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与岩波书店》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我与岩波书店》的读后感大全

2021-04-09 03:07: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与岩波书店》的读后感大全

  《我与岩波书店》是一本由[日] 大冢信一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35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与岩波书店》精选点评:

  ●书中有一种物以类聚、走在前往乌托邦路上的喜悦

  ●boring!

  ●对学术出版完全不了解的我,看到书里面大量提及的日本思想家哲学家与他们的著作,感觉我真的是太学疏才浅了。大冢信一老师用他平淡的语调,讲述了那些和他志同道合的人,在精神乌托邦道路上前进的喜悦。

  ●陷于人名,迷迷糊糊

  ●有困惑的时候,看看也是好的。这就是所谓加入学术出版社,事与愿偕。||怪不得小三总是说喝了酒能交到很特别的朋友。编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活儿呢?从大部分内容来看,倒是「交往」更多啊。

  ●逼格的流水账

  ●以做过的书单为主串起全书,加之是思想类居多,我兴趣不大,倒是岩波书店《世界》总编吉野源太郎出过一本《以编辑为职业》的书,在孔网买了日文版。

  ●又是一本平淡的流水账,也许对日本文化了解多一点会有些共鸣。

  ●其实也算捋过60-90年代日本学界关注点轨迹?喝酒、座谈、轶闻都挺有趣的,要是熟悉那些学者读来会更惊喜吧。最感动的大概是后记。

  ●一个编辑做到这个地步真是此生无憾

  《我与岩波书店》读后感(一):专为社会学哲学等学术研究推荐书单的书

  仅仅是由于装帧,出版社和题目而拿起这本书的我,短短续续花费了两个礼拜完成本书的阅读。

  作为一个对本国文学哲学社会学史并不了解的学生,对于书中多如牛毛的日本或其他欧美国家作家学者的名字完全无法记忆。通读此书之后仅仅记住大冢信一,山口昌男,林达夫等反复出现并且人物性格丰富的名字。

  对于本书的评价,确确实实在作者的回忆中,能够丝毫体会到编辑这门行当的不易,以及日本出版业的兴衰。并且打开了我对于社会学,哲学以及出版界的一扇认知的小窗户,称为小窗是因为,本书作为作者自身的回忆录,并不是相关的入门启蒙类图书,所以对于门外汉的我,就像管中窥豹略见一斑,并不能很好的深入理解这门行当。不过作为门外汉了解,通读作者当编辑生涯中的趣闻确实也颇有趣味。

  我们对于日本这个民族可能充满了仇恨,对于他们并不了解,就如作者的中文版序中所言,“对于这个领国的认识甚为匮乏”。由于历史和发展的原因,两国之间交流带有更多的地位不平等。但是大和民族拥有的坚韧和觉悟,确实让我觉得震撼。

  本书作为作者的回忆录,对于作者生平及日本出版的研究更为有用,对于日常读物虽说未尝不可,却是稍嫌乏味。推荐阅读前言后记,及第一章二节和第二章二三节。仅仅因为内容较为有趣。

  :刚百度搜“林达夫”发现没有相关详细的介绍,仅仅有孔夫子旧书网的日文书出售介绍。

  《我与岩波书店》读后感(二):大冢信一所编书的汉译本

  《追求出版理想国——

  我在岩波书店的40年》

  [日]大塚信一 著

  马健全、杨晶 译

  台北市: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10月第一版

  344页 新台币420元

  《我与岩波书店——

  一个编辑的回忆》

  [日]大冢信一 著

  杨晶、马健全 译

  北京:北京三联书店

  2014年3月第一版

  349页 38.00元

  大冢信一所编书的汉译本

  2006年11月,岩波书店前社长、总编大冢信一(1939年生)的回忆录《追求出版的理想——一个编辑的回忆(1963-2003)》由Transview刊行。六年后,台湾出版汉译本。今年3月,据台版删修而成的大陆版问世。岩波书店自创立之初,就重视哲学思想类书刊的出版,素有“哲学书店”之美誉。大冢信一服务岩波四十年,从策划“讲座·哲学”丛书中的“语言卷”开始,主要负责的正是哲学和思想这一块,尤其致力于当代欧洲大陆思潮的引进和消化(对英美分析思想则稍嫌淡漠)。凡欲了解上世纪中期到本世纪初日本哲学史和思想史者,身边应常备这本回忆录,随时参阅。编辑写回忆录,有老王卖瓜的危险,但大冢信一这本书史料丰富,语言朴素平实,信为好瓜一枚。

