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跟毛小孩聊天——动物沟通那些温暖的小事》经典读后感有感
《来,跟毛小孩聊天——动物沟通那些温暖的小事》是一本由裴惟信著作,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48图书,本书定价:43元,页数:2017-10-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来,跟毛小孩聊天——动物沟通那些温暖的小事》读后感(一):了解你的毛小孩
这是一本与动物沟通的日常小记.作者裴唯信,是一名动物沟通师,在离第一本出版后的一年多,开始准备这本书,和前一本书不同的是,这本更加轻松,记录工作中和她沟通过的毛小孩,性格各异,但都很有意思.那么,跟着作者开始这趟和动物的沟通之旅吧.
对于家里的毛小孩,有些行为可能不太理解.比如当家里有两只以上的毛小孩时,可能会出现某一只被欺负的情况,但原因是什么呢,如果不和他们沟通还真不知道原因.书中就讲到这样一个案例,主人养了三只猫,分别是查理,拉拉和花花.通过主人的观察发现,花花比较爱监视查理,而拉拉喜欢去弄查理,有时候查理为了避免被那两只打扰都钻到沙发下面去了.主人想知道花花和拉拉这样做的理由.花花说:是因为好奇查理,所以才看他,拉拉说:觉得好玩才弄查理,不然太无聊了.而查理说,他每次明明都避开了,他们还过来.最后通过沟通,情况没有好转,但主人对查理更好了,这也算因祸得福吧
关于毛小孩生病了,到底是去还是留这个问题,应该大部分主人都需要考虑的问题.一只叫YY的毛小孩,17岁半,已经瘫痪了,医生也已经诊断建议安乐死.主人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找来沟通师,问问YY,让他选择.看到YY说:我很爱她, 我们家曾经有很多动物,但我最爱她,我只要她,只粘她.我会努力学习不要舍不得走,但我爱她,像她爱我一样爱她.对于毛小孩而言,他们的主人可以说是生命的全部,他们的爱很纯粹,喜欢就是喜欢,讨厌就是讨厌.有时候即使主人生气了,他们还会黏上去,直到不生气.最后主人觉得陪着YY,在家中度过最后的时光,这是YY最后的心愿,也是主人的.其实这样就挺好的,让毛小孩自己选择生命的最后时光如何度过.
对于喜欢毛小孩的大人而言,能够有机会通过动物沟通师了解到它们当前的状态,以及喜欢或者讨厌什么,能够更好的让毛小孩成长,也让主人可以安心。很羡慕这份工作,可以和那么多的毛小孩打交道,可以听懂它们讲的话,这真的是一份很不可思议的工作。
对于毛小孩而言,每天吃吃喝喝,陪在主人身边,一起玩耍,就知足了。而它们的思维方式很有趣,和我们的不太一样,但站在毛小孩的角度去看,又是很合理的。看书的过程,整体有笑有泪。每一个毛小孩,都像小孩子一样,会为了争夺主人的宠爱和吵架;会很喜欢很喜欢它的主人;会为了喜欢的食物而撒娇,平时很高冷。总之,这本书可以让人更加了解我们的毛小孩。
《来,跟毛小孩聊天——动物沟通那些温暖的小事》读后感(二):与萌宠愉快相处
对很多人来说,饲养一只宠物是为了增添生活乐趣,有的是为了实用的目的(比如养狗看家),有的是为了生活有个依托(特别是对年老孤独的老人),有的是为了生活的便利等等。人们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饲养动物却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
相比较专人饲养员,我们绝大多数人饲养动物都是依靠经验,或者参考书籍、电视等的方法介绍,很少有人遇到饲养动物的问题会想到去咨询动物沟通师(请原谅,在读本书之前,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职业)去解决。的确,对于饲养动物除非动物生了病或者受伤,我们才会想到去请兽医治疗,而对于动物出现的反常情绪和行为,我们往往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总以为是动物自己的毛病。甚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许会对动物恶言相向。
在深入了解动物在与人相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动物沟通师这个职业。顾名思义,我以为动物沟通师就是专门为给饲养动物遇到沟通障碍的人及他们的动物搭建一个互相适应、互相了解的桥梁,用专业的讲解和方法解决他们与动物之间的问题,从而改善他们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动物沟通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就是每天为遇到饲养动物而可能遇到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和烦恼,提供相应的解决办法。其实,就跟人容易生病、产生情绪一样,动物如果饲养不善,也容易生病、闹情绪,影响饲养动物家庭的正常生活。
《来,跟毛小孩聊天——动物沟通那些温暖的小事》这本书,由专业动物沟通师裴惟信结合自己多年从事与动物沟通工作经验以及从事这份工作以来的所思所感所悟,给热爱饲养动物以及饲养动物遇到困难的人士提供了一次深入了解动物以及动物沟通师的机会。
