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咖啡馆之歌》的读后感大全
《伤心咖啡馆之歌》是一本由卡森·麦卡勒斯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1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伤心咖啡馆之歌》读后感(一):人人都愿意做个施爱者
书里对示爱者和被爱者的那段描述直击心灵,耐人回味。以至于书已读过多年,三个主人公之间诡异的爱与被爱故事仍然魔咒般萦绕脑海,难以忘却。
如作者来说,做个施爱者是幸福的,把心中的幻想寄托在“被爱者”身上,喜欢从“被爱者”的一举一动中获取幸福和意义,恨不得把“被爱者”的灵魂剥开,裸露在自己面前。
这不就是大多数明星“粉丝”的幸福来源吗?所以粉丝追星的时候一定是乐在其中、满怀幸福且充满干劲的,正如书中女主人公在咖啡店最有起色的那段日子。
但时过境迁之后呢?当主人公走出故事,站在读者的角度再来审视故事内容,会不会也像我们阅读这部小说时一样,觉得怪诞且压抑呢?
《伤心咖啡馆之歌》读后感(二):装帧、翻译都不错的
《伤心咖啡馆之歌》之前读过上海三联李文俊译本,也胡乱的写了些札记,读完发现自己还买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一册,于是又读了一遍。
关于内容,实在也没啥可以再说,还是说下这本的装帧与翻译吧。
大星文化出版的作家榜文库,有些制作很不错,这本《伤心咖啡馆之歌》应该说制作上乘。
首先,封面及插图很别致,妖冶中有一些张力,奇怪而又与书中内容密切相关。随书并附送了一张明信片,蛮有趣的。
其次,作为精装书,带有丝绸书带,考虑周全。现在很多精装书都没有绸带了,算得上难能可贵。
第三,整本书读下来很顺畅,没有明显的生涩之处,这也相当不容易了。
《伤心咖啡馆之歌》读后感(三):家庭困境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但是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马丁家庭的不幸在于妻子由于孤独而养成了酗酒的坏习惯,并引发了马丁的很多担心。他尽力在做好父亲的事情,同时也尽量做好工作。虽然他担心着妻子酗酒问题的愈加严重,但是在看到妻子睡颜的同时又心生哀怜。
一棵树·一块石·一片云
一位在爱情中受伤的流浪汉,自以为建立了一种科学体系,他可以爱上任何东西,这样他就不会再受到爱情的折磨。但是当他把他的这个体系,告诉他认为自己爱上的一个男孩时,这个男孩却问他是否还会想起那个最初伤害他的爱人时,他却没有回答离开了。所以爱情啊,还是需要双方都付出,都有回应才会快乐,否则单方面提出的话,感受更多的是痛苦。
《伤心咖啡馆之歌》读后感(四):从《伤心咖啡馆之歌》中体会出的一些东西
简言之就是,不要企图在爱情里摆脱孤独。 来到这世上,我们都是不圆满的,不自足的,内心嵌着或大或小的空洞,自我表达的欲望使我们渴望共鸣,渴望爱情,渴望解救。但人与人的精神隔绝,总是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感同身受,一个人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无法彻底了解另一个人,在他人的世界里,我们顶多只能像点着蜡烛的小孩在无尽黑暗中漫步那样,照亮昏黄而有限的一隅,这时个体就会陷入更深的孤独之中。越是孤独,越是想爱,想抓住那棵稻草,越是陷入万丈深渊。原来孤独,才是人一生的归宿。 原来爱是种个人体验吗?真正的故事发生在恋爱者本人的灵魂里?细细想不免有些悲观,作者还说,“往往,被爱者仅仅是爱者心底平静地蕴积了好久的那种爱情的触发剂。每一个恋爱的人都多少知道这一点。他在灵魂深处感到他的爱恋是一种很孤独的感情”,也就是说,被爱者是谁并不很要紧,只是他身上某种特质能激发施爱者的爱情罢了。对此我深表赞同。有时爱上了爱情本身,陷入了幻想,而不是对方如何如何。
《伤心咖啡馆之歌》读后感(五):乌泱泱的情绪
这篇小说给我的感觉是黑灰色的,偶尔有一些白色的光。
剧情没有什么精彩之处。
