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重塑中华》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重塑中华》读后感10篇

2022-04-05 03:30:2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重塑中华》读后感10篇

  《重塑中华》是一本由黄兴涛著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59.00,页数:43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重塑中华》读后感(一):“中华民族”这个词,其实不过百年而已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旋律时常响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时代的强音,而当我们谈论“中华民族”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何谓中华民族?

  国人对“中华民族”的话语、观念,习焉不察,也缺乏精细深入而又全面系统的历史探讨。黄兴涛的《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可谓关于中华民族观念史研究的一部力作,著者对近代中国的“中华民族”观念问题,作了一整体的历史考察,清晰揭示了“中华民族”观念的孕育、萌芽、形成、强化、深化、普及的全过程,系统呈现了中华民族内涵的演化与变异的历史。

  撰文 | 裴自余

《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作者:黄兴涛版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10月

  1 、民族概念的历史与层次

  一部中华民族观念史,从何说起?光是民族这个充满争议的概念,古今有别,中西各异,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相应地,民族认同或民族主义的研究,在“民族”一词的释义方面,无不耗费大量笔墨。著者并没有简单地套用某一家现存的“民族”界说来随意臧否中国现代史上国人的有关理解,而是强调民族的概念只能由其被使用的实际历史来定义。

  著者通观清末民国时期的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使用历史,发现它是一种受到西方人类学和政治学双重意义上的民族思想与政治现实综合影响下的中国产物,也是在特有的民族格局和历史处境中得以出现和形成的政治文化现象,是中与西,历史与现实、人类学与政治学的民族观等之间复杂互动的结晶。

中日甲午战争的一个现场。

  这样一种复杂互动之结晶的“中华民族”,其内涵丰富而复杂:“一种超越政权认同和传统族裔认同界限的‘中华国族’认同,也即一种包括各少数民族在内的大民族共同体整体认同;一种以数千年延续不断的共同体称谓‘中国’或‘中华’为标志符号,建立在作为平等公民集合体的现代‘中国人’认同基础之上,并有进一步融合期待的政治与文化认同;一种现实和理想交织,既完成又未完成的认同……”著者将之称为“现代中华民族观念”,以区别于那种把汉族视为“中华民族”的非主导型观念。这样一种主导性的中华民族观念,涵括了三个不同层次的“民族”概念,一是大民族共同体的国族(state nation),一是少数民族、汉族或民族一体化意义上的民族(nation),一是族类认同意识意义上的族群(ethnic group)。

  著者并非不清楚这几个层次的分别,但更重视的是概念的使用历史。尊重概念的使用历史固然必要,然而作为一个仍有生命力的现实概念,今日所用之“中华民族”,是否可以专指“中华国族”,以从含混多义中的民族概念中固定下其作为国族的核心内涵呢?

  2、有识之士共塑中华民族

  谁在塑造中华民族?在探讨“中华民族”观念的自觉和觉他的过程中,著者充分运用了思想史和新文化史之结合的方法,既注重精英人物的思想,又对以往不为人知、不为人道的历史人物或熟悉的历史人物的某些被忽略的思想面向,均能一一表而出之。

  而少年中国学会、国家主义派、青年党、国家社会党等各种政治派别也参与了中华民族观念的争论与创造。另外,不容忽略的是各少数民族有识之士的贡献,如晚清提倡“五族大同”的满人官员和留日旗人恒钧、乌泽声、穆都哩,民国初年的“五族国民合进会”的熙凌阿、王宽、萨伦,抗日战争时期组成“蒙藏回族慰劳抗战将士团”、强烈认同中华民族的巴文峻、贡觉仲尼、罗桑坚赞、尧乐博士、麦斯武德,以及毅然西迁成吉思汗陵的沙克都尔扎布等。

