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不可挡读后感1000字
《势不可挡》是一本由【美】戴夫·安德森(Dave Anderson)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 00元,页数:2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势不可挡》精选点评:
●最开始看本书对人的4个分类,以为是横纵轴的4个象限来区分,看了之后才知道不是,其实是线性的,根据个人的意识、态度、能力、思维方式、行动的强弱来区分。头脑中很容易就想到那副拉车的画面:1人在前面拉,1人在旁侧扶着,1人在旁侧扶着推,还有1人在往反方向拽。这里好像就是对应了破局、守成、敷衍和朽木。从本书总体来说,有点过于鸡汤,都是宣扬付出、全力、不求回报、奉献...很像国内的成功学的书。对于初入职场的人来说,确实需要看看这类的书,从而避免当那个拽车的人而自己还不知道。用工作的经验、阅历去慢慢填充自己的价值观、个人哲学,这类书看几本也就够了,千万别陷入其中认为不是破局者就没有奋斗、没有前进。 另外这个守成者,不知道原著是什么单词,这个译法给人感觉就是墨守成规的人,对不上。推荐:略读
●自打鸡血
●很有启发很真实的职场人物分类。仔细想想,每个人都有破局者的状态,关键是如何激发,如何更久地待在这个状态
●没什么新东西
●鸡汤书。除了给个人看,教练和管理者更要看看,如何激励和保护破局者
●思维和态度决定了行为,目标也带动行为,能动性?
●团队里这样的人少,中国这样的人老板多
●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益处是,原本在工作生活中模棱两可的概念开始具象化,且有明显的分界,使得我们不能在边界模糊的判断中放纵自己。看了觉得自己需要检讨,很多信息以前都知道道理都明白但是系统地总结后发现,自己破局者的时刻越来越少,渐渐守成。但这不是我想要的,我要做好每件事,完善好每个细节,持续破局,不断追求进步。另:排比的句子太多反而有些累赘,有些翻译也有点绕口。
●鸡汤书,无聊无用
●在这个佛系、丧文化盛行的时代,你可以不和别人争,不和外界争,但是不能不努力。 和自己并肩作战,其乐无穷。而当你一旦成了破局者,最有价值的回报不是获得的名利,而是你成为了别人的榜样,改变了他们的前进方向。
《势不可挡》读后感(一):破局者告诉你,你不成功是因为思维方式不对
很多人难以成功,主要是因为思维方式不对,而这本书,核心就是告诉我们什么是正确的思维方式,以及如何培养这样的思考方式。
作者根据34位成功人士的经验,提炼出了一种思维模式,即破局者思维(game changer mindset)。何为破局者思维?书中引用了李小龙的话:“我不怕一万种腿法各练一次的人,但是我怕一种腿法练一万次的人。”一种腿法踢一万次的人,就是破局者。这一万次,不是随随便便完成的,不是为别人踢,是为自己的WHY(使命)踢,是带着热忱、激情和坚韧完成的。踢一万次不是别人逼着你干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这就是破局者。
而要成为破局者,就要明白破局者拥有怎样的个性特征和个人哲学,在本书中,作者彼得·安德森都会一一告诉我们。但作者也告诉我们,这些个性特征和个人哲学虽和先天有关,但主要还是后天的自我训练决定的。于是,我们可以在书中看到破局者的行动清单,看到他们每天坚持做的事是什么,以及怎样来做这些事。
我们还可以看到大量的生动的故事,比如NBA新星利拉德的故事——这位波特兰开拓者队的球星就是一个典型的破局者。想看细节,不妨开卷。
《势不可挡》读后感(二):势不可挡
1.当你清晰地界定了是什么能使你成为势不可挡的破局者,你就有了度过每一天的专门标准。 2.当你完善了你的WHY,你便自然而然地更加专注于并且可能停留在巅峰状态。 3.正像你所期望的那样,当你的人生有了更加清晰的WHY和目标,你就会更加专注,并且每一天都保持巅峰状态,你会更加持续地全力以赴——你会态度更积极、更有激情、拥有更强烈的热忱。因而,在将来的人生旅程中,你会增强你的信念,历练出更坚韧的意志力。 4.当你努力发展你的个人哲学时,不仅你处于巅峰状态的时间会更长,而且你已提升的自我意识会在你离开巅峰状态时,促使你更快地返回。 5.现在的你渐入佳境:随着态度、激情、热忱、目标、信念和结果的持续出现,你将渴望得到并利用你的动量。这种动量能引领你创建一个日常思维模式训练体系,从而更新你的意识,促使你转变,更能促成你想要的结果。 6.你势不可挡的思维模式、行为和结果自然会使他人好奇你所拥有的,并且激励他们去获得你所拥有的。这便为你打开了一扇门,使你可以用自己的榜样作用、知识和自己的人生去影响他们。 记住:成为势不可挡不是目的,而是一个过程。你认为旅程结束的那一天便是你退步的开始。