  大冢信一责编或策划之书,译成汉文者颇多,可惜中国读者多未注意其接生婆为谁。为免大家翻检之劳,我挑一些列在下边(书前页码表示回忆录大陆版提到该书之处,同一译本只列第一版),从中不难看出大冢信一策划的取向:

  页70:《猪花——被贩卖海外的妇女》,可儿弘明著,孙国群译,开封: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

  页72-73:《新的地球观》,上田诚也著,卢秀如译,台北市: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3月;《新地球观》,常子文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年11月

  页77:《战争时期日本人精神史》,鹤见俊辅著,高海宽、张义素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1931-1945》,邱振瑞译,台北市:行人出版,2007年12月;《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1931-1945》,邱振瑞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3年4月

  页78:《现代电影艺术》,岩崎昶著,张加贝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4月

  页79-83:《给未来的回忆——河合隼雄回忆录》,河合隼雄著,李静译,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9月

  页91-95:《汽车的社会性费用》,宇泽弘文著,刘颖译,出版地和出版社不详,1994年;《汽车的社会性费用》,郑剑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3年4月

  页109-110:《活着 思考 知识——明天的哲学》(即《哲学的现在》),中村雄二郎著,魏常海、孙宝印编译,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11月;《哲学的现代观》,吴神添译,李永炽审订,新北市:财团法人群策会,2004年4月

  页123:《小说的方法》,大江健三郎著,王成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

  页142-143:《日本人的传说与心灵》,河合隼雄著,广梅方译,台北市:心灵工坊,2004年10月;《日本人的传说与心灵》,范作申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6月

  页151-152、160-161:《西田几多郎》,中村雄二郎著,卞崇道、刘文柱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9月

  页229、261-263页:《文学部唯野教授》,筒井康隆著,何晓毅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1月

  页238、240:《灵魂 自然 死亡——宗教与科学的接点》,河合隼雄著,公克、晓华编译,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11月

  说来惭愧,这些书我多半都没看过,只藏有一册中村雄二郎签赠朱绍文(1915-2011;经济学者,早年曾留学东京帝大)的《西田几多郎》汉译本,多少有些价值。中村1925年生,著书无数,现在还活着,快90岁了。在大冢眼里,他是与“学院派之雄”的藤泽令夫(1925-2004;京都大学哲学教授)共同占据日本哲学界中枢的“自由地展开思考”的“在野哲学家”。

  (http://epaper.oeeee.com/C/html/2014-05/11/content_2069489.htm)

  《我与岩波书店》读后感(三):一件事能够坚持做四十年,便是了不起。

  

一、关于岩波书店

●简史与理念

岩波书店创立于1913年,创始人是岩波茂雄。创业之初是作为一个旧书铺开店的,第二年成为一家出版企业,1949年发展成为股份有限公司。自创立以来,岩波书店以继承与发展人类的认知财产为最重要课题,以此为出版活动的基础。在这个意义上,维护和培养学术构成了岩波书店出版理念的核心。

●两个重要作者群

其一,以夏目漱石为中心的作家谱系随后被称为“漱石山脉”,岩波书店跻身出版业后,起首发行的书就是夏目漱石的小说《心》。其二,以东京帝国大学和京都帝国大学两校哲学科为中心的哲学人脉,书店从一九一五年开始发行“哲学丛书”系列。

●文库本

现在日本出版界,“文库”一词被广泛使用,其实这是岩波茂雄使之固定下来的名词。1927年岩波书店发行“岩波文库”,当时正值日本“元本热”,即出租汽车最低费用值一日元的时代。岩波茂雄德国古典名著丛书“雷克拉姆世界文库”,将普通十日元价钱的书籍装订成袖珍版本以一日元出售,旨在以精美廉价丛书的形式,普及古典文化和经典名著,大受读者的欢迎。

●岩波新书

“岩波新书”仿效了英国的“企鹅丛书”、“鹈鹕丛书”,于1938年11月,中日战争爆发后紧急出版发行。其中加入了不少中国的东西,以增加日本民众对中国的了解,也体现岩波书店抵制战争的态度。发行词主张 :“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提供作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般性教养的好书。”

