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万物皆有理:你很熟悉但未必明白的那些事》》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万物皆有理:你很熟悉但未必明白的那些事》》读后感100字

2021-03-12 01:39: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万物皆有理:你很熟悉但未必明白的那些事》》读后感100字

  《《万物皆有理:你很熟悉但未必明白的那些事》》是一本由云无心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万物皆有理:你很熟悉但未必明白的那些事》》读后感(一):原来不是这样啊

  不同于万有引力, 并不是每件事情都是你看到的那种表面的样子。 就像所有的东西都会受到引力影响一样,那些飘向天空的氢气球并非没有受到影响。 《万物皆有理》 是一本很不错的科普书, 读起来很有意思。 这本书的作者云无心,畅销书作者,清华大学生物学硕士,美国普渡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专业博士,公益组织科学松鼠会的科普明星。

  这本书里面作者讲了地震预测的事情, 亲身经历过一次震级低的地震之后, 我也有这么个疑问, 难道就没有什么能预测地震么? 书中作者就讲了人们在地震之前见到的其它动物的异象, 但是这些是否就意味着真的是要地震却不是那么明显, 如果确实是地震的预测, 那么地震的位置在哪里呢? 怎么去通知人们避险,范围多大, 这些都是不可预测的。 而很多国家也由地震预测转为对地震造成破坏的降低上了。 动物的异象能有多少是可参考的呢?

  在做检查的时候有时候我们看到阳性的结果觉得很紧张, 但是作者却说不用太紧张?!为什么呢? 这里利用数学的方法展示了到底为什么不用太紧张, 概率发生的比例里面有多少是真实的, 有多少是实际没有问题的。

  夏天的时候大家都会买几个西瓜回来吃, 冰镇之后清凉解暑, 但是挑西瓜一直也没有摸出窍门的我, 总是弄不明白, 他们敲西瓜什么样的回声是熟的呢? 于是一直买的都是切开的半个的西瓜, 同时对于能通过敲打西瓜猜出是不是是熟的人也是特别的佩服。 然而作者解释了敲西瓜的原理之后, 我觉得挑西瓜对于我而言已经不再那么纠结了, 挑瓜的人的技巧并非那么神奇。 以后没有必要那么崇拜哦。

  这本书里面还写了迈克尔杰克逊违反重力学的舞蹈动作的原理,赌场里的庄家为什么不拍来赌钱的人赢,一直生男孩会不会导致人口比例失调,吃了致癌的食物就一定会得癌症么? 诸多的问题平时都是我们熟知但是未必知道其中原因的。 好多大家都习以为常,甚至有的特别深信的事情, 到了最后得出的结论居然是这样?! 这本书不枯燥,读起来也很轻松, 没有那么多难懂深奥的公式和原理。字里行间解读事实。

