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洪兰 蔡颖卿 爱与智慧的对谈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洪兰 蔡颖卿 爱与智慧的对谈读后感精选

2021-04-03 04:39: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洪兰 蔡颖卿 爱与智慧的对谈读后感精选

  《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洪兰 蔡颖卿 爱与智慧的对谈》是一本由洪兰 / 蔡颖卿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90,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洪兰 蔡颖卿 爱与智慧的对谈》精选点评:

  ●从小培养纪律的重要性 (读完大人也会受启发)

  ●有些觀點還是很認同作者的,比如說,決定孩子行為好壞的因素,不是管教的松與嚴,而是父母參與孩子生活的程度。又比如說,凡事必有犒賞是一種功利的教育,很難教會孩子珍惜自己。讀完總算受益匪淺,不過教育可不是一本書就能學來的事,探索之路還長著呢。

  ●作者有大智慧。看前一半的时候觉得有点年代感。看到后面真心佩服。是真的懂教育和教养的人。

  ●看过很容易忘记写了什么的书。 但是阅读时候体验很好,非常温暖的一本书,适合在枕边随翻随看。

  ●划了好多重点

  ●两位老师都很棒,特别喜欢最后说阅读的解释

  ●先提出抛出一个现象,或观点,两个老师之间以对话形式告诉他们的想法与认知。其实还是有很多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的,不管是生活上的礼节与仪式,还是学习过程中的引导与教育。

  ●最有阅读价值的是第四单元。

  ●或许,在被自由放纵之后,才能明白责任也是育儿的核心理念,一个懂得为他人考虑的孩子,任何时候都能被社会欢迎,才能合作,才能影响别人,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进而影响世界。

  ●解决一些困惑。

  《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洪兰 蔡颖卿 爱与智慧的对谈》读后感(一):值得一读

  作者有大智慧。看前一半的时候觉得有点年代感。看到后面真心佩服。是真的懂教育和教养的人。作者是台湾的教育者和心理学家。

  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比较教条,有种“这道理我都知道啊”,“这想法好老派啊”的感觉。越到后面越觉得棒。这不是一本关于术的书,不是那种拿到手就可以照着做的。但是他给的放心是让父母“宽心又尽力”的方向。如果这些方向上的思考能够内化,我觉得术也自有灵感。

  书不厚,我本来打算一小时搞定,可是实际上看了一整天,因为里面很多很细的思考,让我不由自主慢下来再慢下来一起做思考。

  里面真正是把孩子放到一个“以后会长成什么样的人”的角度来认真思考。因为考虑的是孩子的长远发展,就会考虑他的价值观,考虑建立纪律,考虑让孩子知道该做的事情就是要做是不能逃避的,考虑让孩子理解社会的规则。包括认真地考虑怎么让孩子理解这个世界和向这个世界表达。

  总之我觉得是一本我买的时候其实没报什么期待,但是看完了真的觉得非常棒。

  就像他里面说的一样,其实对于家长老师社会来说,教育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考虑孩子以后好不好,也要考虑他那一代人是不是会一起向上。所以我觉得是一本值得广泛推荐认真读一读的好书。

  《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洪兰 蔡颖卿 爱与智慧的对谈》读后感(二):有自信,才敢择善固执地去有那条对的路

  【妈妈来信】当初生孩子,是一件默认要做的事,并没有多少犹豫。但是孩子生出来了,我才发现教养是这么难。孩子慢慢长大,我不但没感受到“熬过去就会轻松”,反而感觉操心的事永远没有尽头。身边的人总会对我的教育提出各种质疑,我到底该如何取舍。 @HR妈妈的潜能研究院 对于尽心尽责的母亲来说,从怀孕开始,就承接了一生的牵挂。 在这个打怪升级的过程里,除了遇到的问题本身,还有周围的环境和人,对未来的设想,都在不断对我们施压。 大家都去学特长,你学不学?孩子成绩不好,长辈责怪你没带孩子补习,你补不补? 我倒认为,你的问题不在于取舍,而在于你还没有找到坚定的教育理念,因此在面对外界压力时,缺少自信。 正如《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所说,只有增强自信,才敢择善固执地去走对孩子好的路。 #HR妈妈安心# #家庭教育#

  《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洪兰 蔡颖卿 爱与智慧的对谈》读后感(三):教育不过是做好自己