《势不可挡》读后感(三):读《势不可挡:提升高绩效思维》
或许是文化的不同,或者是译者的原因,文字表述得有丢丢生硬。不过主要的意思还是领会到了。 围绕着守城者与破局者,展开的有关高绩效思维的锻炼。 两者的出发点跟落脚点都是不一样的,并非单一划分出孰优孰劣,更多是换一种思维去应对一些问题,让原本疲惫的心境焕发生机。 守城者主要是坚守自己的岗位,更多是围绕自己展开的,针对更大范围的因素及影响则不作什么考量。而守城者因为专注于攻克当下的问题,所以特别忙,哪里有问题就去哪里救火,口碑是很OK的,但是实际上这样子根本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 破局者是看全局,包括周边的人,不仅仅是做好自身,也帮助团队甚至行业的人前进,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发自内心的去推动事务,而非只为了完成绩效考核。而在解决问题上,破局者不局限于自己去解决问题,更倾向于授人以渔,让团队伙伴学会解决问题,带领他们成长,这样也有更多的时间去考虑当下以外的事情。 即便当下做不到破局,但是保持这样的思维,能够让你在守城的时候,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能学会预防问题。 其实在守城者跟破局者之前,还有两类人,朽木者跟敷衍者。 这样的思维会弱化一个人的技能、知识、才能和经验,有的人觉得改变内心太虚了,但是思维模式确实会改变你的整个行事过程。 不知道有多少人,至少能跳出来敷衍者的角色。 ——读《势不可挡:提升高绩效思维》
《势不可挡》读后感(四):管理与哲学
很多时候人要面对的不是客观环境难处,客观的事物不一定是我们可以百分百解决的,而更多要去突破的是自己的内心和态度,我们能改变的并且会成功的,自有我们自己。“势不可挡”听起来是一个十分宏大的词语,它包含了勇敢、不屈、坚持、智慧……但是我们面对困难的时候,真正做到势不可挡的,是我们自己的主观思想,并由主观思想延续到行为动作。
《势不可挡》一书由戴夫·安德森所著,他曾保持所在汽车销售公司销售冠军15个月,基于自己多年的企业培训经验,并结合包括商业、媒体、体育以及其他诸多行业34位领导者的成功经验,向我们展示了团队成员的行为对团队产生影响的过程,他把企业中不同绩效者划分为四类——朽木者、敷衍者、守成者和破局者,每一种绩效类型都想一面清晰的镜子,真实地反映了团队成员的思维状态。这种状态会直接强化或者弱化他们的技能、知识、才能和经验在团队成员的思维状态。如果你不想继续抱怨任务重、市场基础差,又苦于无法突破团队绩效,那么本书应该是比较合适的读本之一,它适合所有现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绩效的管理者和员工。本书由国内知名人力资源工作者管然翻译。
本书每一个小节都会赠送给读者一句激励人心的话语,不得不说,在阅读大量的内容后,能够总结出一句句精辟又不失内涵的短句,可见作者的用心,同时本书的内容描述也非常简洁直白,避免读者面对大量晦涩的定义和理论。书中既有社会、组织的宏观层面观点,也有个体和思想层面的更多描述、建议。本书致力于不断强化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让个体带动整个组织的绩效和生产力,这是一种哲学和艺术,又同样是非常实用的管理和技能,无论对于自己的成长还是组织的高效管理,都是不可多得的书籍。
本书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发行,智元微库提供新型读者服务。
《势不可挡》读后感(五):有一种成功,叫“不需要奖励”
文 / 董小琳
最近,听了几堂关于“习惯养成”的课程。发现很多老师都在强调:
一定要定期给自己设置小奖励,才能让好习惯有持续下去的动力。
刚好昨天,在朋友圈里,也看到了类似的内容:
似乎,定期奖励成了实现个人成长的标配。
但今天的这本书却说:不是的!
