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孤独之间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孤独之间读后感100字

2021-04-04 02:19: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孤独之间读后感100字

  《孤独之间》是一本由李炜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31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孤独之间》读后感(一):期望越高 失望越大

  奔着张怡微去的,却意外收获了一枚李炜。有着非常敏感的心,纯粹的世界。书读无数,本可以夸夸其谈,却在台上紧张到想要把话筒捏碎,经常忘记自己下一句要讲啥,内心柔软,提到自己母亲会泣不成声。游离的自我,却有着自己坚强的保护壳,而写作就是自己与世界的接触方式,不要试着诠释作者,神龙不见首尾,多年的朋友都感觉像尬聊,鬼才毕竟需要神秘。这么不爱被解读,请问你是水瓶座吗?

  ...............…………………………………分割线

  之上是宣传会的感想,以下是读书感想。

  不论好坏,只能说不是我的菜,读起来感觉像论文。

  弃读

  《孤独之间》读后感(二):孤独之间

  《孤独之间》是李炜的第九本书,与此前的很多集子类似,他关注的依然是人,是那些肩负天才的人们在生活与历史中的沉浮遭际。如果说《反调》讲的是那些被大众忽略的天才,《嫉俗》讲的是那些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天才,《孤独之间》讲的则是那些难以评论的天才。 《孤独之间》的副标题是“一部另类艺术史”,写了十位画家:拉斐尔、乌切洛、波希、委拉斯凯兹、修拉、席勒、德拉克罗瓦、波丘尼、马列维奇。 《孤独之间》分作十章,李炜所选取的对象:乌切洛、委拉斯凯兹、修拉、马列维奇……都是开创性的大师,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 在我们眼里,艺术家要么是天才,要么是疯子,要么既是天才又是疯子。但其实在西方美术史的很长时间里,包括绘画、雕塑之类的艺术曾经都只被认为是一种技术活。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才开始正视艺术的创造性,特立独行的天才们纷纷横空出世。

  《孤独之间》读后感(三):鬼才的书,所以,只有鬼才读得下去吧

  这本书莫不是写的外文版再翻译成中文的?美亚搜不到这本书,可是中文版却有个翻译叫于是。书中部分表达方式也有问题,不像是一个文笔很好的作者写出来的。也许是翻译的问题?

  第15页:

虽然他识字,但不像父亲,没受过高等教育。

  谁没受过高等教育?是他(拉斐尔)?还是他父亲?这是典型的歧义句式。作为一个作者(或译者),不应该使用这种表达方式。

  第20页:

虽然米开朗琪罗不乏幽默感,却也很容易被得罪。

  怎么理解“被得罪”三个字?米开朗琪罗容易得罪别人,还是别人容易得罪米开朗琪罗?

  第23页,第二段:

可惜好景不长。没多久,富人又发现了拉斐尔,赶紧抓住画家百忙中的一个空档,为自家别墅绘制一幅壁画。这下子可糟了。塞巴斯蒂亚诺的雇主立即迷上了教皇最疼爱的画家,再也没找他作画了。

  最后一句的这个“他”指的是谁?如果读者根据整篇文章,可以知道雇主没找的人是塞巴斯蒂亚诺。可是这里用“他”合适吗?请看官摸着良心回答:真的合适吗?

