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精选
《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是一本由汤芸畦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一):娃娃们也喜欢看的书
给小朋友们喜欢的历史故事
,
最早的关于历史的认知是从评书演绎里面开始的, 小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电视节目, 每天中午看评书曲艺节目也看得特别认真, 评书演绎的节目里有时候会播出历史上的人物,隋唐演绎,康熙大帝,也会讲一些武林好汉的故事。 大概这个还不能叫做历史,所以直到初中学习了历史这门课程才开始有的,按照年代的先后开始学中国的历史,而后学世界史。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里面蕴含着很多内容, 读历史可以知兴替,可以明得失, 也正是这些内容开启了我对历史的喜欢。相比之下,现在的条件要好很多了, 学习历史也有更多的选择。
这本《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是由汤芸畦所著, 作为给孩子的书,首先要考虑书的趣味性。 这本书用故事的形式来讲述历史,让孩子们喜欢上读这些故事, 通过故事理解历史,了解历史。 一切的关键都是兴趣。 这本书成书于几十年前,作者被誉为民国传奇学者,本书也改变了大家对于孩子学历史会没有兴趣的看法,故事深入浅出,让历史变得生动了起来, 这本书更被誉为“故事版极简中国史”,被一版再版。
对于刚接触历史的小朋友而言,读起来的趣味性很重要, 拿到这本书之后就拿给闺女看了, 她连着看了两章, 看得出孩子很喜欢这些故事。 看得很认真。 每天晚上都会读一些。有的地方看着觉得有意思的, 还会跟我说说。 有故事,有趣味,有收获。
这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从尧舜时代到春秋战国、从秦并天下到三国争霸、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两宋、从元明清到民国北伐。 历史的故事逐一讲来, 简练的同时也不乏故事的特点,想想这也是这本书受欢迎的原因呢。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能从历史故事当中获得更多的收获,而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知晓历史, 也同样重要。
《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二):从故事中了解中国历史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作为一个国家的精神财富,同样也意味着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史。在我看来,读史是非常重要的。了解历史,尤其是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是每个孩子都应该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技能。再者说,那些留存在岁月长河里的人物故事是充满传奇的,那些朝代的变迁都是有着深刻教训的,那些灿烂的文明值得铭记和珍藏。因此,揭开历史故事的神秘面目是有趣的。
民国传奇学者汤芸畦,通过著作《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一书,深入浅出的将原本枯燥的历史经过加工而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可以说本书极受读者喜爱,曾经过多次再版,被誉为“故事版极简中国史”。
简单来讲,全书可以分为四部分:从尧舜时代到春秋战国,从秦并天下到三国争霸,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两宋,从元明清朝到民国北伐,每个朝代都不落下。书中历史故事按照时间的走向和人物事迹为主体进行推移,脉络清晰了然,仿佛带领孩子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历史,解读那些与历史息息相关的人物故事,正对孩子们的胃口。且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
天下没有不爱听故事的人,只有不会讲故事的人,尤其是我们身边的孩子,爱听故事是他们的天性。历史故事作为众多故事种类中比较真实可靠的一种,它的存在意义深远。记得以前我就比较爱看历史故事,如今有了孩子,也想让他看到有趣的历史故事。遇到这本《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简直是意外之喜,相信孩子在读过之后,定会对中国的历史有了明确的认知,为日后学习历史课打好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每部分内容虽然简略,但整体故事不掺一丝水分,时间、人物、时间、历史影响等交代的十分清楚。另外,在每一大部分开始之前,都配有众多在博物馆珍藏的极具代表性的历史画作,再加上精彩的文字解说,让人叹为观止,阅读的兴趣也在顷刻间被调动起来,忍不住想读下去。
这是一本对孩子来说,几乎没有什么障碍的历史故事读物,无论是从内容的丰富程度,还是从专业角度分析都十分难得。另外,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两点不妥之处,望出版社解惑:
1. 把一个纣王诱惑得昏迷不醒(25页) 2.到了西周才得称为极美备的时代(30页)
《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三):从孩子的角度学历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
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它的历史源远流长,它的历史故事丰富多彩,它的很多历史知识很是值得青少年了解和学习。
