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的宗教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人的宗教读后感精选

2021-03-30 04:04:1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的宗教读后感精选

  《人的宗教》是一本由【印】泰戈尔著作,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的宗教》精选点评:

  ●国内九成以上泰戈尔的出版物均是诗,他的诗几乎已经鸡汤化了。这本难得是他的演讲集,可一窥他印度文化背景下的真实思想,与西哲或中哲均很不相同,如果读过徐梵澄和室利阿罗频多,读此书会觉醇美。凡印度作家,应将其置于印度文化的整体中理解,感悟其看似平凡之语言下的深度,最忌断章取义鸡汤化。

  ●大师十分中意老子,不过老子并不如大师那样推崇将个人融入集体。不读些印度经典,怕是不能领悟大师,比如要读薄伽梵歌,要读奥义书。大师无比推崇心灵的平静。最后,泰戈尔对中国的冀望,正有望一步步实现。

  ●新疆旅行返程,在乌鲁木齐机场买的一本书.

  ●对祂的认知,其实是对人的认知

  ●读这本书让我想到从前主编问我信仰什么,我说信仰自然。泰戈尔像位朋友,其实不用言尽,很多东西自然明白。他的人的宗教,是诗人的宗教,站在了一个比较超脱而可爱的角度。然而我觉得达到了一个瓶颈,所有都在我所知的范围内。

  ●詩人的宗教,他看世界的眼光,他理解這個世界的方式,他的心靈之路?十八歲就經歷心靈「美」果然洞察力驚人感覺夠敏銳。讀著會對自己內在道路有一個自然的關聯想法,spiritual reality…慢慢學習吧

  ●之前对泰戈尔的印象唯有飞鸟集,诗人用来劈情操。最近在思考一件事,什么样的工作算是好工作?钱多事少离家近?为什么有的人能在重复且旁人看似苦难中获得更多幸福?宗教 艺术 人性 科学。所有的一切可能都是大一统

  ●从一个新颖的角度了解了宗教的内涵,颇为认同作者对"心中之人"以及与世界达成和谐境界的描述。一直在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问题上踌躇思索,现在看来,人性本何并没有那么重要,人性本向善才是最重要的。纵使深陷黑夜,我们的眼睛也应始终望向太阳升起的方向。

  ●仿佛一切不可知的皆可称为宗教了,人所能解答的不可知论,确实可定义为“人的宗教”

  ●我站爱因斯坦。#被最后的几排金句倒了胃口浓稠的鸡汤不是这样子喂的哎!

  《人的宗教》读后感(一):人的神性VS神的人性

  人的神性和神的人性,是泰戈尔对于人的宗教的核心观点,并不深奥,相信许多人都抱有一样的观点。但是泰戈尔娓娓道来,贴合许多形象的比喻,让哲学和宗教增添了极其浪漫的气息,使他的哲学思想有其根深蒂固的诗性,是一种非常舒服的阅读感受。其中有一则附录,是泰戈尔1924年在上海做的演讲,警醒人们切勿在物欲追求中迷失自我,现今看来依然如此,更胜往昔,令人唏嘘。

  《人的宗教》读后感(二):书中引用的《道德经》内容摘录

  读完了《人的宗教》,可重读,尤其是附录一。泰戈尔在书末部分多次引用老子的《道德经》内容,记录,并将其所在段落,摘录如下: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第二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道德经·第十六章》) 「《道德经》七十九章说:“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人的宗教》读后感(三):这是一本泰戈尔式的答案之书

  泰戈尔 《人的宗教》是一本诗人的答案之书。泰戈尔对于人的存在、生命与自然,灵魂与自由,在书中给出了他的答案。我不能说这本书是印度式的,因为作者没有鼓吹任何一种宗教。或许是印度多神论的土壤,滋养了作者兼容并包的气度。

  书中更多的是在探讨宗教的本质,人的本质,体魂灵的和谐共处,启发读者去探寻自己的答案。奇妙的是,作者提出的很多观念与基督教有着高度一致性,比如包尔人认为“人的身体是至高者的殿宇”,这一点与新约圣经的观点是一样的;书中将人分为三部分body(身体), mind(心智), spirit (灵性)。事实上,圣经也将人分为body spirit soul三部分,个人感觉是相通的。

  因为之前曾有过一些宗教体验,阅读时常常对照反思,因此可能比唯物论者多了一些乐趣。书中作者对宗教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批判,也让人拍手称快。