  就连基本的表达都有问题,这就是“创作才子”、“鬼才”?这个锅李炜背还是译者于是来背,我无所谓。反正,鬼才读得下去,我是读不下去了。

  《孤独之间》读后感(四):上半段-下半段,艺术是个圈

  如果把人类的历史比做一个人的生命历程,那么它是遵循怎样一个发展路线?是从懵懂渐渐迈向如今对宇宙万物愈加了然于胸的成熟阶段,还是由远古迈向充满活力的现代?笼统而谈,恐怕难以得到答案。对昆德拉而言,从音乐史和小说历史的角度,可以大致分为历史的上半段和下半段。上半段的小说,结构复杂多变,甚至光怪陆离,荒诞不经,任凭作者的幻想任意驰骋,塞万提斯和拉伯雷就是代表。下半段的小说,过度以“现实”来衡量文学价值,且强调情感渲染,内容老气横秋,读起来毫无难度,因此读大受欢迎,狄更斯和巴尔扎克就是代表。音乐上亦如是。复调和赋格音乐也有令人难以揣度的旋律线条,而到了古典主义时期,原本贯穿全乐的旋律被拆解为短小易懂、足俱感染力的套式。无论是小说还是音乐,都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日渐式微,毫无难度和创意。然而行至二十世纪,艺术似乎开始返老还童。音乐、小说和绘画上,均出现了如上半段时期作品那般天马行空、令人惊喜不断的作品。毕加索、马蒂斯、斯特拉文斯基、卡夫卡等,以及众多在创作上不断开拓新形式的作家,让艺术界又重获青春。以上这些,就是我读《孤独之间》里关于波希的那篇时不断回到脑海的文字。这幅《人间乐园》属16世纪的作品,在绘画史上影响了一代代的画家。就我所知道的而言,勃鲁盖尔作品里的密密麻麻的人形就颇有波希画作的影子;达利的超现实主义绘画,也难以摆脱这幅画的影响。仔细看图中千奇百怪的建筑和生物,那些鬼畜的人物姿态,又会想起科幻电影里面的场景,着实惊叹于古人奇崛的想象力。尽管无资料支撑,但已足以推断,波希的影响力时至今日依旧不可小觑,多少前卫的艺术和大众文化,似乎只是如时尚一样向过去饶了一个圈。抑或是像文艺复兴初始,艺术家们在挖掘出的古希腊罗马雕塑中寻求灵感,开拓出更加新颖的手法。尽管早已在各种巴尔扎克式作品的熏陶下养成了“老气横秋”的欣赏品味,对后现代和上半时期的作品容易接受无能,但昆德拉之言、波希作品的魅力,让我越来越欣赏那些鬼畜的东东了。

  《孤独之间》读后感(五):独处时看的另类艺术史

  我首先对于《孤独之间》的书名进行了判断,这是一本用人物小传式风格来讲述西方艺术绘画史的有趣读本,书中的十个人物,都有着鲜明的个人表现色彩,一方面体现于绘画艺术作品,而另一方面则源于艺术家本身。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内心的投射与表达,而这本书则更注重结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生活经历来聊书名所言意的孤独。

  常人所谓的孤独更近似于心情的寂寞与失落,实则这是对于孤独的歪解,它并非如此解释。孤独来自于个人的一种完整状态,是独处于世的圆融之境。生命的意义之所在也体现于个体的孤立完整。孤独是人类产生一切思源的自由状态,在与自己的独处过程,了解自己,澄澈内心。“孤独是灵魂的放射,理性的落寞,也是思想的高度,人生的境界。”当我们谈到哲学与艺术,聊到文艺复兴,我想再没有一种境界能与孤独的定义相比较,孤独是那样与众不同,以至于在一切情感、艺术、宗教、主义的缔结都归回于此。

  再来我又分析了封皮上的拉斐尔自画像,这是很多人都熟知的一幅名画,我想在首篇讲拉斐尔也是李炜有意为之。拉斐尔短暂的一生,被赋予无限才华,而他所流露出的才华却又那么的让人觉得惊奇的平淡,我们看不到拉斐尔过分的努力和奋斗与之相伴,仅仅是学习中轻而易举就能驾驭把控,这是一种神奇能力,一种隐匿的、自信的、超强的能力。拉斐尔的名气并不能比米开朗基罗和达·芬奇两位大神,但是他的画却永远证明着他伟大存在的意义,自然也可以说是孤独的,天才往往都是孤独的。这份孤独也同样受用于李炜自己,他也同样在创造着这样的神奇。

  这部“另类艺术史”并不能成为教科书式的评论而被人铭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摒弃了一些枯燥乏味的正论,而是用不会“肯定正确”的自己的独到理解来诠释画家与其作品,李炜主观意识强烈,他深处孤独的状态,并思考着画家与之相符的原真状态,这本书的乐趣都围绕与此。李炜会给出假设,会揣摩画家的心理,会有情景设定也还有天马行空般的时空对接。他会神奇的出现在小标题中,把自己的情绪与情感吐露给读者,他是这样敞开心扉地分享他所欣赏的这些画家,却又是这样孤独的把自己的生活与世俗人生隔离开来。他的博学在文字间展露无遗,却也似拉斐尔一样显得自然轻易。另类,不是别人给予的异才评价,而是自身经历与追求的超凡属性。

