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神话与日本人的心灵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神话与日本人的心灵的读后感大全

2021-03-22 00:18: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神话与日本人的心灵的读后感大全

  《神话与日本人的心灵》是一本由[日] 河合隼雄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18年6月第1版,页数:2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神话与日本人的心灵》精选点评:

  ●从这本书来看,神话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很玄乎!是我太菜了

  ●56,作者75高龄整理出版的作品,也确实是一生心血所系了。作为一个经历军国主义,战后复兴,海外求学,晚年担任文化厅厅长的传奇人物,河合探讨的,是传统文化与国人现代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植根于其上的发展与冲突。荣格学派的训练和日本繁荣神话的碰撞,最后落脚点在于,特殊神话结构构建的社会结构,最终对日本的国运有重大影响。其实面临西方化冲击,面临文化的左右冲突,这个问题对中国也同样有意义,也该值得我们的思考了。

  ●《日本书纪》720年以汉字写作、面向中国,针对写于8年前《古事记》的“日本性”做了多处调整,比如强化父权意识、弱化母性意识,本书就在“记纪”对比中揭示神话作者的后来之笔。两端对立中间无为的三神结构;英雄与恶人、神性与人性不对立;此基础上猜测伊耶那美流放的头胎劣胎水蛭子是与天照大御神(两性母性无为的太阳神)对应的(消失在三神结构中的)太阳男神和治理主权,助于理解天皇制、战后日美关系的二律背反。在写作上,河合的专门是荣格研究,而书本还是非常贴近文本对比,没有跑概念。直面从《日本书纪》改写《古事记》即存在的“日本性”、东方、“人类性”、西方的困境,他旨在促成“水蛭子”重回神坛,选择日本神话的文化人类学分析…大胆自拍

  ●用荣格学派的方法解析日本神话倒是独辟蹊径,最后总结出的中空均衡显得非常有趣味,其对于日本国民性的理解让我想到了菊与刀。而经常出现的一神教和多神教的比对其实放在现在某教的大环境下也是恰如其分的。

  ●荣格 冯弗朗兹 潜意识 ~母 高天原~出云 中空结构 阿尼玛原型 海鲁贝莱型神话 埃里希诺伊曼 父亲之女 波利尼西亚~名称罗列 普罗米修斯情结 大林太良 日本书纪 古事纪 神无月 三元结构

  ●依然是用荣格心理学解读,比起《民间传说》那本,这本更体系化,但论证材料较简略。书中提到他人的研究成果,都想能够看到更详细的解读。河合从世界诞生讲到成为人的神武天皇、垂仁天皇时期,涉及众多三角结构(天之御中神-高御产巣日神-神产巢日神、天照大神-月读命-速须佐之男等等),同一结构中的细微变换,协调而非战斗,在最终章得出“中空均衡结构”的核心观点。目前已经从思想史(见丸山真男)、文学史(见加藤周一、小西甚一)、神话及民间故事(大林太良、河合隼雄)、美术史四个方面看到内核相同的某种东西,也许可以把它综合并表达出来。另,解读神话的书,最好还是把原语言的读音标注出来,这本都不标;第62页,“五连历年记”应该是“五运历年记”,除此之外,另有错字若干。

  ●对各国神话颇有兴趣

  ●是我自己的水平问题吗?为什么我觉得讲得很不清楚?得出了结论然后呢?

  ●心理学果然很扯

  ●动车上看完。本身对民俗学神话学没有什么兴趣,纯粹是为了了解日本而看的,所以倒是看不出作者有什么理论或实质上的错误。觉得作者用「中空均衡结构」解析日本神话很有意思,逻辑上也比较自洽。看了之后对日本记纪中的神话时代人物的主线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还是学习了不少。不过作者行文有点拖沓,有些问题没有说清楚就戛然而止或者说后文再谈,结果后文也谈得不太细致,可能是我水平有限,或许有一定神话学基础的看此书收获会更大吧。另外,日本的神名真的又怪又长啊!!

  《神话与日本人的心灵》读后感(一):神话与日本人的心灵

  这本书题目改为“日本神话简介”即可,书中论及日本人心灵的内容寥寥,分析水平相当一般,没有任何自己的深刻结论,套用荣格追随者的几个理论草草分析了事!总之,简单翻阅即可,不必细读。感觉三联书店“新知文库”这套丛书里面有不少书还是有些水的,比如“第三帝国的艺术博物馆”这本书,诸如此类。。。。。。。。。。。。

  《神话与日本人的心灵》读后感(二):观疱丁解牛,但还需要另一些角度

  【引言】

  #每一个个体都有必要去寻找与自己生活相关的神话性现象。

  ——坎贝尔#

  【书评】

  河合隼雄在这部作品中从深层心理学的角度研究日本神话,这种研究必然是有别于宗教学、文化人类学或历史学等各种研究角度的,随着目前大众心理学的流行,心理学角度的神话研究更易于理解并引起共鸣。

  作者在研究过程中有两个身份:荣格派的分析学者和浸淫于日本神话文化的日本人。他试图从神话中探求日本人的集体精神世界,并从中寻找一条重获“神话的智慧”的方法。作为坎贝尔∙约瑟夫拥趸的河合隼雄深信,生活本身就是对神话的探求,寻找与自己生活相关的神话性现象是个体的责任之一,因为古老的神话能给处在日新月异的时代、面临层出不穷“新问题”的现代人永恒的启迪。

  河合将荣格分析用于神话研究有如庖丁解牛,即便他有着日本研究者固有的谦逊审慎,文字读来也很酣畅淋漓。

  《神话与日本人的心灵》读后感(三):马克

  