  《《万物皆有理:你很熟悉但未必明白的那些事》》读后感(二):食物的教科书

  初次看到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如果如今有很多鸡汤,而年轻人更需要反鸡汤这样的事情。对于这本书,就是,朋友圈经常见到的都是引起恐慌的健康文章,而这本书就是给大家一个更加的明确的健康的知识,系统的介绍生活中可能面对的问题。 朋友圈关于健康饮食的文章一直都是爆文,为什么呢?因为这朋友圈有着一群关心健康,珍惜生命的退休老太太们,他们很闲,不一定没有文化,但却对文章中的内容深信不疑。这是一种怎样的中国社会独有的现象呢?《吃这十种事物防癌》《女人必须常吃的五样水果》《男人吃什么有利于女性》等等类似题目的文章,层出不绝,却有着大批狂热的粉丝追随。 而本书就从科学的角度,把食物分为四大章节,详细的向人们说着曾经困惑,或者现在正在困惑着你的问题。可以说这是一本扫盲书,也可以说这是一本知识理论书,但说到底,这是一本一定有益于你的书。本书还有一个很大的亮点,那就是每篇文章的题目起的都非常引人注目,你满满的兴趣就不由自主的跟随作者走进那一个又一个科学理论中间,没有枯燥,反倒是读完才发觉get到一个新知识点。例如《买西瓜前,到底是敲还是不敲》《吃了致癌食物会得癌症么》等,看到文章就对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 有些人会说,读完这样一本书会得到什么呢?这些知识好像并没有什么用处?读完这本书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呢?这一系列问号产生在读者脑子中,但是,这本书的一大看点就是,读完之后,我们都会发出一个感叹,那就是'哇哦,原来是这样啊!' 我们从小学开始就开设有健康教育的课程,其实那个所谓的课程就是讲解关于这些事情的理论的,但是,因为繁重的课业压力,那些健康教育课统统都被换成了语文数学课,其实这个课程是关乎我们生命最重要的课程,但是却被我们的教育忽视,接着就被我们自己忽视。所以这本书也可以称作教科书,一本关于生命,严肃的教科书。这一课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走出误区,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之前一直伴随着我们的误区,理解的错误都会被这本书一一消除,到最后看到一个更加明确的生活方法。其实这不仅是一本健康引导书,更是一本,教会你如何生活的更加好的书。 希望我们可以从这些曾经熟悉的蔬菜水果中看出他们不同的样子,从深度了解他们,更加熟知他们。

  《《万物皆有理:你很熟悉但未必明白的那些事》》读后感(三):小事情中的大道理

  世界这么大,历史这么久远,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所有的事物,人物,动物,都有它的道理,很多都是小事中见大道理的,只是我们没有发现罢了。 书中从一个个我们日常的疑问中告诉怎么什么事情都会有它的道理,其实看这本书我有一种看中央2套《是真是假》这个节目的感觉,他们两个有很多的相似的地方,他们都是检验真理的地方,只不过一个是用文字的方式来叙述,一个是用视频的方式来解答。 正如我们找的时候会问为什么会打雷?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会刮风?等等,妈妈会说你是十万个为什么呀,其实在这些小的问题中蕴含着大道理,不管是什么样的问题,什么的疑问,都是有它的道理的,如同这本书的名字一样《万物皆有理》。 书中最喜欢的就是开篇这一段,写的真实太好了,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现如今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饮食方面和身体重视方面越来越谨慎了,特别是我的方面。说这个东西能致癌,那个东西有防腐剂,对身体不好,而我们有没有想过到底在怎样的情况下才能得癌症呢?致癌的东西多了,小的时候家里用的铝制品,还有小的时候家里穷,一个苹果烂了一点,把烂呢地方去掉不是一样吃吗?那时候也没看到多那么多人的癌症,其实致癌和一定能得是两个概念。书中很我们讲的很详细,我相信大家看完以后一定会明白的。书中全部都是我们平常能遇到的问题,而我们也是知道它有一些道理的。只是在我们的思想中知道它有哪里不好却又说不出到底是真的不好还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才会有不好产生,而作者在说中给我们讲述了这一切。不管是从物理角度还是化学角度又或者是从医学角度等等每一个层面,分析的井井有条,让我们一目了然。看完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道理,真的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日常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会有一些疑问,都会有很多的为什么,书中为我们解答的是十万个为什么中没有找到答案的答案,真实太棒了,我更佩服的是作者的思维和知识的渊博,他能想到这些问题未必每一个人都知道正确的答案,所以把这些问题以故事的方式像我们一一叙述,我建议如果你有时间的情况下。来看看这本书,这些问题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你的孩子也会问到你,你看过了这本书,也会给孩子一个正确答案,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让孩子以为你这个爸爸或者妈妈真棒,什么问题都能答出来。会因为这些把你看成是他的骄傲,在小朋友面前会炫耀,我有一个知识渊博的爸爸或者妈妈,想想是不是觉得很有成就感呢? 这本书适合出一个注音版的,这样更适合孩子来看,孩子的世界中的问题总是比大人多,让孩子看这本书,能解答他们心中的疑惑,也可以让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这些浅显易懂的道理。书中没我过于华丽的语言,平凡中见真知!