  “我依然不会尝试去写一本货真价实的艺术史。不仅因为这样的著作不胜枚举——最经典的仍是贡布里奇的《艺术的故事》——更是因为它们再好再厚也只能是走马看花。我更喜欢做的,是在一条路上走走停停,好好逛逛那些吸引自己、又没被大量观光客和导游破坏的景点。”在《后记:排拒与希望之间》的最后李炜给了自己这本书这样一段评价,美术史上有太多的刻板,他更清楚自己的兴趣光点在哪并能吸引到怎样的人,关于艺术绘画——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的书,当然只有属于你的个性才算数。

  《孤独之间》读后感(六):游走于孤独的艺术中间

  文/初晓

  艺术向来被人认为高大上的东西,究其原因,大抵是因为艺术作品很难评判。尤其是知名艺术家的作品,似乎是带着特有的光芒,作品本身就流露出一种独有的味道,冷淡或热情,疯狂或沉寂,但细细体味,却又能从艺术作品中体味出一种孤独来。这种孤独,是常人所不能触及,兴许正是这种孤独,造就了一个个不同的艺术家,早就了一幅幅不同的艺术作品。

  里尔克说:“艺术作品永远是孤独的,绝非评论可及。唯有爱能搂住它,了解它,珍惜它。”由此可看出,对于艺术作品的评论,需要的是爱,发自内心真挚的喜爱。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孤独之间》的作者李炜在创作本书的过程中,便是给与了艺术一次大大的拥抱,这是爱的拥抱。《孤独之间》不同于其他艺术书籍,或者说它是一部别具一格的西方艺术史。

  这部《孤独之间》与其他艺术书籍有何区别?

  其一,本书的创作风格不同于其他书籍,它内容丰富,语言诙谐有趣,于插科打诨中,写尽了十位艺术大师的命运,阐释了百余幅名画,也通过十位艺术大师,描绘出三千年西方艺术简史。如此创作方式,别具一格,没有了纷繁复杂的关于艺术史的介绍,抛却了一些细枝末节,呈现出来的人物更为具体,也更为立体,增添了阅读的趣味性。

  其二,本书并非只是对大师作品的评论,而是从艺术家本身入手,简述了他们的生平,通过他们的性格与做事行为,来分析他们的作品,或者作品就是他们性格本身的流露。书中涉及到发生在十位艺术家身上的故事,譬如拉斐尔修改作品,添加了哲人赫拉克利特,还把他画成米开朗琪罗的形象,由此可见这位拉斐尔也是有心机的。而在写波希时候,李炜写到了波希改名一事,他将自己的名字改写成拉丁文,还放弃了家族姓氏,而这就将他与家乡紧密的联系起来。

  其三,《孤独之间》一书并非采用一种创作模式,李炜是根据不同的艺术家用不同的创作笔调进行评论分析,使得作品更具趣味性,譬如:他用对比的方式来写拉斐尔,他用分章节的方式来写乌切洛,还赋予了如此章节标题“本文作者描述一只苦哈哈哈的鸟”,他写波丘泥其中有这样的标题“用拳头为艺术拼搏”……纵观这些,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李炜是用心在创作,他为每一位不同的艺术大师赋予了他们特有的文字,这些文字似乎也带有了艺术的气息。

  《孤独之间》一书涉及十位艺术界大师,分别为拉斐尔、乌切洛、波希、委拉斯凯兹、修拉、席勒、德拉克罗瓦、波丘尼、马列维奇等人。这些艺术家的创作手法不同,表现内容也不尽相同,他们的艺术风格代表了三千多年的艺术创作风格,通过他们的作品,几乎可以了解西方三千多年的艺术史。

  李炜的文字风格似乎也带有一股艺术气息,用这样的文字来写艺术家,也是《艺术之间》一书最大的特色。透过这些文字,仿若能让人穿越几千年,看到真实的场景,艺术家们相互较量,彼此不服输的情景。结合他们的经历去理解他们的作品,便更能看透作品想要表达的深意。

  近些年,李炜撰写了大量横跨文学、哲学、音乐、艺术领域的文章,被公认为“创作才子”以及“华语创作界独特的孤岛”。曾被余光中先生誉为“一位才学出众的书痴”,夏志清先生也曾被其“读书之广博通达所惊奇”。从这里不难看出,李炜也着实是一位艺术界的怪才,在他的笔下,《孤独之间》着实成了一部另类艺术史。