不得不说世面上关于中国历史的书籍有不少,但是想要为孩子们挑选更有针对性的历史读物并非易事。一本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历史书籍不仅要首先内容形式上吸引小读者的阅读兴趣,其实也要生动客观地将真实,全面的历史得以分享讲述。翻看过不少孩子的历史类读物,我个人觉得最近看的一本《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相当值得推荐给崇尚阅读时代下的孩子们翻看。
书如其名,《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是一本专门为孩子们学习中国历史而创作的故事形读物。翻开本书的目录,我们便可以以历史时间的先后顺序踏上追溯历史故事的时光之旅。从尧舜时代到春秋战国;从秦并天下到三国争霸;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两宋;从元明清朝到民国北伐四大章节版块的内容荟萃了历代王侯将相身边发生的事件,对中国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的故事。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历史读物,这般以故事作为依托形式对历史时间的讲述更容易被青少年读者接受和理解。尽管书中的历史故事穿插融汇入了作者本人对历史事件的推敲,修饰,润色,但是这般的创作奖原本苍白单一的历史描绘得更加生动形象,便于记忆。无论是作为课外兴趣的阅读,还或者是加强对历史知识点的拓展延伸,又或者是培养对中国历史学习的兴趣,亦或者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操等等,《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便是面面俱到地考虑到了阅读者方方面面的需求。事实上,本书在解说历史故事的同时也分享了很多描绘展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社会状态的图画。图文并茂的讲解拉近了小读者和这些逝去历史的距离。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很自然地会融入其中。哪怕是身为家长的我,陪伴孩子阅读的过程中也是兴趣十足地看完了整本书册。回味那一段段的中国历史故事,感受那一幕幕的中国历史社会,我脑海中深处对中国历史的认知又更加得以加深。
除此之外,书中随附的小小书签同样个性十足。一段中国历史年代歌可以让孩子们朗朗上口地学习和了解中国各个时期的年代。相较于我以往死记硬背方式的记忆,这张小书签无疑为今日的孩子们开启着趣味学历史朝代的新方式。尽管这张书签看似不起眼,但是其的创作足已凸显着本书编者的有心创作了。我很是强烈地推荐家中小女进行了背诵。
从孩子的角度学历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这本书的阅读价值着实值得认可!
《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四):这本历史故事书孩子值得拥有
这本书以人物和事件为主线,用讲故事的方式为孩子讲述中国历史,将知识性与趣味性完美结合,让孩子不知不觉爱上历史,让孩子不知不觉开拓眼界。本书共分为四部分:(一)从尧舜时代到春秋战国;(二)从秦并天下到三国争霸;(三)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两宋;(四)从元明清朝到民国北伐。千年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变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让孩子在充满趣味的阅读中,全面了解从远古到近代的历史大事件,奠定一生的历史知识基础!这本书文字浅显,每个故事篇幅不是很大,少年、儿童都可以读哦,而且故事内容引人入胜,是一套给孩子的很棒的中华文化启蒙书,会把孩子和大人一起带入一座有趣的“中国历史殿堂”! 这本书的特点是讲故事的方式,语言生动有趣,非常符合儿童的阅读习惯,故事与故事之间也有关联性,侧重微观的历史现象或事件,以故事的方式将历史事件独立地展现出来,这也这本书的特点。同时书中配有的精致的图片或令人捧腹大笑或启发孩子的思考,帮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在历史的海洋中翱翔,这是这套书的优点之所在。 读者不仅可以读到有趣的故事,同时开拓人的视野,积累知识。
通俗历史故事,不但青年读来容易懂,老年读来也津津有味,是理想的历史入门书。这样的书,在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里,实在太少了。作者用生动活泼的故事形式,把冷冰冰的历史事件讲得绚丽多姿,让孩子不知不觉地爱上历史,爱上阅读
历史其实是枯燥的,因为太久太久的历史需要记忆,对每个中国学生来说很痛苦。
这是这本书是为孩子写的,而且是以故事的形式展现的,难度降低了,可读性增强了,让孩子在一个个故事中了解历史,从而构建出一个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让孩子们轻轻松松读懂中国历史,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简单易懂不枯燥,独到见解脉络清。阅读这本书,历史知识基础从小扎实奠定。
故事的长度也符合孩子的生长规律,选取的故事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反应时代特征的。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很适合孩子阅读的书,这本书文字浅显易懂,每个故事篇幅不是很大,而且故事内容引人入胜,是一本给孩子的很棒的中华文化启蒙书。很适合孩子的历史书,从一个时期到一个时期,写得很细,很好理解,还带有插图,书的纸张很好
