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医疗内幕》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医疗内幕》观后感精选10篇

2022-03-21 09:35:3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医疗内幕》观后感精选10篇

  《医疗内幕》是一部由迈克尔·摩尔执导,迈克尔·摩尔 / Tucker Albrizzi / Tony Benn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 剧情 / 历史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医疗内幕》观后感(一):无“医”无靠

  十分期待的看了迈克尔·摩尔的《医疗内幕》,没有失望。这个胖胖的家伙真的是什么都敢说,以前的《华氏911》,《科伦拜校园事件》,那么明目张胆的批评政府,批评总统布什,让处在中国的我惊诧不已也心惊肉跳,还好他是在美国。即使在美国这样的国家敢于讲真话,敢于揭穿各种政府腐败内幕的人也不招待见,政府厌恶他是肯定的,但有人权法案的保护也奈何他不得,只能无奈的随他去折腾,总统布什肯定是世界上唯一不看他电影的人,但不能阻止其他人对他的喜爱,特别是那些牢骚满腹的弱势群体,所以他越发肆无忌惮来,这次他准备开炮的是美国的医疗体制。

  有时候觉的中国和美国也许是这个世界最相象的两个国家,同样地大物博,同样人口分布不均匀,有着同样超级的大都市,美国的现在也许就是中国的未来。所以当我在电影中看到急救中心要先交钱才能进行急救,病人没钱就要被赶出医院;看到高的离谱的药价,治疗费,穷人总是无医可靠;看到生病了就要扣钱甚至连工作也保不住等等一点都不惊讶,仿佛是司空见惯的事,美国也一样嘛,但全世界并不都这样,连我们同一阵营的古巴也不一样。

  在医院待久了,看到了太多悲惨的故事,特别是由于没钱,农村人总会选择放弃治疗,回家等死,这个时候我总觉得很悲哀,也庆幸自己是如此幸运。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平最终造成了命运的不公平,我们不配讲平等,人权,人道。美国也不配。想到多数西方国家(甚至古巴)实行的都是国家补贴的免费医疗制度,他们国家的人都对上医院还要付钱感觉不可思议,甚至医院为感谢你不使用某项昂贵的治疗手段而倒给你钱,休病假是也带全薪的,我无语,让我越发想“生活在别处”。同样是这个地球的人差距怎么这么大呢?如果说美国是西方国家唯一没实行免费医疗的国家,那中国在全世界的异数中排行第几呢?有人说中国人太多了,政府贴不起,那俄罗斯呢,即使是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国民还是享有公费医疗。如果归咎于意识形态的不同,那我们离社会主义的初衷太远了,古巴反而是做的最好的一个。当政府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当做头等要务来抓,我觉得凭我们政府首屈一指的执行力没有什么办不到,不是做不到,只是不去做。

  《医疗内幕》观后感(二):What seems to be the problem?

  第一次这么专注的看完一部记录片,2个小时,没有觉得枯燥,只是意犹未尽。不是因为Michael Moore,因为看完后才知道,他还有一部同样著名的记录片叫《华氏911》。

  锯木工因为一次事故切掉了自己的中指和无名指,到医院就医,医生首先不是为你接指而是开出一份帐单——中指$60,000,无名指$12,000——你可以选择两个都要如果你有钱,你可以选择一个便宜的如果你不那么富有,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两个都不要如果你愿意。

  79岁的老人每天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在工厂里做着繁重的体力活,只因为工厂可以为他提供医疗保险,而没有保险他甚至买不起最便宜的药片。“我会一直在这里干活,直到我死去”。

  那些幸运的拥有医疗保险的人们,他们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你到医院就医前需要向保险公司提交申请,只有得到保险公司的同意,你才不用出高额的医疗费用。而保险公司会搜集你5年来的病史,从中寻找各种理由来拒绝为你担保,那些拒绝你的理由如果写出来可以绕房子几圈。

  你的孩子得了疾病,把他送到附近医院急诊,医生会无情的告诉你,我们的医院不在你的保险公司指定范围之内,同时他们会“好心”的指出你应该去的医院,不管你的孩子是否正高烧40度,不管那家医院是否在几十公里以外。