  《孤独之间》读后感(七):夹缝中的胜利者

  虽然在大卫·霍克尼眼里,绝大多数当代艺术家都摆脱不了毕加索的影响,但以毕加索最负盛名的几幅作品(《亚维农少女》、《格尔尼卡》、《梦》)观,他的作品并非那种外行都能一见倾心的直观的美。反倒是毕加索早期的作品更加雅俗共赏——恰到好处的色彩把握、信手拈来的光影效果,确乎是能代表一个艺术家扎实功底的。为什么毕加索没有将他的写实风格延续到之后的创作中,不厌其烦地探索新的创作风格?无论这是源自艺术家永不满足的自我修养,还是天然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成就了毕加索的无疑是他不朽的创新,而非一丝不苟的写实。

  李炜的《孤独之间:一部另类艺术史》颇有几分毕加索式的特立独行。明明功底扎实、才华横溢,却绝不写一部按部就班的艺术史,李炜被称作“鬼才”,不无道理。他以“孤独之间”为名也耐人寻味。创作是孤独的,艺术家珍惜他们的个性与创新,很多时候,通俗并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列;但同时,他们需要一定程度的认可,或是保障衣食无忧,或是精神激励、抱团取暖,彻底的与世隔绝、孤独创作并不现实。个性和认同,必要有平衡。

  相应的,李炜替各章节安排的主人公既没那么妇孺皆知,又非真的籍籍无名。他们固然是艺术史上的不可或缺,可比他们更耀眼的,反而变成了各自章节中的陪衬。名望已盖棺定论,审美却不会。而李炜更指出,在夹缝中寻求突破的艺术家是真正能平衡自我目标和他人眼光的胜利者。

  譬如,出现在封面上的拉斐尔是李炜笔下平衡者的典型。在世人眼里,这位跻身“文艺复兴三杰”的小后生不及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令人瞩目。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除了艺术创作的鬼斧神工,两位前辈“受到追捧都不再是因为成就非凡,而是个性奇特”。怪才达·芬奇分散了他的精力,迷恋自然万物之理;与磨难联系在一起的米开朗基罗则满足了人们对于千磨万击、苦心孤诣艺术家形象的幻想。拉斐尔太正常了,不古怪、不忧郁,“让每件事做起来都像是举手之劳”,才被误解“没费心血、缺乏深度”。不过人们常常忘了,他本身就是天才。看似容易的创作,难道不是建立在天赋异禀、才思敏捷的基础上的吗?性情中人拉斐尔从不掩饰他对名利的向往,谁又能说他不是实至名归?在永恒与名望之间,李炜看到了拉斐尔的幸运:虚名淡去后,拉斐尔的作品真正被世人理解,身陷太多传奇无法抽身的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恐怕等不到那一刻了。

  另一位凭借绘画加官进爵的艺术家是委拉斯开兹。李炜以“荣耀与屈辱之间”为题,说尽了委拉斯开兹的心路历程,也探讨了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受雇于人,或者说命题作画,于艺术家而言是束缚还是促进?委拉斯开兹不仅画艺高超,脑筋也灵活,深谙如何讨主子欢心,比达维特直白地把拿破仑画得高大突出的马屁不知高明多少。当时的腓力四世不想在肖像画中看到自己苍老的容貌,委拉斯开兹眼看前途堪忧,却巧妙地借《宫娥》一画化解困境。相信腓力看到画家绕开禁令、在镜中呈现自己容貌的机智也会被逗乐吧。可更吸引我们的是画中傲然偏立一隅的画家本人:他功成名就,但他不是权贵的玩物。他憧憬着艺术本身的荣耀,尔后,才是他身为艺术家的荣耀。“要不是为了一再证明自己以及艺术本身的高贵,他岂有可能抓住一束又一束阳光?”