读历史故事,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常读古人的事迹,自然就生起仰慕之心,久而久之,人的气质就会变化。对父母来说,为孩子选一些好的历史故事书,和孩子一起读一些历史故事书,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五):别让中国的历史故事真的在岁月中不复存在地飘散……
自夏朝开始,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岁月冲刷、历史沉淀,才成为了如今这般昂首屹立在东方的泱泱大国,我们也在世界上拥有了响亮的名字——中国。作为骄傲的中国人,我们除了需要去吸收新的知识、开创新的篇章,对于中国的历史自然也不能忘怀,毕竟,这些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传统知识、传统美德,最终成为了所有中国人身上最引以为傲的品质、品德。
依昔记得, 曾在语文课本上,听过邓小平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其实,传统的文化、历史的知识的普及和流传,也要从娃娃抓起。很惭愧,在我从小到大的学习生涯中,除了在课堂上,曾浅显地接触了课本上选定某些历史故事外,没有自己去了解课本以外的中国历史,也就导致了如今的我,对于中国的历史故事可以说是接近一无所知,有些常见的历史故事,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当我看到这本《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一书的时候,我萌发了,一定要给自己的宝宝好好的普及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故事。
《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采用了硬质的封面,浅黄的底色,搭配浅红的文字和画作,简单,却足够吸引孩子阅读。这本书从尧舜时代的故事,慢慢的延续到春秋战国时代,从秦始皇的秦并天下,逐步的转战到三国争霸时代,从魏晋的南北朝,一步步延伸到隋唐和两宋,从元明清三个朝代的故事,慢慢的推进到民国北伐时期,基本囊括了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所经历的历朝历代中,比较常见、比较熟知的人物,以及他们的那些过往……
因为是给孩子们的中国历史故事,所以,在书中,会对一些孩子们不常接触到的汉字进行拼音注释,当然,对于年龄稍小一些的孩子们,还是需要父母陪伴阅读,毕竟,这本书并非是全本都做了拼音注释,而且,书中虽然穿插了一些古人名画和一些漫画人物,但对于年龄过小的小朋友们来说,满眼的文字着实吸引力不大,所以,作为小朋友的爸爸妈妈,一定要和小朋友一起看,对于有自主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孩子们来说,倒不妨让孩子们自行阅读,在孩子们不太明白的时候,爸爸妈妈再进行引导和帮助,也不失为一件亲子间的亲密沟通。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一个赫赫有名的国度,被人欺凌的过往已经不复存在,就连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也都让自己的孙女学习了中文和中国文化,一个国外的孩子尚且如此,我们中国的孩子又有什么理由不守护好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呢?不然,等到中国的文化被韩国这个邻国强行申请了去,我们要如何面对将这些流传下来的古人、要如何面对守护这些传统至今的前人呢?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不单单只是一个个的故事,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古人与先人的文化交流。
《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六):学习历史,从孩子开始
历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是人类文明的轨迹。人们记叙历史,既是为了缅怀过去,也是为了开启未来。古今中外对历史的重要性都有所认识。中国的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英国的弗朗西斯·培根亦认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此可见。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学习历史,最好也要从孩子时就开始。
民国传奇学者汤芸畦所写的《中国历史故事》一书,成书于20世纪30年代,以人物和事件为主线,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讲述中国历史,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书,广受读者欢迎,当时就曾经多次重版。如今,浙江文艺出版社将之改名为《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重新修订后再版,把原书内容分为四大部分,即“从尧舜时代到春秋战国”“从秦并天下到三国争霸”“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两宋”和“从元明清到民国北伐”,使得结构层次更为明晰,方便小读者们由此建立起一种初步的时代架构。40章内容,简明扼要地把五千年的中国史轮廓式呈现了出来,便于初学者特别是孩子们从无到有,对中国历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随后的步步深入直至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历史学习,不是在学校设置了那一门课程时起才有学习的必要,而是从识字开始之后就可以逐步进行了。在《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一书中,汤芸畦采用的就是讲故事的方式,力求更通俗更浅显。书中对于那些不常用的生字,还特意给出了注音,更加有利于孩子们进行自主阅读。如果是家长讲给孩子们听的时候,还可以自己作一些发挥,以孩子熟悉和适应的方式进行讲解,效果应该会更好一些。当一本书读完,而且孩子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进行概要叙述的时候,他的历史观就会由此一步步地建立起来。那些鲜活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也会如一粒种子一般,逐步在他的脑海里生根、发芽直到茁壮成长。
