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是谁在与民主为敌》观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是谁在与民主为敌》观后感100字

2021-03-29 03:31:3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是谁在与民主为敌》观后感100字

  《是谁在与民主为敌》是一部由Christopher Martin / 约翰·皮尔格执导,约翰·皮尔格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是谁在与民主为敌》观后感(一):很意识形态,简直可作为我国官方的宣传片

  也算做到极致了,其中的思想观点与我国官方的观点,就是初高中教科书上写的那些东西,非常类似。

  美国人自己的评论是,这个制作人的特点就是用事实伪装观点,甚至用观点代替事实。

  建议教育部可组织学生观看这部纪录片

  《是谁在与民主为敌》观后感(二):“已经很久了,但我知道,变革终将到来。”

  占满山头的贫民窟在地图上被标注为绿地。

  美国干扰智利、委内瑞拉等国的民主,只为了自己的石油利益。

  美国支持拉美国家的独裁统治。

  智利很多人相信最好还是闭嘴。“我们不属于一个民主国家,因为民主一词被人滥用了。它的含义并不被人理解”

  玻利维亚的一个前总统贱卖国家自然资源给美国,民众反抗,赶走了他。2005年选出了一位土著民总统。

  “已经很久了,但我知道,变革终将到来。”

  《是谁在与民主为敌》观后感(三):请看查尔斯总统的新闻:

  http://news.baidu.com/ns?cl=2&rn=20&tn=news&word=%B2%E9%CE%A4%CB%B9

  怎么像是冷战时期的?

  《是谁在与民主为敌》观后感(四):trivial,但是可以想到其他

  民主是美国精神的基石,不民主类同违宪,乃会导致社会秩序的崩溃。但利益维护本质上就没有民主的因子,毋庸说国家或阶级之间,长短期利弊也无法以民主的角度考查政策优劣。所以美国的行径和其民主之教旨在根子上就有built-in的inconsistency。攻击这一点是trivial、毫无用处的,但可以指出的是它在达到手段的目的上都往往没有哪怕表面上符合其教旨,这就很让人对其文明感到失望了。暴力解决、矛盾表面化和激怒原本可以用一点甜头就平息的弱势群体、以及执行过程中缺乏对己方违宪行为的严格监管,这些做法都显得naive,二十世纪的美国还这么naive,也难怪中国了。

  《是谁在与民主为敌》观后感(五):一点看法,可以拍砖。

  记得xz报道时那些来自国际rq组织的死亡人数的数字吗?几天内就是几千人。记得在摄像头前哭诉的那一张张痛苦的藏人的脸吗?每个人都哭叫民主,自由,还有独立。

  torture, violation, beat,prison,这些词在经过3。14以后,我总是觉得特别带有政治色彩。纪录片和新闻一样,煽情过后还是要明白,如果一方看起来特别的正确,一方看起来是devil,那肯定我们错过了某些复杂的因素。

  虽然在片中作为反面人物出现,我倒是挺喜欢duane clarrice,很直接,“凡是危机到国家安全的,我们都要干预,不管你喜欢于否!看不惯也要适应着看!”这句话才是政治的真谛。他说智利在皮诺切特独裁下经济有很大变化,就好比中国说xz的经济变化一样。他说死了2万人是夸大,是智利的政治意图,实际上是几百人。几万人是屠杀,几百人是正当防卫。

  要民主必须先要有国家政权才行。国家安全其实还不是国家的经济利益。另外,金钱是尺码已经是不灭的事实了。

  《是谁在与民主为敌》观后感(六):让民主见鬼去吧!

  民主都是只存在于民众的幻想中的,在现实中,不过是政客利用的工具而已,查韦斯也一样。

  获得了广大的群众的支持就是民主?从概念的意义上讲是的,民主就是要体现广大群众的意愿。

  但是,这个意愿是可以被诱导、被欺骗的、被蛊惑的、被煽动的,希特勒、金日成、卡斯特罗包括萨达姆,哪一个的得势不是因为受到了广泛的群众支持?但谁又能说他们代表着民主?还有斯大林、毛*东,也都一样。

  外国的我知之甚少,说说我们中国的吧,每一次朝代的变更,起事者无不以天下百姓说事以寻求最广泛的群众支持,包括洪秀全、李自成也是如此,但事实是什么呢?用百姓的理想(民主的需求,可能拿时候还没有这个名词,但性质相同)做诱饵,达到自己的目的。