  在任何时代,艺术家都不可能全然脱离世俗的规则。纵有特殊庇护,一样要在夹缝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李炜称,世上有两种肖像画家。一种“兢兢业业、如雷如霆,在世时名利双收,死后迅速被遗忘”;另一种加入了自己的个性,于是百年后仍然吸引“在书籍中遇到他们的读者”。这不尽然是评价他们艺术优劣的唯一标准,但后者的故事显然更有魅力,亦是李炜写进《孤独之间》的。只跟自己竞争的乌切洛、不忘在疾风骤雨间寻求愉悦的德拉克洛瓦、身为领袖偏拒绝他人追随的修拉、一遍遍在空洞无物中探寻唯一准则的马列维奇,他们都是胜利者。

  至此,突然理解毕加索的创新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他怎能让自己的个性湮没在学院的技法中?在稳妥的“善画者”和冒险的“画家”之间,毕加索选择了后者。倘若孤独是一片汪洋,毕加索和《孤独之间》里的艺术家们一定知道:不怕水,才能在其中找到平衡。

  ——丁酉年读李炜《孤独之间》

  《孤独之间》读后感(八):古来圣贤皆寂寞

  被低估的拉斐尔:海贼王里的大招“霸气“分三种:武装色,见闻色和霸王色。套到文艺复兴三杰身上,不妨对应拉斐尔,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相对于奇幻莫测的见闻色和君临天下的霸王色,只是给本体加攻加防的武装色就显得朴实无聊一些了。拉斐尔自然是杰出的,但也只局限于画画吧,他既不会设计未来世界的飞行器,也不能从石头里凿出魂魄。拉斐尔的平淡感,还来自他的“正常”。如李炜所说,今天人们心中的天才是孤僻乖张不被理解的,像拉斐尔这样左右逢缘的人生赢家,肉身化sprezzatura的轻描淡写,不符合重口味的天才模版。事实上论油画,拉斐尔面对”多了一支威尼斯画笔的米开朗基罗“,依然占尽上风,好比南帝 PK 东邪+学了九阴真经的梅超风之余,还有空治理一下自己的大理小国。论构图的话,我喜欢伽拉忒亚凯旋的灵动多于最后晚餐的对仗。Vasari似乎很会讲故事,但拉斐尔的故事就只能讲到37岁,还要再活44年的米开朗基罗在这之后,会不会更寂寞了呢?

  本章的风格让读者似曾相识:把作者意图和心情写进标题,这个手法似乎在哪见过。Neverthless,亲切,有意思。Uccello的名字总是和透视法连在一起,Brunelleschi和Alberti是更早的透视先驱,Uccello用着魔式的热情,不断试验着这门技术在绘画里的可能性。其他人忙着涂美美的人体,或者描华服上的线脚的时候,他在琢磨怎么画出一具脚对观众的躺尸。Uccello的画裹着很浓的中世纪风格,可能也因为如此,他才能表达出圣罗马诺之战里那种盛装舞会般的战场。

  炼金术假说:好吧,用炼金术解释人间乐园似乎是合理的。但Bosch依然应该是这样一个人:富有幽默感和正义感的知识分子,一个有趣的,独一无二的,超越时代又用独特方式展现时代精神的艺术家。

  艺术史里的镜子们:宫娥这样一幅大画,在题材上可能是前无古人的,好像用相机拍下了王室日常生活的一瞬间。焦点在小公主身上,浅景深,中景和背景里的人和物已经虚化了。但是,房间尽头镜子里国王和王后的形象是不符合镜像原理的,从观者的角度,应该从镜子里看到更广空间里的两个小人儿。李炜的猜测是维拉斯奎兹和Philip IV开的一个小玩笑,用这个方法给不想上镜的国王画个像。这似乎和他阴郁宫廷里的郁闷画家标签相悖,但谁能说维拉斯奎兹不是个有趣的人呢,他不是还喜欢尝试把主题藏在背景里吗。镜子这个小道具还出现在镜中的维纳斯里,这幅画中横卧的维纳斯背对观众,镜子里映射出一张模糊的脸,也就是说维纳斯也在镜子里看到我们的脸。这里也许包含了对绘画本质的思考,但构图本身就是俏皮有趣的。维拉斯奎兹的伟大之处是什么?他的肖像画牛逼到让人敬畏,Innocent X好像Leon里准备发飙的Gary Oldman;他的现实主义风格隐隐指向印象派,还有呢?