当然,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性,汤芸畦在这本书里也有一些翻译方面的内容与今天历史教材中不尽一致。比如铁木真、窝阔台和忽必烈,他写的是“特穆津”“乌格台”和“呼必烈”——这些,编者也给出了注释;不然,想准确理解还真是不免要费些周折。
当然,如果本书还有机会再版的时候,建议出版社再根据书中内容,配发一册历史地图集,以方便阅读和理解。历史与地图是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由图识文,理解和掌握的效果无疑都会更好一些。
《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七):我们的文化就在一个个历史故事里传承
一档“让国宝活起来”的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刷爆朋友圈,节目通过“前世传奇”+“今生故事”的形式,让陈列在博物馆中的文物,变得生动鲜明起来。同时,也激发了万千游客奔赴博物馆的热情。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第一期节目中石鼓的守护人原故宫博物院文物管理处处长梁金生老先生,从其高祖父起一家五代人在故宫供职。抗战期间,梁金生先生的祖父与父亲护送故宫文物南迁走遍大半个中国,在轰炸和颠沛流离中,上百万件文物无一丢失,梁家几代人的命运都与文物相连。
在一件件文物和文物守护者之间,我们的文化就这样一代代传承下来。传承民族历史文化的不仅有文物和守护者,还有一个个含义丰富的历史故事。民国知识人汤芸畦所著的《中国历史故事》一书,以人物和事件为中心,历史上40个典型事件,以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了从上古时代到民国北伐为止的中国历史,堪称一部适合普通读者阅读的故事版《中国通史》。
由浙江文艺出版社作家榜经典修订再版的《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便是以《中国历史故事》为底本,在保持原作原貌的基础上,将原书分为四大部分,更加利于读者阅读。因为是给孩子的历史读物,在小细节上都体现了编订者的用心。
作者的名字和书里的生僻字都会有注音。
书中的配图也是十分萌哒哒
内容上,书中所述历史时期完整,主要选取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 如武王伐纣,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商鞅变法,秦始皇统一六国等,对于儿童来说能较好的掌握历史的脉络与节点,建立对历史的概念。同时,作者在行文上具有连贯性,交代前后历史背景,即使是选中典型的历史事件,也不过于琐碎混乱,增加孩子的认知负担。
作者的文字浅显直白,并不晦涩难懂,以讲故事的方式叙述,易于儿童理解。另外,作者虽生活在民国,但并不受时代观念所限,颇具现代人的眼光,对于历史人物的功过论断较为客观,在讲故事的同时,寓教于乐,教会孩子人生哲理,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灿烂辉煌,我们的祖先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创造了丰富的文化,给我们留下一个个的美丽传说,先人的智慧经验丰功伟绩变成一个个基因密码,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这本《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以生动有趣的描写,将我们的文化变成趣味性十足的历史故事在孩子身上传承下来。
《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八):通俗易懂的历史小故事
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 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 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 》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对于记录我国历史的这些古籍没认真阅读过,比如上面的这段截取自《汉书》的文字,有多少人放在了心里?今天在闲逛论坛时,无意中我看到了上面这段让人激昂满怀的文字。当我们以一个王朝作为自己的族名时,我们的内心是否真正懂得她是因何而强大。《苏武牧羊》的故事,对于很多国人来说可能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匈奴为什么不杀苏武,苏武为什么对大汉如此忠贞不二,如此坚忍不屈。通过上面史书的记载,我们也许能找到答案。
彼时的汉朝,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杀了汉朝使者的越南,汉武帝发兵十万征伐之,最终使其成了汉朝的九省;杀了汉朝使者的大宛,其王首被悬于长安北门示众;而杀了汉朝使者的朝鲜,被武帝诛灭分为四郡。谁敢杀大汉朝的使者,便灭其国。这便是汉人的血性!无怪乎陈汤会喊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之言,因其背后有一个强大的汉帝国在支撑,因为其背后有着血性十足的汉朝儿郎在支持!有这样的百姓,有这样的国家,自然便有这样坚贞的苏武,自然便有这样的不敢妄杀汉使的匈奴!
