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密尔顿传读后感1000字
《汉密尔顿传》是一本由[美]罗恩·彻诺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976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1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汉密尔顿传》读后感(一):这本书还很值得推荐
确实是一个人才,本来美国可以变成阿根廷一样的农业大国,结果活生生的把美国改造成工业大国。把一个美好的没有侵略性的美国改造成一个军事霸权的帝国。自己老婆怀孕的时候还出轨,确实是人品非常的烂。只是在对待奴隶的问题上有一些亮点,但是在恶化美法关系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最后自己的儿子跟人决斗而死,他本人也万念俱灰,走向了跟人决斗之路,也是自求死亡获得救赎吧。此书就是美化了英国的叛国贼勾结法国分裂英国的事实。
《汉密尔顿传》读后感(二):美国式传记
原来听过这作者的摩根财团,不错,所以很期待他这本号称巅峰之作。 将近1000页的精装书送到时吓一跳,不知要读多久,毕竟现在的生活节奏如此快。 后来读起来特别流畅,每天50页毫无问题,很享受这种详实娓娓道来的美国式传记风格。 汉密尔顿个性自负天才又爱国最终又固执悲剧的一生读罢,给我打通了美国早期历史华盛顿 杰斐逊 麦迪逊 独立战争 联邦当人文集 美法关系这片脑子里断断续续的地图。 后续扩展阅读面也打开了,很想再读一些南北战争的东西,林肯或格兰特将军传记等等。美国式传记巅峰作品,有历史兴趣的尤其推荐一读。
《汉密尔顿传》读后感(三):有血有肉的历史
历史在罗恩·彻诺的笔下不再是冷冰冰的学术研究,而是有人情味的戏剧。
《汉密尔顿传》读后感(四):书评
每天听本书听的。
汉密尔顿的一生再次证明,对一个人来说,明确的目标非常重要,其次学习力和洞察力等方法是通向成功的捷径,当然,伟大的成功则由远见、果敢、运气组成,个人需要承担巨大的责任和不确定性。
《汉密尔顿传》读后感(六):译者之一说几句
没有想到这本书网友评价如此之高。真是感觉又光荣又惭愧。
这本书是我2005年刚从LSE留学回来时候翻译的。那个时候我刚加入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几个月,正逢司法考试复习假期(我们律师事务所不成文的规矩),上海三联书店的编辑王笑红问我想不想翻译一下这本书。我当时正好复习的头晕脑胀,于是就接了这个活,翻译前言到第十二章。这是我人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翻译大部头严肃作品,完全没有经验,基本可以说是司法考试复习换脑子的产物。翻译出来的第一稿有大量的中国成语和俗语,并且高度依赖维基百科,当时我还加了大量很不专业的脚注,可以说是半成品,后来经过了上海三联编辑的大刀阔斧的修改。然而上海三联因为种种原因,一直到翻译权授权过期也没能出版,知道2018年被现在这个书商出版。一晃十三年了,我也拿到了税后20000元稿费。如果是在2005年收到,还是个不小的外快呢,那一年我全年税后收入也才15万。可惜已经是2018年了,房价翻了十倍了。
总之如果头十二章有任何的翻译错误,还是我的问题,不过作为一个毫无经验的业余译者,也请大家轻喷。
《汉密尔顿传》读后感(七):一代写稿王的陨落
才华横溢,争议无数,学霸、写稿王、演讲家、将军、废奴主义者……无论从独立战争还是政党斗争,乃至生命最后一刻,“如果他们打破统一,那他们就打碎了我的心”,逝世后留下的沉重债务,以及汉密尔顿都无愧于“无私”二字。尤其是这样的经历,相较于其他长寿的美国国父,汉密尔顿的超前的政见和他的“短寿”自然让人更加意难平。
只可惜因作者个人喜好,汉密尔顿的政敌几乎都是尖酸刻薄的单一反派形象,毫无立场的伯尔,一味攻击他私生活的亚当斯夫妇,至于杰斐逊,从头到尾基本上简直被写得一无是处,可能要读相关传记才能全面了解。
《汉密尔顿传》读后感(八):伟人至伟,凡人亦凡
很汗颜地说,读这本书之前我都不知道汉密尔顿是谁,也不记得为何要开始读这本书,可能是被封面的“美国国父之一”所诱惑才打开的吧。老实说,这本书每三分之一读得感受都很不一样。前三分之一有些无聊,很象传统的史书,我是抱着“为何说他是伟大的?”问题去读的,但读了半天也没明白为何他那么厉害,等到读到他建立银行,建立美国至今运转的金融体系后又开始了无奈的第二个三分之一,无论我们耳熟能详的“伟人”们如何伟大,也无论书中的记载符合史实多少,但就今天在美国上演的一幕幕都让我相信这两百多年前的是真实可信的。党同伐异,联邦党和共和党,杰斐逊亚当斯麦迪逊所有这些今天闻名肃立的伟人都有其平凡人的一面——狭隘,虚伪,自私…。最后的三分之一,是悲伤的,汉密尔顿最后的时刻我几乎是以快进模式读下去的,因为不忍卒读,一个伟人以“决斗”的方式猝然离世,虽然可能这样的离别维护甚至抬升了他身前的荣誉,但为其陨落或许使国家使家庭蒙受巨大损失而扼腕。无论如何,斯人已逝两百多年,终究如何,事实和历史会告诉世人,什么才是伟大的光荣的。即使汉密尔顿作为一个普通人有其平凡普通的缺点,但相信美国这两百多年的一切有他的功勋和荣耀,对此,我肃然起敬。
《汉密尔顿传》读后感(九):札记
《汉密尔顿传》读后感(十):幸运的美国
看完这本书发现之前去纽约和波士顿的时候,很多次路过过他的踪迹,埋葬他的三一教堂,住过的宽街,甚至波士顿的图书馆,但是无一例外地被我忽略了。以后有机会要去Harlem拜访一下他的故居。
Hamilton是个过分的天才,同时也是个太彻底的戏剧式的悲剧人物了,以至于如果不是因为这是个真人,这些故事写出来一定会被人骂太假太不合情理。
也完全可以理解LMM所说的,为什么hiphop是表现他最合适的形式。以他的文字吞吐量,表达欲,不被当下现实束缚的精神等等方面来说,他所表现出的“real”和“authenticity”,确实足以在任何嘻哈圈的OG那里赢得一句“respect”。
美国能够拥有Hamilton,实在是过分的幸运。哪怕当时的美国,甚至之后五十年的美国,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他在美国独立战争后这二十年完成的事,是许多国家用了两三代的领导人,甚至好几次革命才能找到的道路。虽说是一个被政敌诋毁了数百年的国父,但是美国这两百年的发展里,毫无疑问镌刻着他太多的基因。
历史确实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也是会说谎的小姑娘。Lucky for him, there is a Ron Chernow, and there is a LMM. Storytelling does defines a lot of th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