每次赢了都庆祝,会导致失去长期目标的焦点,而偏离控制区。没有奖励?那要靠什么坚持下去,实现成功呢?
好吧,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读读这本颠覆认知的《势不可挡》。
书的作者是LearnToLead公司总裁戴夫·安德森先生。
著有14本书 为两家国家级杂志撰写专栏 在17个国家做了超2000场研讨会和演讲 15个月蝉联所在汽车零售公司销售销冠。以上这些,如果能做到一项,对于我们来说就可以算作巅峰了。而将所有成就集为一身的安德森,又有哪些过人之处呢?
答案就是:成为“势不可挡”的“破局者”。
书中,作者将人群划分为四类:朽木者、敷衍者、守成者和破局者。
分别代表了——
朽木者-总需要别人替他分担工作、收拾烂摊子,难以独立完成基本工作。 敷衍者-做最基本的工作,刚够不被解聘,比朽木者强那么一点点。 守成者-在思维模式、能力、动机和绩效上表现出很明显的进阶,但在持久性方面不及破局者。 破局者-通过改变自己的内心,进而改变周围的一切。突破自己,提升团队。看到这里,我猜你正暗暗和四种人作对比,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种。
而且,你把自己归为“破局者”的可能性很大。
诚然,前两者不会打开这篇文章来阅读的,因此在守成者与破局者之间,很多人难以界定。
那我们就来不妨来做个测试,看看自己到底属于哪一种吧(扫描二维码即可参与测试)。
如果你得分低于10分,那么恭喜你,属于百分百的破局者。
而得分越高,说明你的“守成者”气质越明显。
那得了高分怎么办?
好吧,我们赶紧来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吧——
片段一:
弗兰克尔解释了WHY的奇迹,WHY实际上是你每天早起奋斗的理由。他还解释了WHY为何拥有不可思议的潜能可以赋予你力量,让你度过逆境、失望、挫折和痛楚。WHY还具有在你身上形成动力和专注的能力,而这正是弱者或者动机不强的人缺乏的神奇技能。WHY是很私人化的,因此每一个人的WHY都不同。没有正确或错误的WHY,只有你的WHY。同时,你可以想象得到,势不可挡的破局者拥有更强大的WHY,这正是低绩效者所缺乏的。WHY促使破局者的专注、精力、努力和复原力更加持久,远远高于守成者、敷衍者和朽木者。
这段让我想起了“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这句话。
有多少人曾被这句话点燃,下定决心要养成早起学习的好习惯?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怎么会这样?
因为你所谓的梦想,少了内核。也就是片段中作者说到的——WHY。
它拥有不可思议的潜能,可以赋予你力量,让你度过逆境、失望、挫折和痛楚。听起来,比“苦哈哈地坚持21天,给自己奖励个小礼物”要强大了很多。
74岁的褚时健,在玉溪市承包荒山开始第二次创业时,不会有“小奖励”; 身背巨额外债,与央视决裂的陈佩斯做“大道文化”时,不会有“小奖励”; 有日本“国宝级匠人”之称,在东京羽田机场清扫了21年的新津春子,没有“小奖励”。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但凡能成大事者,都不会被一些“小恩小惠”所吸引。
他们的心中存在着一个强大的WHY,强大到可以忽略掉暂时的身心不适,只为那个“每天早起奋斗的理由”。
那么,下次当你只想窝在被窝里享受当下时,不妨自问:
我的WHY是什么? 或者说,你想拥有什么,通过努力你能帮助到谁?别再说梦想了,太虚。
破局者需要的是真实的,触手可及的WHY,来驱动自己不断向前。
那,该怎样描述这个WHY呢?