  《《万物皆有理:你很熟悉但未必明白的那些事》》读后感(四):味道最好闻的是中年女性,中年男人是臭男人!《万物皆有理》

  

《万物皆有理》部分干货分享

吃了致癌食物,你就会得癌症吗?

世卫组织表明:癌症的诱因中,膳食因素占到20%-30%的比例。

  美国癌症协会表明:健康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加上合理的体重,能够让癌症的发生率降低三分之一。

  不吃咸鱼得鼻咽癌的概率是0.001%,吃了得鼻咽癌的概率是0.01%。

  不吃腌肉腊肉得癌症的概率是1%,吃了得癌症的概率是1.25%

  不抽烟得肺癌的概率是1%左右,抽了得肺癌的概率是15%。

  我的建议:绝对不要抽烟,腌制食物少吃,多运动,这样至少减少三分之一的癌症发生率。

检查结果是阳性,也先不要慌

  如果一个病的发病率是千分之一,而检查的出错率是百分之一,那么可能出现的结果是,一千个人中实际只有一个人犯病,而你大概会检查出十个人可能犯病,如果犯病者需要做很伤害身体的治疗,面对10个左右的疑似病人,医生和疑似患者该如何抉择呢?或者需要多检查几遍才能更加的确定谁是真的患病了。

如何大大降低血液检测成本?

  假设一种病毒发病率为1%,需要通过一千万人的血液检测感染情况,比较土的方法是检测一千万次。如果两个两个混合在一起检测需要大概520万次搞定,如果每十个是个混合在一起检测最多200万次就能搞定。

一直生到生出男孩为止,不会导致男女比例失衡

  正常的生育男女比例是107:100。我们假设生育男女的比例是1:1。假设一千万人,生了男孩的500万人不再生,那么还是会产生500万的女孩,这500万生了女孩的家庭再生一个男孩的有250万个,再生一个女孩的也有250万个,这样一直生下去,最后生男生女的比例还是一样的,目前真正造成男女比例失衡的是哪些提前知道腹部中孩子性别提前流产掉的,或者生了女孩之后把女孩遗弃掉的做法。

  美国一般在怀孕20周左右的B超检查就会告诉父母孩子的性别。韩国禁止提前告知腹中孩子的性别,但是医生会给父母描述B超图片,比如“你们的孩子真英俊”或者“你们的孩子像个天使”。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呀。

  本书有四章,以上只是第一章的部分内容,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分享,可以确定的是接下来的三章更加的精彩,老人味(人的体味的好闻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中年女性、老年男性、青年女性、老年女性、青年男性、中年男性。这个是建立在大家都一样勤洗澡、勤换贴身衣物的情况下,书评的标题说的就是这个研究结果。)、青霉素、蜂王浆、荷叶如何出淤泥而不染等等,都让我大开眼界哦!

  《《万物皆有理:你很熟悉但未必明白的那些事》》读后感(五):一本打开你新世界大门的书

  夏天到了,家家户户都爱买个西瓜,冰镇一下。那么如何挑选西瓜你知道么?有的朋友就说了:“买的时候拍一拍西瓜,听声音啊,脆生的就是熟瓜,准保甜。”那么事情的真相真的是这样么?

  接下来就由《万物皆有理》带你“走近科学”,探索事物的真相!

  敲西瓜堪称中国人的买瓜仪式,而敲西瓜发出的声音的确和西瓜的生熟程度有关。这是因为敲一个物体时会产生一系列震动。一系列震动通过被敲物体的传递,频率和幅度会发生改变,也就会产生不同的声波。因此,比较发出的波和经过被敲物体传递的声波,可以推算出被敲物体的材质参数。

  但理论上的可行并不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具有实用性。即便把那些“听声辩瓜”的秘诀烂熟于心,真正敲出的声音还是需要自己去猜~所以啊,与其听出声音,你也不知道哪种好,哪种不好?不如挑个自己看着顺眼的买~