  民主是美好的,是毒药,是人们最美好、不灭的愿望,于是也就成了人们最容易被利用的东西,可怜的人类啊,民主永远是奢求。

  让民主见鬼去吧,不要奢求民主了,不要再被查韦斯之流利用了…………

  《是谁在与民主为敌》观后感(七):民主的终点 地狱的起始

  本纪录片导演约翰·皮尔格通过大量奔走,揭露了美国在拉丁美洲挑起战争的事实,反映了美国为获取资源利益和输出价值观对民主的扼杀。

  委内瑞拉在雨果·查韦斯执政期间,底层人民的利益得到保障,贫富差距减小。由于社会资源的分配得到合理调控,资本家的利益受到侵害,以资产阶级利益为价值导向的美国难以向委内瑞拉输出价值观,美国中情局策划委内瑞拉的资本家等富人制造一场游行阴谋,进而发动政变令查韦斯下台。还好委内瑞拉人民勇于伸张正义,给予阴谋家压力才保住了雨果·查韦斯,但此次事件却被美国控制的世界主流媒体恶意报道,将查韦斯的统治称为独裁统治。反观智利,原本安定的社会在1973年美国支持下皮诺切特发动政变夺权,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杀戮,智利变成人间地狱。

  美国对其他国家残酷的价值输出今天仍在继续。在中东地区,那些向全世界输出着恐惧的地方,也曾是繁荣祥和的国度,后来一切都变了。仅仅几年前,叙利亚还是一片安宁。美国主导的“阿拉伯之春”为了谋取中东地区的利益,将西式民主强加于人,和平的国度不断成为地狱。

  外来强加的所谓民主,其实是民主的终点,独立自主才是正途。

  《是谁在与民主为敌》观后感(八):评论是谁在与民主为敌

  只有政权会与民主为敌

  就像对待韩国“光州事件”,大学生的民主运动,打着“民主”旗帜的美国却默许了“全斗焕军政府”的军事镇压,数千名军人开着坦克攻入市区,尽管有光州市民卧路阻挡坦克的前进,但韩军的坦克仍然肆无忌惮地碾过他们入城。而在这之前,已经发生了用武力打死多名学生和工人,导致“518起义”。

  美国导演约翰·皮尔格三十年来锲而不舍地揭露:美国非但没有像声称的那样要给全世界带来民主,反而正竭尽所能地想要扼杀它。美国大众并不清楚这些,因为美国对自己很民主,一些事被揭发后民众表现出对美国政府的谴责与抗议。

  国家之间的政治斗争,国家内部的政治斗争,牺牲品永远是我们百姓。如果人们痛恨一个国家,就是痛恨这个国家的一切,其实做这些的都是高层领导的意志,遗憾的是,我们往往对于到底是谁发动的,早就忘了,民众成功的背了黑锅。

  2011年时,有一部关于贩卖儿童的国际组织,被美国的自由摄影者记录,并在YOUTOBE,FACEBOOK 中要求互相转载,让全世界知道这种恶性,我们老板是个美国人(台湾),一天上午大家陆陆续续到了公司,他叫我们都围在一起坐在电脑前,放了这部长达2个多小时的纪录片,虽然我们也很愤怒,但我们不会看这么久,谁这么认真的还真看完啊?毕竟是很枯燥的录影,小孩也没反应的。但老板超想我们认真看完,这谁都知道。一个上午全用在这上面,中午还叫我去打印个100张彩色的海报,贴在墙壁上。。。。有同事对其很不解,老板反而更惊讶的问我们:“难道你们不会?路上如果一个老婆婆被自行车撞了,你们不会扶吗?”有人向他解释了理由,他说,这不能成为你不去做的理由,难道你被他影响了吗?

  政治领导人的决策并不能代表民意,只要有政权的一天,就永远不会有民主。

  《是谁在与民主为敌》观后感(九):正解

  5.9晚上观。

  布什:美国不强迫与我们同类型的政府做不情愿的事情。我们的目标是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声音,得到自由走上自己的道路。

  主持人:影片讲述的是人们如何通过奋斗,从现代形式的奴隶制度中让自己取得自由。

  尼克松说过:“拉美的人民,根本不关心这个地方。”

