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终身学习》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终身学习》读后感锦集

2021-03-23 03:09: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终身学习》读后感锦集

  《终身学习》是一本由罗振宇著作,北京联合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2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终身学习》读后感(一):一年粉转路,瞬间路转黑。

  最早我还是敬佩老罗的,至少是个会讲故事的胖子。讲故事是门手艺,讲的好我就买账,也带给了了很多人读书这个好习惯。直到后来跨年演讲,到现在。我发现罗胖就是把自己想当然认为的道理用花言巧语强行灌输给受众,固执己见。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利欲熏心的胖子想下一盘大棋,却真的没想过人民群众的智商税早就缴够了。

  《终身学习》读后感(二):人人都想出书

  书没看过,简单看了一下目录,更新是多期逻辑思维的集合。

  从此书的出发点来看,此书必将不会是一本好书,也不是一本多么值得读的书。

  纵观历史,每一本经典的书籍都是耗费了出书人无数的心血,我现金这个时代,很多商人,很多企业家都会出门,而他们看的书可能很少,仅仅是通过自己的名气宣传自己的书。

  这也是这个年代的通病,当然这个时代也不缺乏好书,但一定是作者耗费了非常多的心血而著的。

  而《终身学习》这本书,本人愚见,并不是很用心的,至少以其宣传的力度来看,和此书本身是不匹配的。

  好书总有一天会被发现,就算不宣传!

  不好的书就算一直宣传推广,那么也不会得到人们的喜爱!

  《终身学习》读后感(三):软性邪教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Au Revoir(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29481712/

  逻辑思维,和锤子教一样,都是现代软性邪教,邪教的一条重要手段就是通过制造恐慌,焦虑,对人实行精神上的控制,比如先宣扬世界末日,地球爆炸,让人陷入绝望,然后以救世主身份出现,控制人群,并接受供奉,在城市小康或者说白领阶层制造焦虑感也是这种路子,先让你自卑恐慌,失去自我无所适从,再暗示他那里有答案,他可以改变你的人生,跟着他走才能看到曙光,而你要做的就是支持他。

  《终身学习》读后感(四):终身学习——先跨越你的阶层和挣钱吧

  1.这本书,没那么好,但也没那么差,太将就讨好用户了。终身学习涉及到社会、阶层等,文化修养、精神世界和金钱不矛盾,合法挣钱不可耻,人如何去完成自我?如何去建立并强化他和世界联系?人如何去完成一个世界?——更人性的,发光的。讲的有点浅薄。

  不多说,不是老罗贩卖知识焦虑,本质是背后应试教育下一批批流水线上的复制品,如何跨越阶层,现实人生双赢?(勿骂,我也是生产品之一)

  2.这本书当然不能和鲁迅比,有些观点可能也有问题,但也说了大白话:互联网思维,碎片化时代,做知识经济,一把双刃剑,全民狂欢,会无形拉大贫富差异,制造假象,互联网成为第二帝国空间,关键是如何让这个工具和介质为我所用?走出舒适区,刻意练习,即时反馈;一个新领域,向两座相对的高峰学习并熟练,用二八法则(只学20%的核心),提出一个核心概念/关键词(围绕其展开);碎片化学习,只是补充,深度阅读背后训练思维逻辑很重要。文科,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去论述,而不仅仅只是贩卖情绪和焦虑,每一个文科人都应该思考。