  中华民族的“自觉”可谓种种历史合力的结果,借用著者非常欣赏的常乃惪的话来说,“至于今日,则人尽自觉为中华民族之一员,人尽自觉为黄帝之子孙,此无他,五千年来文化陶镕之所自也,五千年来哲人志士之功也。”此言虽有几分真实,但更多是史家常乃惪的某种夸张和良好愿望。著者想必也心有戚戚焉,大赞常乃惪“认同国内各民族平等融合的一体化之现代中华民族观念,传播这一观念并以历史事实来认证这一观念的史家自觉和责任感,可谓跃然纸上”。这又何尝不是著者的夫子自道。

  3、中华民族认同:未尽之功

  该著有一基本的假设值得探讨,即中华民族有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相应地,中华民族认同有一个从少数精英思想到社会广泛接受的历史。

  著者接受了费孝通先生的从自在到自觉的中华民族论这一经典论述,将中华民族视为历史的延续演化和主观能动建构彼此互动的产物,因此取书名为“重塑中华”。除非先已假定了某种中华民族之存在(也就是所谓自在),否则何来重塑?

  著者对“想象的共同体”之类的主观建构论持不同态度,而主张折中于演化论与建构论之间,但此种折中的前提——存在一个自在的中华民族——能够成立吗?正如许纪霖先生在《家国天下》中所指出的,中华民族作为一种国族想象,只是“倒放电影”式的今人对古人的理解框架,是晚清之后被重新建构的、想象性的“民族虚体”,而非有实证依据的、有自觉意识的“民族实体”,在古代中国,虽有实体性的民族如汉族或其他民族,但各民族之间并未整合成一个哪怕是自在意义上的国族。其实所谓自在意义的民族,本身就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话语,如梁启超所言,“民族成立之唯一的要素,在‘民族意识’之发现与确立。何谓民族意识?谓对他而自觉为我……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中国人’之一观念浮于其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之一员也。”

《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作者:许纪霖  版本: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年2月

  从传统的“天下观念”遭受现代性冲击入手,在思想史中,探寻中国近现代国家认同所受到的冲击和和转变。

  如果没有这样的自觉意识,则民族本身即不能成立。就像格林菲尔德所指出的,认同即是认知,任何认同的本质特征在于它必定是相关行为人对自身的看法,故认同要么存在,要么没有,不能像某些疾病那样,先是处于潜伏状态,然后又被唤醒。故所谓中华民族之重塑,或只不过是中华民族之新构,而不是中华民族的自在到自觉。

  在著者看来,中华民族认同,是现实的又是理想的,是完成又是未完成的,是政治的又是文化的,是民族的又是国家的认同。中华民族如此这般“既……又……”,虽然全面而辩证,但终究是内在紧张和矛盾的,也模糊了应然与实然、信念与事实之间的界限。就个人而言,在国族、民族和族群认同的不同层次中,中华民族的认同可能是最高层次的认同,然而层次越高,认同也越需要理由。就群体而言,在一国之内越是处于劣势或边缘的少数民族或少数族群,越是需要认同国族的理由。

  法国思想家厄内斯特·勒南有言,国族是一个灵魂,一个精神原则,种族、语言、利益、宗教、地理、军事需要这些元素都不足以创建这样一种精神原则,最重要的是过去拥有共同的荣耀,当下拥有共同的意志,国族的存在就是日复一日的公民投票。那么,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究竟是何种灵魂,何种原则?其获得个人和少数群体认同的理由是什么?这些中华民族认同需要直面并凝成共识的难题并没有现成的答案,依然是中华民族信念的未尽之功。一个可欲的信念并不是事实,但信念无疑也可以转化为事实,其间的关键,或也在今日志士哲人的心力之所向吧。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裴自余;编辑:李佳钰 西西。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你转发至朋友圈。

  阅读更多精彩,欢迎关注书评周刊微信公众号:

  《重塑中华》读后感(二):政治正确的迎合上位之作。

  满清不是中华。这是前提,可这作者一直说满清是中华。清军入关是偶然不是必然,清军入关是与日军侵华无异的无耻侵略,用再多狡辩诡言都改变不了此点。

  清军入关后剃发易服,到处圈地,满人第一,无数的大屠杀,各地设满城监视汉人,日本人都没有满人凶残!

