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摆的心》读后感1000字
《摇摆的心》是一本由[日]沼田真帆香留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摇摆的心》读后感(一):过程很曲折,结局很温情
作者写得真好,故事讲得好,情节很紧凑。开篇是正沉浸在爱情喜悦的亮介,突然就劈头盖脑一系列点背的事儿莫名其妙地落在他的头上,让人拿起就放不下呀。然后日记和现实两条线并行,上一刻还是恐怖、冷漠、变态的心理描写,下一刻又跟着亮介和弟弟一起偷偷摸摸地看日记,然后各种猜测寻找线索,思维来回跳跃。读后不由感叹,善与恶,法与情,每个人的选择都有存在的理由。但至少要感受到爱的存在。
《摇摆的心》读后感(二):心为何摇摆
起心动念!
通过四本笔记,解开了一系列的神秘的故事。
一直陪自己长大的母亲居然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很多画面都是典型的日式小说里才有的。一种近于变态的心里和行为。但是却阐述了任性背后折射出来的纠缠,痛苦,无奈!
结局处,父亲和母亲消失在视野里,父亲日渐衰微的生命,消失在这美好了里。是悲,更是一种喜,是离别,也是一种大团圆!
《摇摆的心》读后感(三):石头心
直到书的最后一页也没有对美纱子改观。
在我看来,美纱子就像心口有个洞的人,如果说要拿一块石头才能补上她心口的洞,那么夺走别人生命的快感就是那块补洞的石头,只有不断夺取才能安心,直到洋介的再次出现,让她找到了一块名为“爱”的补洞石头,想要永远留住这块石头,就要击碎所有要夺走石头的人(当然也包括自己)。
如果说美纱子父母的爱、英实子的爱、洋介的爱救赎了美纱子,引导她走向正途,那这所谓的“正途”世界中也只有美纱子的亲人,而别无他人了。自始至终,美纱子爱的都只是她心里的那块石头,也许还有给她石头的亲人,而对那些因此逝去的生命不报一点情感。面对这样自私且狭隘的情感,实在无力给予回应。
《摇摆的心》读后感(四):《摇摆的心》读后小感想
悬疑小说就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你读下去,两天读完了这本书,看了一下这个女作家的经历也是很有趣,当过家庭主妇、曾出家修行,与友人共同经营过建筑公司,年过半百开始写小说还获得了不错的奖项。
我认为最精彩的部分在于儿子看四本日记的过程中发现了心理变态、性格缺陷的母亲的成长经历以及最后结尾的反转,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细谷阿姨就是自己的生母。
可心理上的变态、性格上的缺陷,都无法抵挡人性中最深处的光芒,无法抵挡住对自己孩子的爱。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也有灰色地带,善意和邪恶在那个灰色地带就让人捉摸不清,像英实子得知美纱子的罪孽后提出的计划,说是为了美纱子得到应有的惩罚,其实也是自己对美纱子丈夫心生情愫自私的念头;救赎与爱在人性的边缘融为一体,像外祖父对美纱子的解救,与其说是对她的救赎,倒不如说是对女儿的爱。
《摇摆的心》读后感(五):一本值得一看的充满阴柔美的推理小说
这本书书名有的译为《百合心》。整本书的开头还是很吸引人的,由事故引起开端。这个事故分别是:女友失踪、父亲确诊癌症晚期、母亲车祸身亡。继而发现了四本日记,引起了主人公亮介的回忆,这个回忆就是在他四岁的时候,他的母亲是否被调换过。紧接着开始由这四本日记展开叙事。一本比较典型的日本小说,内容很日式,有割腕这种血腥情节,有一股猎奇、阴柔美。这本小说最能够吊起我的兴趣的是,到底谁是凶手?被换走的母亲是被谁杀死的。第二是谁写了这四本日记,谁年轻的时候因为百合心杀了这么多人。这一段是非常精彩的,但是这个推理的过程很简单,就是聪明的表弟查询了户口,这一段刚开始看的时候,以为最后的结束会有逆转,但是没有逆转。总体来言,这本书前半部分明显好于后半部分,悬念设置的好,但是结局略显平淡。里面还值得提的一点是,那种爱情的描写有点阴柔美的意思,比较特别。最后个人看法,大陆版比台湾版翻译的要好。
《摇摆的心》读后感(六):正因为很黑很黑,所以偶尔有些灯火,就显得特别明亮
这两天发现一本不错的小说。(摇摆的心)
“像我这种可以面不改色杀人的人,脑子的构造是否和普通人不同呢?”
