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时代》读后感精选
《自恋时代》是一本由[美] 简·M.腾格 / W.基斯·坎贝尔著作,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恋时代》读后感(一):什么才是真正的“自恋者”?
现如今“你也太自恋了”这样的话不绝于耳,自恋的人认为自己处处优于他人,有很强的优越感,感觉自己真是棒棒哒。自恋其实也是自信的象征,但是,过度自恋则是一种心理的病态,我们到底该怎样正确对待自恋呢?
《自恋时代》读后感(二):现代人,你为何这么爱自己?
1898年之前在科学领域里找不到“自恋”这一概念,但在文学作品中,“自恋”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神话。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在《变形记》中讲述了那耳喀索斯的故事:16岁的那耳喀索斯有许多仰慕者,但任何青年或姑娘都不能打动他的心。仙女厄科(意思是回声)也爱上了他,同样遭到了他的拒绝。每个
《自恋时代》读后感(三):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太爱你自己了
文/灵林玖玖
《自恋时代》读后感(四):这是一个自恋的时代,然后呢?
一、我自恋,你自恋,我们大家都自恋,噢耶!
作为常见心理状态的自恋,原本是一个非常中性的词语,这两天却突然窜到大众语境中去了。《自恋时代》读后感(五):我们从未如此热闹,也从未如此孤独
在外挤地铁的时候,我经常用余光扫到,自拍党们的发布仪式:
先是打开手机相册,从十几张乃至几十张看似相同的照片中,筛出一张可用的。接着打开美图秀秀,用祛痘美白修脸拉腿柔光滤镜等种种功能,进行一番鬼斧神工的美化操作。然后打开微信朋友圈,编辑几句“跟朋友聚会超开心”“餐厅里的菜式很好吃”之类的话贴上去。最后一次又一次点开小红点,看看谁又留了言点了赞,运指如飞地展开互动。
要是一直同路的话,几乎可以偷看30分钟。
《自恋时代》读后感(六):应该反思的现代人
英文中的“自恋”(Narcissism)一词源于希腊神话中的纳咯索斯(Narcissus)。
希腊神话里的美少年纳咯索斯,是河神和仙女的儿子。他拒绝爱情,却对自己水中影子爱得发疯,直到溺水而死变成了水仙花。纳喀索斯症后来也就成了自恋症的专用名称。
《自恋时代》读后感(七):自恋时代
自恋文化形成的三大主要原因。首先是教育理念的错位,也就是父母的过度反馈让孩子自我感觉良好,这就为自恋型人格埋下了伏笔。第二是明星文化的泛滥,也就是明星将自己的自恋人格转化为影视和音乐作品,传达给了青年一代。最后,是社交媒体的诱惑,作者干脆认为,社交媒体简直就是为自恋者量身设计的。
在这本书里,两位作者提出了自恋的很多危害,这些危害可以被划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自恋会让人崇尚虚荣,二是自恋会让人们的自我认知发生错位,三是自恋会损害我们的人际关系。
很多人认为自恋的人更容易成功。实际上,自恋与成功不但没有必然联系,而且恰恰相反,它会成为我们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具体来讲,自恋会让人崇尚虚荣、自我认知错位,还会损害我们的人际关系。
最后,身处自恋时代中的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应对。作者认为,对于成年人来讲,一定要把自我推销和自恋区分开,少点膨胀、多点谦虚。除此之外,在教育孩子方面,作者也为我们提了三个醒:在孩子觉得自己就是宇宙中心的时候,家长要学会拒绝 TA 的要求;在孩子遭受失败的时候,家长要鼓励 TA 坚强的面对失败;在孩子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高时,家长同样也需要帮助 TA 正确的评估自己。
《自恋时代》读后感(八):醒醒吧亲
得到听书:
本书大概有三个重点。
在第一个重点中,解读了自恋文化形成的三大原因,首先,父母教育理念的错位,会为孩子心中埋下自恋型人格的伏笔。其次,娱乐明星将自恋文化传染给了青年一代,让他们在模仿和崇拜中渐渐形成自恋型人格。最后,社交媒体也在诱惑人们爱上自己。
其次,这本书的第二个重点内容:自恋与成功不但没有必然联系,而且恰恰相反,它会成为我们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具体来讲,自恋会让我们崇尚虚荣、会让我们的自我认知发生错位,还会损害我们的人际关系。
第三个重点内容:身处自恋时代中的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应对。作者认为,对于成年人来讲,一定要把自我推销和自恋区分开,少点膨胀、多点谦虚。除此之外,在教育孩子方面,作者也为我们提了三个醒:在孩子觉得自己就是宇宙中心的时候,家长要学会拒绝 TA 的要求;在孩子遭受失败的时候,家长要鼓励 TA 坚强的面对失败;在孩子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高时,家长同样也需要帮助 TA 正确的评估自己。
《自恋时代》读后感(九):爱自己,会变成社会遗害?
你,自恋吗?你觉得“自恋”可怕吗?
自我欣赏,是自信的表现,但当极力推崇自尊、自信战胜一切,追捧名人时尚,物质主义,过了界线,“自恋”就可能变成了扭曲的价值观。
《自恋时代》虽是两位美国心理学学者合力研究的严肃著作,但包括大量生活实例、媒体事件、网络现象,调查报告作佐证。他们认为,除了剖析文化转变和社会趋势,也需要确切的数据分析,如民调和数据等。全书由辨识自恋现象,它的根源、征状、预测与处理,涵盖丰富的内容。
自恋的人格障碍,不等于自信,而是以自我为中心,不重视情感和亲密的人际关系,慢慢会脱离现实,进入浮夸的幻想世界。
《自恋时代》读后感(十):自恋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通篇阐述的,就是自恋是什么,怎么发生的,又受什么影响,如何应对它。是一篇非常卓越的自恋的综述。很适合研究自恋的学者借鉴。
那对于我们呢?
作者虽然写的是美国环境下,但是沿用到我们所处的环境,也是适用的。
新时代,我们一直在倡导的,就是个人。你能和父母说,嗨,不要再把你的孩子打扮成小公主/小王子了!试想下,你孩子的幼儿园,她/他的同龄人们都是独一无二的公主/王子殿下。你告诉父母,嗨,告诉孩子做个园林设计也是很美妙的工作!而她/他身边的人,梦想都是宇航员,超越比尔盖茨。你要教育你的孩子不要去在乎身边的小朋友,还是要让她/他去教育别人呢?父母会告诉你,我做不到,还是把他们打扮成小公主,去上昂贵的钢琴课/舞蹈课吧。
我们再看这个时代的教育,书柜上最畅销的书都是教你如何成功,满满的鸡血,偏偏我们就爱好这一口,似乎当我们把这些书看完了,就能一夜暴富。
然而最大的推手,莫过于大街小巷,甚至我们手机上呈现的广告。我开玩笑的说,这是一本很多营销人员都讨厌的书。因为它会把消费者的理性找回来。其实会吗?应该不会。
我们不能去改变这个时代环境。也不能和自恋的人说,嗨,自恋是不对的。我们只能控制自己不要成为这样子的人。不过实话说,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或许正如作者所说,我们需要享受自己当下的工作,而不是做漫无边界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