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父母保持距离,保护自己的小家庭
Stephan Schmitz
给我写信,发送至,800字以内,所有来信默认为可以公开。不希望公开,请至微博问答。回复“微博问答”看使用方法。
读者来信
鲁姐你好,平常读您的公众号,发现你跟父母相处很融洽,阅历丰富,所以写信想听听看你的建议。期待可以收到你的回复。
我是90后,独女,农村长大,典型的留守儿童。上了大学之后留在大学所在地,买了房,成了家,目前孕晚期。父母55左右,之前一直在广东一带打工,非常辛苦,去年我爸查出来糖尿病,目前他们已经回到老家退休。但这主要是我妈的想法,因为年轻时略有文化,在工厂都是做文秘工作,后来年纪大了,找不到同类型的工作,做了一线工人,身体上的辛苦她无法再坚持,于是强烈要求回老家。但爸爸近两年因为经济不景气的因素,一直没能连续工作,基本没有收入,加上自费的养老保险还差两年,所以他本身是想找点轻松的活儿再干干。于我,也不希望他们过早进入啥也不做的生活,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兴趣爱好可以支撑那么多的空白时间,又做不到真正的休闲。
自不再工作以后,他们俩之间的各种矛盾都放大了,小到日常琐事。我爸因为过于无聊,老是独自出去打麻将,很晚才回家,甚至不按时吃饭吃药,我妈作为一位非典型农村妇女,也不太爱和邻居交流,没有什么朋友,很是闭塞。大的方面,我爸闹着要独自一人出远门找工作,不想和我妈一起,我不放心。我妈觉得自己忍受了我爸这么多年,一直不幸福,觉得能过就过,不能过就离,但又不是真的能做到。
我爸是个粗线条的人(非贬义),还经常凶我妈,但他性格如此,这么大年纪了,改是确实不容易了。而我妈,近两年觉醒了,不再一味忍让,也时常跟我聊对我爸的各种不满。同时我给的建议都会被一一否定,无解,我真的不知所措。
因为从小到大跟父母相处的各种经历,我本身对我妈是想保持距离的,但我妈目前进入了对我进行感情索取的阶段,希望能跟我住一起,这一点是现实情况不允许,我也不能接受的。想到以后父母年迈真的需要人照顾的时候,我常常失眠。听到他们各种不开心,我也会揪心,想从中调解,但是无果。又想着他们的婚姻,是他们自己的选择,需要他们自己解决,我无法帮到更多,非常矛盾。
自父母退休之后我联系他们的频率更高了,但也带给我自己更多挑战,我不是一个圆滑,情商高的人,面对我妈的各种抱怨、讽刺,经常弄得自己很不安,想很多。越是这样,越想和她保持距离。常常觉得是自己没有能力让他们过得更好,但是现在也无力改变什么,好在我还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奋斗。
请问鲁姐,对父母的感情生活,我应该怎么做才能真正的帮到他们呢?