  邻居加拿大,凡是享有医疗保险的人们,就医都是免费的,医院的效率非常高,不会出现大多数美国门诊里人满为患的场面。

  英国,这里的药店没有收银台,只有药剂师会帮助你选择药品给你建议,因为这里的药品都是免费的,他们不会要你的社会号码,不在乎你的国籍。在医院,病人得到的治疗和照顾同样是免费的,所以当Moore找到一个标有“Cashier”的地方,他以为可以撕破英国人的幻想,但是这个“Cashier”仅仅是一个为病人提供返程路费的地方,这里的钞票只有出没有入。

  法国,病人在家里可以随时叫医生上门,医生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到,而这一切也是免费的;如果你是一个新母亲,政府会派专员来给你做育儿的指导,只要你的一个电话,政府同样会派一名保姆来帮助你做家务;这里的幼儿园、小学、中学、甚至大学全部都是免费的;一年中你可以拥有5周的带薪长假和随时的不限长度的带薪病假,因为你不能预料什么时候会得病,会持续多久。

  观光完毕,Moore又把我们带回了美国,因为在这里,他发现了一个有着各种先进仪器、并且免费提供给病人定期体检、免费发放药品的地方——关押“911”恐怖分子的关塔纳摩基地。他召集了一些身患慢性疾病却又无钱根治的人们前往这个位于古巴的地方,想要得到一些治疗,以失败告终。

  于是,他们索性登上了古巴的陆地,看看这个“假想敌国”的人们是如何看病的。他们来到了一家药店,找到了他们平常服用的药片,这种在美国售价$120的药品在一海之隔的古巴只要5美分。他们来到了哈瓦那医院(Havana Hospital)寻求帮助,这座高耸的大楼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他们去到了Hilton,里面的设施根本就和酒店一样,病人候医区堪比酒店大堂,而病房活生生的就是套房,这一切,也是免费的。在古巴的医院没有人会问你的保险公司,你要办的所有入院手续就是告知医生你的姓名和生日。

  想起“Heroes”里面一对操着西班牙语的姐弟,历尽千辛万苦到美国求医,我只能报以轻蔑的一笑。

  When we see a good idea from another country,

  we grab it.

  If they build a better car,

  we drive it.

  If they make a better wine,

  we drink it.

  o, if they have come up with a better way

  to treat the sick,

  to teach their kids,

  to take care of their babies,

  to simply be good to each other,

  then what's our problem?

  Why can't we do that?

  They live in a world of "we",

  ot "me".

  We'll never fix anything until we get that one basic thing right.

  And powerful forces hope that we never do.

  If we ever did remove

  the chokehold of medical bills,

  college loans, day care,

  and everything else that makes us afraid to step out of line,

  well, watch out,

  cause it'll be a new day in America.

  《医疗内幕》观后感(三):高调的第三部曲

  高调的第三部曲

  《医疗内幕》赏析

  中国的纪录片与国外的纪录片,中国的电视剧、电影相比较,是很小众的。之所以说它小众,我认为有以下三个原因:一 缺乏大师级别的导演,比如像雅克.贝汉、麦克.摩尔这样享誉中外并且多产高质的导演;二 缺乏震撼人心的作品,《华氏911》、《迁徙的鸟》这样“像梦境追寻,向现实猛进”的视觉享受是罕见的;三 发行渠道窄,这就造成了本来就很稀缺的资源更难以到达大众的手中,以至于纪录片最终成为了一种低调的享受,少数人的奢侈品,四 题材选择范围小,也使中国的纪录片落后于国际上的纪录片。因为体制原因,政治题材的纪录片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2007年5月19日,在嘎纳电影节进行到第四天的时候,麦克.摩尔的纪录片《医疗内幕》(《SICKO》,又称《精神病人》)在卢米埃尔宫上映,这部纪录片是继麦克.摩尔在对美国枪支管制和校园枪杀问题的揭露的纪录片《克伦拜恩的保龄》和纪录美国911事件前后的布什政府的反应的纪录片《华氏911》之后,又一部政治题材的作品。这部纪录片揭露美国医疗体制内幕,对美国社会制度中关系到民众健康的医疗保健制度进行了深度探索,被称为“高调的第三部曲”。《医疗内幕》上映后掀起的狂潮,远远超过麦克.摩尔之前的作品。IMDB的三千多投票的平均分高达8.4,全美首映票房:$68,969.00 (单位:美元),全美累计票房:$24,492,278.00 (单位:美元),甚至被称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卖座的纪录片,麦克摩尔如此高调的出场,当然来给自己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一封以布什名义的来自于美国政府的信件不期而至,向他提出了以违法进入关大纳摩和古巴境地为由的控诉。因为违规拍摄,这部纪录片可能被禁,麦克摩尔也极有可能入狱。