可怜的女主,虽然顽强却败给了所谓的爱情。反而让人看完后,对爱情没有什么憧憬。最终那个爱别人的人,输得最惨。从剧情的角度,作者明显草草了事。很多开头的悬念一直没有去解读。
倒是留给了人改编的机会。
如果阅读时,把故事看成画面,女主出现的环境里,才有生机和色彩。女主在受伤之前不断创造故事里的希望,而最终也没有了希望。
都不想把描写她对人的好当做善良或者爱。
起先我以为是一种自我的追求,可是作者没有去解释,也没有留给我们思考的机会,直接开战。最终财富全部逝去,人财两空。
一个强悍的女人,一个倒霉的女人,一个失败的女人,一个由善变恶的灵魂。
反而让我更想去思考作者写这篇的时候,她的处境和心态。
乌泱泱的,看不清自己和他人,所有的希望最终都是泡沫。爱情不过是救赎自我的情绪。
乌泱泱的情绪罢了。
《伤心咖啡馆之歌》读后感(六):怪战士的爱情故事
大学的时候,看到这本书的书名就觉得是一个有点小资和无病呻吟的书名,那时候我正特别讨厌小资感觉,所以这本书名儿和《心灵是孤独的猎手》看一次就要吐槽一次。结果今天开始看完,觉得这本书根本米有那么无病呻吟啊,而是充满了力量。
干练孤独强势的阿梅利亚女士有点像防御力很强的女忍者,无论是对自己的工作还是身边的人,把自己的心用铠甲抱起来的女人却遇见了一个拿他没办法的人,这份感情在读者的我看来是不搭,是不理解。但是在卡森麦卡勒斯陛下就是温柔,温柔的目光,温柔的语气,乐意和对方分享自己的财富和精力。遇见心里最柔软的部分,理智和常态变化了妥协了,虽然结局并不开心,但是阿梅利亚女士用自己的勇气和行动争取了。
一个向往远方自娱自乐的侏儒坡子用邻居的话说身在福中不知福“”,一个面容帅气但是也失去过喜欢喝自由的暴躁男士,你不知道他是想怎样毁掉前妻。他们三个相互影响相互纠缠,但是故事基调不低沉,虽然结局出人意料,但是这是一篇充满了感人力量的小说。
坚强,执拗朴素的感情故事,出乎意料。
《伤心咖啡馆之歌》读后感(七):爱和孤独,时而对立,时而相依
读完这本书的简介,我就认为它会吸引我。
核心之作《伤心咖啡馆之歌》,读完的时候内心还是挺平静的,但是当我把这个故事复述给一个姑娘的时候,姑娘的眼眶红了.....我才意识到,这则故事是多么触动她的内心,麦卡勒斯写进了她的心里。
爱与不爱,都不需要理由,大众和世人眼中的般配与否与你的内心毫无关系,因为他们的定义是客观的,而爱情的产生是主观的,无意识的,更是随心的。
艾米莉亚小姐的爱是真挚的,不凑合的,所以一旦爱上,便义无反顾,用尽心力,甚至连短暂的分离都不能承受,但是无论你被爱之前是什么怂样,被人爱上了,就立刻趾高气昂了,把不对称的爱表述的太贴切了。
深爱而不得之后的报复,最狠莫过于你爱他,他爱我,你追我赶,永远寻不到所爱。直到被爱伤透的那一刻,自我封闭可能是艾米莉亚小姐唯一的救赎。
除此之外,《神童》对我的触动也很大,一个被寄予厚望的小天才,付出努力的同时背负着常人不可体会的心理和精神压力,当压力积聚,费劲努力也不能完美的那一刻,宣泄吧,孩子。
最后一篇也很喜欢,这是因为爱而受了多大的伤害,才会体会出要学会爱石子....这些毫无回报的物体。
如果你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不要轻易去看,会触动你不愿意承认和触碰的柔软面。
《伤心咖啡馆之歌》读后感(八):爱是一个人的修行,不求所报,自然无悲亦无喜
人生而孤独,在爱人寻求着灵魂的一丝慰藉 。阿梅莉亚遇上她的利蒙表哥,如同卖火柴的小女孩,点亮手中的火柴,让她感受到了“温暖”,然而这“温暖”在她的前夫出场时,就像那随风熄灭的蜡烛一样,只剩下一缕轻轻烟,而这仅存的一缕烟也随着与马尔文.梅西决斗的生死关头,驼子用他弯曲的小指头紧紧掐住她的脖子时熄灭了。真正打败阿梅莉亚的不是强大的前夫,不是驼子,二是那没有出处孤独绝望的爱!重重的把阿梅莉亚压垮了,就如同马尔文.梅西一样再被阿梅莉亚狠狠抛弃后就这彻底堕落,最终成了阿梅莉亚的梦魇。这往后的岁月里,阿梅莉亚真的如同她那些个被木匠钉死门窗的房间一样,彻底把自己封闭了。这个小镇再无咖啡馆,这个咖啡馆见证了阿梅莉亚像泡泡幸福短暂甜蜜的时光,咖啡馆也随着阿梅莉亚的幸福一同消失了。麦卡勒斯写道,爱情的价值与质量取决于施爱者本身,正因为如此,我们大多数人更愿意去爱别人而不是被人爱,因为施爱的一方永远想要把他所爱的人剥得精光。所以爱是需要回馈回报的,如果能放下对付出爱有所回报的执念,也许就会少很多悲伤的故事。爱是一个人的修行,以一颗宽容慈悲的心去对待,就会看开,就会积累善因,自然福报也不会远行。仅仅是个人的一点看法,分享一下。
