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读后感1000字

2021-04-05 03:17:1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读后感1000字

  《中央帝国财政密码》是一本由郭建龙著作,鹭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4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读后感(一):借古喻今

  郭建龙在《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中的一些论点,很多在借古喻今!郭作为民间文人,能做的也只能到这里了。至于有人说不严谨,也许吧,毕竟不是学术论文。因此,总体而言很不错,可以作为作者的流派完整表达作者想要表达的。感谢作者花了大量精力来做分析和数据采集,从书中注释可以推测作者看了不少中文古书。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读后感(二):抛砖引玉的好书

  确有很多牵强之处,如从『禅让』的角度强行划分了出的3个篇章,但为什么禅让和革命就有如此大的差别,结论很难让人信服。

  但另一方面,实不必太过深究于『学究』标准的专业与否。能从财政的视角,梳理一遍历史,为开卷诸君抛砖。作为钱穆先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补充去读,能增补一段思考过程,实在难得。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读后感(三):过誉了!

  这本书明显过誉了!文笔平庸,论证粗糙,啰里啰嗦,有些地方牵强附会,不少地方经不起仔细推敲和逻辑检验。另外,有大量重复的内容,把篇幅和文字砍掉三分之一会更好!这本书这本书之所以会被热捧,估计是因为对当代的影射吧,不少人因为才觉得对这本书感兴趣。有人说,只要都前言和引子就行了,后面的基本不用读,有一定道理。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读后感(四):值得推荐的民科

  还是非常值得一读的。作者应该是对文献做了大量和详尽的研究,总体逻辑和立论都还是不错的,只是还是有很多在逻辑上欠推敲。就科学的经济学理论来说,这本书还是稍显薄弱吧,着重于叙事,可能限于篇幅,论述还是有些浅尝辄止,就讲故事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了~

  当然,作者借古讽今,仅凭这一点,也就有很强的可读性啦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读后感(五):无政府主义者的垃圾

  作者用一本书来告诉你一句话就说的清楚的事实,税收是拔鹅毛,然后提出了古今中外都是剥削,你被剥削了,所以不要再被剥削了,站起来吧,推翻你的国家吧。真尼玛笑死个人了,啥鸡儿都没不懂,前言里还他妈敢说德国的腐臭?!真是想把书在你头上暴扣!看看隔壁的徐瑾的白银帝国吧,看看什么叫好书。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读后感(六):請細品作者用意

  書都是作者主觀意向加上客觀實際的產物,史觀不同,角度不同,結果也不同,能夠為當下有作用的歷史讀物才是有現實意義的。作者實際想突出的是,沒有獨立監督機制監督的大政府就是大毒瘤,還不如自由經濟,雖然史料證據較單薄,但觀點角度獨特,值得一讀。書是讀有益之處的,如果讀完一本書只看到其缺點,那縱使讀萬卷書都不會有半點收穫。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读后感(七):初步感觉

  读的时候总感觉哪里不对,后来才反应过来:文章里充斥着的基本论调就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作者一开始就认为政府对社会资源的调配能力(文章用的词类似于攫取)是“必要的恶”,然后一直以一副悲观的姿态来探讨财政问题。诚然古代财政套路和当代的有些类似,不过完全不顾及经济结构规模来空谈财政真的合理?也就是说,古代财政套路完全受制于高比例的地技术水平的农业经济,但现在呢?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读后感(八):适合明朝之前的历史

  这本书前半部分还行,后半部分就觉得有些划水了。想了一下,明清之前,小农社会就是司马光驳斥王安石所说的:不在官,则在民,所以作者的这一套理论可以解释。明清之后输入性通胀,这套理论就不好解释了,万历三大征只花费一千万两白银,到了清朝,乾隆打仗花费一亿多两(乾隆是随手搜了一下,可能不太精确),当然不是因为乾隆是千古一帝,言情剧害人。银票的更加盛行,西班牙在南美挖银矿,运到中国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读后感(九):对财政历史沿革的考究很不错

  在Kindle上刚刚看完,用了5天时间,每天晚上都看,仿佛是在看一场历史演绎,历朝历代的财政政策就如电视剧一样呈现出来。

  财政问题关乎每个人、每朝每代政府,历史上是,现在也是!

  最好也把现代的也写一下,作者在后记里写到关于清朝和民国时期的以后再写,其实清朝的写的差不多了,民国时期的可以详尽介绍一下,再有就是建国后的财政政策的发展也写,只不过不知道能不能写。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读后感(十):比较有良心

  首先需要认识到,作者不是历史学者,所以历史研究的学术规范没怎么遵守,有些论述也不够缜密。不过,这应该是经济学背景出身学者研究古代经济史的通病吧。不过还算是有良心研究了。虽然多数只是翻译历代食货志,但论述还是有一定的新意的。而且,对于相关史实的把握还是基本正确的。能够把时间跨越整个封建王朝,作者花费的精力值得肯定。所以不管是学历史还是学经济的,都可以读一读。古代经济史,特别是财政史的入门书的话还是很不错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