  这本《万物皆有理》的作者是云无心老师,他是清华大学生物学硕士,美国普渡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专业博士,公益组织科学松鼠会的科普明星。长期为《读者(原创)》《中国周刊》《新发现》《广州日报》等媒体撰稿,并在《瞭望东方周刊》上开设“食色物语”专栏。著有科普畅销书《吃的真相》和《吃的真相2》。在国外从事科学研究多年,以严谨的态度和科学证据来解析现代食品问题。目前在美国从事蛋白质应用方面的研究。

  看着这本书,我就想起了经常看的湖南卫视《新闻大求真》,那是一个新闻求证类节目。传言到底哪个为真哪个为假?节目组会做实验来呈现,并将得出的结论公布出来,这种便利于民,为民众解决困扰的节目可以说是很良心了!

  而这本《万物皆有理》也与《新闻大求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万物皆有理》将平时大家特别关注、存在争议,甚至一直存在误解的问题归纳总结为四大篇章,分门别类从不同学科角度,通过幽默有趣的方式用专业知识为我们一一解答。用好玩的故事,真实的案例,告诉你“是什么”与“为什么”!

  在这本满满都是干货的书中,云无心老师分享了吃了致癌食物,也不一定能够得癌症,最重要的是远离香烟,不抽烟所减少的“致癌风险”比你吃任何“抗癌食物”所能达到的都要多;绿色建筑跟绿化无关,高档小区种植名贵花草,虽然“绿色”,但要消耗大量水和能源,反倒不符合生态建筑理念;吸烟是不是引发肺癌的原因,科学界还没有定论;女士们用水果敷脸,天然果酸效果有限,真正护肤还是得使用专业商品...

  整本书通读下来,会为你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让你能够透过现象看清本质、认真探究这些问题的过程,增加一个思考维度,带给你一个全新的思维方式。

  《《万物皆有理:你很熟悉但未必明白的那些事》》读后感(六):科学才是硬道理

  做为一名工科生来说,不对,已经毕业了……本科专业车辆工程……对于科普类书籍是偏爱的。本文作者是清华的生物学硕士毕业,大量的科学素养令人羡慕,希望自己也可以拥有更多的科学知识。

  书分为四章,分别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纳米等来介绍生活中的故事,并且用科学来解释原因。特别像中央台的科普节目《是真的吗?》,下面说一下令人印象深刻的几个小故事吧。

  吃了致癌食物,你就会得癌症吗?

  答案是有一定的几率啊。

  抽烟一定致肺癌吗?

  答案也是有一定几率啊,和个人身体有关系。

  在这个谈癌色变的时代,还有谈艾色变的时代,今天刚看了新闻,说我国自主研发的的抗艾新药获批上市,说疗效好安全性高。还有正在热映的《我不是药神》,也显示了大家对于抗癌药物也是爱恨交替。本文,对于癌症也是说了小几率了,但是谁也不想成为小概率人员啊。

  从对香草冰激凌敏感的汽车谈起

  这个故事可有意思了呢,只要买香草口味的冰激凌,汽车就无法正常启动……后来工程师发现由于停车时间短,发动机冷却不足,汽油在达到喷油嘴之前就气化了,发生了“蒸汽锁死”现象……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多种多样,我个人还是比较偏爱用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工具中的理想解(IFR)去解决问题。

  有意思的是,书最后一个问题是写为什么冰激凌那么好吃,通过微观世界来给读者了一个答案,作者也是爱吃之人啊……

  汽车也需要添加剂了吗?

  答案是肯定的,发动机润滑油,我们俗称机油。我们对机油一般要求的性能有:适当的粘度、良好的粘温性、良好的润滑性、良好的低温流动性、良好的清净分散性、良好的抗氧化性、良好的抗腐性、良好的抗磨性、良好的抗泡性等。因此,我们一般都会加入适量的抗氧添加剂、防腐添加剂、抗磨添加剂、抗泡沫添加剂等。

  抗生素到底能不能用?