这本书读起来很温暖,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作者对这份工作的热情以及对动物的喜爱。这里的“毛小孩”作者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动物比作小孩,一下子让人对动物产生了亲近感。事实上,我们很多人都饲养过动物,但是未必每个人都懂的动物的语言,都能够与动物愉快的相处。
在本书里,作者这样说道,与动物相比,其实与人类沟通更难。为什么这样说呢?从本书的内容来看,许多动物所出现的问题,其实与它们的主人饲养不善有关,比如长时间将动物关在笼子里,缺少与动物之间的情感交流导致了动物的生活习性、情绪等等发生改变,如果我们不能从自身找原因,或许我们很难解决我们与动物之间的沟通难题。与动物相比,它们往往处于劣势,我们只有学会了解、学习与动物沟通的一些知识,我们或许会有不一样的体验。比如,学会了解动物的习性、生长过程中会有的不同表现,我们就能准确判断动物可能会有的正常的生理反应或行为习性,从而更好的与它们相处,并为它们在特殊时期提供必要的关爱,我想,与动物沟通的快乐一定可以不断延续。
《来,跟毛小孩聊天——动物沟通那些温暖的小事》读后感(三):温暖你的毛小孩们
说起来真的是很不可思议,一个从前不喜欢喵咪的人,最近把微博、微信、QQ等能换头像的全都换成了喵咪,翻微博看各种关于它们的图片,视频,越看越觉得她们可爱,整天幻想着好想养一只这样可爱的猫!
想来突然出现这种对猫的喜爱也许和最近看的《来,跟毛小孩聊天——动物沟通那些温柔的小事》有点关系。
本书作者裴惟信 Leslie,做过媒体人,热爱动物,因意外机遇成为了一名动物沟通师,职业就是专门跟各种动物沟通,了解它们的情绪和喜乐。对于这个职业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作者竟有如此神奇的能力,可以和动物沟通?直到读完全书,我才了解,原来作者是这样和毛小孩们沟通的啊,interesting!
此书整体文风欢快,可以说是日记,也可以说是随笔杂谈,主要记录了作者在日常生活中和一些毛小孩的交往的小片段。与动物沟通有欢笑,也有泪水。这本书可以看出是作者很用心在写的,不是说有多么华丽的辞藻,也没有那么严密的逻辑,但是从文字中却足以看出Leslie对毛小孩的钟爱,用文字记录了自己的初心。读者也在阅读的时候也可以让心情逐渐放松、美好起来。
与动物沟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你必须深爱着他们,就像人和人之间的相处,如果你很讨厌一个人,自然不想、也没办法进行交流相处。想要深入动物的内心世界,语言是最常用的,“心”则是沟通的重要渠道。当我们和它们建立了“心”的通道,沟通自然会顺利很多。
读过她的文字,我才知道,原来动物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想法,它们会开心,会生气,会伤心……原来动物们也有高冷的,活泼开朗的,成熟的;会撒娇,会心虚,会为了引起“粑粑麻麻”的注意而乱叫……原来我们跟它们生活在同一个空间里,我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对它们来说都有着超乎想象的力量。
这不是一本催泪的书,而是让人温暖治愈的书!但某段从内心流出的文字还有那些动物悲伤的故事,仍会让人止不住流泪。总之,这本书打开了一扇门,通往那些毛孩子的内心,通往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来,跟毛小孩聊天——动物沟通那些温暖的小事》读后感(四):毛小孩——猫、狗(含泪望向远方)
拥有动物沟通技能,真的只是方便你做奴才而已啊!(含泪望向远方)
我老婆是个狗奴,家里养了一只公狗叫妮妮,是我在还没跟她谈恋爱的时候,她主动叫我出来,让我陪她去跟他弟抱养过去她家的。从这点来看,是不是因为她太喜欢狗了,然后,以为我也喜欢狗,然后就叫我去看狗,以为这样可以讨好我?是不是意味着她喜欢我,有点儿倒追我的意思,找了这个借口让我出来呢?不得不说,我在某些人眼里还是挺有吸引力的。
后来,她家那条狗被车撞了,折了一条后腿,好在她家人的细心照顾,整整7年了,那狗还是一直三条腿跑步,每次见到我去拜见岳父岳母都会跳起来欢迎我,我想,应该是因为我每次去,她家就肯定会做好吃的,然后狗就有口福了。真是成精了,单腿还能蹦得老高!而我虽然看着也挺开心,但是都不懂得表达对它的亲昵,傻傻的,我猜想,狗应该也挺失落的,心想,这个傻子,也不跟我互动,老让我热脸贴冷屁股。笑哭。
因为我老婆的缘故,看到这本《来跟毛小孩聊天》特别亲切,不止谈狗,也谈猫,作者裴惟信是位动物沟通达人,书中都是一小篇一小篇的,养猫养狗小短文。还配有各种动物的漫画萌图,蠢萌蠢萌的那种才可爱啊。我得跟她学两招,今后让老婆感受到我跟动物的沟通能力,会对我刮目相看的。
婀娜的猫作者说:
例如我家Q比,它还是像以前一样外面有声音动静就要吠叫,它的理由是:这是我家啊,是他们在我家旁边乱走,有问题的是他们,为什么我要被骂!(完全本位思考)还有就是,有些猫,只要有外来的猫来到附近,它就开始乱撒尿,为了警告其他的猫,“这是我的地盘”。这跟狗撒尿也是如出一辙的嘛!