  3.文学:摒弃传统的道德批评,看小说的叙事、技巧、文化实质等;文学机制不能用理科思维赏析,去求证1+1=2,但理科思维是有帮助的。

  《终身学习》读后感(五):逻辑思维是在批量生产假的知识

  一个知乎上曾经在罗辑思维实习过的粉转黑的网友马索萌:我认为他们是在批量生产假的知识。 当初老罗要做得到app,招了一帮实习生写稿子,号称要颠覆互联网(嘴皮子就是老罗,也是罗辑思维最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知识)。我早些年也算个罗辑思维粉,买过几本书,那个时候我觉得罗辑思维还是有些质量的,所以看到这个招聘就凭着情怀投了简历。然后主要的工作方式就是写稿子,给得到提供素材。 他们的稿件要求有一套标准,具体就不透露了,但是有一条:越颠覆现有的知识体系越好,就是要吸引眼球。而且这一条是没有先验条件的,比如保证知识准确前提下的颠覆,没有,只求颠覆。至于稿子的来源,基本是二手三手以上,从其他网站app书籍上扒下来的。 那个时候稿费比较高,两三百字就有几百RMB,高产的同学一天能写十几篇。结果就是大家争相投稿,有时候一些大V的公众号刚更新就被一个同学挖坑占领。这些也没什么,到后来,为了吸引眼球,大家的标题越来越夸张,简直就是在批量生产假知识,甚至逆民族主义、极端思想这种容易引起大范围争论的东西有时候都能看到。UC震惊党什么的跟这个比起来弱爆了。投稿池就像街边的地沟油一样,肮脏,但是就是吸引你。 后来实在有一天,我受不了这种垃圾信息泛滥的情况,悄无声息退群保平安了。 老罗自己的节目也可以看出来这种迹象。早年的节目还是过得去的。到后来,各种强行拼凑,缺乏一而贯之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常常前后矛盾,以颠覆为目的,进而洗脑卖书。 老罗就是个书贩子,至于知识分子的良心,我觉得是没多少的。

  《终身学习》读后感(六):终身学习是唯一能够对抗不在三十岁死去的方法——罗振宇《终身学习》

  这是一本“看不见”汤勺的鸡汤。能够看见的就是看的见,不能够看见的,好一点的不明觉厉,其次不知所云,最次的根本就不会看。

  这是一本挂着“羊头卖狗肉”的标题党。在其中,找不到为何终身学习的原因,只是告诉我们这里好的,可为什么好,好在哪里,怎么才能做到……这一切都没有任何说明,只能从中找到自己的节奏,如承上启下的关键句,没有量的积累,质变是更不可能出现的。

  以目前的认知,发现了这几个闪光点,虽然是隔了好几天才剩下的,但只有经过考验的才是值得珍惜的,不是吗?

  一、知识的游牧民族

  这是一种学习的方法,适合那可以三倍速度听书的人,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最简洁的方法,取得最优的效果,不一定是最好,但一定是向着最优的方向靠拢,即80/20定律——拿百分之二十的时间精力,取得百分之八十的效果。而这,才是应对这个信息时代的方法论,瞄准目标,扣动扳机,达到目的。管它是黑科技还是知识匣子,只要达到目的即可。

  二、第一性原理

  这是与上相对的,深究其原因,为什么公路要这么宽,为什么键盘要有26个字母,为什么1+1=2……知晓原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把知识匣子拆开来看,庖丁解牛。

  三、知识—逻辑—认知

  智商是成正态分布的,认知却是成幂律分布。这是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看起来宛若云泥。起点的差别并不大,只是在时间的复利效应下,有些人坚持了,有些人放弃了,然后有些人活了一辈子如一天,有些人活了一辈子如几辈子。

  知识、逻辑、认知,这三个要素就如一个三色球,相互交融,只要不断滚这个球,必定会越来越大,当达到一定程度,智慧就随之而来,这就是终身学习。

  只有复杂才能应对这个复杂的时代。君子不器,说不定连君子都要重新定义,来应对复杂。但人性是相通的,你在凝望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望着你。你简单,世界也简单,不是黑就是白。你复杂,世界也复杂,不是只有黑白,还有五颜六色。复杂了才能看得到。

  而这有可能都是错的。

  《终身学习》读后感(七):一次有趣的反噬

  看到首页timeline上因为这本书的打分事情热闹起来后,点进来看到“罗辑思维”就想起之前有人来我们系找人给得到app的“每天听本书”写稿产出内容的事,一篇6k左右字数的稿子报价5k。我没听过更没用过这个app,但是5k的高价对于很穷的我来说真的是个很让人动心的数字,于是联系了我那同学问了下具体是做什么的。对方哗哗地发来了选题申报格式、工作流程指南、生产标准通用性总则、验收标准、示范书稿等文档,我点开大概看了下,觉得自己还是继续穷着比较合适,也就不了了之。