  美国视拉美为自己“后院”。

  受访的查韦斯面对镜头说:民主有一个简单的定义,即林肯说的“民有民治民享”。

  2002年,美国背后支持的政变,仅两天过去,就以民众和军队的支持推翻了政变政权。

  布什曾承诺要让世界免于邪恶,并要领导这个伟大任务,在任何一块大陆上建立自由社会,这是弥天大谎,需要了解历史,被隐瞒被压制的历史。这个历史可以解释,为何西方国家总是知道许多其他非西方国家的罪恶,却浑然不知我们自己干过的坏事。空白的那个字就是帝国。美帝国的存在很少被承认或者在颂扬战争的侵略主义中被掩盖。最狂妄自大的说法是:没有国家能走自己的路,除非那条道路符合美国的利益,帝国和自由毫不相干。他们是邪恶的,他们是征服、偷窃、控制、秘密。

  1945年起,美国曾试图推翻50个政府,其中许多是民选政府。在这个过程中,30个国家被武力攻击和轰炸。第一个被攻击的是危地马拉,香蕉之国。

  1950年jocobo arbenz 被民选为总统,那个时代的查韦斯。

  美国纽约众议院议员JOSE SERRANO“好大的胆子,距离我们才90英里。过于45年,和我们完全不同体制的政府,好大的胆子,不让美国大企业把你买走,继续如此傲慢地说,绝不会屈服于美国,难道不知道我们是谁?”

  Duane Clarridge CIA chieg 中情局拉美部门主管(1981-84)

  HILIP AGEE 中情局特工(1957-68 ):中情局不在乎民主,如果这个政府是民选,且与我们合作,当然很好。如果不合作,那么民主对我们没任何意义。

  《是谁在与民主为敌》观后感(十):Democracy work?Jesus knows.

  观《是谁在与民主为敌》有感

  这部纪录片是由英国导演约翰皮尔格导制而成。纪录片主线由与美国政府官员对话形成,批漏美国自上世纪七十年代CIA如何介入影响拉美地区独裁军政统治的过程。大部分影片内容围绕智利、玻利维亚两个国家展开,各展现两国如何在极右翼军政独裁统治的迫害下人民穷困潦倒的场景。

  据网上现有可循资料(主要由维基百科所得),七十年代的智利独裁统治者皮诺切特、乌拉圭的伯达维里、巴拉圭的斯特罗斯纳等,拉美国包括智利、乌拉圭、巴拉圭、阿根廷、玻利维亚军人政府频繁接触,为打压左翼势力、铲除马克思主义而联合发起了臭名昭著的秃鹰计划(Operation Condor)。随着军政权相继垮台,不为人知的细节泄漏,国际舆论指责抨击此项计划,此项计划也被批评为国家恐怖主义。

  皮尔格摄制此纪录片的初衷可能在于揭露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拉美军政统治的残暴,可纪录片中质问美国政府官员也隐含了信息:CIA的介入是否真为了拉美国的民主?还是仅为美国冷战期间实行霸国强权的外交政策的体现?观看影片后。摒弃皮尔格摄制纪录片的主观视角,本人认为拉美独裁统治的产生及恶化不可简单归结于美国的推波助澜,另外,结合本世纪小布什政府攻打伊拉克、阿富汗等国而观之,美国自上世纪成为头号强国后实行的对外政策,是否都是以打着输出美国民主价值观的旗号而理所当然地强行干涉他国内政呢?

  正如《独裁者手册》一书中作者所提,为什么同样一个人可以在一个国家推行善政却在另一个国家施行最残暴的独裁?在这里,与其说制度是答案,还不如说是问题本身。拉美国在民主转型之际必经受动荡及混乱,因民主必先适应国情而得以繁荣。塞谬尔亨廷顿所著《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所提,1974至1990年期间大约有30个国家从非民主政治体制向民主政治体制发生转型。观世间百态,民主虽已受到标榜及追捧,但不同的国家却有不同的理解。

  继皮诺切特此独裁者,纵历史而观,有利奥波德二世、恩帕尔霍帕夏、胡志明等人,独裁统治下的残暴事件更有亚美尼亚种族大屠杀、红色高棉等。观此纪录片后最深之感触,莫非在知悉一政治事件时应形成自身独立、批判性的思考,而非随着媒体的思维。

  民主并非为解决政治体制难题的最优良方,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大可算最早对民主体制深表质疑的作品,尔后亦有福山探讨民主是否为人类社会最终极之政治体制。民主的弊端显而易见,多数人暴政、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滥用、既得利益团体操纵民主选举等。时至今日,国际大环境下大多数国家都处于民主体制中,作为天生政治人,不禁思考民主应何去何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