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读后感摘抄
《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是一本由[美] 加瑞尔·萨维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读后感(一):week1.爱是最温情的陪伴
2019年的第一天给自己定下每周阅读一本书的小目标——52阅读计划。今天刚好读完第一本书《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无比庆幸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读的新年第一本书就是她,一个黑暗里最有爱最温暖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二战时期的波兰,7岁小女孩安娜突然失去父亲而无人依靠,幸运的是她遇到了善良的燕子男和希塞尔。先说燕子男,他如父亲一般为安娜提供安全的保护。战争的残酷血腥,燕子男不忍直接告诉安娜,他用狼、熊、小鸟的比喻故事回答安娜的问题,保护她的童话美好世界,但又尽全力教她生存的实际技能。还有希塞尔,他教会安娜快乐。他们的爱陪伴了安娜穿越那艰难的漫漫长夜。
《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读后感(二):爱,陪伴安娜穿过漫漫长夜
如果不是通过一个孩子的眼睛来叙述,将是一个无比悲惨痛苦的故事。一个突然失去父亲的孤女跟着一个陌生的神秘男人远离人群,在森林湿地中徒步穿行,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被找到。真正是风餐露宿,而且一走就是好几年。且不说饥饿寒冷,疾病疲劳,光是狼和熊的战争,就时刻威胁着他们的生命。这样的日子不知道贝尔先生能坚持几天。 可是现在,这个故事却以温暖美丽童话般的样子呈现,7岁的女孩就在穿行中成长,陪伴她的是一个个用语言构建的饱含人生智慧的故事。最快乐的时光应该是三人行的时候,被两个善良的男人一起呵护的孩子,哪还记得什么饥饿和辛苦。一个给她安全一个给她快乐,孩子要的的幸福不过如此。她就是那只濒临灭绝的美丽的鸟,男人用尽全部智慧苦苦守护,只为彼此的陪伴,驱散孤单和绝望。“女儿不能没有爸爸,爸爸也不能没有女儿。” 然而没有不散的宴席,没有走不到尽头的路。战争无法逃避,孩子总要长大。终于孩子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拯救爸爸了,爸爸则用自己为孩子交换了一个新大陆。彼此所付出的代价都不必说也都明白,新大陆也许仍逃不过战争,但是,只要能够活下去,再长的黑夜也终将迎来曙光,而那些曾经相伴的日子那些故事筑成的城堡那些在行走中传授的智慧都将永远守护着孩子的心灵,免受孤单绝望的侵蚀。
爱,陪伴安娜穿过漫漫长夜。
《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读后感(三):战争的温情
燕子男应该有个女儿,就是小鞋子的主人,在战争一开始,尚在襁褓之中的她就离开了人世,他的精神错乱或是由此而来。燕子男是一个核专家,他逃离了德国人的控制,到处躲藏,他自己就是那只濒临灭绝的云雀,发现意味着死亡,发现意味着助纣为虐!
他冒着被发现的风险,带领着安娜,教她如何在乱世中生存下去,在战乱之中,最先受伤的是幼童!严厉而又残酷,直面血腥,活下去就有希望!因为爱护,他接来了犹太人,而明知这样会带来更大的风险,因为爱护,他杀了贩子,消除潜在的危险,而宁愿自己成为憎恨刽子手,当最终自己不能再保护她时,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安娜的安全和自由!
稍微了解一些波兰的历史,这是一个可怜的国家,强敌环伺,在历史上上层精英一次次的被血洗,安娜父亲的那次,不是最后一次,也不是最大的一次,最大的是苏联时期!剩下来的草民们为了生存不择手段,墙头草,更不用说民族气节了。对犹太人最残忍和凶狠的是他们的波兰邻居,苏联人最痛恨和厌恶的是波兰人,所以俄国人最狠,要灭一个民族,先断其骨髓!
安娜最后去了哪里?!应该是当时欧洲大陆唯一自由的城邦英国了。临别,燕子男把自己女儿的名字送了了安娜,她将以他女儿的身份受到呵护而活着,还有那些生存的知识和爱,爱和知识可以化作工具,护佑人类的延续!
《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读后感(四):有人说人生就是一场孤独的冒险,谁又是陪你度过的“燕子男”呢?