  这项服务并不便宜,在我的理解中这个栏目大概适合多金、没时间读书但又想装X的成功人士,每天花小半个小时堵车时、坐地铁时利用琐碎的时间像听广播一样听主播以浅显的语言总结一本书的主要内容,似乎就算读过这本书了。这也很符合罗振宇的碎片化学习方案,通过售卖经过自己的团队生产的饲料知识,来解决现代人紧张的时间和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问题。这种饲料知识不是粗粝的原料,也不是经过腌制烹调的美味料理,而是经过机器标准化作业碾烂、团队成员甚至还帮着咀嚼吮吸一遍剩下的无味但方便食用的渣渣沫沫。这个和上课或者读书会老师讲一部作品不一样,后者你还需要自己在听的同时去看这本书,边听边看边思考;这个也和出租车师傅听武侠小说的说书不一样,小说的说书是消遣性的娱乐,而这个是以知识的名义来消解知识。

  怎么说呢,比如临近考文学史时还有一堆必读书目来不及看完,你百科了一下作者生平、故事情节、人物名称性格经历、作品的思想意蕴以及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地位,可能考试时能蒙混过关,但假如以后论文答辩碰上这本书,你依然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因为标准化的评价、他人的感悟喜好,与你无关。而真正读过这本书,哪怕你依然记不得(如百年孤独之类)书中众多人物的名字,想不起作者的某个理论观点是如何一步步阐释的,但是回想起来,总能唤起一些琐碎的记忆。在他人未曾注意之处发现隐微的闪光点、让自己心动的片段,正是读书的一大乐趣吧。

  所以说,书还是要自己读啊。听一听没读过的书就当读过了,或是拿了钱给没读过的书打个分就当读过了,可都不好。

  此次事件也算是一个有趣的反噬了。

  《终身学习》读后感(八):擦,居然没有我的名字!当我不是网红吗?我马上去打五分!

  擦,居然没有我的名字!当我不是网红吗?我马上去打五分!

  请把我纳入豆瓣网红水军名单!谢谢!为了当豆瓣网红。。。。

  我会强迫自己看完并喜欢上这本书的!记住!一定要把我纳入!!

  -----------------十年后---------------。。。。。

  墓碑:此君,强行阅读某书,智商欠费,不慎暴毙,望后人哀之。。。

  -----------------十年后---------------。。。。。

  墓碑:此君,强行阅读某书,智商欠费,不慎暴毙,望后人哀之。。。

  -----------------十年后---------------。。。。。

  墓碑:此君,强行阅读某书,智商欠费,不慎暴毙,望后人哀之。。。

  -----------------十年后---------------。。。。。

  墓碑:此君,强行阅读某书,智商欠费,不慎暴毙,望后人哀之。。。

  -----------------十年后---------------。。。。。

  墓碑:此君,强行阅读某书,智商欠费,不慎暴毙,望后人哀之。。。

  -----------------十年后---------------。。。。。

  墓碑:此君,强行阅读某书,智商欠费,不慎暴毙,望后人哀之。。。

  -----------------十年后---------------。。。。。

  墓碑:此君,强行阅读某书,智商欠费,不慎暴毙,望后人哀之。。。

  居然只有一个五星,这不科学,所以我来凑一个,好评成双;

  其实我没看。。。

  看到这个事情也半个月后的今天;

  没事,我就凑个热闹。。。

  哈哈哈

  我把其他十几篇书评都看完了,看来这个事情也没多大影响,写长差评的人都不多!

  《终身学习》读后感(九):虚假代言和错误推广会伤害谁

  声明:书我今天上午找了读了一下。评分是真实想法。 事件起因:https://www.douban.com/people/6887494/status/2064253576/?tab=like#like 文章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44945433/ 1、代言的明星/推广的红人自己 虚假代言和错误推广被扒出来会掉粉。最直接伤害的是明星/红人自己。道理不多说,广电早几年严查明星虚假代言的事众所皆知。网络平台红人如果没有事先告知粉丝那是推广广告的话,还会影响自己的信用。上网不是参加工作或者入党,绝大部分人愿意关注另一个人就是对内容的信任,如果没有信任,对谁都是不好的。 2、产品口碑和商家利益 拿着本书举例。罗振宇有自己的粉丝。书的评论本来可能是5-6分的区间。因为不当的推广引起用户厌恶,最终拉低评分适得其反。 3、其他真正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做代言/推广的人 因为虚假代言和错误推广,其他真正认真做推广的人也有可能被波及和影响。 4、市场环境/平台风气 尤其豆瓣。豆瓣是用户的平台,伤害平台风气最终或迟或早会把恶果反馈到每一个用户身上。 5、因为名人红人推荐而购买或产生购买欲望的粉丝 【觉得友邻应该有判断力吧?】【他们也不至于去买吧?】【难道我做广告他们看不出来吗?】说这样的话是不负责任的。其他人对自己言论的信任不是以之赚钱和欺瞒的借口。 【我就是享受道德沦丧的快感】【我就是喜欢骗别人钱啊】说这些话既不犯罪也不犯法,没有任何问题,只是麻烦说出这些话的人将来写的东西被抄袭、拍的照片被盗用、做的设计被挪用、任何权益受到侵害和侵犯的时候,不要再利用粉丝的影响力打着伸张正义的借口维护自己的利益了。