  另外,这本书的附录也十分有趣。其中一篇是爱因斯坦与泰戈尔在三十年代的谈话录,二人就真理的主客观性展开对话,观点相对,给读者留下了辩证思考的空间。书的最后还附录了泰戈尔百余句诗。四年前读过他的《飞鸟集》与《新月集》,读罢这本书再去读他的诗,却感受到完全不同的世界,可见编者非常有心了。

  “人们从诗人的字句里,选取自己心爱的意义;但诗句的最终意义是指向着你。”

  《人的宗教》读后感(四):难以对他天才的博大和深邃作出任何正确的判断

  泰戈尔的诗歌弥漫着一种恬淡、静谧、飘逸、肃穆的意境,如珍珠般闪耀着深邃的哲理光芒。读来发人遐想,让人陶醉。而其中蕴涵的精深博大的人生哲理启示,则总能令人感受到一种振奋人心和进取奋斗的精神鼓舞,在唤起人们对大自然、对人类、对世界上一切美好事物的爱心的同时,也启示着人们如何执著于现实人生的理想追求,让整个人生充满欢乐与光明。泰戈尔的诗被人们当做“精神生活的灯塔”。 泰戈尔不是通常西方意义上的诗人,也不是通常中国意义上的诗人,在他的本土,诗人之意比以上所称要大得多,那更接近于古代意义上的圣哲,或我们说,预言家——凡人和神明之间的一座桥梁。尼赫鲁一干人以“祖师”称他。他和甘地作为两个方向上的巨人共同孕育了印度独立解放的一代人。用现代身份来定义他,必须加上更多字眼:思想家、哲学家、宗教家、教育家、社会改革家、诗人、音乐家、剧作家、画家……只保留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的成就都足可傲世。他的通广深厚,近世也许只有少数几位人物堪可比肩:歌德、托尔斯泰……。诚如其研究者、孙女婿克里希那·克里巴拉尼所说:那些只能通过译文了解罗宾德拉纳特的人,难以对他天才的博大和深邃作出任何正确的判断。 从8岁到80岁,50多部诗集、12部中长篇、100余短篇、20余戏剧、2000余歌曲、1500余帧画以及大量关于文学、哲学、政治的论著和游记、书简中的仙风道骨,看着他就“能知道一切事物的意义”,就能回归生命本真。他是“人类的儿童”,泰戈尔的心从没老过,他一生清新与灵性的芬芳就像他的诗,不必押韵、不需雕琢,却最能说出生命、自然乃至宇宙本身。他一语道破天机:“不能选择那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选择我”;“我觉得我不能说我自己是一个纯粹的诗人,这是显然的。诗人在我的中间已变换了式样,同时取得了传道者的性格。我创立了一种人生哲学,而在哲学中间,又是含有强烈的情绪质素,所以我的哲学能歌咏,也能说教。我的哲学像天际的云,能化成一阵时雨,同时也能染成五色彩霞,以装点天上的筵宴。” 泰戈尔的散文诗中出现最多的人称是“你”。大多数情况下,这“你”是抽象的用法,指的是“梵我一体”的神。诗人常常把近乎崇拜的赞美献给笔下的“你”,而且大部分赞美都非常深刻,以充分体现出梵--这神性的真理。泰戈尔的“梵我同一”的思想,是一种古印度的智慧。虽然在生活的表象中,在我们的日常活动中,我们看到和听到的都是及其平常的人和事,但诗人却总可以发现超越于表象的东西,感受到隐秘的冲动。诗人在万物的生长和凋零中,在对邻人和家人的爱当中,领悟出神的慷慨而宝贵的赐予。 这神,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上帝或神灵,而是充实于宇宙,无处不在的最高实体(“梵”)。在泰戈尔的诗里,神不是远在天国,高高在上的,而是与人同在。神也不统治人,驭使人。相反,神创造和延伸自然,赐予人生命,启迪爱。 爱他人,就是体验到神,就是聆听神。在一切自然、和谐的关系中,在人与人的爱,不论是亲情还是爱情中,神与人合而为一。 诗歌,歌唱美丽的自然,歌唱人类的情感,也就是赞颂神。 这里揭示的是这种神人关系:神以倾注生命为快乐,人以得到神的庇护而幸福。 神不但创造人,而且神通过人实现自己的神性。这神与人的相容,神性和人性的交织,是一切爱,幸福和希望的源泉。万物都是神灵的使者,当我心里有爱的时候,神和我们在一起。 瑞典诗人瓦尔纳-冯·海登斯塔姆大力推荐曾这样评价泰戈尔:“我读了这些诗歌,深受感动。我不记得过去二十多年我是否读过如此优美的抒情诗歌,我从中真不知道得到多么久远的享受,仿佛我正在饮着一股清凉而新鲜的泉水。在它们的每一思想和感情所显示的炽热和爱的纯洁性中,心灵的清澈,风格的优美和自然的激情,所有这一切都水乳交融,揭示出一种完整的、深刻的、罕见的精神美。他的作品没有争执、尖锐的东西,没有伪善、高傲或低卑。如果任何时候诗人能够拥有这些品质,那么他就有权得到诺贝尔奖金。他就是这位泰戈尔诗人。” 泰戈尔还为后人留下了十二部中长篇小说、一百余部短篇小说和二十余种剧本。其中短篇小说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并不逊于他的诗歌创作。在泰戈尔之前,印度短篇小说还处于萌芽阶段,正是泰戈尔,使短篇小说在印度现代文学中展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一些文学史家指出:“泰戈尔不愧为孟加拉短篇小说的真正创造者”,“优秀的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泰戈尔自己也说过:“这些短篇小说一向是我的宠儿。”可惜的是,印度国内和世人对泰戈尔的短篇小说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