  影片题材直指历来被美国引以为豪的医疗保险体制。影片以一个没有医疗保险的男人自己缝膝盖上的伤口这样惨不忍睹的镜头开始,接着讲述了一对体面的工作——报纸编辑和工程师,并且有医疗保险的夫妇却没有能力承担生病开销而变卖房子寄居女儿家的储物间的故事。近15分钟催人泪下的讲述后,摩尔抛出自己的观点——这一切是因为美国的医疗体制。之后就是层层递进的论证:医院人员把没钱治病的年迈的人扔在路上;911救援志愿者在参与救援工作是健康受到损害,却没有人管,他们看不起病,这些人在美国的敌国——古巴得到了全方位的治疗,在他们离开的时候,古巴的消防队员还列队向他们致敬,通过与英国、法国、加拿大医疗体制的比较揭穿美国医疗体制的谎言,让观众相信美国是“医院大门朝南开,有病没钱别进来”的社会的观点。触目惊心的例子,轻松的剪辑,活泼的配乐,讽刺的语句,打趣地结尾,牢牢地控制了观众的情绪。整部纪录片的叙事风格是很轻松活泼的。导演在用一种轻松的口吻讲述一个很严肃的问题,用好莱坞风格揭露一个深刻的社会弊端——医疗体制只服务于有钱人,其政治目的也比《华氏911》隐藏的更深。

  今天,责任与影响力已经成了纪录片的重要品性。在《医疗内幕》新闻发布会上,麦克摩尔指出:这部纪录片的目的是要以一个美国人的眼光看待别国的医疗制度,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为美国医疗制度寻找出路。麦克摩尔德这部片子就担起了批判现实,深刻揭露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的重担。这一题材比《华氏911》更加切合美国民众的切身利益。

  一个优秀的纪录片创作人应该具备探索精神、吃苦精神和伸张正义的精神。麦克摩尔就具备了这样的品质。为了探索美国医疗现状和未来的出路,麦克摩尔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文献资料开始一直伸入加拿大、英国、法国的医疗制度内部,在历史中寻找根源,在比较中寻找出路。因为这部影片,麦克摩尔在美国有不少的敌人,摩尔也有可能因为这部影片入狱,然而摩尔并不畏惧,他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最大的心愿就是这部影片得以上映,希望美国的钱用在救人上而不是杀人上。

  这部被称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卖座的纪录片也有许多不足。片中对英国、加拿大、法国甚至古巴医疗制度过于完美的描述,使许多人对影片主题的客观性提出了质疑。美国的医疗体制真的如此惨不忍睹,别国的医疗制度真的如此完美无暇?过于完美的东西总是无法使人信服。万事都有利有弊,片中没有提到美国体制的优点和别国体制的不足,这样的主观会让人产生质疑:这究竟是个案还是普遍现象。学新闻出身的摩尔当然注意到了用事实说话,但是摩尔并没有给利益双方说话的机会,又是偏颇。

  无论如何,感谢摩尔带给我们的视觉享受,同时希望中国的纪录片可以吸取它的长处,避免它的不足,在市场和责任中间选择好最恰当的位置,在好看与真实中间取得平衡,高调登场。

  《医疗内幕》观后感(四):我为什么没有能够成为医生

  我刚上大学那一年,适逢医学院筹建,积极招募首批学生。当时的说法是与协和医院联合培养,八年制的MD项目,听上去颇为诱人。然而左思右想之后,我最终还是放弃了。

  医生一直是我最为敬重的职业,因为他们能够最为直接地解除至少是缓解别人的痛苦。犹记得在影片《灿烂人生(The Best of Youth)》的开头,医学教授在对Nicola的答辩做评价时说:“医生最重要的是同情心。”我自认为并不缺少这个要素。然而,我对中国的医疗体系并不缺乏了解,在这个国家,事情是颠倒的:如果决心做一个医生,就要放弃多余的同情心。