  可作者居然说这是普通正常的换代,真是满口胡言乱语!

  南京大屠杀杀了30万又建纪念馆又国家公祭,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怎么不建纪念馆怎么不国家公祭?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说忘记历史是对过去的背版,忘记满清大屠杀就不是对过去的背叛?民族团结?民族和谐?汉人十余亿,满人千余万,为了干余万牺牲十余亿!?真六。

  又来扣皇汉帽子?扣扣扣扣扣扣扣扣扣扣。

  记得文天祥被从教科书删去民族英雄称号时站出来抗议的几乎全是民间普通人。

  清华北大复旦浙大历史系不是牛逼哄哄吗,不是一堆又一堆宋史专家,还有你这个狗屁中华的人大教授。这个关键时候怎么歇菜闷逼啦,指望你们来启民智,母猪都上树。

  少作点假少上女学生少争权夺利点,干点正事,好嘛?

  砖家叫兽们。

  《重塑中华》读后感(三):虚无命题

  没读过这本书,只是看到网上的评论,有感而发,写几句。

  中华民族也是这个意思,汉人或者汉族,指代的还是比较清楚的,至少身份证上写的就有,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民族学上还有有清晰的定义。但是中华民族?是几个民族的合体?还是什么的?反正我是得不出结论的。

  《重塑中华》读后感(四):你想回忆什么?——读《重塑中华》

  我觉得概念史在中国的研究还是很有意思的。早些年的时候,学者们总是喜欢找实证,翻遍"故纸堆"、"乌龟壳"和"破铜烂铁"。然后兴奋得发现某个词汇古已有之。比如说从何尊上发现"余其宅兹中国"。又比如从《南齐书》里发现"今诸华士女,民族弗革",由此可以踢掉"和制汉语",说明词汇的源远流长。但是过了些日子,最终觉得那些东西不够靠谱,有些词汇在古书里的意思和现代的意思大相径庭,而有些词汇甚至能被断句断开。于是乎,我看到的两本近年的概念史研究都出奇得谨慎。比如一本《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中注到:

在我看来,追溯“民族”在近代的最初用例并不十分必要,更不应该将意义完全不同的用例也纳入其中,如王韬所云“民族殷繁”即不应作为例证。重要的是它何时作为一个学术概念与社会观念开始影响人们的思想与行动。

  而本书的成书时间应该蛮长的,所以我读起来感觉作者的放笔处于谨慎和放松之间。

  书评的题目是"你想回忆什么?",其实从上头学术研究的一点小变化就可见端倪。学者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视角,就是因为学者想要的记忆不一样。我想从前一些学者总是觉得一些概念是舶来品,所以恨不得"上穷碧落下黄泉"找到古书里这些词汇,从而建立民族自信心。像黄先生此书第一篇炮轰的对象"新清史"就有相反的意思。我们固然可以肯定"新清史"重视非汉语文献材料等等新方法论。但是他的视角和观点,实在让我们不得不怀疑是美国佬要搞分裂中国的理论支持。黄先生此书挖出了不少清朝史料,以及一些清朝皇上的观点,很有力得驳斥了新清史,说起来黄先生若非中国人,自然也不会从茫茫史料中搜刮支持"大清"和"中国"是对等的这样观点的材料了。

  所以说,中华民族是食材,怎么炒,炒得合不合食客胃口,就是大厨的本事了。本书挖掘了很多有意思的材料,让我们对各位大厨刮目相看。我想最有代表的应该是梁启超先生和孙中山先生了,这两位都是政治大家,梁先生更是较早引入民族概念的人。在历史资料上,这两位开始都是反清排满的,如书中提到:

梁启超本人其实也经历过一个从"排满"到将满人纳入大民族共同体的变化过程。1902年,他就认为,以民族主义精神立国,"势不得不攻满洲。日本以讨幕为最适宜之主义,中国以讨满为最适宜之主义"。