《伤心咖啡馆之歌》读后感(九):孤独是长久的
翻开《伤心咖啡馆之歌》这本书,开始最吸引我的是这本书的是这本书的封面,色彩鲜明,在花树的后面屹立着的小楼仿佛就是那座咖啡馆。 《伤心咖啡馆之歌是卡麦斯》的短篇小说合集,包括了处女作《神童》、代表作品《伤心咖啡馆之歌》以及《泽伦斯基夫人与芬兰国王》等等七篇小说。 《伤心咖啡馆之歌》描写 的是南方小镇上的孤独的灵魂的故事。 在卡麦斯笔下南方小镇里面发生的事情就这样跃然纸上, 文字间能读到人性中的孤独。 阿梅莉亚小姐是小镇上最富有的人了吧, 她拥有这座小镇上的多处产业, 同时还拥有小镇上的一座咖啡馆, 这里是方圆几英里最好的一个消遣的地方了吧, 阿梅莉亚小姐还是一个医生,她会给小镇上的居民看病,自己还会配置药物, 但同时她的性子也相对古怪, 她好斗的性格,使得她哪怕走在大街上摔了一跤也要想想去法官那里去告谁, 而她的第一段婚姻, 也是唯一一段婚姻仅仅持续了几天, 这个娶了阿梅莉亚小姐的人就是长相英俊但是新歌残酷的马尔文.梅西,他因为爱情改变了自己的性格,最后娶到了阿梅莉亚小姐, 而这段婚姻也没有持续多久, 他就被阿梅莉亚赶出了小镇。 几年后阿梅莉亚收留了驼子,驼子使这座咖啡馆变成了欢快的咖啡馆, 而且人们也更加喜欢这样的咖啡馆。 直到有一天马尔文.梅西回到了这个小镇,这次的回归是为了报复, 而驼子也成了马尔文的追随者,三个人再次被命运纠缠在了一起。 故事的最终,阿梅莉亚失去了自己的酿酒厂,家里的财务也被洗劫一空,原本摆放在咖啡馆里的钢琴也被毁掉了, 阿梅莉亚小姐找来的木匠把家里的窗户封上了, 性格也变得更加的古怪。 她店里的东西都涨价了,对待病人也更加的冷漠, 原来孤独才是人的宿命,而且什么也改变不了。
《伤心咖啡馆之歌》读后感(十):孤独的爱
⌛ ☞2020.04.02-2020.04.05 这本书由七个故事组成,七个故事都在讲不同的人所经历的事情,有旅居者,有老师,有孩子,有咖啡馆主人……但是他们身上都有着一种绝望的孤独感,一种不被人理解的孤独。在这些故事里我最喜欢的还是《伤心咖啡馆之歌》,这个故事里麦卡勒斯提出了一个观点,我也很赞同,她说:“世界上存在着施爱和被爱这两种人,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通常,被爱的一方只是个触发剂,是对所有储存着的、长久以来安静蛰伏在施爱人体内的爱情的触发……正因为如此,我们大多数人更愿意去爱别人而不是被人爱。几乎所有人都想做施爱的人。道理很简单,人们只在心里有所感知,很多人都无法忍受自己处于被人爱的状态。被爱的人害怕和憎恨付出爱的人,理由很充分。因为施爱的一方永远想要把他所爱的人剥得精光。施爱的一方渴求与被爱的一方建立所有的联系,哪怕这种经历只会给他带来痛苦。”所以阿梅丽亚小姐害怕和憎恨着马尔文·梅西,驼子也以这样的态度对待阿梅利亚小姐。曾经阿梅利亚小姐把马尔文·梅西毁了,之后马尔文·梅西和驼子又把她所拥有的一切化为灰烬。在故事的开头,阿梅利亚小姐孤独一人,故事的最后,她再次回归孤独之中。 故事的开头以咖啡馆为背景开始讲述一个故事,故事的结尾依旧以咖啡馆为背景结束。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奇奇怪怪的人,被孤独和绝望笼罩着,麦卡勒斯借主人公的经历道出一个个人生哲理,比如:付出爱的人总是卑微而又会受到伤害的;比如:有时候为了承受痛苦,幻想也是有必要的……麦卡勒斯在描写场景及人的样貌时,笔法十分细腻,比如在《伤心咖啡馆之歌》里描绘的广场,小镇,月色,在她的描绘下我似乎都能在脑海里画出对应的场景。在《神童》里麦卡勒斯一再重复“神童神童”,再加以一连串的琴声描写,以及老师的叮嘱,那一刻我的耳边似乎也响起了“神童神童”的声音,同时伴随着疯狂而快速的钢琴声,令人窒息。这些故事可以帮助读者去探寻麦克勒斯真实的内心世界,她桀骜不驯,拥有着浓郁的艺术家气质,以自我为中心,但又很真实,她将自己的真实经历及体验汇集起来,就造就了这本书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