  中国公立医院的医生必须具备这样的基本心理素质:一个病人躺在急诊室门外的地板上呻吟,你在值班,进进出出,要做到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尽管你知道他的病情危重,但可治疗。原因很简单,如果你把他收进来,第二天院长就会把你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地对你讲:“年轻人,我能理解你的同情心,但是我也有难处,你知道,那个人付不起医疗费。”你绝望地争辩:“可是,如果不收治,他会死的。”院长只好摊牌:“那好吧,你来付他的医疗费,怎么样?预付两万。”

  我十分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地相信,如果我是那个医生,我会在三年之内因精神崩溃而自杀身亡。我从不否认,我不算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更糟糕的是,我同时也不具备足够的勇气与能力挑战这一制度。所以,我只好选择逃避。

  不幸的是,我选择避难的这个国家的人民,也在被类似的问题所困扰。

  ——这一大段由Mike讲诉,无需补充。

  亲身经历为证。年初的时候,牙痛发作,不得已只好去看牙医。被收费标准所震撼。幸好有同样手头拮据的左派美国朋友指点,觅得一有同情心的穷人诊所,草做处理,才免于破产。

  还好只是牙痛。

  如果奥巴马的医疗改革最终不能通过,我发誓一定会和我的朋友们一同肩并肩走上大街。尽管美国人的医保与我无关,我至少还保留着那一点儿幸存的同情心。

  十一,有人看阅兵,我看Sicko。同胞说应该为强大祖国而自豪,我不反对。只是与其为期盼一个靠飞机导弹而彰显强大的国家,我宁愿想象一个人人有医保的弹丸小国。我相信那几位托Mike的福潜逃到邪恶的社会主义国家古巴得到救治的美国英雄病人也一定赞同我的想法。

  附:根据WHO在2000公布的排名(就是Mike在片子里引述的那个),美国排位37,中国在144,143是布隆迪,就是时常打内战的那个非洲国家。

  “谁叫你不幸生在中国!” ——何祚庥

  想了解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请静候Mike的新片:Capitalism: A Love Story.

  《医疗内幕》观后感(五):效率与公平

  社会保障的目的是提供基本生存保障,医疗绝对是基本生存保障的一种。需要保障的主要是穷人。公平应该比效率更需优先考虑。

  美国的医疗系统应该是全世界最有效率的,水平也是最高的,只是不公平,特别是对没有保险的人(不只是穷人,包括很大一部分中产阶级,特别是小企业主及自由职业者)。

  加拿大和西欧的医疗系统比较公平,几乎所有人都有保障,但主要问题是非危急治疗等待时间较长。对富人来说,你要急得话,可以到美国去自己付钱,对穷人来说,这可比没有强多了。

  全民医保的最大的好处是大家没病会去做检查,有小病会早看。这样医疗系统整体成本大大下降的同时,公民整体身体水平要比美国这样只看大病的系统好多了。在牺牲部分个案效率的同时,社会整体效率较高。

  医疗保障的另一个好处是穷人的心态比较平和,犯罪率低。这比盖监狱雇警察保镖保护富人可便宜多了。

  《医疗内幕》观后感(六):医疗改革的去处

  美国作为发达国家中为数不多没有universal healthcare 的国家,医疗费用对大多数人都是一个负担。影片中提到,insurance company一切以profit为上,很多人购买了昂贵的保险却得不到应有保障,一个人生病,整个家庭面临bankruptcy。对比加拿大,英国,法国,甚至古巴全民医疗的好处 (这部分感觉有些美化,夸张的成分)。改革是必须的,但是改革又是那么困难。

  Hillary Clinton的提议被反驳,Obama 2010医疗改革险险通过。影片中说英国二战之后一个月就实行了universal healthcare, 而美国多年后Hillary至二战多年后在美国提起,却遭到那么大阻力。911让美国空前凝聚,而对英国人民来说二战之后那段时间每天都如同911般。这也许是英国可以实行全民医疗的原因之一。历史自己会adjust up and down,但和一些美国同学交流后他们自己也感觉,现在而言美国梦在变的困难。