  而孙先生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更是历史教科书上都有的标语。然而之后的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大家都知道民国"五色旗"是第一面法定国旗。而梁先生在1903年游历美国之后也提倡了大民族。很显然,民族这个东西最开始可以用来做推翻清政府的标语,但是推翻了清政府,要是再讲狭义的汉族,岂不是要把东北、蒙古、西藏诸地都分裂出去了。所以说政治家们改变了策略,要讲民族团结了。这个时候建立的民族概念,个人觉得倒和美国的民族概念更像一点,重点不在过去是怎么样,而重视现在中国人民是一个整体。这个概念史的挖掘我觉得是很重要的,像我一直以来都以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而我周围的人也基本都是受这种教育长大的。然而当时的观点好像并非如此。比较晚的,如1934年,施瑛在《中国民族史讲话》里就提到:

中国国家,由中华民族所建立。今日的中华民族,非老朽的民族,相反地,而是新生的少年。

  很明显,这里提到中华民族是个新民族。黄先生书中梁孙二位的观点也大概为新生民族的意思。如果把中华民族当新生民族,那么现在我们天天喊的口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没什么意思了,"复"是再次的时候,"中华民族"概念诞生的中国近代满满都是屈辱史,没什么好复兴的。显然,现在的"中华民族"概念和最开始有很大区别。现在的"中华民族"很讲究历史传承(其实民国时期的"中华民族"概念就有这个意向,所以如张君劢创的《再生》杂志,就明确把中华民族复兴作为办刊宗旨)。

  官员们把不好的材料烧掉,就像清朝政府编纂四库全书篡改内容一样,都是在为构建新的记忆而努力着。通过改变材料来改变记忆的事情哪朝哪代都有。

  当然篡改是比较低端的做法了。总是给人落下作伪的口舌。更聪明的办法是挖掘材料,就像文章开头提到从故纸堆里找"中国""民族"这些词汇一样。材料不会是假的,然而材料那么多,我们只挖掘想要的材料,我们只回忆想要回忆的东西。而且对于想要回忆的事情,时间越长,我们不但不会忘记,还会对回忆的对象越来越清晰。昨天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纪念日,如果有细心的人检索过历年的《中国日报》,就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我们看到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新闻在1961年到1980年居然都是0篇,而后的年份越来越多。同样,我们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资料也是如此,可以说现在我们有比历史上任何一个事情都丰富的南京大屠杀史料,而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材料更是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中国政府这些年法定了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而各种史料的编纂也由政府推动着。我们看到,对于中国人而言,南京大屠杀的记忆越来越清晰。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需要它。它是我们民族团结的力量,是共同体重要的记忆材料。中国政府为什么那么在意这些。我觉得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的"毒害"下,中国的年轻一代有着越来越多元的思想,思想一多就容易不团结,政府就不容易维稳。所以政府急需把各种思想的人团结起来,屡试不爽的一个办法就是搞一个敌人出来。这个敌人很明显就是日本。而有意思的是日本恰好也是很头疼这个问题,时代越发展,人的思想就越活,越难掌控。所以日本也要有敌人,显而易见,日本敌人就是中国,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日本要通过钓鱼岛玩火。所以我觉得汪丁丁有一句话讲得很好,那就是"中日外患反映的其实是中日内忧。"你看看改革开放开始的时候,中国和日本好得不得了,中国电视里好多的日剧,那个时候大家要发展经济,民族问题就放一边吧,赚钱要紧。今时不同往日,所以中国对于南京大屠杀的记忆越来越清晰,对于钓鱼岛的各种资料也越来越全面。中国政府要构建民族记忆来团结思想。像黄先生书中有很大篇幅讲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概念的巩固。可见抵御外敌乃是团结内部一大良药。

中日观念博弈的三个例子

  我们从前一直在意中国日本在战争这类实际问题上的博弈。而从黄先生的书和我阅读的其他一些文章里。我发现中日观念史的博弈也非常得有意思。应该说,我看到的比较早的一个博弈就是中日华夷之争。尹敏志在一篇文章曾提到:

明清易代之际,“华夷变态论”就已经在日本萌芽。这种观点认为,被满洲占据的中国已经沦为“夷狄”,完整保留唐宋文明的日本,才是华夏正统的继承者。

  直到后来日本开始搞军国主义的时候,日本的学者其实很多也有这种心态,他们一方面学着中国文化典籍,一方面很鄙薄当时的中国人。这方面的史料很多,此处不赘。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例子就是黄先生书中提到的中日签约时关于"天皇"这个词的争论。中国明确反对日本在中日签约或交涉中使用"天皇"字样,以为未免尊大。然后在回日本来函时用了一大堆三皇五帝理论来说明日本用"天皇"未免太装逼。对于中国不愿接受"天皇"二字,日本多方辩护,但最终为了不耽误立约目的,没有纠缠下去,很快表示:"今两国立约,仅书两国国号亦可也。至于来往国书及公文,则我国自称曰天皇,贵国回称曰天皇或曰皇帝,两从其便。"

  最后再举一例关于亚细亚主义的例子,亚细亚主义是日本很早就提出来的亚洲人民来对抗欧美的一个口号。(狭间直树《日本早期的亚洲主义》里有详细提到)虽然讲是亚洲主义,但是核心是日本人。其实这就是一个变种的"华夷论",也就是说咱们都是亚洲一家人,但是我日本是老大,大伙儿得听我的。到了后期臭名昭著的"东亚共荣圈"更是把日本作为中心。而我从本书中看到中国对亚洲主义也是有野心的。所以像孙中山有《大亚洲主义》,李大钊有《大亚细亚主义与新亚细亚主义》。

  东亚的中国和日本都强大且实力相当,所以无论经济政治文化,总有数不清的幺蛾子。而且从现在各种构建民族记忆的方法来说,未来形式不乐观。现在只是讲讲"名义上"的事情,如果两国政策不改,不通过其他方式来团结国人以及达到其他目的。那么中日的摩擦就不会消失。

  研究的方法论就是区分了两种民族,一种原始的,一种政治的。其实如书中顾颉刚与费孝通等等各种争论的都是这个问题。而且不但中国,连外国人也是对这个问题焦头烂额(可见《族属的考古》一书)。我觉得聪明的办法是别下定义,下定义必死。因为定义是死的,而民族的概念是发展的。黄先生用那么大一本书来讲民族概念在中国的历史,用一个个典例来构建民族的概念,就是最好的方法。而最后要搞个定义出来反而不必要。(其实我还挺想多扯扯顾颉刚和费孝通的那个部分,不过学术与政治的关系展开来又是不少文字,读者还是从书中体会比较好)

  2018/2/13补

《文藝月刊》中的民族話語(1930~1941)目前无人评价趙偉 / 2013 / 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2018/3/3补

  一些今天被认为是历史事实的东西,或者今天已经成为某种“传统”的东西,往往是一种虚构,是在历史的影子下再创造出来的“当代”神话。这种“传统”或神话的根据不是历史,而是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的具有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需求,文化霸权则是它的助产婆。历史和对历史的记忆往往有很大的出入,但这绝不是因为人类的健忘。

  绰克图台吉这个人物,在他身后300余年的历史上,在蒙古人的公共记忆中充当了“鬼”和“神”两个极端的角色。所谓的公共记忆,就是一个认同体(比如一个地域、一个组织、一个文化团体、一个阶层、一个民族或部落,等等)的集体记忆,是与某一个个人记忆相对而言。对某种历史事件或某一个历史人物的公共记忆而言,它是按照共同体的要求来被创造的。因此,公共记忆的构建,不是把历史原原本本地表象化,而是把历史剪辑和拼凑成适合于该认同体的“当代”要求的行为。绰克图台吉的公共记忆,在封建时代的蒙古,在政教二道的话语体系里,成了“鬼”的记忆;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时期,在爱国主义价值观下,又变成了蒙古国民(不是全体蒙古人!)对"神"的记忆。——乌云毕力格《五色四藩》第二章 绰克图台吉的历史与历史记忆