二、几点思考

(一)编辑职业素质

●博学善思

林达夫是大冢信一职业生涯的启发者,前者的口头禅是“我希望一直当业余爱好者”——一方面作为编辑整体地认识理解人类遗产,另一方面不断作为业余爱好者保持轻快的步调。他迈着如此的步伐追求“理性的时尚”,即使与朋友见面,也要提前学习,紧跟思想“时尚”。林达夫对后辈会千方百计进行启蒙、点拨,他曾经对岩波书店出版的《文艺复兴的伟大与颓废》中的编辑疏漏提出批评,作为编辑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并且对人事物有判断的标准。对此,大冢信一反思道:“编辑的工作是产生新的见解,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对人类迄今积累的东西必须要有总体的了解,否则无法判断什么确实是新的。”很多情况下,编辑会面对自己不熟知的领域,那时就要调动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效率,快速熟悉学科基本知识。在长期的实践中,建立起贯穿古今的价值判断标准,对人事物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

●整体布局

出版物是一个整体,在策划出版物时就需要妥善构思。大冢信一为《20世纪的认知冒险 山口昌男对谈集》挑选了爱森斯坦的素描画作为封面,画面中上下倒置的十字架上描画着斗牛士将剑刺进牛背的瞬间,构图大胆。选择这样的封面是为了表现作者山口无所畏惧的、活跃的才思。这再次说明了,图书是一个强调整体性的产品,作者的个人品性会在作品的字里行间中流露出,而装帧设计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不仅要与内容有所联系,还要与作者的个人风格相呼应。

●责任担当

大冢信一谈到《赫耳墨斯》的办刊意图时说:通过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学者、艺术家联手,整体把我包括风俗层面的现代文化,探索面向21世纪的新认知方向及真正丰富的文化创造的可能性。归根结底,我们是社会的一份子,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社会责任感。对编辑而言,社会责任感尤为重要,它能够为编辑打开视野,催生优质选题。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能够流传至今的出版物往往是具有一定社会意义或能够发挥社会价值的作品,而编辑在这当中,也承担着文化传承、文化创造的作用。虽然现在我还无法达到这样的高度,但我会努力培养并加强社会责任意识,无论未来我从事什么行业,我都希望能够实现自我价值。

●底线意识

大冢听从上级的指示,偷偷录下了南原繁、大冢久雄、福田欢三位先生关于民族主义的讨论内容,用于写稿,结果福田先生对此感到愤怒。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做冒犯他人之事,坚守底线。

(二)编辑角色定位

●编辑是什么?

在每个人眼里,编辑角色应该都是不一样的,每想成为编辑的理由也不尽相同。大冢信一的下属U在将要调入编辑部前,认为“所谓的编辑,反正都是失败者吧。因为,那是无法成为作家的人无可奈何地从事的工作”。但大冢信一却说:“所谓编辑,说到底是建立在一本一本书,与一个一个作家人际关系基础上的工作啊。”在这本书中,大冢信一为我们展示了一位立体的编辑角色,与一众作家交往,印证了他所说的这句话。就我自身而言,我想要成为一名编辑的理由之一就是兴趣广泛,对事物感到好奇,对这个世界充满探索的欲望。

●作默默的协助者

作为策划编辑会跟不同的作者接触,与心无旁骛、埋头创作的作家打交道,应该是很有趣的一件事。大冢信一担任林达夫的责编,让已经辍笔十年多的林先生再度写稿,令同僚称奇。但大冢信一称自己没有做过任何特别的事情,只是纯粹做一个聆听者,并努力为先生找到执笔所需的书籍(几乎都是外文书)。从大冢的工作经验来看,编辑要从总体上理解作家的工作,为其创作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且根据其脾性调整相处模式。

●作严格的鞭策者

大冢信一向政治思想史研究者胁圭平约稿,对方答应了,但难以将头脑中的海量知识凝缩为文章,这时大冢信一请他来东京,采取“罐头”行动,即请作者住到旅馆里在一定期间内集中进行工作。我将这理解为一种催稿的方式。虽说对作者施压是一件难办且折磨人的事,但在高压之下确实能够激发生产效率。所以,“罐头”行动在某些情况下是值得一试的,前提是保证作者的身心健康。