  答案是肯定能,但是要适量。我个人在高三元旦后烫伤脚,结果由于那时候正是新闻媒体大肆报道抗生素的危害,导致当时没有使用抗生素,加重了病情,从而增加了养病时间。适量使用抗生素还是可以的。本月初,在完成了本学期的授课阅卷等,在经历是否给学生挂科的一番挣扎后,累倒在家,发高烧,晚上去急诊时候,医生已经不愿意开消炎药了,可见我国也对于抗生素实现了管理等。

  本书还写了一些护肤的故事,我是听过那个面膜成为细菌培养皿的故事,“四世同堂”这个梗印象特别深刻,做为男孩子,我还是很少敷面膜的,今天看了这本书,终于恍然大悟,原来这个故事是假的……当然本书还有各各样的辟谣故事,也有很多讲科学道理的故事,蜂王浆、牛奶、敲西瓜、伽利略比萨斜塔的实验等,每一个都是涨知识啊。

  《《万物皆有理:你很熟悉但未必明白的那些事》》读后感(七):熟悉之中见陌生之《万物皆有理:你很熟悉但未必明白的那些事》

  lue编辑

  对于现在的国人而言,自从九年义务教育在全国大范围内得到普及之后,基本上人人都有机会接受相应的基础教育。由于人口数量的原因,学生在入学阶段伊始就已经开始从老师那里不断开始接受各种“填鸭式”的知识,在不断的是“刷题打怪”中渐渐成长。经过这样残酷的教育磨练之后,我们对于身边的事物开始学会用学校中学到的现有知识去解释。有一句话可能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了,大概意思就是:万事万物存在即是有理的。

  究竟我们生活中碰到的一些熟悉的事物真的是按照我们平常理解的那样吗?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云无心编写的《万物皆有理:你很熟悉但未必明白的那些事》一书中讲述的内容算得上是大爆冷门了。但从本书书名入手可能有的读者会认为本书单纯是一本博眼球的畅销书,但是本书的作者清华大学生物学硕士和美国普渡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专业博士的求学经历可以说在普及科学常识方面还是很有发言权的。

  本书作者在书中谈到讲授下相关科普常识的时候并没有按照大众期待的那样按照套路出牌,没有介绍什么比较新奇新颖的科学研究成果,,作者更多的是关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熟悉的方面。

  读者在书中会发现,作者书中开篇就从观念认知上给阅读本书的读者上了一课。例如在第一章“生活中的数学与逻辑”里面就对我们平时的认知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和启迪。我们平时不管是吃饭还是干什么事,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做这个事情会有很大几率得到什么什么。我们看到电视媒体和书籍上谈到关于抽烟会导致人患肺癌的几率大大增加,从而很多反对吸烟的人在谈到吸烟这个话题就认为吸烟是非常有害的,而且只要你是经常吸烟的只要换上了肺癌就会认为是抽烟导致的。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虽然很多人都知道吸烟导致患肺癌的几率上升其实指的是风险程度和发病率,但是为什么还是会不可避免滴走入误区呢?这些在第一章的内容里面读者能够了解到到惯性思维和概率对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本来我们人类就是一个善于思考的物种,可能毫不相关的几件事,在事后就会不自觉地将其联系在一起,从而得出自己想象中的结论,这对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是吃饭还是行为处事真的有帮助吗?惯性思维究竟有哪些弊端呢?

  如果你在看完第一章的内容之后开始对本书作者讲述的内容产生兴趣的话,那么在接下来的章节中你还会接二连三感受到更多的冲击和脑洞大开。例如曾经中学物理课本上老师在讲到物体的重力的时候基本上都介绍过伽利略的比萨斜塔的铁球下坠实验,这个实验虽然我们无法亲眼看到,但是这个实验的结果已经深入人心,甚至已经成为定律一样的存在,但是在本书中,你会发现作者对曾经伽利略通过这个铁球下坠实验得出的“物体下落的速度与它的重量无关”的结论根除了不一样的解读。相信读者看到这里会感到非常不可思议,看完之后又会觉得恍然大悟。