  《重塑中华》读后感(五):系统与复杂的中华民族观——读《重塑中华》有感

  系统与复杂的中华民族观——读《重塑中华》有感

  《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一书是黄兴涛教授的最新力作,黄兴涛教授早年以研究辜鸿铭起家,而后专注于概念史和思想文化史的研究,先后有《“她”字的文化史:女性新代词的发明与认同研究》等著作问世,是当前国内研究思想文化史和概念史的大家。作者从事中华民族观念的认同研究已经断断续续16年,形成了对于中华民族观念研究的较厚实的积累,本书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首先是呈现系统性,作者对中华民族观念作出了历时性的考察,首先研究了清代中华民族观念的酝酿,作者探讨了酝酿当中的两个主要因素即传统的思想资源和新的思想资源。在传统思想资源方面作者探讨了中国和中华的历史认同和清代满人的中国认同。在新的思想资源方面,作者探讨传统汉文里民族一词的早期转化和清末现代民族概念的形成及其主要来源。作者指出在清末,现代汉语中民族一词和概念流行开来,主要还是得益于日本汉字新词对对译西文的用法,该词从日本正式传入中国,开始于戊戌维新时期的《时务报》,明治日本的民族概念来源于对西方nation一词和概念的汉字对译和有关政治动员,日本人对于Nation的理解既有英法去向,也有德国取向,更多的时候则混杂不清。接着作者指出梁启超可能是最早实用中华民族一词者,1905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发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开始使用中华民族一词,这体现了现代中华民族意识觉醒的最初阶段性,具有不容忽视的历史地位。此后杨度、章太炎等也开始使用中华民族一词,他们成为中华民族概念的思想启导人。接着,作者研究了现代中华民族观点的确立与传播。作者指出中华民国的建立为中华民族这一现代概念的明确提出和全民认同,创造了必要的前提。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成立“中华民族大同会”标志着于五族共和论相关联的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在革命党人中的基本形成。稍后成立的五族国民合进会,则综合了革命党人于立宪派人士的相关意见,其简章对于中国国内各民族同源共祖的论证可谓后来一元多流,终归返本归一“的中华民族观之嚆矢。作者指出作为民初大总统的袁世凯也自觉使用中华民族这一概念,这对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确立与早期传播,意义重大。虽然民国初年各民族共同构成一大中华民族整体的观念已经基本形成,但是五四运动以前,在社会上,这一观念还有没有真正确立起来,其得以基本确立,并逐渐较为广泛的传播开来,还是在五四运动之后,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之初以后。这主要是以下因素促成的,首先是帝国主义,反对帝国主义为构成现代中华民族整体观念提供了政治基础和思想条件。其次是民初十年五族共和的国家整合和社会整合,这奠定了有利于国内各民族实现一体化发展的现实基础。最后,现实的危局强化了有识之士促使中国实现整个国家和民族一体化进程的愿望。20年代孙中山、梁启超和国家主义派等对中华民族的观念的认识和研究,都促进了中华民族概念的传播。不过,中华民族成为极度流行的固定词汇,还是在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特别是抗战全面爆发之后,才得以实现。日本侵华,对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传扬和社会化认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不仅为汉族人民所认同,也为少数民族人民所认同,抗战时期各族人民血肉相连的民族命运和共同的抗战生活,一体情感的传递与感染,在现代中华民族认同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0年代之后中华民族复兴论也开始成为一种流行全国的强势话语,它和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政治进程相一致,也是新兴的中华民族概念符号认同的重要内容,成为现代中华民族观念最为典型的思想形态之一。报刊、中小学历史地理教科书的民族教育,电台广播,抗战歌曲等现代媒介对于中华民族观念的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外,由顾颉刚引起的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大讨论,也对于普及中华民族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上可知,作者对于中华民族观念的发轫,确立,传播和强化作出了系统性的论述。

  今日,我们正在提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在提倡给民族之间应该像石榴籽一样紧密的倚靠在一起,形成团结的中华民族。通观此书,我们可以得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希望的历史延续性,也能够体认中华民族这一概念的历史来源,增加我们对相关问题认识的深度。可以说,此书正是从历史关照现实的典范之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