。

  ●波伏娃对于萨特的爱,炽热而清醒,无所保留,有所克制。 这本“整本书都是为您写的,却和您无关”的书,道尽了萨特晚年身体每况愈下,心灵却从不服老的过程。 和前一部分的死亡告别相比,大多数篇章在回忆一次次的谈话,冗长,琐碎,但正是在这些细枝末节中知道萨特的思想是如何形成,萨特是如何被我们爱的。

  ●白描的手法近距离地刻画了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萨特晚年的日常生活,他为之奋斗到最后一刻的事业,以及他面对疾病和死亡的态度。

  ●读完发现我对萨特真的没有那么多好奇。

  ●但我们还是活过,我们觉得自己对这个世界发生过兴趣,并试图看过这个世界。

  ●【记叙部分】6、7年前初识加缪和萨特 从未深刻理解过 几年来多次拿起《恶心》又放下 如今没想到以这种方式 借助波伏娃之眼 重新“认识”萨特 一个晚年时期的萨特 那些平淡又夹杂着焦虑与希望的日子里 每一段看似流水账的叙述都令人动容…(以及每每看到波伏娃和福柯就有5秒钟的冲动想回去读老本行…【访谈部分】休息的时候最喜欢看他俩拉家常啦~

  ●波伏娃视角下萨特人生的最后十年。一个典型法国知识分子的生活方式,热爱政治,在各种抗议书上签字,积极参与社会运动。不结婚但是有很多女朋友,陪他走过一生的却只有波伏娃,但是和其他人也都可成为朋友。。

  ●初读之,是与智识对话的畅快感。喜欢这种录音机谈话原文搬出的原始自发性。

  《告别的仪式》读后感(一):面对逝去

  1973年

  萨特在暮年疾病缠身的时候,依然保持清醒睿智的状态。这也许是知识分子在面对衰老时与常人的不同之处,以客观平静的状态对待这一切,依旧希望在工作中、在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以冷静的语调谈疾病,谈内心深处的脆弱,还有不愿面对时的倔强。这是人类高级的智识面对生命和身体的反应。他的思想依然闪耀,他的态度不再激情却令人动容。

  《告别的仪式》读后感(二):告别的仪式

  164宿舍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168文学的意义在于把词语组合起来 169偶然性 189哲学必然呼唤修正 190哲学提供了一个编故事的必要维度 198思想的深度与使命感 199聪明是一种发现一大堆事物之间联系的必然要求;愚蠢是一种压力形式 234两种阅读 245一本书是属于我们俩的 246以兴趣为目的的阅读应该不属于以了解这个世界为目的的工作吧 250故事是独立于词语的 253时限 258批评 261读者 268文学与真理 282旅行与占有 299月亮想象 300人的存在与平等313我不懂为什么别人不像我一样骄傲,因为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有意识的社会生命体中与生俱来的构造性特征 315在一起 352主观的关系 388行动 392分析 424自由 454人的政治境况 462马克思 482社会主义与自由 489主观时间 500进步是一种在隐秘秩序中的发展 525人是内在与外在的结合;被期待被诱导被预示的存在 532物自在 536只以人为尺度来衡量人的未来 但我们还是活过,我们觉得自己对这个世界发生过兴趣,并试图看过这个世界 over

  《告别的仪式》读后感(三):选读这本书的缘由和思考

  之前有本非常火爆的书籍《存在主义咖啡馆》,通过这本书,延伸读了一些哲学类的书籍。 看到上海译文出的波伏瓦《告别的仪式》,第一时间买了回来,可以说是被封面所吸引,也可以说对两枚图章感兴趣。 封面上,萨特隐藏在黑框眼镜背后的犀利的眼神,与明显具备防备的神态对照之下,更是能够感觉到洞察一切的智慧。 而波伏瓦的神态却是那么的安详和凝重。 告别的仪式一段话,在书中非常非常靠前的部分里面,场景是一家经常去的餐厅。 两者属于精神层面的伴侣,更能够感到对方心灵不可名状的跳跃。波伏瓦也是紧张,细微的提前三分钟站起来,绝对是潜意识中藏不住的情绪通过身体实现的真实流露。 记得,波伏瓦说,在随后的旅行里面,每日入睡前都是很难受的时候,总是会痛哭。 图章也很有趣,一枚是波伏瓦的图像,另一枚上写着“写作是孤独与自由的见习期”,值得时不时拿出来玩味的一句话。 图像上还特别标明了哲学家的英文,这一点上感觉有点画蛇添足。 哲学是思考的智慧,智慧是精炼的哲学。逻辑上的严密比得上生活中的惬意。 勤思考,不盲从,方能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或者说读过的书,只有这样过一遍,才能具备自己的温度,舒适的温度。

  《告别的仪式》读后感(四):与死神同行

  

里尔克:“每个人都承载着自己的死因,正如果子带着自己的核。”《告别的仪式》记录了萨特逝世前的那几年,一段忍受着病痛和老年,时时凝视着死神的那一段岁月。失禁、失明、戒酒、戒烟、没有牙齿、昏迷等,老年意味着一种低姿态,甚至要忍受种种失去尊严的难堪,尤其是对于一位曾经光荣绽放的伟大作家而言。但是萨特依然试图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保持一种对死亡的从容和对生活的激情,持之以恒地生存、奋斗。如同最后一句:“但我们还是活过,我们觉得自己对这个世界产生过兴趣,并试图看过这个世界。”

萨特自认自己是一个天才作家,但是天分是一种没有内容的形式,天才永远属于未来。对他而言,文学的意义就在于把词语组合起来,通过想象完成组合,是想象创造词语。词语通过一种无以名之的魔法揭示世界,以自己特有的形式进行着冒险。词语意味着一种真实。

当下在向过去摆渡途中死去。

告别没有仪式,死亡也不会让我们重逢。

  《告别的仪式》读后感(五):一种生命的状态

  当衰老和疾病找上他的时候,他给出的回应只是一句:“人老了,就得放低姿态。”接受自己的状态,并且肯定自己的状态,无顾忌的生活。

  而他的状态充满生命

  “依赖别人生活,您会觉得为难吗?”

  他微笑起来:“不。这甚至让我感觉愉快。”

  “因为被人宠爱?”

  “是的。”

  “因为您觉得我们爱您?”

  “哦,这一点我早就知道。不过,还是感到很愉快。”

  “在您目前的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

  他答道:“我不知道。一切都重要吧。活着。抽烟。”

  他感受得到这个蓝汪汪、黄灿灿的美丽秋天,并为之心驰神往。

  萨特迈着小碎步和我走了很长时间,有一次问我:“身边有个走得这么慢的小朋友,您不烦吗。”我说不烦,这是真心话。

  “看,怎样?这叫做老之将至。不是这儿捣乱,就是那儿捣乱。”他自信地说:“我不这样。我就什么毛病都没有。”

  他年轻着,不以年龄作为自己的状态衡量尺,他当下做的事成为他定义自己最好的方式,独立生活表达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一直活在年轻的状态,到了六七十岁也只是一个生理上出了点问题的年轻人。

  他肯定自己的价值相信自己的判断,他更爱抚摸的感觉而不是性欲,他更倾于占有女人的感觉而不是女人本身,除此之外也对不相符的果断离开“我不爱她了,她对我不再具有意义”“一件事死掉了,就这么简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