●作灵活的创造者

大冢信一邀请服装设计师三宅一生撰写《发扬传统》的随笔,但因为后者本职工作忙碌,无法亲自执笔。于是大冢信一决定担任访问者和编辑的角色,将三宅先生口头回答的内容速记编辑整理成稿。在采访之前,大冢遍览三宅一生的服装秀,以搜集提问的素材,利用时装秀的空当进行访问。可见组稿的方式是灵活的,不论是上学期来校分享的江苏美术社王林军老师(采访郭德纲老师)还是本书中的大冢信一,他们都尝试过以采访形式组稿。这也启示我们,编辑工作要“活”,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方式方法。此外,采访前需做足功课。了解一个人的最佳途径,就是直接接触他为这个世界创造的价值。所谓“创造的价值”可以是生产层面的价值,如作品、产品;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价值,如口碑、荣誉。

●作敏锐的探索者

大冢信一通过山口昌男结识了大贯惠美子——一位留美学者,自修文化人类学,经过对“爱斯基摩”的实地考察,对象征人类学产生兴趣。回日本后,她关注国内的医疗制度,以及该制度下日本人的疾病观,大冢建议她就此题目著书立说。之后出版的《日本人的疾病观》以及《被扭曲的樱花》都成为了象征人类学的著作。这样一位出色的多学科视野的新兴学者,是难能可贵的作者人才。作为编辑,要有“伯乐”的眼光,善于发现作者。就学术出版来说,如果有机会接触到某领域的专家学者,可多多询问他所关注的研究内容,这很可能就是一个选题资源。因为就学术研究来说,编辑是难以达到高境界的,毕竟术业有专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事可做,我们要做的是善于观察、勤加思考、发现优秀的作者,将作者的智慧以出版物的形式展现给外界。

●作无心的启发者

1997年,大冢在东京恰巧有机会见筒井康隆,跟他约稿给季刊《赫耳墨斯》连载小说。临分手时,大冢将岩波书店新出的特里·伊格尔顿的《何谓文学》送给了筒井康隆,让他在旅途中解解闷。不曾想,这本书启发了筒井,《文学系唯野教授》闪亮登场。“无心插柳柳成荫”,并非刻意为之,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但归根结底,这还是大冢与筒井之间的友好往来促成了《文学系唯野教授》这部作品。这让我想起林达夫赠书给大冢,点拨他,督促他学习;只不过在这里,大冢成为了赠书的一方,筒井康隆成了被启发的一方。编辑与作者之间的“书友”关系,非但能造就一段佳话,还能成就一部佳作呢!

三、其它

●思考异质性东西的组合。

●在大冢信一调往单行本编辑部后,接到担当“讲座·哲学”准备工作的指示。作为编辑新手,在编辑委员的全体会议上,大冢提出了新增“语言”卷的建议,得到了认可。

学会聆听诚挚的意见,无论它的提出者是谁。

●鲁南:“读书要成为有用的,必须是包含某种劳作的一种修炼。”

  《我与岩波书店》读后感(四):美好年代——《我与岩波书店》 中的逸闻

  日本岩波书店以出版高质量学术著作闻名,大冢信一社长的关注点主要在于日本上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的哲学、思想领域的发展回顾,以及这几十年来岩波书店丰赡的出版历史。本书几乎可以视为这四十年来日本社科界思想的学术私传。可惜学养不足,对此领域几乎一无所知,大冢提及的海量学者著作,几乎只翻过河合隼雄的《日本人的传说与心灵》,读过小说《文学部唯野教授》,看过据说以岩波书店《广辞苑》为蓝本的小说及电影《编舟记》。大冢的回忆偏重学术出版方面,对编辑细务及学人往来往往只有翩然一笔,即使这样也涉笔成趣,各种怪胎学人,各种觥筹往来,逸闻不少。其编辑作业方式、图书出版思路相信仍有永恒的启发价值,而日本60年代至今思想界状态发展,其实颇可与中国当下对照。在此摘记一些大冢记下的交游细节。这些微小时刻,也约略可以感受到那颗追求学术理想的一丝不苟的心,以及那个黄金出版年代的美好,正回应着大冢此书的原标题:《追求理想的出版》。

  0

  60年代初,大冢初次以编辑身份去拜访大学者林达夫。林夫人招呼道:“岩波书店的小学徒来了哟。”充满了手艺人时代的古旧称呼,让大冢有点愕然。大概是心里不服气吧,毕竟是大学毕业生,然而回顾起来,大冢充满情感地把自己的编辑生涯起点称为“小学徒修业”。

  1

  思想家羽仁五郎教授日常是洋人派头,见面要电话跟秘书预约,自己坐大汽车,曾有左派学生质问他,你经常吃牛排,不是太奢侈太资产阶级了吗?教授坦然回答:“不吃牛排来积蓄体力,不可能去搞什么革命。”