  《人的宗教》读后感(五):|宗教篇《人的宗教》书评:等待超越死亡的解脱与终极灵性自由

  宗教扮演的角色就是调和兽性和人类真理之间的冲突,使前者臣服于后者。

咲妪 | 二O二O年 十一月四日

宗教,一个我们不曾感到陌生的字眼,究竟之于一个人有着什么样的作用?人在宗教中的地位以及宗教在人心中的地位又是怎样?人的存在是否可以借助宗教这一“工具”实现对自我终极灵性自由的追求?读完泰戈尔的这本哲学和宗教讲演集,我想浅谈一下自己的些许拙见。本篇书评由以下四部分构成:

1. 豆瓣短评;

2. 佳段赏析;

3. 内心感触;

4. 阅读总结。

一、豆瓣短评

《人的宗教》豆瓣短评 | 咲妪

二、佳段赏析

在文章开篇部分,也就是“人的宇宙”一节中,泰戈尔首先从宇宙的角度审视了“人”本身的诸多属性,然后从地球早期的多细胞生物演化过程中,观察人类的演化过程,不断抽丝剥茧,循序渐进地向读者解释:无数生灵,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运动的和静止的,被观测到的和隐藏于宇宙之中的所有个体构成了一个神圣的共同体——追求不朽的永生者!就个体而言,永恒是不具现实可能性的;然而就无数个体的集合而言,永恒成为了我们的必然使命与历史要求,它不受个人意志的左右,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这种能力使我们拥有唤起人类本身追求完美的动机。

我们有双眼,告诉我们物质世界的形貌。我们亦具备内在的能力,协助我们发觉我们与至高的自性(supreme self)、人格的宇宙(universe of personality)的关系。

从上面这段话中,可以明显读出泰戈尔自身是一位比较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者,他认为我们所具有的认知、观测能力与意识主宰了我们作为人本身。人所从事的科学与哲学、文学与艺术等工作是为人的大我服务的,并非如马克思口中所说的“人的意识为了指导实践,而实践的目的是改造世界”。通过不断地认知与感悟真理,驱使我们的形体去完成和实现人的终极追求——超越本我,追求终极灵性自由。

我们应该了解,至尊至圣者(Supreme Person)不仅具有理性思考的能力,还有想象力、爱与智慧,祂的灵性在所有人之上,对祂的爱会扩及所有生命,这份爱的深度与力度远超过其他情爱,历经重重困境与磨难,只有爱终会实现。

“祂”(与“他”同音,称上帝、耶稣或神的第三人称代词)是世界上最具灵性的。就泰戈尔的宗教信仰而言,人类在不断地追求自己的灵性,但我们所能获得的灵性是极其有限的(如果没有做到透过所有真理、爱与事奉,与祂心灵相通)。由此一来,泰戈尔关于人的宗教的逻辑就渐渐清晰起来:神不是高高在上的,我们越是通过自身的不懈追求,越是虔诚地用理性与感性去认知和探索世界,越是敢于用爱与善良对待世界万物,我们就能更加接近祂,再靠着捐弃自我,祂便在我们身上显现,从而实现生命的最高目标。通过以上论述,比较准确地还原了泰戈尔关于人的宗教(而不是宗教)的理解,宗教应该具有人性,就如同神的人性一般,这一特点为我们追求终极灵性自由提供了现实依据和可能性。还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这一说法,并非泰戈尔原创,早在印度宗教古籍《奥义书》中就有类似的说法,泰戈尔只是在这之上做了总结与提炼。