作者遇到蟑螂就投降,不可能跨过这一关。我一个已经奔三的男人也非常怕蟑螂,特别是会飞的。有条狗小时候被理发师剪到过舌头,后来见到剪刀就抓狂。做过脱敏试验也收效甚微。后来通过一边喂肉一边剪,再加上纱布蒙住眼,理发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想起了我的奶奶,让她起床上厕所就挺不容的,除非你用零食引诱她走动。人老了,脑子不好了,就跟动物差不多的嘛!
作者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拥有动物沟通技能,真的只是方便你做奴才而已啊!(含泪望向远方)
《来,跟毛小孩聊天——动物沟通那些温暖的小事》读后感(五):让我了解你
家里养过一条大黄狗,等它老了,走不动了,我想至少我可以陪在它身边,可是最后它在某天早上消失了,不知道是被坏人抓走了还是它离家出走了。这只大黄狗从我小时候起就一直在我身边,我们一起长大,我把它当作自己的家人,是我们这个家庭的一份子,每当有电话打进来时,它总会汪汪地叫几声,示意我们来电话了,当有陌生人来家里时,它不会乱叫,但是会谨慎地跟它陌生人旁边。现在回想起来,它已经离开我们整整7年了。在那之后,又养过了一条黄狗,却怎么也弥补不了大黄狗在我心中的地位,家人也是同样的感受。也曾因为机缘巧合下养过一只流浪猫,在冬天,我把它抱回家,过了一小会儿猫咪跑走了,却在第二天乖乖地待在家门口,这是一只黑白猫,每天下午回家,它总会走着猫步,像人类撒娇一样粘着我,在我脚边蹭来蹭去,在它生下一窝小猫咪之后,因为一些事情小猫咪离开了,过了不久,它也离家出走了。
再后来,也不想再养小动物了,到最后它们都会离开,我也照顾不了它们,可当我看了《来,跟毛小孩聊天》这本书之后,又激起来养小动物的冲动,想养一只暹罗猫,也想像作者一样跟小动物沟通,知道它们的想法,毛小孩的世界跟我们不同,它们是那么小,这个世界在它们眼中,是我们眼里世界的好几倍。原来毛小孩也像人类一样有个性,害羞、霸气、内向、公主病、傲娇••••••
动物沟通师是我第一次听到的职业,觉得有点神圣,当然也比平常人更幸福,可以跟动物沟通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啊!可除来一些温馨的事之外,还有些戳中泪点的事,毛小孩就跟家里的小孩子一样,会对主人产生依赖,它很信任主人,希望你花一定的时间陪在它身边,也不要对着它们发脾气,你的变化会影响到它们。通过这本书,了解了很多关于毛小孩的事情,跟人类一样有喜怒哀乐,它们形容描绘的东西也许就是你生活中最意想不到了,毕竟毛小孩眼中的世界与我们的不一样。
总之,毛小孩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不一样的生活,有治愈的也有惊悚的,它们在你身边应该感到庆幸。书中有很多毛小孩的示例,也让我了解到原来动物可以这样有趣,也可以有这样的感情,这不是一本催泪的书,但某段从内心流出的文字还有那些动物悲伤的故事,仍会让人止不住流泪。而更多的是作者乐观开朗的想法和那些开心的动物们,时而让人忍俊不禁,时而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总之,这本书打开了一扇门,通往那些毛孩子的内心,通往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作为一个铲屎官,我们应该去读读这本书;作为一个与其他生命同在这个星球的人类,我们也应该去倾听来自另一些生命的声音。
《来,跟毛小孩聊天——动物沟通那些温暖的小事》读后感(六):在还来得及的时候,多爱你一点