  2

  日本战后有全面欧美化的思潮,代表人物、历史学家大冢久雄可谓丧心病狂,经典例子就是,他对当时报章报道美国驻军偷窃的新闻的评论是:“那一定是黑人干的……”

  3

  大江健三郎曾书一纸板赠予大冢,录下昭和时代的学术领袖人物林达夫的话,此后二十年大冢一直挂在书斋中:

  鲁南(Joseph Ernest Renan)在某处说过:“读书要成为有用的,必须是包含某种劳作的一种修炼。”而致力于特别要求读者大脑训练的叙述,作为一种启蒙的形态,也可以在众多井然有序的系统叙述中,主张其生存权吧——林达夫

  林达夫的口头禅是,“我希望一直当业余爱好者。”

  大冢其实颇有时尚品味,他曾撰文写林达夫穿着背后的精神:“有关林达夫的时尚精神,已是众所周知的。这种理性的时尚是林达夫作为编辑的基点形成的东西。在国家主义风潮高涨之时,西欧化的时尚行为本身明显地是一种抵抗的形式。身穿粗花呢上衣,脖子围着丝巾的身影,与林达夫暮年的精神上的豁达大度重叠在一起。”

  大冢约稿林达夫,前辈编辑小林勇说,“若拿到我剃头当和尚去!”原来之前小林催稿林达夫《精神史》,日催夜催,最后一天了,到半夜还没写好,他只好“裹着庭院的落叶打盹”,天亮的时候才终于拿到了稿子。

  4

  编辑为作者服务的内容还包括——为羽仁五郎教授去买内裤的橡皮筋。大冢说,“为这样的自己感到可怜……”

  5

  前辈教导大冢说,一流作者要待以一流菜品。“吃日本菜时,会以一尾完整的鲷鱼来招待。”

  6

  写作《汽车的社会性费用》(1974)的经济学者宇泽弘文,着力批判汽车的社会危害。他出行只坐地铁和国电,一次深夜实在没有公车了,被编辑塞进出租车,他打开车窗合十道:对不起。

  7

  早在江户热兴起之前就写作《黄表纸、洒落本的世界》(1976)的文学教授水野稔,在大学讲课时,必定穿长礼服,格调高雅,而他研究的黄表纸、洒落本则是江户时代的町人文学(洒落本为小开本、写妓院游乐的诙谐小说,黄表纸为当时的通俗成人绘本,封面为黄色)。他道出研究初衷:“我想这些游戏性的文学,是处在那个封闭时代的人们,希望至少能敞开自己、主张自己,提倡谐谑、神通等的同时,在黄表纸徒劳的虚空中翱翔,朝着洒落本特殊的世界一个劲儿地深潜。”

  8

  《弗洛伊德的方法》(1977)的作者牧康夫做弗洛伊德研究很特殊,他不做文献性的研究,而是直接实践——尝试种种心理疗法和禅修。他说,希望以瑜伽修行对弗洛伊德涅槃原则的概念进行追溯体验。这位先生最后投海失踪。

  9

  大冢与英国学术出版社政治出版社(Polity Press)交往得知,出版社经营得以维系,是因为共同创办人之一Anthony Giddens的社会学教科书卖了好多年,Giddens是“第三条道路”的提倡者,世界知名社会学家。

  10

  把作者关到旅馆里,除了写作不允许干别的,这种催稿手段在日本出版界通称为“罐头”行动。

  11

  岩波书店《世界》杂志在1970年代后期有一个聚会,没有正式名字,就称为“那个会”,边吃晚饭边聊天,吃完继续去喝酒,一直到深夜。由编辑负责召集,成员汇总各领域高手,如作家井上厦、大江健三郎,诗人大岗信,建筑家矶崎新、原广司,音乐家一柳慧、武满彻,戏剧家铃木忠志,电影导演吉田喜重,学者清水彻、高桥康也、东野芳明、中村雄二郎、山口昌男、渡边守章等。聚会内容五花八门,如诗人大岗信谈“诗歌中的色彩”,学者山口昌男谈“替罪羊(scapegoat)”,大江健三郎披露创作过程,戏剧家铃木忠志带早稻田小剧场的成员披露“铃木表演方式”,演员们一边大声唱日本演歌,一边二人一组进行形体和发声训练。还去看建筑家原广司的住宅作品。有一次井上厦叫来相熟的一位浅草脱衣舞娘来对谈,结果舞娘来了后,被熙熙阵容给吓跑了,大家都很遗憾。