  我不是浪漫派:德拉克洛瓦的画那么燃,他自己却很反感浪漫派的标签,也许艺术家反对所有标签吧,毕竟这是个极端个人化的职业。确实,他留下的文字也摇摆在浪漫和实在之间,quote: 年轻时的热情:“要是不能像一条蛇一样,在女祭司的手里翻滚缠绕,我完全提不起劲儿来”; 针对革命:“...理性,正义,平等,权利...匪徒也能用这样的词汇来自治。这些字眼和善良、温柔、慈悲或忠诚毫无共同之处“ 在北非:”躺在街头或修理破烂鞋子的人都有古罗马执政官的气派“ 关于艺术:”艺术是纯粹的理念,通过天赋来改造润色,但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并受制于更高的法则。这让我再次想到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差别“ 晚年加入美术学院之后:“如果我的右臂瘫痪了,院士身份能保证我还有教书的资格。要是我还剩下几口气,学院甚至会支付我买咖啡和雪茄的费用” 浪漫与否,德拉克洛瓦是要超越平凡的,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司汤达给他的话:能让你伟大的事情,每一件都得不辞劳苦地做。而且也知行合一地实践了。另一位作家对他的评价更有意思,大仲马借一个沙龙女主人的口说过:德拉克洛瓦先生多么有魅力啊!可惜他偏要画画!

  来互相伤害啊:惠斯勒和Ruskin,这对宿敌的对决,惠斯勒以一种表演的方式赢得了官司。Ruskin,这个英国十九世纪最大牌可能也是最伟大的艺术评论家,竟然几乎就此一蹶不振,以至于辞去了在牛津的教职。比输了官司的暴击更让Ruskin难以下咽的是公众对他理念的漠然,他推崇的艺术即道德观点在英国乃至世界都没有市场,惠斯勒的唯美主义倒是很受欢迎,他主张的作品内容分离理论,可以说指出了绘画艺术发展的方向。“就像音乐是声响之诗,绘画则是视觉之诗,主题和声响或色彩的调和其实毫无关系”。

  回不去了:修拉的分色派,以及听说过没见过的希腊古风原色画,都讲究不调色。修拉利用人眼的混色功能,用原色搭出其他颜色的效果,是解决轮廓和光影这对矛盾的创新。至于古人的作品,从帕特农神庙曾经的外饰来看,可以说是透着乡土气的艳丽,和“高雅的单纯,静穆的宏伟“是不搭边的。又是一个对“很久很久以前,那个完美世界“的反证。

  乔乔冒险:荒木飞吕彦的画风里明显有席勒的痕迹,尤其是戏剧性的姿态。《自我预言之二:死神和男子》这幅连替身都出现了!

  动起来!:怎么在静止的艺术里表现动态?波丘尼似乎成功了,他的雕塑真的像动起来了。。。

  小孩都能画的东西:黑方本身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那么深刻的不可能是作品本身,只能是作品背后的概念和思想。黑方的野心是把艺术归零,从生活中剥离出来,抛弃主题,风格,走向抽象,抛弃理智,技巧,手法,相信直觉。当抛弃的东西越来越多,艺术品只剩下材料,尺寸,形状,颜色,走向极简,那下一步就是消失了。艺术终于变成了一个我看不懂的东西,和灵修,宗教有关,和逼真,内容无关。

  男人的艺术史:女权到破坏《镜中的维纳斯》的地步,只能称之为脑残和恶心。艺术作品里大量的裸女和少得可怜的女性艺术家之间的对比无须多言,原因有人归结为女性一直以来“已遭损毁的自我,削弱的意识,压制的性欲“,不无道理。更不用说艺术和受教育权利的强相关性了。男女全面平等应该是大势所趋。我更感兴趣的是:从艺术品能看出作者性别吗?

  《孤独之间》读后感(九):唯有才情不能辜负

  邂逅李炜的文字,是在《书城》上,一篇卡拉瓦乔,元神饱满,兴会淋漓,与时下写法迥然有异,读来心折不已。此后,我亦写了一大篇卡拉瓦乔,同样发在《书城》上,种种援引,种种考证,估计被李炜写活了的卡拉瓦乔,在我笔下,翻个身,又死了。才子文笔与学究讲章的异若霄壤,就此领教。

  此后留意作者资讯,发现他神龙不见首尾,虽然从2007年开始,在大陆陆续出版了《书中书》、《碎心曲》、《4444》、《反调》、《无比的黑暗》、《嫉俗》等随笔文集,“曝光度”却严重不足。时常与他联系在一起的“标签”,是学者夏志清被他的“读书之广博通达所惊奇”;是诗人余光中称他为“一位才学出众的书痴”;是他的语言天分——用英文写作,通晓另外七种语言,特别有神来一笔:“德语没好到可以去柏林的麦当劳点餐,只够用来翻译里尔克。” 更八卦一点的读者,可能会去翻他的母亲、美丽的台湾女作家兼出版人曹又方的照片。直到近年、特别是今年,大约是为了宣传新书,他开始参与一些活动、并接受记者采访,他的粉丝应该满意地叹气:原来他还是枚帅哥吶!