小白
回 信
小白,我说几点哈。
一、你先帮自己,先不管爹妈,你都孕后期了,别拖累自己、宝宝和老公。生产前后太多挑战,身体的,心理的,和老公婆婆关系的,还睡不好,一会儿就要喂奶,上面要挤奶,下面恶露还没尽,还可能被宝宝咬,各种痛……你是现在最该被关心的那个,趁现在爹妈年纪还不大,没啥急的大毛病,你先管自己,不要让原生家庭的烦和无解之累,延续到自己的家庭,你和你妈保持距离是对的,切断火源,以免扩大燃烧范围,小家也烧起来。
二、爹妈不省心,做人一生都很累,小时候要完成他们的期望,刚脱离他们自己搞个家,又要去承担他们的人生垃圾,他们老了过不动了,还要一五一十地去安排,去管。小时候没办法,也已经过去了,爹妈老到走不动了也没办法,有钱就送养老院,没钱……现在不想,到时候再说。只有中间这段,你放自己一条生路。他们还有力气,随他们折腾,反正他们一辈子都这么过来了,成年人,自己的人生无论如何应该自己承担。你妈现在是有力气,所以,各种抱怨,讽刺,她这是对自己的人生不满,又很会转移负面情绪到你身上。你要坚决地不接受,慢慢地她也会调整自己,你要是半推半就,她只会变本加厉。
父母和孩子是要互相教育的,谁单纯顺着谁,对方都会得寸进尺。
三、父母的感情生活你管也没用,就像我们自己,感情的乐和悲父母管得了吗?还不都是自己消化,胸口的血放放掉,自己走出来。同理,父母的个性,关系都要靠他们自己慢慢懂得,随着年纪更大,以生存利益大化的原则去调整。女儿无法接纳你们其中的任何一个同住,如果想老来有个伴,生病有人递个水,就放下分歧,互相不要太过分。你不要给爹妈一个希望,觉得他们可以各自投奔你,这样会让他们失去收敛一点互相让步扶持的动力。
四、事实上你妈并不需要你支招,她只是需要吐槽。当然,经常听她吐槽也是很累的,坚持不住的时候你就说,不行了,我肚子太大,我头晕。孩子出生后就说:孩子尿了。
我们中国人的文化里只有孝,只给子女做规矩,不给父母立规则。美国人这方面要冷很多。《This is us》里,丽贝卡就觉得她的母亲,孩子们的外婆经常要把自己的三观强加给自己,让她不能接受。圣诞节要去母亲家聚会,车在路上抛锚,去不了了,她特别高兴,不用面对母亲那些抱怨的话。有一次母亲不请自来,丽贝卡很不满,因为母亲一来就对他们指手画脚,唠唠叨叨,母亲的行为言语她都不喜欢。比如母亲给他们领养的黑人小孩兰德尔的礼物永远是一个篮球,可兰德尔喜欢的是橄榄球,并不是所有的黑人爱好的都是篮球。母亲会这样称呼他们的三个孩子:双胞胎和兰德尔,丽贝卡认为你要么说:凯文,凯特,兰德尔,要么就说kids,孩子们,她觉得母亲所有的言谈举止里都有种族歧视。
按中国人的标准,丽贝卡的妈也还好,至少在女儿指出这些的时候没有大喊大叫。母亲来的时候正是大雪,人家也是听说孩子们出了水痘来帮忙的。但丽贝卡还是直接了当地请她离开,老公杰克就把大雪铲掉,开出一条路,让她妈走。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看这段,虽然非常理解丽贝卡的感受,还是有点心疼她妈。这段说明了,人家特别在意用自己的价值观生活,养孩子。美国人对孩子的成长各种宽容,但对老人真的不太包容。所以不是有句话说美国是孩子们的天堂,老人的地狱。
我们对老人不会那么狠,但观念也可以借鉴一下,就是尽量别让父母来影响评判你的生活。
五、找一些糖尿病的资料,再买一个血糖检测仪和测试纸给爸爸,这个是重要的,教他自己监测,调整药量。之前,要去医院和医生一起确定治疗方案并严格遵医嘱。糖尿病不治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眼睛会瞎,脚会烂,并发症非常可怕。但别怕,治疗得当,是可以控制的,可以活到很老的。
给你的父母一些医学和健康的提醒和知识,其他的随他们去,逼他们去相依为命。
END.
2021
鲁智深姐姐读书会
2021年鲁智深姐姐读书会,你加入了吗?鼓励老会员,169元续费,新会员199元。
▲
长按识别,
前往“读书中心”,
加入「鲁智深姐姐读书会」
加入送蓝牙耳机
加入读书会送蓝牙耳机,7个工作日发货。
点以下链接看近期的文章
默念这三句话,你的职场生涯起码会顺利一半
好久不见的景甜do了啥?这露脸角度直接美到窒息…
夫妻分房睡是天大的事吗?
因儿子玩开关引发的一场夫妻争吵
作者:鲁瑾 电台主持人/专栏作者
点击阅读原文,享受读书会专属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