  12

  大冢曾对时装大师三宅一生进行访谈,在赤坂的事务所里,访谈经常被助手打断,这种间歇用来招待编辑的就是意大利葡萄酒和奶酪。此后三宅一生经常邀请大冢观看服装秀,大冢总是欣然前往。

  13

  1983年岩波书店出版精神科学讲座系列。当时日本社会走向泡沫期,心灵问题突出,而被询问到是否可以出版此类图书时,精神科医生笠原嘉开口就否定这种尝试,他说目前“能够好好地写论文的精神科医生,大概只有四五人,最多不就是十个左右嘛!”而经过若干波折,十卷讲座及1986年发行的16册丛书出版,被评价为对日本精神科学做出很大贡献。笠原后来在庆功宴上说,“就当作受编辑欺骗尝试了一下,结果出来的讲座实在出色。编辑真是可怕啊。”

  1992年河合隼雄的心理学著作出版,大冢组织研讨会,当时河合写道:“心理疗法在我国还刚刚起步。”大冢回忆于此,感慨说,“今天每当发生重大灾害、事故时,一定派遣心理治疗师。可见仅仅十五年间,心理疗法已经确立了明确的学术地位。”

  14

  出版《全集 黑泽明》(1987-88)前,大冢与编辑U去拜访黑泽明,黑泽从书库中拿出俄罗斯前卫艺术的书说,“我希望用这种红做装帧。”就此定下。这是岩波书店第一次出版剧作全集。

  15

  大冢与学者山口昌男交往甚密,曾经一段时间,山口每天早上8点就打电话去他家,讲自己昨天做了什么,今天要做什么。展览、戏剧、演奏会两人一定结伴,会议、社交也经常重合,“不问昼夜,只要有空,我们就到啤酒厅或酒馆喝酒聊天”。大冢妻子评价说,“完全像恋人一样呢。”

  16

  大冢经营的最重要学术期刊《赫尔墨斯》,出版前发现“赫尔墨斯”此名字的商标权已经被三得利公司注册,书刊不能使用。他们找到三得利宣传部长K,进行游说,最终三得利公司给予了特别许可。

  17

  关于后现代主义建筑学的一个故事:大冢邀请建筑家矶崎新与弗兰克.盖里对谈,地点选在有后现代主义代表作之称的筑波中心,驱车前往筑波市的路上,盖里探望着浅草的街屋说:“高高低低不规则的老城区天际线,美不胜收啊。”大冢吓了一跳,“参差不齐晦暗拥挤的低矮房屋而已,我没看出有什么美。”他自承,后来在盖里的波士顿再开发项目中,才认识到老城区的亲密空间的意义。

  18

  日本语言学泰斗服部四郎《音声学》著作初版为1951年,1984年要出新版,大冢为责编。服部除补充参考文献外,不同意做任何修改。其后辈教授推举代表,携一百多处需修订的清单去见服部,结果老人家一个也没同意改。录音磁带也因为老人假牙不便而发音有问题。可书终究还是出版了。大冢评论说:“通过这个编辑作业,我着实领教了一代硕学的伟大和某种意义的悲惨。关于服部先生的故事很多。但又多不便见诸文字,干脆不能考虑。实在遗憾。”撩人八卦心,但资料寥寥,服部除了在满洲里娶了一个号称蒙古鞑靼族王女的妻子,未见其他八卦传闻。

  19

  大冢向小说家筒井康隆约稿,顺手把刚出版的特里.伊格尔顿《Literary Theory(何谓文学)》这本文学批评理论著作塞给筒井,“在新干线上翻翻吧。”结果筒井就以读后感为题材,信手拈来了后来广受好评的畅销小说《文学部唯野教授》!主人公就是大学老师,研究英美文学及文学理论,以恋爱+大学内幕+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的古怪组合,缔造成为百万销量的话题小说。

