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昨日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

2021-03-18 03:21:3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

  《昨日的世界》是一本由[奥]茨威格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44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昨日的世界》精选点评:

  ●茨威格的这本回忆录让我真切感受到平和文字中的气势磅礴——前面一些章节满是活泼、自豪与爱意,兴致勃勃;后面则充斥着失落幻灭、感慨无奈。如此身份经历和颠簸流离,我也几度随着他的兴奋与惆怅落下眼泪。在这样“命该遇到”与生逢其时的年代,总见天赋之人领先一步敞开心扉,总有因限制而显现出来伟大的内心自由。

  ●精准的翻译带来无与伦比的优雅。

  ●里面有很多描写的少年时代的事情,带入现在或者说我的少年时代也可以说的通。后面看到许多感觉很久远的作家,然后被种草了很多的书,或许想要五年后再看一次,感觉那时候我熟悉的作家会更多。

  ●好像和这样的人对话,或者只是让我有一个现场聆听的机会 好臭屁哦,强烈慕强的傲娇,但是大事生死面前又是一个普通的50岁大叔,除去外界一切评价和噱头,利己一面背后是我们可以捱过苦难但是却绝不至于喜欢苦难

  ●让茨威格来梳理十九世纪末至二战爆发欧洲命运多舛的岁月再合适不过了。他的每个句子都蕴含着充沛的情绪,他和罗曼·罗兰、里尔克、弗洛伊德等人的相遇和交谈多么的心潮澎湃,阴云来袭时他的内心就有多么沉痛。他是犹太人,同时也无法撇清自己浸润在德意志文化中的事实,但他明白不能一味地散播失望情绪,他还肩负着把反思兑现成实际行动的崇高责任。

  ●茨威格出身优渥,他的精神世界是丰盈而小资的,他的作品细腻,情感丰富,也是在这个时代依旧畅销的原因。 他算不上顶尖的作家,终其一生,全身心追求文学,他的理想毫无疑问是高尚的,甚至在精神上是追求完美而神圣的,因此当他理想中的欧洲被毁灭后而选择自杀。 我们心底里也是追求高尚和美的,很容易对他真诚的文字产生共鸣,茨威格就是文艺的同义词。不过由于他知识和思维的局限,对社会公共生活和时局的批判是有失偏颇的,即使正确,也有许多废话,隔靴搔痒。 我感触最多的是对一项事物的理解,首先必须是技巧性的、深入的,而后才是情感性的,以错误的方法认识事物,即使积累再多,也难探寻其本质。茨威格在文学吸收和创作上是广博而深刻的,他也是那个时代的绅士,作为一个反战的代表,值得我们牢记。

  ●【金句频出】文笔真是出神入化,流利极了,能写大场面(历史进程中的某一瞬间),又能写细腻心思,而这种神力来源于千百次反复练习和对简洁风格和不断追求。而读了这本书再去读其他作品会更容易理解一些,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话说茨威格的社交经历都是神一样的体验啊。

  ●我们只可窥见昨日的吉光片羽

  ●我们费了多大劲才有现在的美好生活,可一场革命、战争就能轻易毁灭它。文明是那么无力…

  ●他的文字有着流水一样连贯的音乐性,没错,茨威格是一条鱼。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一):旧时代的回音

  茨威格所怀念的那个自由的、热爱和平的、人道主义的欧洲,恰恰也是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的殖民地进行疯狂剥削的欧洲;从一个被殖民者后代的角度看,这书所颂扬的那个“美好时代”,真的有点讽刺。换一个角度想,如果“漫长的19世纪”真像他回忆的那样美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宁可舍弃一切也要改变它?在他看不见的地方,一定还有其他事情在发生着。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二):看完本书,令人感慨!

  作为一个犹太人,茨威格被德国驱逐到英国;在英国向德国宣战时,作为一个德国人,茨威格又将被驱逐出英国,这个时候,他感到了一生中从未有过的孤独。这也许就是他在写完这本自传三年后选择结束自己生命的最主要的原因。看完本书,令人感慨!

  果然是一本好书,这是我看过茨威格的第二本书,《人类群星闪耀时》是第一本,这两本书都深深的打动了我。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三):人文主义者

  原来教育僵化、压抑天性的问题是古来有之,原来喜爱的作家和音乐家是很好的相识,原来犹太人是希望跻身知识阶层以摆脱身上的铜臭味,原来一战和二战是一场在三十年前就悄悄酝酿的人类灾难。

  书中值得学习借鉴的思想的闪光点以及那些品德耀眼的伟人太多,只能等以后有时间再另行整理摘录。但是就最直接的印象上来看,茨威格所欣赏的一类人大多是宁静淡薄,远离喧嚣荣誉,拥有好心肠和礼貌,做事专注集中,关键时刻保有良知,倡导国际主义的人文主义者。正如他本人。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四):感性的理性主义者,理性的感性主义者

  茨威格的作品对我是有一种魔力的,我喜欢这个作家。书中讲述他所经历的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欧洲变迁,传统到解放到剧变。时代激流猛烈碰撞时期的人与事有太多魅力。每个个体的经历被迫曲折而丰富,从而映射出历史的喜与悲。茨威格正是代表者之一,这个世界给过他希望,又残酷的把它捏的粉碎。最终他选择结束生命,我想他只是厌弃了昨日的世界,对明日的世界一定还心存希望。令人慰藉的是什么呢?岁月的洪流淹没了曾经令他窒息的一切,而留下他无数的作品一百年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2020年2月25日凌晨于北京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五):这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生活在奥地利维也纳的犹太人茨威格描写了他从1881年出生后的欧洲,描写了一开始无比美好自由随后经历一战二战的欧洲,出生富裕犹太人家庭的他 生活享受了极致的自由,无拘无束地追求所热爱的文学和艺术,并且一次次如愿的与欣赏的作家艺术家结交朋友 灵魂畅谈,看他描写的欧洲是今天也无法达到的艺术之享受。昨日的世界,我们也已错过。 “这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尤其是身为希特勒法西斯所针对犹太人中的一个,曾经作为“世界公民”的他到五十八岁时才真正发现,一个人随着祖国的灭亡所失去的,要比那一片有限的国土大的多。 他在逃离到巴西后还是无法面对这个变化极大的世界,当完成这本自传后就选择与妻子自杀。自杀在我看来并从代表懦弱,尤其看完书后更加理解他的选择,这个时代是欧洲的兴衰史,也是他自己经历的明光与黑暗的兴衰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