  这本书是关于亲子教育的书,我以前对这本书嗤之以鼻,觉得鸡汤多过实操。但是有个很喜欢的博主很推荐它,近来也就耐下性子来看,果然不能带着偏见去阅读啊。这本书是洪兰和蔡颖卿两个人合著,针对一个话题以对话的形式进行。比如,关于体罚。书中说:如果真能借着打而得出好成绩,那家长会保持沉默。但若是结果不好,时候可能就会表达自己是反对体罚的。这种矛盾的心情实际上是价值观的混淆。还有,对于学校老师体罚孩子却不让孩子告诉家长,不应使用“不当的利诱”或“使用威胁”来达成学习目标。虽然听起来是很普通人人皆知的道理,但却是对我的当头棒喝。因为作为家长,对于处罚这一点总是困惑。现代娃,不能打,可以骂可以教训,但是如何教训,使用什么方式,都是要好好想一想的。如果只是为了达到目标使用一时的威逼利诱,那也只不过是治标不治本。正当合理的处罚,才能让孩子坦然接受。

  书中还提到了“起居有时,养成正确的生活价值观”。我年少时,妈妈总是认为不能打扰我学习,家务也不让我做,周末放假也允许我熬夜和睡到日上三竿。我也自以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但其实不是的,起居有常是必备的习惯。父母用过度放松的方式“犒赏”孩子反而让孩子的身心得不到完整的休息。

  其余关于学习和阅读跟我的理念比较相符,就不多加评论了。

  教育,真是个永恒的话题,努力学习,做个60分妈妈。

  《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洪兰 蔡颖卿 爱与智慧的对谈》读后感(四):摘记

  开玩笑和幽默不同,可能造成创伤与霸凌。玩笑如果开不好,会变成刻薄、讥笑、讽刺。

  孩子之间的霸凌问题,一定要第一时间处理。不要置身是非之地,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轻易吓唬孩子,会留下影响深远的阴影。

  学习的期望和目标,都要配合孩子的能力。

  让孩子相信,他的紧张与困难可以被了解。

  在孩子面临问题时指责或掩护,都不是有用的关心。心理不够成熟却要求太多,一定会形成紧张,这是高估,已经有足够的体能却毫无要求,会造成懒散,是一种低看。

  细心观察后所伸出的援手,才能获得孩子的信任

  承担太多父母的期待,让孩子活在罪恶感之中

  每天战战兢兢地学习,把孩子的志气和自信都耗光

  分数只是评量的一种方式,不是唯一,也不是最好的方式。父母请多多思考,你希望孩子的人生是个什么样的人生,观念正确了,行为就跟着改变了,结果也会不一样。

  以爱为名所行的欺骗,或许是更大的残忍

  建立于经验中的信任,比物质的允诺更重要。如果经常受骗,结果一定会累积成多疑的性格,或转变为防避受难的说谎者。父母为自己的失信找理由做解释,在这种影响下的孩子只有两种选择,一是追随父母,当一个习惯掩饰的人,另一种是讨厌父母的作为,翻转自己的日常经验,逆向学习当个诚实的人。

  面对不真实的家庭,孩子会更加失望与无所适从

  一个孩子被爱与否,是来自他所感受到的事实。善待孩子是所有成人应有的基本成熟,即使已经决定离婚,孩子不应是埋怨或谈判的筹码,而是诸多不同中唯一的共识。

  孩子是骗不得的,别让欺骗抹杀了孩子对你的尊敬。“父母从来没有骗过我的”的信念在孩子脑海中会变成“父母是可信任的”的观念,以后父母说什么他都会马上做,因为“他们从来没有骗过我”

  《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洪兰 蔡颖卿 爱与智慧的对谈》读后感(五):絕對迂腐的觀念而且不利教育的書籍

  

烂书! 看一次怒一次,没有更怒过

请不要翻开这本书! 真的会害死好多小孩呀!! 我是为了能留言才给出评价的! 我是在图书馆里面偶遇这本书的,真心希望不要有下个受害者

我全文已经阅毕,不是断章取义,真心从来从没有一本书让我可以看到这么生气的!

书中的文笔可以说是流畅优美的,甚至有点为了优美而修辞过了头,但这都无碍,毕竟某个时期的作者写书都会有这样的惯性。不得不承认,这也是整本书中唯一的优点。

这本书内有很多谈及教养的观念还有一些现场实作的案例分享,但最差劲的就是一开头的论述或是观点可能还是很棒的,但是后面的举例不仅文不对题,甚至冷不防就会出现穿凿附会,全然无关的分享。用空洞的举例要来辅佐自己的论证,这都没关系,但很多都是偏激错误的观念,真的很傻眼!

例如,女生穿着要规矩,不然就会有引诱人犯罪等等的暗示

我想这么多年过去了,这种贴标签,物化的观念应该已经少了很多,这种不检讨犯罪者动机,不检讨大环境的安全性,反而一味的检讨"女性" "引人犯罪" "需改进" 的观点,这种陈腐的内容,我真的觉得很不舒服!

当你以为,忍过这个过时的举例,跳过就好,但是后面还会更多的偏颇的概念让你傻眼跟生气

愿天下在教养路上彷徨的父母,纠结的老师们,都会错过这本书,而让我们孩子平安生长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