请继续看下一个片段——
片段二:
你的WHY通常可以分为四个要素:
1、WHY的生存要素:你赖以生存的基本所需。
2、WHY的物质要素:财产或实物资产和荣誉(衣服、房子、珠宝、汽车、船、玩具、投资、英航存款、小玩意、奖励、排名、认可等)。
3、WHY的外部要素:你想提供帮助、施加影响、增加价值和留下遗产的人或原因。
4、WHY的永久要素:你现在想播下的种子(通过你的工作、辅导、资助和遗赠)会产生永恒的影响。
在这一段中,作者给出了描述WHY的具体方法。分为四个方面:
生存要素:我想搬进好房子,吃好吃的,买新衣服; 物质要素:我想做成一笔生意、拥有一辆好车、得到高级称号; 外部要素:我想实现自己事业的成功; 永久要素:我想帮助他人,和我一起不断地获得成功。就像播下了一颗种子,不断地成长、壮大。四个方面,让我们想起了著名的马斯洛需求理论。没错,在WHY的分类描述上,四个层次也是逐一递增的:
破局者的WHY,生存、物质要素很低,甚至没有;反而永久要素会占有很大的比例。
当年44岁的陈佩斯在喜剧事业上如日中天。如果只想要满足生存、物质要素,完全可以轻轻松松地过日子。然而,他选择了将所有资金投入到电影制作中,选择了与春晚说再见。这个WHY让他一度陷入人生最大的低谷。但播下的种子,终有一天发芽了,抽枝了,变为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枝繁叶茂。
现在的你,WHY包括了几个层次呢?
是不是可以按照4个方面逐一梳理出来?
然后,尝试着让你的WHY更有意义,更有吸引力吧。
如何变得更有意义?
请接着看下一个片段——
片段三:
要想成为势不可挡的破局者,你需要深思以下四个要点,并采取行动。
1、思考本章中四种WHY,以及其他人的言行中能激励你的外部因素,你的WHY是什么?
2、你的WHY是否足够具体,可以测评和量化?是否足够具体,让你能判断当下的输赢,或者预测你最终的结果?
3、你把你的WHY写下来了吗?这样你每天就可以把它当成早晨例行的思维训练,以帮助你提高专注力和目标。
4、昨天你的WHY让你做了什么?也就是如果没有WHY的话,你不会完成什么事。为了达到同样的效果,它今天会促使你做什么?如果你不能确定该做什么,说明你的WHY吸引力不够。
在这段中,作者给出了让我们的WHY更符合破局者气质的改善思路。
在上一pa中,我们已经按照四个方面梳理了自己的WHY。那么,就从第二个问题开始吧。
1、你想要的结果是具体可衡量的吗?
像我们刚才提到的“梦想”,就是完全不可描绘的:做到什么程度,才是实现了梦想?
很多人都被挡在了这一步。
我曾经问过一些小伙伴:你做这件事的目标是什么?
能立刻清晰说出来的人,寥寥。
因此,要成为势不可挡的破局者,有一个清晰的、可衡量、可触摸的目标,必要且必须。
2、你把自己清晰的WHY写下来了吗?每天都能看到吗?
没有了仪式感,生活很容易变得枯燥无味。
苦读四年,每个大学生都盼望披上学士服的那一天。不为别的,只是想宣告天下:我毕业了。
而且,仪式感也是随着你的WHY而变化。
停留在生存、物质的WHY,会让你定期给自己准备一顿好餐、一个心仪已久的奖励。就像我们开头讲的。 而破局者们的WHY,只是让你在每天的清晨,用培育一颗种子的心态,梳理思维,增强内心动机。你准备给自己哪种仪式呢?
3、如果没有现在的WHY,你不会做到什么?
褚时健会安度晚年,不会去荒山创业; 陈佩斯会继续年年上春晚,不会有现在的大道文化; 新津春子会留在东北老家,不会成为“日本国宝”。合格的WHY自带吸引力,能让你情不自禁地为了实现它,而采取行动,衣带渐宽终不悔。
也只有落到行动上,你才能成为真正的破局者。珍惜每一天的时间,全力求索,去发现自我。
到这里,一个“10分以下”的破局者,诞生了。
在这个佛系、丧文化盛行的时代,你可以不和别人争,不和外界争,但是不能不努力。
和自己并肩作战,其乐无穷。
而当你一旦成了破局者,最有价值的回报不是获得的名利,而是你成为了别人的榜样,改变了他们的前进方向。
所以,别再想那些“小奖励”了,人生最高级的活法,是听从内心的力量,做真实的自己,活出想要的模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