  20

  建筑大师矶崎新曾在《赫尔墨斯》发表文章,连载系列分为“后现代主义风景”、“建筑政治学”与“被终端的乌托邦”。“建筑政治学”部分举例一篇谈东京市政厅落选方案。矶崎的方案不是超高层建筑,而是世上少有的超大规模空间的建筑,立意是通过这个巨大的公共空间,让人们感知崇高性。而最终被采用的仍是老一套的哥特式建筑。大冢义愤,写道:“从建筑史可知,每当看不清方向犹疑彷徨时,总是回归哥特式。”矶崎写评论,这“正是钻了今天缺少统制性建筑模式的空子。哥特式不外乎罩在平常超高层建筑外表的借来的衣裳。东京都的象征便将永远罩着借来的衣裳了。”矶崎的主张,是哪怕一个高尔夫球场会所也要挖掘出“树魂与地灵”的涵义,更何况其他奥运建筑、美术馆等,“建筑就是政治本身”显而易见。而“乌托邦”则正是关系政治终极的概念。在其《沃尔特.迪斯尼的“主题公园”》文中,他写到:“做规划以现实为标准已经不可能,只能靠编织莫须有的虚构才能奏效。这就是主题公园成功的原因,那里只出售虚构。”

  21

  诗人大冈信的诗歌意象奇崛,组诗标题为《桧扇之夜,天的吸尘器逼来》……后来1994年出单行本的时候,他感谢杂志同人,“诸位的存在,对我是保持必要紧张感和持续性的源泉”。

  22

  1986年,大冢组织西方文学教授高桥康也与伊格尔顿做对谈,康也当时正在剑桥三一学院做客座研究员,大冢来后,即招待以剑桥High Table晚餐会,出席者一律外罩无袖黑袍(Gown)。大冢随便跟身边一位年轻男子聊天,谈的是东南亚、中国盗版的问题,结果后来得知此男子是之前得过诺贝尔化学奖的家伙。

  23

  1996年,服部四郎编《罗曼.雅各布森 结构音韵论》一书的出版,成为活版印刷结束的标志,此书与岩波书店长期合作的印厂精興社的最后一本活版印刷书。大冢甫入编辑业所提的第一个选题即与语言学有关,此本语言学著作也恰巧成为阶段性标志。

  24

  1997年,大冢出版了日本著名儿科专家松田道雄的书《想安乐而死》,谈安乐死问题。此书批判老龄医疗的延命至上主义,追求有尊严的死。翌年,正在北京贵宾楼饭店眺望故宫的大冢,接到了松田因心梗去世的消息。另一位医生早川一光悼念文中写道:“我从先生的死法,看到了歌舞伎《劝进帐》收场的一幕。松田先生,在明知道那是义经却要宽宥一切、做好赴死精神准备的富樫目送下,轻轻颔首,孤身一人一个漂亮的亮相,踏着六步从花道上消失了。”

  25

  大冢筛选国外新书时,法语宗教类书籍总是拜托宗教学教授柳川启一审定,柳川总能及时给出评语,时候久了,大冢对忙碌的教授能如此快捷地过目并写出评价感到疑虑——况且他总是能在神保町的弹子店碰见教授先生在喝酒。终于他忍不住问出这个疑虑,柳川答,“还是露馅了呀。”原来评语都是他的研究生中泽新一所写。中泽后来果然大红起来。

  26

  中泽新一写作《伊甸园的大众文学》时道,更愿意从世俗中读取通向神圣的志向,推展议论。他还引述导师柳川启一的话说,假设美国人对宗教的感性是通过电影理解的,那么与其讲《十诫》、《万王之王》之类宗教味十足的东西,不如讨论《火烧摩天楼The Towering Inferno》等娱乐作品更合适。

  27

  井上厦谈及戏剧时说,“戏剧在各种意义上是协作完成的。……这两三个小时如果剧的演出成功,演员和观众融为一体,那个时间就在那里定格成某种‘乌托邦’。我是在小松剧场的每场演出中寻觅乌托邦。”大冢对此深以为然,认定出版也是一样。但他也感慨:“正因为现实不存在,我才用四十年‘寻觅乌托邦’。”

  28

  2001年某日上午,大冢接到一位作者X的电话。当时与岩波书店合作的图书代销商S倒闭了,引起很大反响,岩波书店濒危的消息满天飞。作者X来电说,“我和内人说起来,我们的孩子都大了单过。我们又都老了,没有什么用钱的地方了。所以手头的存款没有也无大碍。大冢先生,交给你来支配这笔钱吧?”泪如泉涌的大冢,就在这一个电话中,再次肯定了自己四十年在岩波书店追求学术理想的意义,也正是这个电话,让他萌发了写作本书的念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