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枝败叶》读后感1000字
《枯枝败叶》是一本由[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50元,页数:1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枯枝败叶》精选点评:
●一切的开始
●马尔克斯的时间,是一碗稠糊的紫菜蛋汤。
●通过多人描述来完整讲述一件事只有马尔克斯可以做到。
●优秀的作家 不管写几个小时 几天或者几年 几十年 总是下笔有神 ——端午假期六月七日于钟书阁·武漢群光店读完
●“很多年后,马尔克斯会把这些主题一再呈现,只是改头换面,而且披上他的魔幻幕布。但在《枯枝败叶》里,他像是怕第二天世界就会毁灭似的,风风火火,把一切都写了。他搭进了一切技巧,非只如此;他仿佛要把一生要抒写的主题和人物,全部挤在一部短小说里:死亡主题、隔绝主题、被幽禁的外来者、孤独、战争、涌入镇子的枯枝败叶、多视角叙述、一点点(但是不多)魔幻现实主义、香蕉公司,以及他身为上校的外祖父。”
●无处不在的马孔多,无处不在的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枯枝败叶作为老马的处女座,在表达上虽然没有之后的作品那么排山倒海荡气回肠,但老马讲故事的天赋足以展现。三种视角不断转换,慢慢推开故事的卷轴。十二年后,百年孤独从它身上脱胎而出,这真是一份孤独的执着。
●此刻我很失落,老马的虚构作品,我已经读到只差一本,这种失落,就像眼瞅着权游只剩六集;此刻,我又有点小雀跃,因为剩下的一本,叫《百年孤独》。 《枯枝败叶》是一部习作,却更像电影预告片,它将一个未来大师悠长而宏大的虚构世界中那诸多令人难忘的角色和元素独立出来并以一种任性、炽热、不顾一切如近乎炫技的方式组合闪现,哦哟,孤独将至。
●交叉不规则的多视角叙述,反复的对白,没有名字的爱吃草的主人公,没有谜底可揭晓的故事,够魔幻~
●马孔多的阳光和阴影是井水与河水的关系,在阳光冲入阴影的时刻,你会感觉到暂时的力量……oh btw,这是马尔克斯的处女作呀,已经很有《百年孤独》的味道了
●没get特别好的点……
《枯枝败叶》读后感(一):归来,是行走的茉莉
马尔克斯为什么在那么年轻的时候就描述出这世间的沧桑变化,就能够看穿这世人回归本源的孤独寂寞。世间的繁荣真的是繁荣吗?也许是虚幻假象,也许是诱惑人心的潘多拉魔盒,也许是警幻仙子的宝鉴,一面能治病,一面能要命。文中一直提到,上校和女儿会经常闻到院子里的茉莉花香,茉莉是一种会走路的花,那是妈妈的味道,那是圣洁、香甜、爱的味道,那才是希望被永久留下来的味道。
《枯枝败叶》读后感(二):枯枝败叶 印象深刻的句子
我本以为死人看上去大概像普通人在静悄悄地睡觉。现在一看,也不是那么回事。死人像是个刚吵过架的、怒气冲冲、完全清醒的活人。 灯光照出梅梅的侧影。她那印第安人特有的粗犷神情,像马鬃或马尾一样浓密平直的头发,让她看上去就像一尊正襟危坐的神像。坐在店铺后面这间热气腾腾的小屋子里,她的面色发青,好似幽灵,说起话来,恰如神在讲述自己如何饱经人间沧桑。我过去从没有和她接近过。可是这天晚上,她突然如此诚挚地向我表露出亲切的感情,我感到一种比血缘关系更牢固的东西把我们连在一起了。 他在一本书上读到过,亲人去世了,应该种上一株茉莉,这样就能夜夜想起她。 “大了你就懂得了,茉莉是一种会走路的花。” 我还是不懂。我感到身体猛地一颤,好像有人碰了我一下。我说:“哦!”她说:“茉莉花和人一样,死了以后夜间就出来游荡。” 她说我刚一落地,妈妈就穿着结婚的礼服被放进棺材。 “人总是有准备的,上校。自己冒的险,心里都有底。真出了什么岔子,那也是事出意外,力不从心。”
《枯枝败叶》读后感(三):无形飓风离去后
这本书很短 好像就简单的讲了讲大夫死后收尸的事,又好像慢吞吞的记叙完了几十年的光景,马孔多曾只是一个败落的小村子,香蕉公司带着枯枝败叶席卷而来,又匆匆离开,这个村子又恢复了从前的样子。三线并行的叙事角度起初让人有些许困惑,上校,伊莎贝尔,佩佩祖孙三人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自己活在世间的这些年。枯枝败叶的到来好像让人们更相信宿命论了,上校甚至觉得他们的存在不过是在实现一环套一环的预言罢了。书中最耐人寻味的就是大夫这个角色了,他莫名其妙的到来,事出有因的搬走,又自作自受的被这个村子所厌恶,书中不止一次提到他和“小狗”教父相像,或许,这是一个人的两个人格的体现吧,一个受人尊敬,一个却遭人唾弃。阳光是我们每天几乎都要见到的并且一起生活的事物,在马尔克斯的笔下,它仿佛活了起来,它自由自在,总是顺着空隙冲进来,想要把目之所及的空间占有,它驱散那些腐朽的味道,好像能够真正的给马孔多带来光明一样。这个小村镇,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变迁,从衰败到繁华,再到落寞,一场无形的飓风悄悄的来,又悄悄的走,如果有空的话,大家不妨回去照看自己的炉子吧,不要让牛奶煮沸,也不要让米饭烧干了。
《枯枝败叶》读后感(四):有一点“烧脑”的枯枝败叶
枯枝败叶,是我唯一一本认真读,感觉真的有点懵的书。
1.他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关键是三个人不停切换,视角观点认识都会不一样,就有一点混(特别当你没有认真看的时候你肯定会分不清楚)
2.这本书从一开始就会有迷,但是当你在寻找真想的途中反而越来越感觉到寒气和走向深处的迷宫(其实到最后也没有答案)
3.这本书短短144页其实就把马尔克斯差不多所有作品都铺了一个垫,所以内容你可能有些还是要看了他之后的作品倒过来才看得懂
4.这是马尔克斯的处女作,他说他为这本书倾尽了所有写作技巧,但是像我这么菜鸡的人就读不出来,而且这本书只写了半个小时间发生的事情,中间一直插叙,过去现在不断交叉,还是比较烧脑
5.就像我第一点提到的,谜团和孤独以及死亡的味太浓了,可以说这本书没有哪里是有稍微好一点的事情,读来可能会比较压抑。
最后还是觉得把之后马尔克斯的作品看了再倒回来看是个不错的选择。
《枯枝败叶》读后感(五):“枯枝败叶”冷酷无情。“枯枝败叶”臭气熏天。
内战这一主题几乎总是出现在马尔克斯的笔下。本书枯枝败叶也围绕“内战的遗物”这一主题展开叙述。
大夫的上吊自杀是本文的开端也是中心事件。
制作使我快乐:)上校对大夫的爱和告白是本文的亮点也是我觉得意想不到之处。
【但如今,我毫不怀疑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他。我在内心深处发现了这样一股神秘的力量,就是这股力量促使我从一开始就极力地保护他。】(摘自P97)
完结。撒花:)
Tips:
这是我读马尔克斯读得最快的一本书:)
比起我读过的他的其他作品,这本书还是欠了点意思。这一版本的翻译,字句、格律都比较容易理解。短句、章节以及格律都比较分明。很好阅读。
又是靠近马尔克斯的一天:)
完结。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