“为了写一首诗,你必须遇见许多城市、许多的人与物事,你必须了解动物,必须感受鸟儿如何飞翔,并且学会辨识,花朵在清晨绽放的姿势。”——里尔克《马尔特手记》吴承恩在《西游记》中说到“禽有禽言,兽有兽语”,意思是无论是飞禽走兽都有自己的独特语言和使用语言的交流方式,这是本能习性,和“人有人言”一样,是符合自然的普遍规律。那么,世界上有没有听得懂动物语言的人呢?英国作者尼古拉斯·埃文斯的著作《马语者》中,牛仔汤姆・布克对马的理解与心灵抚慰,让我们直观看到一个懂马的人。英国乡间兽医吉米·哈利在《万物有灵且美》中,让我们看到农场各种动物们的奇怪、幽默和小情绪,与动物的沟通,做一个懂动物的人真的很有趣。
《跟毛小孩聊天——动物沟通那些温暖的小事》有点类似,同样是讲述与动物沟通的各种小故事。作者裴惟信 Leslie因意外机遇成为了一名动物沟通师——听起来是个蛮奇怪的职业,其实就是“传递彼此心,知道彼此的想法,为了共同生活,适应调整出默契节奏”,这样的说法比较官方口吻,其实说实话就是要努力成为“X奴”,比如“猫奴”,比如“狗奴”。作者讲了许多与动物之间的小事,将自己理解的动物们的心语不厌其烦地一一记录下来了,细碎详实。
你看过美国作家布鲁克·巴克观察记录动物情绪的另类绘本《是我把你弄哭了吗?》,152条鲜为人知的呆萌动物心语,让人看着心酸又伤感:动物确实有自己的心事,他们只是不能使用人类的语言与人说话而已。如果你家里养过狗,一定会听大人们讲过无数次狗狗们就是一个小孩,一名家庭成员,他们只是哑巴而己。“于是我开始相信,有些比较单纯的灵魂,虽然披着动物的身躯,终生不讲一句人语,寿数只有我们的1/5,但明明就是上天分配给我今生的至亲。(《陈明珠爱我:猫来了是教人得疗愈》)”
美国有名的狗行为专家和训犬师西萨在《狗语者》栏目中说,“对狗来说,不同的人就是不同的能量,它们直接受能量的影响。意念诞生情绪,情绪诞生能量。”狗狗们对人的情绪、气氛、感受非常强烈与敏感。所以,对待这些毛小孩们必须耐心,细心和用心,像对待婴儿心智一般对待他们。作者裴惟信在《跟毛小孩聊天》一书中,同样也细致分析了许多毛小孩的情绪状况,如果你觉得家里的小萌宠难懂难搞,不妨看看这位动物沟通师如何沟通的吧。比如“怕分离”,毛小孩已看着成年了,为什么离开家出门时还是会哭倒长城?比如毛小孩们爱“造反”,经常搞得家里乱七八糟,他们是想求抱抱,求举高高吗?---对他们爱造反的一次次包容其实不过也是因为彼此取暖和被拯救---现实冰冷,人本孤独,有一个全心全意爱着你的给你带来温暖慰籍的存在,是无与伦比的安慰。所以,在还来得及的时候,多爱毛小孩一点吧。
《来,跟毛小孩聊天——动物沟通那些温暖的小事》读后感(七):跟宠物沟通的那些温暖的小事
这是一本很温暖的关于与毛小孩之间相处的记录,从另一个方面来更多地了解宠物,初养宠物,第一步就是要给他们取名字,其实名字就像宠物的命运一样会注定他们以后的日子,所以千万不要小看给自家毛孩取名字这件事,叫他们什么,说不定他们就会变成什么样的性格。
不要把宠物当成人来看待,尤其是在遵从指令方面,毕竟就连人都有可能会出现你说他不听的情况,何况是跨物种之间的沟通。
与动物沟通的秘诀是在于传递彼此的心声而并非词语的实际意义,与宠物在一起就像和人一样,需要足够长的时间相处才能够明白它的行为模式,大部分的规律只适合普通情况,但根据自家宠物的不同所进行的情况还是有所不同的。
很多时候宠物的问题超出了我们所能够预想的行为原因,猫狗的嗅觉远比人类要敏感的多,所以很多问题都要从他们的角度去考虑,比如说同样的食物,为什么这一餐他们喜欢吃,下一餐有可能就不吃了,说不定就是味道有了微妙的差别导致的。就像是我们去新的美景圣地参观旅游,毛小孩们用嗅觉去闻这个世界才够透彻。
有的时候我们笑话宠物对一些事情过度恐惧,但是细想一下如果同样的情况放在自己的身上,说不定比他们还更害怕,相对来说毛小孩们克服恐惧的心理远比人类要强很多,比如说比自己身高多出很多倍的高处毫不犹豫地就跳下来,或者是即使在一件事情上遭受过伤害,但是如果有了主人的鼓励也能够很成功的克服,这些其实在人类身上其实都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如果宠物真的很害怕一件事情,就不要勉强他们去做了,说不定是真的很害怕才不敢尝试的。