  《医疗内幕》观后感(七):关于美国纪录片《医疗内幕》

  1.看到自己的很多定势思维,很多看法和观点都是社会的宣传下的结果。

  比如法国的罢工、享受,欧洲经济萎靡印象深刻。那么国家为此支付巨额财政就不行?经费的花销为什么不是在公民的生活上,经费的花销应该在哪里。

  片中这些患者,很多都是认为古巴是个邪恶的国家,却没想到自己可以享受到免费医疗,解决自己在美国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2.很多人说到这部纪录片是比较片面的,不够客观;

  我在想一部纪录片或者是一个观点是不是一定要是全面的、客观的,才是值得接受的或者是有价值。现在否定一种评论观点经常会以不够客观的名义,这是不是不对。

  每个人表达观点都是为了自己或者自己代表的团体的利益,当有人赞成的时候,必然有另一方的人表达反对的观点。全面和客观的了解事情,应该是观众或者决策制定者的工作,而不是提出观点者的工作。

  阅读《光荣与梦想》罗斯福新政期间,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每项政策的推出,都是在多方团体和利益的妥协、平衡后达成的。每个团体拼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只为自己负责,最后几方达成平衡,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

  自己只对自己负责,而不去为他人负责,由上一级或是更大的代表者来负责平衡和全面。

  《医疗内幕》观后感(八):糟糕的纪录片,良好的思考媒介

  作为一部纪录片,我得说,这个导演的倾向性不是一般二般的严重,拿本国最糟糕得一面,跟别国最好的一面比较,嘛,这样的出来的结论必然不够严谨。

  但是,医疗制度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不知是美国的问题,也不知是中国的问题,更是在片中被大加赞扬的加拿大,英国,法国以及等等等等的问题。

  所以本片至少唤起了大家对此的思考,这点来说还是不错的,但是就把片子里的事情,观点拿来就用?

  再下结论之前,还得先自己搜集资料,自己独立思考。

  《医疗内幕》观后感(九):sth not about the movie

  My major in college was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no kidding. I get to say I was go through double disappointing of our education and labor&social security system during the 4 years.

  As my knowledge was fundermentally base on the reailty that our socielty is still at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also I don't want to be saw as leftist or ignorance person, and there were plenty of reasons that we cann't afford good social security system, especially for those policies can benefit wider people. so I accepted that our system was sucks but everything just will be OK.

  well, what I can say, I was "trained" well. ╮(╯_╰)╭

  until, I was start to read same papers about European especially French medical system in junior year, then I realized that we cann't never make Eutopia become true, not just the social distribution system wasn't right, but the principle wasn't right, we get the disease even Dr. house cann't cure. More sadly, revolution is not an option, cause the interest groups involved have different interest orientation and selection, the society cann't be better one interest group instead of another interest group, resource was, is and will be limited. BTW, I miht be interested in Hayek at that time, but I just knew a little about him serval days ago ╮(╯_╰)╭.

  I chosen another 2 majors for my postgraduate study, more fun and practical. today I watched Sicko, this movie reminded me I was such a patriot when I was student, luckily or unluckily, I am not today. I might be turn around to these luxury topics one day that I have enough money nothing to worry about.

  《医疗内幕》观后感(十):中国的医保要是拍成电影?

  昨晚吃多了睡不着,看了这部电影。觉得那个胖子眼熟,果然是华氏911的那个导演。这家伙真让人佩服,观点犀利,证据详细,煽情够狠。更让人羡慕的是美国体制的宽容,没有把这个挑战政府的家伙怎么样,估计也是不敢怎么样。

  我们毕竟是在初级阶段嘛,还是只谈电影吧。导演观察、描写了美加英法的医疗保障体制,讲述了美国医保的黑暗。这样揭露资本主义丑恶嘴脸的好电影怎么不拿到中国大陆来上映呢?票房估计也会惊人地好吧。

  电影看得越来越生气!公民的健康和尊严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必将比资本主义世界能得到更好的保障。导演应该来学习一下中国的先进做法,开开眼界。祝愿水深火热之中的美国人民健康生活!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看病最不难是中国,看病最不贵是中国。...是人们的价值观念问题。”

  ---2008.2.18,广州市卫生局副局长曾其毅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