说了这么多,似乎没有说到关于这本故事书上来。这是一本〈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汤芸畦,何人也?民国传奇学者。用了一把搜索引擎,依然不知道其人性别及其出生年代,书上只是写着为民国学者,看了内里文字,其口吻颇具民国时的风格,应该属于1911年至1949年之间所著史书吧。关于作者,我只了解这么多。
下面主要说说其所著中国历史之内容,本书将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浓缩在三百来页的小册子中,可以说想要说尽中国历史,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一件任务。故而作者将本书分为四部分,选取了上起尧舜时代,下至国民革命军北伐为止的40个历史片段,以平易亲切的口吻讲述这五千年来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历史故事。
第一部分主要是上古至先秦时期,以人物为中心,作者选取了十个历史片段去讲述舜、少康、商纣、周幽王、齐桓公等十个历史人物的故事,故事生动并配以了相关历史年代的彩图,对一些生僻字也采取了拼音标注的方式,极大的方便了儿童的阅读。
第二部分则主要讲述了从秦至三国争霸的十个小故事。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在这里虽然我看到了刘邦斩白蛇起义的故事,可惜在涉及到汉史的几个小故事里,我没有看到汉家儿郎,诸如卫青、霍去病或者窦宪的英勇威武,反而只是看到刘邦白登之围后的对匈奴和亲的屈辱,看了这点小故事,总感觉有点气郁难抒,汉家威仪似乎很难从中看到。
第三部分重点讲述了从两晋南北朝到两宋之间的历史,有点欣慰地是我看到了有关五胡乱华的历史记载,也看到了对精忠报国的岳飞的历史故事。“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时至今日,读来依然让人荡气回肠。
最后一个部分则从元开启至民国时国民革命军北伐结束。每部分基本都是选取了十个小故事,或以人物为中心,或以事件为中心,在三百多页的小容量中讲述悠久的历史故事。可见作者的功底。最是喜欢里面的配图,奈何看了许多图本,一看所藏之处,或为国内博物馆,或为国外博物馆,想想记录我中华之灿烂文化的载体如今散落天涯,亦是可悲,亦为可叹!
读史使人明智,信哉,斯言。希望家中小儿,能从我中华泱泱大国之上下五千年历史中汲取养料,茁壮成长。
《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九):历史——浇灌祖国之花
最近央视爸爸有这么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叫做《国家宝藏》,张国立老师为讲解员,九大博物馆馆长联合坐镇,还请到了优质的演员等作为国宝守护人,讲述宝藏的前世与今生的故事,新颖的形式,深厚的文化底蕴无疑让这档节目在网上火了一把。
很惭愧,我是一名历史文盲,甚至小的时候还怀疑历史的存在性。然而看到王凯和他所守护的各种釉彩大瓶让我对历史心生敬重。带着这一份敬畏与好奇心,我翻开了这本书。
封面图看到这个封面我就知道这是一本很有爱的书:有拼音注释。果不其然,书从小朋友的角度出发,对于书中的疑难字都有注音。
疑难字注音以时间为序,本书分为四个章节,用一个个生动又不缺真实性的小故事来讲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又以一幅幅国宝级别的画卷介绍了故事的主人公,历史中的大人物,每一章都以一个黑白却不失生动形象的简约画来开篇,整本书显得更加有顺序和条理性。
尧的画像老子我是和室友一起读的这本书,一拖再拖,最终还是开始了此书的阅读之旅。原计划一晚上三个故事,从刚开始的兴致勃勃,再到后来的痛苦万分,感觉自己坚持不下去。但是我自己深切地知道,一个国家的文化以及它的历史就是它的资本,四大文明古国也就只有中国的文化没有被其他国家的文化插入或者说得更为严重一些被践踏,这是我们的资本,更是现在我们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内在财富。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深知历史的重要性。古人有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了解历史,我们可以了解我们先辈的过去,知道他们的事迹,可以说是更了解自己。就像是父母教导的道理,可以让年少的孩子少有些弯路;而历史这个大家长所教导的道理是让整个国家整个社会,以及社会里的社会人少走些歪路甚至受益匪浅。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确实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而作为懵懂的孩童,读书更应该有一个向导——更多的是对其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向导。6岁到12岁是一段可塑性极强的阶段,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是好的书总会有共鸣的不是吗?