《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是一部令人心痛,却又能给人温暖的小说。令人心痛在于故事背景设定二战期间,7岁的安娜失去了爸爸。战争对于一个7岁的小女孩而言尤为残酷,她对正在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甚至以为父亲像往常一样过几天就会回来;温暖在于当她流落街头、无依无靠的时候,神秘的“燕子男”出现在她的生命里,带她躲避战争、陪她长大。燕子男可以将燕子引落在自己手上,而且和她的爸爸一样能说多国语言。
正如宣传语说的那样:无论在哪种语言里,“战争”都是一个沉重的字眼。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陪伴”都是一种温暖的力量。在没有阅读也没有了解这本书之前,受到某个书名的影响,我一直习惯性说成“度过漫漫长夜”,现在深刻地记住“穿过漫漫长夜”。作者加瑞尔·萨维是一个犹太人,小说以二战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为背景,所以字里行间都饱含情感。其实故事并不复杂,但是胜在了文字的处理方式,细腻到令人沉浸其中。加瑞尔·萨维真的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对于情节的设置、故事的推进、人物的塑造和情感的升华都游刃有余。
在逃亡的过程中,安娜也在学着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燕子男上的第一课:被找到就意味着永远消失。第二课:只要你不停移动别人就找不到你。值得一提的是,他不是告诉安娜被找到会被杀死,而是说会永远消失。毕竟对于一个7岁的小女孩而言,死亡是多么残酷的字眼。感动的地方也在于此,燕子男不仅保护着安娜的安全,也保护着安娜的童心。他把纳粹士兵比作狼,将苏联士兵比作熊,而他们逃亡是为了保护珍稀动物不被狼和熊伤害。
燕子男为了安娜的安全,杀死了贩子。安娜为了燕子男所需的药物,受辱于药剂师。在穿过战争的漫漫长夜里,安娜长大了,她理解了“永远消失”的含义,她学会了如何在乱世中生存,也学会了在关键时刻取舍抉择。《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像冬日的阳光或者被窝一样能够带给你温暖和力量,一如安娜最后也获得了自己的成长,也开始有力量保护燕子男。
《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读后感(五):读完此书,大概就是心里又装下了一个人
刚刚读完,还有些冲击力的余波,
这本书前面50%断断续续读了好几天,搁置了两个星期左右今天下午用了一两个小时看完了后面一半,现在回忆前半部分,好像很久以前的内容了,安娜与燕子男相遇的街道,谈话,那只燕子,这些画面还在脑海里,安娜与燕子男的陪伴,好像还能想象安娜通过细微的观察试图了解燕子男,遇见希塞尔的惊喜,这种种画面在脑海里循环播放,前半部分真的就像是战争里的童话,安娜与燕子男的辛苦还很简单,还没有体会到战争与成长的残酷,后半部分就真的将战争与成长赋予了安娜的灵魂。
那时安娜还是一个小女孩,安娜的辛苦在于鞋子的挤脚,在于燕子男和种种陌生人相遇,在于要和燕子男一起演戏度过不同的关卡,在于要试图帮助希塞尔,而今天下午的这一半,安娜长大了,她稍微理解了一些燕子男,她喜欢希赛尔先生,可是,成长是不是也意味着她遇见了不同于战争的痛苦,她的鞋不再挤脚,她的身体发育成少女,她学会了如何在士兵的尸体上寻找食物,她逐渐适应了野外的一切,她遇见了对她虎视眈眈的贩子,她面对希塞尔和燕子男的选择,她承受希塞尔的死亡,她遇见了另外一面的燕子男,她开始用燕子男教她的知识,用一路成长过来的经验努力生存,只是不想她和燕子男毫无理由的死去,她拼命挣扎,她愿意为了燕子男失去贞洁。
而最大的成长我想可能是真正失去燕子男,结尾安娜坐着的船驶向哪里好像都不重要了,燕子男永远消失了。
燕子男是谁?好像也不那么重要,他为什么会鸟语,为什么可以引来燕子?好像也不那么重要,为什么他要拼命隐藏?好像也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善良,拼命在战争里保护着安娜生命的安全,维护着安娜的童真,将战争的两方比作熊和狼,谨慎克制的他,为了安娜的喜欢,他愿意接受温暖但随意的犹太人希赛尔,又为了希塞尔视若生命的簧片被子弹打中手指,陪安娜穿过似乎无望的漫漫长夜。
读完此书,心大概就陪伴着安娜驶向无名的岛,没有结尾的书总是有些痛苦,因为那意味着你的心里又装下了一个人,在人生的某一刻,总要去问问,安娜你过得好吗?燕子男你在哪里?