  李炜欣赏法国画家巴尔蒂斯的金句:“既然诸君对鄙人一无所知,那就看我作品好了。” 凭藉读书阅世的经验,我相信,他的文笔一定比他的谈吐更像他本人。作为一个风格独具的作者,家世学养无关宏旨,标签与拥趸亦是俗物,唯有才情无法遮掩、不能辜负。

  《孤独之间》是李炜的第九本书,与此前的很多集子类似,他关注的依然是人,是那些肩负天才的人们在生活与历史中的沉浮遭际。如果说《反调》讲的是那些被大众忽略的天才,《嫉俗》讲的是那些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天才,《孤独之间》讲的则是那些难以评论的天才。诗人里尔克说过:“艺术作品永远是孤独的,绝非评论可及。唯有爱能搂住它,了解它,珍惜它。” 的确,很多时候,艺术作品只能欣赏、不能阐释,特别是那些冷冰冰的学术框架和分析工具,不仅不能缓解、反而会加重这种孤独。倒是出于爱的拥抱与私享,更能接近艺术本真。所以在后记里李炜不无幽默地说:

  “就算我才不疏、学不浅,且有大量的纸张,我依然不会尝试去写一本货真价实的艺术史。不仅因为这样的著作不胜枚举,更是因为它们再好再厚也只能是走马看花。我更喜欢做的,是在一条路上走走停停,好好逛逛那些吸引自己、又没被大量观光客和导游破坏的景点。”

  《孤独之间》的副标题是“一部另类艺术史”,写了十位画家:拉斐尔、乌切洛、波希、委拉斯凯兹、修拉、席勒、德拉克罗瓦、波丘尼、马列维奇。在别的集子里,李炜还写过凡艾克、丢勒、卡拉瓦乔和席里柯。这里的“另类”,并非是说大画家们不够主流——拉斐尔、凡艾克、丢勒、委拉斯凯兹、德拉克罗瓦等人在生前都炙手可热;这里的“另类”,也并非是说大师们特立独行、不流于俗——虽然“另类”一向是艺术家的标志;这里的“另类”,其实是一种创新的艺术史写法,也就是打破贡布里希式艺术史的成规,度身定造,用更符合艺术家特征的写作风格书写他们的故事,这种“实验性写作”与卓然秀出的艺术家们相得益彰、俊迈不群。

  李炜并不装做“客观”,他更不在行文中擦去自己的行踪,反其道而行之,他常常把“我”置于一个不容忽视的位置,或一本正经,或插科打诨。比如写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乌切洛的一篇,各“章”标题分别是:“第一章、本文作者描述一只苦哈哈的鸟”、“第二章、本文作者一不小心让配角抢了戏”、“第三章、本文作者解释贬抑其实是最佳的称赞”、“第四章、本文作者默认自己其实相当佩服歹人”、“第五章、本文作者巧妙地揭穿一则传说”、“第六章、本文作者尝试在无聊透顶的透视问题上荒掷时光”、“第七章、本文作者不幸陷入存在主义的焦虑”、“第八章、本文作者借助于一头狮子英勇地写下去”、“第九章、本文作者提及四只乌龟,导致文章水平大幅下降”、“第十章、本文作者决定背水一战,跟剩余的传说拼了”、“第十一章、本文作者泄漏抵御女人诱惑的秘诀”、“第十二章、本文作者千辛万苦想出一个不会丢光颜面的结论。” 从叙事学角度,这种“元叙述”通过作者自觉暴露文本的写作过程,产生一种间离效果,此处还富含幽默自嘲,让人联想起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喜剧的那种戏谑,颇能解颐。