毫无疑问这是个变态杀人狂的自白。
从看凶手日记,到满心温暖,这不符合常人逻辑啊,可在这本书里确实存,颠覆却又合情合理。
过程中,像是坐着过山车中吃了枚奇怪的果子,惊奇,忐忑,怀疑,甚至恶心,仔细品味后,有淡淡香甜, 暖暖温情,情节忒曲折了。
爱,是唯一的救赎。
唯有温情化解人心的孤独与罪恶。
这本其中情节有点类似东野的《嫌疑犯X的献身》为了爱奉献自己的一生,有几个意想不到的反转,结尾感人泪下,也正因为很黑很黑,所以偶尔有些灯火,就显得特别明亮,印象格外深刻。用一句俗话总结,爱让世界更美好,爱让我们更幸福。
听说有电影,各路渠道搜索,只找到预告片,心里还是挺期待正片的。
《摇摆的心》读后感(七):摇摆的心,救赎与爱
很久没有一气呵成的看完某部小说了。这次的作品让我想起了大学时的某个下午在图书馆看完白夜行的时光,一个人疯狂的抄写着书中的片段。纵使自己平淡的生活永远无法体会书中的人物所经历的痛彻与撕裂,心情也依然无法平复半分。而这次《摇摆的心》,朴实、温情,一部充满爱意的作品,足以让人在某一瞬间突然感慨,一切看似惊恐、不堪的背后,往往是最为令人感动的爱。 “成长不就是一个慢慢变得能够容许自己在混乱的状态下生活的过程吗?不就是逐渐明白人的心就是一个永远无法理清的混乱的过程吗?”殊不知“我”永远也无法理清,那样一份爱背后的重量。当真相平淡却又惊人的出现时,当旁人早已泪流满面时,“我”又能做些什么呢?一路跌撞,却从未被真正的忽视或抛弃,“我”如此,爱“我”的人亦如此。当那些繁乱不堪的过往远去,当扰动人心的噩梦不再上演时,唯有爱,在那个深不见底的黑洞中,紧紧抓着你,对你报之以命运般的微笑。 心理上的变态、性格上的缺陷,都无法抵挡人性中最深处的光芒。善意和邪恶在某个灰色地带捉摸不清,救赎与爱在人性的边缘融为一体。愿每一颗“摇摆的心”都会找到爱的归宿
《摇摆的心》读后感(八):读后感
没想到第一本看完的居然是这本不在计划内的书………带着对电影的好奇以及看它很新才顺便借了出来的。
简直……真好看。
最后最后的反转令我大吃一惊的程度,可以用很实际的表现来说明:我正捧着书走到家楼下的公车站,往家的方向走,看到那一句的时候,全身瞬间都麻痹了,带着麻的感觉继续走着,眼睛没敢继续往书上看,而是一边消化着边等这股麻痹消退。这种麻痹并不是心里的感觉,是当时真实的生理反应………我想办法解释这个反转给我的感受,是心里有一股暖流。不能再具体了因为会剧透。总之是一个温暖的反转。
然后是整本书明显的前后两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前半还是恐怖悬疑,后半成了凄美的家庭与爱情故事。看的时候心情简直割裂成了两个部分。但这不是坏事,反而是觉得作者太会写了。
恐怖悬疑部分最优秀的是以日记的内容呈现一个变态的内心世界与成长历程,这样细腻朴实走心的自白,让人觉得这要不是真实的经历都不信。并且太过走心的犯罪自白,激起阵阵寒意。
后半部分则是解谜+真相的不断发展,其中包含的男主父母凄美的爱情故事,还有被爱救赎的暖意。
男主妈妈是这个故事的第一女主角,人物形象的饱满深刻简直没得说,何况在看过电影预告片后小吉高的颜值加持下,那种透明又黑暗的美无法形容。虽然真的很变态。但是反过来男主的故事部分感觉极其中二,造成这种明显的差异一定是母子二人的人物刻画力度差距太大,所以儿子想做和母亲类似的事情也完全没有母亲那种变态感。
虽然前面真的很变态,但是后面关于男主父母的爱和被爱救赎的内容也真的很纯粹,加上作者文笔太细腻,反正就是让人只想一口气看下去停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