《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读后感(六):陪伴我们的人,就是照进生命里的光
一个关于勇气、陪伴和如何认知这个世界的故事。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安娜只有七岁,但更坏的消息是,安娜的父亲被德国人带走了。
在安娜艰难无助的时候 ,遇到了一个神秘的“燕子男”。他像安娜的父亲一样能说多国语言,甚至还能和燕子交流。他向安娜表演了一个奇迹,将燕子引落在自己的手指上。这个神奇之举让安娜忘记了悲伤。燕子男决定带安娜离开,行走在被战火摧毁的原野上,躲避战争,并陪伴安娜慢慢长大。
在逃亡的过程中,安娜也在学着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
燕子男上的第一课:被找到就意味着永远消失。第二课:只要你不停移动别人就找不到你。
值得一提的是,他不是告诉安娜被找到会被杀死,而是说会永远消失。毕竟对于一个7岁的小女孩而言,死亡是多么残酷的字眼。感动的地方也在于此,燕子男不仅保护着安娜的安全,也保护着安娜的童心。他把纳粹士兵比作狼,将苏联士兵比作熊,而他们逃亡是为了保护珍稀动物不被狼和熊伤害。
燕子男为了安娜的安全,杀死了贩子。安娜为了燕子男所需的药物,受辱于药剂师。在穿过战争的漫漫长夜里,安娜长大了,她理解了“永远消失”的含义,她学会了如何在乱世中生存,也学会了在关键时刻取舍抉择。《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像冬日的阳光或者被窝一样能够带来温暖和力量,一如安娜最后也获得了自己的成长,也开始有力量保护燕子男。
年幼的安娜,并不懂战争是什么,她只知道自己的爸爸回不来了,再也没有回来。战争,真的残酷至极。二战,不知道有多少人像安娜一样失去了至亲之人,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像安娜一样幸运,能够遇到生命中的“燕子男”。
在现代人的想法中:陪伴必定是温暖的。我们总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可是这个世上又有谁能够真的一直陪伴着你呢?我们总要学着自己长大,一个人面对这个残酷而又善意的世界。
穿过黑夜,我们是否就能够迎来黎明呢?
我们谁也不知道,因为安娜生活在战争中,无止尽的战争让她不得不快速成长。因为当你是独自一个人的时候,你是否也会想要有人陪你度过这漫漫长夜呢?
无论在哪种语言里,“战争”都是一个沉重的字眼。
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陪伴”都是一种温暖的力量。
《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读后感(七):《陪安娜度过漫漫长夜》|二战为背景的温情小说
清理书柜,不好看的或卖或让家人带回去。有些食若砒霜,有些味同嚼蜡,过程有点苦不堪言。
这本又不知道是谁推荐的被大厨买回来了,如果满分是10大概拿5分左右。
西方文学最常见背景即为宗教与战争,因此参照物很丰富,很容易比较鉴别。这本的背景是二战德国入侵波兰,国家腹背受敌之时,安娜的父亲成为清剿活动受害者不幸离世,安娜在流离失所之时遇到了神袛般的保护者燕子男(一位大隐隐于市的核专家),跟其开始了无目的流亡生活。
我感动的一个设定是安娜在燕子男受伤之后由被保护者向保护者身份的转变——燕子男有精神疾病,被迫停药后神智不清。安娜为了拿药委身于药剂师。
这个设定更残忍之处在于,之前燕子男为了保护觊觎安娜而杀人,这甚至逼走了他们当时的通行者,也是导致其最终遇害的直接原因。到最后,安娜仍然无法全身而退,却正是为了病入膏肓的燕子男。
我讨厌的设定是燕子男为了保护通行者的笛子而冒险——这并非他初衷,可能是不想安娜对人性失望。
这本书有很多问题,比如战争带来的伤痛挖掘浅薄,人物身份背景渗透不够,成人与孩子彼此的关系等等,我最忍受不了的是这么圣母的情节。
另外主题的立意混乱——
陪伴,最难的时候有人陪伴。
战争,让人性与现实交恶。
情感,这个已经槽多无口了,一定要写的这么言情风吗?