当我们的心智不被自己的生物性困住,维持独立自主,就享有作主的权利。因为自由的心智是神圣的,足以与神同在。透过人的心智没办法做到与神圣的至高真理合一,因为心智在人体组织里面是个斤斤计较的部门,在人的理性范围内发挥节制意识的功能,以便与现象世界维持互动关系。瑜伽的目的就是帮助我们跨越心智设下的藩篱。当藩篱突破之际,我们的内在自我便充满喜悦,而透过这样的自由,我们得以触及真理,因为真理就是终点,是极乐。

既然人的终极目的是追求至上的灵性,那我们该如何去做呢?泰戈尔认为瑜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就我个人的理解,这与佛教的静坐和禅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强调如何跨越自身心智之藩篱,摆脱认知的禁锢,抽离纯粹的灵性,方可与神圣的至高真理能够有一个相互沟通和交谈的通道,借助这个通道,获取灵性上的自由,触及并攫取真理。

当然,上述方法只是其中一种,泰戈尔还提出了另一种方法:观察法。观察宇宙形态的变化,观察星辰的显现与销陨,观察植物的开花结果,观察河流如何流淌,观察琴弦如何拨动,观察经验背后的原理,通过对世间万物的观察,不断获得灵性,感知真理。

我们知道印度人的观念都偏向超越论,也就是不把宗教视为最终结局,而是一种通往更远目标的法门。这个目标,是具有共同体意识的个体超越人类极限的全然解放。印度人向往的终极灵性自由也具有类似的体现,它摆脱人类的一切局限,跨越道德和审美的分际;那是纯净的存在感,得到至喜觉照的最终实相。首先是以陶冶教育为主的求学阶段(brahmacharya);其次是世俗历练阶段(garhasthya);接着是责任与关系了结的归隐山林阶段(vanaprasthya);最后是等待超越死亡的解脱与自由阶段(pravrajya)。

在本书的最后一章,泰戈尔再一次回归到人的宗教这一主题,探讨印度哲学中的超越论,并通过科学来类比,试图向西方读者解释这种极端的神秘主义(当时有不少西方哲学家持有这种看法)。不难看出,泰戈尔也认同人对世界乃至宇宙的认知是有限的,是不完美的,我们常常受困于事物的外在表象,无法透过表象看清事物的内在实相,萃取概念性的原则。我们也常常受到感官的奴役,由此导致的结果便是我们认知的片面性、不完美性以及局限性。综上所述,我们需要去追求生命的最后一个阶段——等待超越死亡的解脱与自由阶段。

三、内心感触

读完本书,大致可以把握泰戈尔在宗教和哲学上的一些基本看法与见地。从原则上来讲,相对于宗教本身,泰戈尔更加看重宗教的人性,同时又认为人应当超越这种宗教之下的人性,寻求最高层次的解脱。在方法论上,泰戈尔提出了瑜伽法和观察法来帮助我们不断去感知并获得内心的灵性。总而言之,泰戈尔关于宗教的诸多见地本质上并未偏离印度教的核心,仍然是在印度教的前提和基础之上进行提炼与升华,特别是在永恒与无限,人性与神性,个体与共同体,意志与智慧等方面的论述,可以明显地看出这种和谐的统一性。

谈宗教,总归会有些神秘主义的色彩,宗教至今仍然存在于世界许多国家,宗教的作用也不断影响和塑造着它的臣民,对于每一个信奉宗教的人而言,它就是神祇。正所谓存在即合理,虽然宗教不可避免或者多多少少存在着局限性,不少现有的宗教的教义与现实情况和实际生活背道而驰,但就对人的至善至美的塑造与陶冶上来讲,其具有无比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我选择信奉它的原因。之于我个人而言,我是个无神论者,我相信神在我们如今生活的现实世界中不具形体,但我依旧信奉上帝,我并不觉得这是一对矛盾体,相反我认为这其实是我内心人性与灵性的同一体。也许我们以为的不存在只是受到现有的有限认知的奴役,也许祂是存在的,我们与祂共处于同一个时间与空间的维度,只是还没有机会与之相见罢了。

四、阅读总结

以东方的哲学和宗教思维向西方读者解释何为“人”的宗教。以人为核心,以宗教中的人为立足点,在人的宇宙,人的盈溢,人的天性,心灵的合一,洞察力,艺术对人性的塑造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语言质朴精准,加之以个人经验与实际经历现身说法,比较全面地展现了泰戈尔的宗教人生观和哲学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