神话原述(《古书纪》、《日本书纪》)/译文/比较(闪族文化圈神话(欧洲、近东)、前基督教-凯尔特、太平洋&北美土著)古代、近代的神话(包括民间传说)母题的相似与差异(引述)/用本门师尊、(荣格派)心理学家们的观点(工具)去分析日本神话(传说、日本化的圣经)母题中的禁忌(盗火、冥界、原罪(后面弃读不晓得还神叨叨啥主题))意义并二次引述、比较与其他神话(经文)的同异与精神。

你也看出来了,引述的段落多于分析,各种(很耳熟、浅显的)文本比较占大半。

相对于被观察的样本,日无论本神话发生的源头、创作时间(公元八世纪)和动机相对于其他文明都太迟太人工(特别像枯山水、稻香村),基于非独创的、已非文明孩童期的文本,来据此推论与当下日本文化发生的关联还是比较勉强的。

所以也没理清楚(或者我悟性差)日本神话与其人国人的精神面貌发生关系如何?何以至此国民性格?(假使能把多民族的岛国归纳为一种统一的“人格”来分析这一前提成立的话)。

个人觉得心理学分析现代艺术作品比如影像、文学、绘画还是有启发的,对上古先民的思想揣摩与解读(虽然日本神话很新)尤其是闪族文化圈还是用(希腊以降)哲学工具更能读出河合隼雄先生想要把握作为“有机意识联系上的整体性”。

另书中对“伊始达鲁下冥界”,在成书的2003年前的1943年关于银安娜下冥界的阿卡德语14片泥板与残片英文译文已有发表,与本书中引用的译文情节相同但差异略大(英文中并无“夫人”的称谓)

另“伊始达鲁”是苏美尔神话中金星女神的英文对译Ishtar,二次转移成了假名,然后汉译再次根据假名发音译成了“伊始达鲁”,“伊士塔尔”更接近些,或直接标出英文对译名。

  《神话与日本人的心灵》读后感(四):《神话与日本人的心灵》

  嫦娥奔月,哪吒闹海亦或者圣经故事,每个人在生活里,都或多或少的接触过神话。神话向我们展示了很多人类科学无法证实的宇宙之初的设想,以及困扰着人类的被称为哲学三大终极问题的“我是谁?”,“我在哪里?”,“要到哪里去?”而这些都能在神话故事里一一被解释,这种解答为人们所接受,赋予了心灵上的解放,这就是神话的智慧。   神话,在今天已经有了更多的体系,在每个体系中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但无论是哪一个民族的神话都含有人类对生活基本的追求和对世界初创的解答。从神话产生到与宗教链接,神话几乎可以说已经渗透到人们的心灵中,这本书作者就荣格的心理分析解读了日本神话对日本人心灵的影响。   在许多日本的影视里面常常有日本神话的影子,桃太郎,浦岛太郎,赤鬼和青鬼……我因此产生了对日本神话的兴趣,希望通过这本书了解关于日本的神话体系。   关于神话的产生,心理学家荣格在东非访问时问过一位老酋长太阳是不是神,老酋长回答太阳升起来的时刻才是神。荣格被为感动,于是他说:我终于明白,在人类的灵魂深处,从天地初创就一直存在着对光明的欲求和一种走出原始黑暗的不可遏制的渴望。   日本神话也体现了这种对光明的欲求,据《日本书记》的记载:古,天地未剖,阴阳不分,混沌如鸡子……这段描述是不是让人立刻想到了中国盘古开天辟地的情形,和中国的神话一致,自此开始光明开始降落人间。   事实上据学者考证,以上对于创始之初的描述借鉴了中国的《淮南子》、《三五历纪》中的记述。当时的日本极力想向其他国家证明日本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于是才会在叙述自己的国家的神话时采用他国的文字做一般性描述,来强化自己的故事,这种奇特的思维方式在古今的日本人身上也多有反应。   日本向他人,他国学习,努力追赶的过程中非常积极,以至于日本的技术水平,文化水平等方面一直名列前矛但作者也指出了这种思维方式的不足,就好比跑马拉松,无论先驱者跑的多快,日本都能赶上,问题就在于当日本跑在在前的时候,它不知道往哪里跑,结果就容易跑偏。这就暴露了日本中空均衡结构无责任体制的缺陷。   这种结构在神话中的表现以及它和日本人心灵有什么关系呢?   日本神话是泛神论,其中最为核心的一位神是太阳女神——天照大御神。“女性—太阳”的组合在作者看来是表现女性至上的,但这位女性恰恰诞生于父体,又在一定程度上传达了男性地位高于女性的观点。与天照大御神对应的是速须佐之男命,他主要掌管地上世界,神话中把他描述成一个“恋母”的神,作者认为他对母亲的依恋与天照大御神对父系的继承相互补充,而不是绝对的某一方至上。反映了日本神话随处可见的平衡效果。   还有一位神则是中心之神月读命,作者把三个神一同统治的结构叫做“三元结构”,这里提到的一组“三元结构”即以月读命为中心的无为治世,天照大御神治天和速须佐之男命治地。   和所有其他日本神话中的“三元结构”一样,作为中心之神的神几乎不被提到,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功用,似乎只起到平衡的效果。体现了这种整体安定,允许一定程度的脱轨原则。   《神话与日本人的心灵》这本书详尽的介绍了日本的神话体系,对于了解日本文化有很大的帮助,但它也不可避免的犯了重复赘述的毛病以及对于日本人的心灵这方面描述的不够深入,更多的是梳理神话的部分,不免有避重就轻的嫌疑。   最后与其说是一本作者研究日本神话和意识形态的书,更不如说它是作者作为荣格心理学的学者和拥护者,在此基础上以日本神话为基础参照荣格心理学研究的学习报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