在我看来,反而是语言背后赋予人的定义更适合,因为多次点题,说得也很深刻。
结局时,燕子男把安娜托付给了渔夫,并把他过世女儿的名字送给了安娜,让安娜生活在他身份的庇护下。未来他会去哪儿,安娜会去哪儿,无人可知。
《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读后感(八):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年幼的安娜,并不懂战争是什么,她只知道自己的爸爸回不来了,再也没有回来。而我,也没有经历过战争,但是却看过无数的战争记录片,却也懂得:战争,真的残酷至极。二战,不知道有多少人像安娜一样失去了至亲之人,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像安娜一样幸运,能够遇到生命中的“燕子男”。
在现代人的想法中:陪伴必定是温暖的。我们总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可是这个世上又有谁能够真的一直陪伴着你呢?我们总要学着自己长大,一个人面对这个残酷而有一丝善意的世界。穿过黑夜,我们是否就能够迎来黎明呢?我们谁也不知道,因为安娜生活在战争中,无止尽的战争让她不得不快速成长。因为当你是独自一个人的时候,你是否也会想要有人陪你度过这漫漫长夜呢?
拿到这本书,看到简介,就感觉这是一本有点玄幻的小说,因为在世界上,哪有像“燕子男”那样能够和燕子沟通,精通各种语言呢?其实这就像我们看的《大话西游》一样:“我的心中有一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身披霞衣,脚踏七彩祥云来娶我”。当然,每个人心中都有那样一个英雄梦,或许在安娜心中,“燕子男”就是她的盖世英雄吧。当然,“燕子男”对安娜的保护是真的让人触动。安娜再森林里方便时,遇到了贩子,她藏好也依然被找到。为了不被人找到,“燕子男”杀了贩子。在前面的文中,“燕子男”遇到了士兵都选择了躲避,可是为了安娜却选择了杀人,在那一刻,他的心中也是否会害怕呢?也许他也会害怕吧,可是为了保护安娜,他无法做出别的选择了。就像父母保护小时候的我们一样,我还记得一个已经分娩了的学姐告诉我的:女本为柔,为母则刚。当我们心中有了想要保护的人,就不会害怕。
“燕子男”与安娜的这一段时光,她们之间从陌生到为了彼此奋不顾身,慢慢长大的安娜,在“燕子男”的陪伴下也从他那里学到了许多生存规则。如“后悔就像金色的珠宝,在适当的时候回显示出无比的价值,但是向陌生人泄露出来可能就不能说明智了”。我们现在会为自己曾经做出的选择而感到后悔,也许是因为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我们就会开始想周围的人抱怨,但是,当你将自己的后悔的想法暴露出来以后,也许别人会在那一刻安慰你,但是在你的背后,会和别人说:“当初是她自己做的决定,现在后悔了,还到处抱怨。”所以我不喜欢后悔,因为世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那一刻的迷茫。古人云: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所以,别轻易后悔!
《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读后感(九):世界是什么呢?
”燕子男“是一个统称,是绝大多数陪伴与保护者的统称。
压抑却又透露着一丝温馨,就像那只藏在深处的小鞋子一样。
一开始我是不解的,我无法想象这位会问出“你还好吗?”的瘦长男士,在给出一块小甜饼后,是怎样的断断续续通过自身行为的灌输,将安娜渐渐打造成一位不再爱吃小饼干的人。
是的,人,我甚至也想称“燕子男”为人。
小说的后半段,从他向安娜问出“你会离开我吗?”时,他就已经具有了人的一切特性。
『疯傻。柔韧。沉着。顺从。骄傲。』
我很庆幸且佩服“燕子男”愿意平等的对待安娜,他不是在教她,他只是将自己所知道的说出来,这与我们总是将人分成三六九等是不一样的。
也许是在战争时段,大家在这时拥有了平等的决心,生存一定比什么都重要吧。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牵连太过神秘了,“燕子男”一开始固定的目标渐渐在安娜挤脚的鞋子里找到了归宿,他愿意放缓脚步,愿意冒着夜晚四处没有篱笆和小路的危险去寻找她,也愿意接受新的人加入,纵使这个人始终会在下个路口分道扬镳。
仅仅是因为安娜的喜欢,他就可以试着去接受别人。
而安娜也会愿意用自己的皮囊、语言、力气,去拯救这位陪伴自己很久很久的人。
我不认为安娜和“燕子男”之间是亲情、爱情、友情,更深层次的讲,也许类似于你生下来时与母亲的脐带相连,有人动手剪去了你们之间唯一的联系,却亲手抱起了你。
你睁开了眼睛,哭出第一声时见到的人是他,跌跌撞撞学走路时是他,考砸时是他,失恋后是他,死前最后一眼也是他。
比起“爸爸”这个称呼,我更愿意称之为“同类”或是“影子”。
而这种牵连在这种时候又没有了神秘感,因为当你动一下时ta也会随着你活动手脚,因为人生来便是同体,所以所罗门王才会将婴儿切成两半吧,安娜在这一点上确实比我了解的要快很多。
如果有一天,当你的“影子”被人认出来后,也许那一天你根本不知道ta会在哪里,你只能期盼着,就像世界上所有的“欺骗”:“会变成星星在天上看着你哦。”这样的话语,他只是你生命里发光的小瓶罐里的一颗星星,会在你偶然听到熟悉的“当当当”时突然从瓶子里跳出来,在深夜的木窗边带你去向熟悉的国度。
我们总会遇到不同的“红喉潜鸟”,也会遇到吹着单簧管的野鸭,有人会冲出来指责你的选择,你看起来是狼或熊的只会动动手表示“这只是路过的罢了”。
世界是什么呢?