我很感激我初中时期的历史老师,文生根老师。她用生动的语言开启了历史的大门,带我走进了这个历史世界,让我看到了里面的五彩缤纷,并且让我深深地被它吸引。深刻地明白了老师的重要性,而一本好书如同一位良师,带你领悟其中的奥妙。
这本书我想送给我正在读小学的妹妹。如果可以,我想做好我孩子在历史上的人生导师。
《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十):小故事,大历史
图书封面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满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中国历史年代歌 一提到历史,总能让人记起苦闷无味的背书时代。初中和高中一直在背中度过,很多知识只是去背了,却没有被记住。也许是历史书中缺乏太多的趣味性,死记硬背的知识总是很容易被忘却。翻开历史书,最喜欢看的是插图以及小故事,插图里会有美丽的仕女、精致的器皿和唯美繁琐的衣裙……小故事就更引人入胜了,特别是那些有别于正史的小故事,我们更是看得津津有味。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历史故事更是精彩纷呈。 民国传奇学者汤芸畦所著的《中国历史故事》一书,以人物和事件为主线,用讲故事的方式为孩子讲述中国历史,为孩子了解中国历史奠定了基础。此次修订再版,更是改名为更加直白的名字《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因为是给孩子的,所以加了很多有趣的元素。
一 淡蓝色的封面上书写着“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几个大字,每个字上面都注有音节,翻开书,也可发现一些复杂的字都有注音,便于阅读,些微之处可见修订者匠心。封面上还有几幅人物画像,诙谐有趣,让人看后会心一笑。由此可见,历史不只是沉重枯燥的,有时也可以是幽默风趣的。
二 《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分为四部分,从尧舜时代到春秋战国,从秦并天下到三国争霸,从隋晋南北朝到隋唐两宋,从元明清朝到民国北伐,千年历史用通俗易懂的小故事讲述出来,变得生动有趣,让人看后爱不释手。 内容上,作者选取了一些广为人知的历史事件,如孔子周游列国,商鞅变法,张骞出使西域,王莽篡权,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王安石变法,郑和下西洋,鸦片战争等等,作者以时间为点,人物和事件为面,把泱泱大国的历史表述的清晰而连贯。让孩子在了解从远古到近代的历史大事件之时,还轻松奠定对历史的认知。 语言上,作者的用语并不晦涩难懂,让人望而却步,而是浅显直白,有些词汇量就可阅读,适合广大孩子。 再有,作者所述事件并不曲折离奇,只是在故事中穿插一些民间传说,使故事更加妙趣横生。《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并不只是适合孩子,大人也能从中寻找到那些历史印记。
三 此书被誉为“故事版极简中国史”,既有历史的沉淀感又有故事的趣味性。作者作为民国传奇学者,性耽文史,明白历史功过自在人心,在叙述时并不过多带有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孩子在阅读中能根据自己的认知对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进行评判,树立独立的历史观。
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时间流逝的长河中留下很多的文化瑰宝,而历史文化更是不容忽视和忘却的,《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正是让孩子从小故事中了解中国的大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