  最后加上一位豆瓣用户的评价和讨论供大家参考:

  《终身学习》读后感(十):豆瓣为我们留了一片地,我们竟也学习他人,随意糟蹋。 豆瓣为我们留了一片地,我们竟也学习他人,随意糟蹋。

  请着急。追求快知识而非智慧。辜负生命。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养活那些商家。

  昨天下午,我写了一篇书评,内容如下,评价 5 星,短时间内收获了近 40 无用和三两有用; 昨天晚上,我又写了一篇书评,内容不变,如下,评价 1 星,近一天,2 无用,三两有用。

  想说的不多,如题。

  为了中和大家的评分,我就打下 5 星吧,它至少值 3 星(注:未读)

  两年前,罗胖的节目伴着我夜跑,收获良多,我感激这般分文不取的分享。我还暗自庆幸,还好我可以舍弃看脸,不然就错过这么好的内容。这个节目当然有好处:领读人,通过段子唤起读者的兴趣,从而读者可以借由此等兴趣前去 购买 & 阅读 本来接触不到的知识;你们再去琢磨他的声音和语调,其实挺舒服的,是个不可多得的读书人,哪怕放在奇葩说这样的环境中,他也出彩。反例是一些明星,哎,语气急促,用词单一,偶尔满是鸡汤。(摊手)

  罗胖是很有智慧的。比如说,在他为自己构建的说辞里,他就是一商人,所以就有了百毒不侵的铠甲——“凭什么说我传播的知识没价值,我只是为了赚钱”。

  那时候我真是喜爱罗胖呀,夜跑的时候听音频,然后照葫芦画瓢拿去吹,自我感觉分外良好——瞧,我可是个读书人。这纯粹是我的问题,我有着巨大的虚荣心和焦虑感。这般快速收获谈资的方式让我沉迷,也让我焦虑。对的,想聊的,就是这个 焦虑。

  为什么罗胖的节目助长了焦虑呢?因为他要赚钱,在中国,制造焦虑然后再制造焦虑的解决方法来钱特别快。感觉一下子就说完了自己要讲的东西(尴尬)。

  比如说,你们看,学而思是这样的形成焦虑的正反馈模式的:

  1. 生产焦虑:升学竞争越来越激烈;

  2. 解决焦虑的幌子:来我们这里吧,帮你提高成绩;

  3. 再次增加焦虑:别的家长可都来了哦,你看,升学竞争这么激烈...; )

  类似的还有各种早教机构、甚至房地产商也是这样的。至于一些保健品,也差不多,还有各种各样的养生馍馍、奇花异草...

  罗胖也差不多是这样的:

  1. 他们所宣扬的读书初衷,正是来自于他们所构造的焦虑——一定要读书呀!不然就被时代落下了!(请想象罗胖痛心疾首的样子,超级 Q)

  2. 他们所提供的方法还是比较高级的,读书。但是,因为让人读书,啃书,收获真正的智慧,是一个很慢的过程,所以,这个地方要改一改:提供快知识:处处脱颖而出的能力,想不想学? & 如何快速学懂一个陌生领域 & 快速融入新团队 & 为什么有人学习那么快那么好 ...

  3. 神器的地方在这里,快知识其实没什么用(除了吹,本人亲身体验,感觉很爽),所以,越学越焦虑,越焦虑越想快。

  请着急。追求快知识而非智慧。辜负生命。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养活那些商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