  本书就是这么一部让你拿起之后就会感到不那么简单的一本书,里面处处透露出一种熟悉之中见陌生的感觉,希望每一位读者在本书中都能够收获一些之前不曾了解的新知识。

  《《万物皆有理:你很熟悉但未必明白的那些事》》读后感(八):你所知道的可能是错的

  去年有段时间,晚上经常跟家里人一起看《舌尖上的中国》的美食节目,经常是看着看着就饿了,然后就是出去觅食或者自己在家做点儿美食吃。在享受的美食的过程中,也学到了一些科学知识,当时没怎么太注意。直到看到了《万物皆有理:你很熟悉但未必明白的那些事儿》,才发现,原来舌尖上的科普知识大师是云无心老师,原来云无心老师写了这样一本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

  小时候写作文,或者被人问及到你的理想是什么的时候,经常会说是科学家,因为看过的作文选集里面,都是这样回答的。小时候认为科学就是电视上的实验室里的科学实验,是化学课上的瓶瓶罐罐,是两弹一星的核试验等等。但随着时间走到21世纪,科学越来越发达,很多一些日常生活中不解的困惑,也能通过科学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伴随着互联网的越来越发达,一些似是而非,甚至观点完全相左的观念,又充斥着我们的朋友圈,媒体或者网络。楼主是北方人,吃面喜欢配生蒜瓣,家里人都说吃生蒜可以预防癌症,所以吃的愈发心安理得,后来看新闻,又说吃生蒜不能预防癌症。瞬时脑袋里一团黑线,千万神兽奔驰而过。

丘吉尔

  身边很多朋友喜欢抽烟,都知道抽烟有害健康,抽烟抽多了有可能导致肺癌,而烟盒上也都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虽然道理也知道,但是烟该抽还是抽,并且还举例子说。张学良一辈子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还活了101岁,雷锋同志,不抽烟不喝酒,坚持做好事,还英年早逝。举得例子没毛病 ,但是又感觉哪里不对。

  《万物皆有理》书中是怎么说的呢?云无心老师说,这个涉及到吸烟,肺癌和基因的“三角绯闻”。但是,怎么又跟基因扯上关系了?吸烟致癌可以导致癌症,但是不是100%导致,而是一个概率的问题,不是100%导致,历史上的那些大烟枪就是最好的证据。有的人可能天赋异禀,体质特异,但是这样的人百里挑一,万里挑一,你怎么保证你就是那个万里无一的人,还是说要用吸烟几十年来验证一下,你是不是那样的人?就算吸烟不致癌,但是也可能导致其他类疾病,比方说喉咙发炎,干涩,胸闷气短,等等。楼主本人抽烟,但是不上瘾,抽的烟多了,就会出现不良的反应。

打吊针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新闻,说李冰冰在国外拍戏高烧不退,国外医院怎么怎么搞不定之类的,回国之后怎么怎么很快就搞定了之类,说中国医疗水平不比国际的差之类,让国人很是自豪了一把。但是事实真是这样的吗?真相是抗生素!在国外抗生素是慎用的,但是在国内,医生对于运用抗生素有很大的自主权,尤其是在农村。《万物皆有理》书中也说了,抗生素对于退烧杀菌是个好东西,相比物理退烧,吃药或者屁股针,见效奇快,但是有个大弊端,用的多了,如果人体产生抗药性,以后再用抗生素就没用或者药效很差。国外对于抗生素使用都是很慎重的,这也是李冰冰退烧很慢的一个重大原因。

  其实生活中很多这类,看似是对的,但是经常科学的推敲之后,发现跟本不是那回事,比方说汶川大地震时,深圳的蟾蜍大迁移,比方说汽车对于香草冰淇淋过敏,比方说为什么赌博的人最终都不会赢钱等等。

  生活就像是一本考试题,正确的答案需要运用科学去寻找,而答案经常是令人大吃一惊。

封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