  用这种横插过来的“元叙述”结构整篇文章,还见于写德国表现主义画家席勒的那一篇。“在六千字内,他还是会丧命”、“他最好动作快点。只剩三千字的篇幅,他就没命了”、“只剩一千五百字的生命,他还是活得像冬天的蝉”、“他只剩下一千三百字的时间”、“但席勒只剩一千字可活,没时间再去猜测他创作的动机了”、“考验的机会很快就要出现了。确切地说,六百字内”、“美中不足的是,他只剩两百字的命可活”、华彩段落像一段快板:“十月中旬——离死亡不过六十来字了——在一战结束前夕,伊迪斯(席勒夫人)外出购物,染上了西班牙流感。四十字。怀着六个月身孕的她很快成了疫情的战利品。二十一字。三天后——十八字——照顾妻子时被传染的席勒也一样——四个字——不治身亡。” 这里不断加速的“倒计时”除了加强行文的趣味性,其实明示了李炜对于笔下故事的绝对控制,席勒是李炜的席勒,“怪咖”全都是李炜塑造的“怪咖”。

  除了纵横的才情,李炜的“另类艺术史”还展示了丰沛的真知灼见。拉斐尔一节,他有意在米开朗琪罗、达·芬奇、佩鲁吉诺和塞巴斯蒂亚诺的比较之间,铺陈拉斐尔在想法和技艺方面的“前卫”。他指出,时至今日,米开朗琪罗和达·芬奇受到追捧不再是因为成就非凡,而是个性独特,因此既不古怪也不抑郁的拉斐尔会被人指责“缺乏深度”。然而,拉斐尔的画作是名副其实的绝世大作,他吸取了每一种技巧,却神奇地保留了自己的风格。惠斯勒一节,李炜总结了惠斯勒的特点:任性和“语不惊人死不休”,如果说现在他还能在艺术史上保有一席之地,“不完全是因为他确实能在画布上唤起其他艺术家无法表达的情绪,更是因为从他开始,艺术家本人——他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言一语——也成了艺术的一部分。说穿了,惠斯勒最优秀的作品,其实是他自己。” 在某种意义上,李炜对于正统艺术史编撰中的偏见与浅薄深心明眼,这才使他的“另类艺术史”绝不人云亦云,相当自由,也相当睿智。

  由于李炜“一向对鲜为人知之事有强烈兴趣”,“孤独之间”充塞了大量炫学式的细节。例如“sprezzatura”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词汇,或许可以译为“装腔作势”,也就是“掩饰一切技法,让所作作为表现出不费气力、浑然自成的感觉。” “谁都知道功德圆满做来不易,因此,一挥而就才会让所有人大为惊奇。反之亦然,费劲心思把一件事办好——所谓好事多磨——只会显得牵丝攀藤。” 与此类似,李炜本人的文章也有这种“sprezzatura”,事实上,他阅读了大量相关专著、书信、评论和资料,但是行文时若水银泻地,毫无滞涩之感。比如波希一节,他显然读过大量炼金术与神秘主义的专著,但他手持奥卡姆剃刀,“一边淘汰过时的保守观点,一边去除稀奇古怪的理论”,玄奥无朋的中世纪炼金术,举重若轻地阐释完毕,只用了两千余字。

  李炜是美籍华人,英语水平好过汉语,因此他的文章皆需从英语翻译成中文。他的长期合作者于是女士,指出“他虽然不能用中文写作,但很坚持他的语感”,因此修改多次才能定稿,一来是保持他要的文风;二是涉猎太广,翻译会有偏差,甚至语义上的差错。难得的是,于是译笔精雕细刻,臻于完美,也算不辜负李炜的“鬼才”名号。

  《孤独之间》的封面折页上,不醒目地,印着李炜炫酷的自我介绍,“与庸俗有仇,与常规不和;以黑暗为友,以神鬼为敌;沉醉于悲调,眷恋于书籍。”我联想起他对席勒的分析:作品中是那样嚣张激进,生活中却又是那么羞涩矜持。正如居特斯洛的解释:恰恰因为本性趋向悲伤,才需要把笑声当做解药随身携带。反过来,理解了他与俗世的疏离,大约才能领会他在孤独之间的锐不可当、顾盼自雄。

  本文已发《新京报书评》,题目为《艺术作品是孤独的,唯有爱能搂住它》。请勿转载。另,终于可以在介绍里写下“教授”二字了,忘了与编辑们刷新情况。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