其实动物的视角和我们之间差的是很多的,比如毛小孩比较在意的事情或许在我们这里根本不值得一提,所以在毛小孩们犯错的时候,或许他们并不认为自己犯错了,反而是主人将事情曲解成他们故意的样子,从动物沟通师作者的角度看来,很多事情都是因为主人用人的方式来想毛小孩们的想法从而导致很多误解。
如果想要动物做出我们所期待的行为,就要事先营造适合他们的环境,有很多有爱心的人收留了流浪动物,但是由于他们因为在野外或者是其他环境中受到了伤害而产生了不安和恐惧,从而无法短时间亲人,甚至会产生攻击行为,这是本能保护自己的表现,需要双方花费很长时间融合和适应才行,首先主人要先付出信任才能让毛小孩慢慢放下防备,愿意和人一起生活。
宠物其实和人类的小孩没有两样,他们喜欢撒娇,喜欢让主人的目光都永远注视着自己,明明会做事情,总是喜欢撒娇让主人帮忙去做,享受宠爱是他们最爱的事情,所以训练宠物的时候他们更需要鼓励,尤其是食物鼓励才能够让他们记住应该遵循的指令,批评或者是惩罚是不管用的。至于环境造成的问题,要靠改变环境才能改正,教育毛孩子的观念不应该是“我比他凶,才能让他知道谁是老大,才会服从。”
人之所以高于动物,是因为人可以运用知识和智慧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只靠毫不讲理的暴力解决,即使宠物屈服于暴力,但那并不是真的服从,更不要提对人有爱了,人类之间有形式规律可循,动物也一样。找到规律再给他们树立规矩,才是一劳永逸的做法。
透过宠物沟通师的作者能够了解到很多毛小孩内心的想法,与人类差异还是很大的,主人不能因为自己和他们相处时间长了就自认为很了解宠物,其实有些想法都是我们站在人类的角度上的曲解。预期要求毛小孩改变,不如试着改变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把主控权放在自己身上才能更好过。
比如宠物乱吃,乱吠,喜欢捣乱,一时半会是改不了,那不如试着改变自己的想法,与这些问题和平共处,因为这是动物的本性,不能要求他们和人一样一夜之间全部改变,甚至有的宠物一辈子都改不了那些习性,不如找个能够适应它习惯的方式,这样主人和宠物都能好过一些。
宠物,尤其是狗直接受到照护人能量的影响,它们需要稳定而平静的能量,一旦招呼人紧张或者愤怒,购会直接感受到并且受到传染,并且显示在外在行为上,比如吠叫,兴奋,攻击等。狗所有的行为源于不安全感,不安带来恐惧,恐惧带来愤怒,愤怒带来不良行为。所以身为主人首先要给狗一个平静稳定的气场,让他们感到安心。
主人不要用照顾和爱来勒索毛小孩,让他们认为听话才能得到爱,不听话就只能被冷漠以待,那样会形成宠物任何行为都是为了讨好人而做,其实之二杨反而会引起反效果,让毛小孩们造反的招数越来越多。
很多宠物都会有分离焦虑的情况发生,因为相对于野生宠物来说,毛小孩们从小就和人类生活在一起,他们从未经历过真正的分离,心智一直处于幼年状态中,所以主人可以用一些“小手段”来让家里的毛小孩减轻分离焦虑,比如说离开家之前可以多陪他们玩一会,或者买一些漏食玩具,让他们在主人离开之后也有事可做,或者是在走之前先让宠物发泄一下精力,这样他们在安静的环境中就会更愿意睡觉而不是总想着寂寞和孤独。
语言也是有力量的,即使毛小孩们不明白你说话的内容,但是如果用温柔的口吻和正面的态度去和宠物说话的话,他们是能够感受得到的,尽量让自己给环境带来积极的影响,宠物才能够将同样的能量反射回来,养宠物不仅仅是要给他们水和食物,同样也要付出爱和照顾,考虑他们的心情,活力,健康状况等等。
养宠物不是一时而是一辈子,一定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才购买宠物,千万不要一时冲动,因为各种“原因”就将他们抛弃,毛小孩的寿命其实很短,要珍惜每一天能够在一起的快乐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