《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读后感(十):《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
之所以买下这本书.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名字好听.封面好看.向来买书第一要看的是名字.名字对上眼了.书也就对上眼了.还好还好.每一次买回来的.都还不错.当然.也包括这本书.
战争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沉重的字眼.它是最大的灾难.没有之一.自然灾难尚且可是说是天灾.不可避免.人的各种意外说是人祸.战争处于中间地带.它不属于天灾.也不属于人祸.它的发生.你甚至都不知道要去怪罪谁.怪国家吗.怪军队吗.怪士兵吗.完全不清楚.你只能承受战争带给你的苦难.你甚至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我们只是想要活着.想要生活而已.
天灾会带来迁徙.同样.战争也会.我们迁徙.徒步行走.都只是为了活着.为了生存.本书就写了战争所带来的这种行走.西方的战争比东方的战争其实要残酷的多.西方的战争还伴有种族.犹太人便是其中受迫害的种族.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但是按照本书的战争来看.这个不幸的种族.是犹太人.但是东方是不存在这种情况的.因为东方民族中华民族特别庞大.而犹太人却远不及书中这场战争的熊和狼.
小安娜只有七岁.可是战争这种灾难才不会管你有多大.它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展着.不会因为谁年龄小.谁善良就会停止.很不幸的.因为这场战争.小安娜无家可归.其实她是可以进去家门的.不过她力气太小了而已.她的父亲给了找了一个安身之处.可是战争期间大家不过都是各自飞.不管曾经你们有着什么样友好的关系.所以.她被无情的丢弃了.但是也并不完全算.最起码送她到了自己家门口.也算是有情有义了.
不管你承不承认.有些时候.你的确会遇到一些突然走进你生命的人.可能你觉得这没什么的.可是你总有一天会发现.那些人是你生命中的光.燕子男对于安娜就是这样的存在.是她那段岁月里的光芒.也的确做到了像书名这样.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
不止对于安娜.对我们读者来说.燕子男也是一个特别神秘的人.看着对他的描写.脑中不自觉的脑补出了关于杀手的形象.身材高大.沉默寡言.行走迅速.冷酷的让人害怕.一直看到最后.我甚至也不知道他的身份到底是什么.他在没有遇见安娜以前是怎么的人呢.做着什么样的工作.在什么地方生活.我们无从而知.甚至连他说要找的燕子.我都不清楚他是否找到了.如果找到了.大概安娜就是那只燕子.
他们不停在行走行走.中间也遇到了一些人.也有人中途加入过.可是真正走完全程的.只有他们两个人.燕子男是个很厉害的人.懂得很多生存之道.全都教给了安娜.他也在安娜最需要他的时候出现.好像只要有他在.一切都是安全的.教她认知这个世界.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以为他们终究会找到可以安身之处.不用再四处漂流.燕子男却病了.病的很严重.甚至处于疯痴的状态.他再也不能保护安娜了.而在遇到另一些人以后.他们才真的失散了.
这本书的结尾好像也是一个迷.燕子男也是一个迷.他的存在好像只是为了教会安娜生存.教会她成长.教会她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像风一样来了.在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以后.又像风一样走了.无迹可寻.那么的神秘.可是安娜的确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她能够生存了.她记得燕子男教会她的事情.她有能力在这动荡的世间生活下去了.可是燕子男却没了踪迹.他的使命好像也只是为了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再无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