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卡尔·马克思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卡尔·马克思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4-09 03:30: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卡尔·马克思经典读后感有感

  《卡尔·马克思》是一本由[英] 以赛亚·伯林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页数:4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卡尔·马克思》精选点评:

  ●对于思想与时代精神的深刻认知,以及对马克思的阐释性描绘,无不展现出未满三十岁的伯林的天赋与勤奋,也无外乎能惊艳当时的英国学界。原书五星。除了若望指出的明显错误外,译文本身也不够流畅,译者需要提高中文水平。

  ●一如既往的伯林风格,纵然是写单人的传记,也不忘细致梳理19世纪不同地域之间的思想家观念上的斗争或关联,与其说是传记,不如说是一本内容详实的观念史,没有生活纪事和八卦趣闻,而直接拿起手术刀解剖起传主的思想历程和观念转化。前面的许多章节甚至都没怎么出现过马克思的名字,而是用大篇幅铺陈起时代背景和彼时流亡者们缤纷的思想理路,置身于那种宏大背景下的马克思显得不合时宜,他厌恶感性和浪漫、对群众素无好感,也拒绝与那些流亡在巴黎的思想家为伍。而最终当其观念开始流布世间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主义却被转化为群众有力的战斗武器,且在实践中染上了浪漫的乌托邦色彩,这不能不说是个微妙的讽刺。

  ●阶级分析是暴力获取权利的途经

  ●这是我的老师——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自由主义者,多元主义者,一只老狐狸——以赛亚伯林写过的唯一一本专著。而如今,终于有了中译本,我真的要感动哭了,谢谢译林,谢谢豆瓣。

  ●他天生有着强大、活跃、实际、理智的头脑,对不公平有着敏锐的感觉,异常地缺少感性,对知识分子的花言巧语和情感主义极为厌恶,就像对资产阶级的愚昧和自满的厌恶一样;在他看来,前者总是漫无目的地喋喋不休,远离现实,而且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都一样讨厌;后者则无比虚伪,自欺欺人,沉浸于对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追求中,对其所处时代的明显社会特征视若无睹。 私货有点多

  ●译者估计没有西马背景

  ●了不起的思想评传,对卡尔·马克思所作的有选择的分析相当深刻,尤其强调了他作为知识分子的一面(兼顾他充当共产主义运动导师的经历)。他不是完美的化身,也摆脱了种种污名,他与我们这个时代,仍有不少可对话的地方。

  ●伯林的论述风格是雄辩的,对马克思的解读是有些浪漫化的。 本书的翻译是不错的(起码比台版好),封面设计是无趣的(太像一本没什么设计的笔记本,而且还去掉了副标题)。

  ●历史原则必须贯穿到对政治的分析当中,重要的不是中国应该怎么样,重要的是中国在该历史阶段能够怎么样。

  ●卡尔马克思的思想史。

  《卡尔·马克思》读后感(一):还有什么比阅读自由更重要的吗

  首次阅读伯林的作品,现在知道为什么会有阅读大神将伯林作品集供奉在书房的C位了。

  与其说伯林笔下的马克思是生动的、有趣的、易懂的、令人兴奋的,倒不如说是伯林自己以及他带给读者的阅读体验是这样。正统与非正统之间的游刃有余,搁置立场的对与错,大度地鼓励读者独立、开的、辩证地进行思考,让这本书本身就十分着迷。比起预设非A即B的立场以及喋喋不休的佐证、灌输,这本书更显自由与舒畅。

  难道大家不觉得以赛亚·柏林和英国动画《小羊肖恩》中的农场主长相类似嘛。

  《卡尔·马克思》读后感(二):天才笔下的天才

  

全书以时间顺序分阶段传写了马克思的一生,包括他的学习历程,思想来源与转变,主要著作,与同时代思想家的关系,投身的工作与事业……柏林写完本书时只有30岁,但他的语言风格已经非常成熟,对于马克思观点的提炼和评价也精炼准确,不带偏见。他笔下的马克思是一个精力旺盛,学习能力和悟性超群,暴躁而敏感,但又专注且坚持的人。马克思的成就主要来自他拿来各家的思想武器,有黑格尔,费尔巴哈,圣西门,亚当斯密,李嘉图等等;以及他长年耕耘于大英博物馆,博览群书汲取到的资源。但马克思的理性使得他低估了民族主义等非理性思潮的力量,因而在人类社会进程的预言上发生了偏差。马克思生活在他的时代和历史,他也创造了新的时代和历史。只要阶级矛盾仍然存在,他的影响就会延续不绝。

  《卡尔·马克思》读后感(三):悬崖上的一朵雪莲

  2013年,我用一本唐德里罗的《名字》交换了一本台版,以赛亚伯林的《马克思传》,台湾的书友名字叫维多利亚。

  整体来说,这本书表达了一个侧面观察的思路。

  伯林说,原来整个书的内容是现在这本书的两倍,有很多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问题的讨论,后来,被home大学的编辑们说服,把这本书做成了一个思想史的讨论研究。

  有趣的是,马克思本人就是一个学者,或者是一个作家。他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甚至,他自己都怀疑这个以他名义命名的世界上最大的思想和政治运动往哪里去。

  赵干城的译本,整体非常出色。赵干城自己的书也很有趣,主要是阐述印度在亚洲的地位问题,类似地缘政治。

  一个非政治运动的传记,仅仅是思想学发展的演进史。

  我去存一本译林出版社的新版,以示我对这本书的偏爱。

  《卡尔·马克思》读后感(四):短评

  

从前一直对马克思多么多么伟大这种观点有些怀疑,以为是国家意识形态所需要的宣传,甚至在看到资本论被西方媒体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书时感到疑惑(当然我也没读过)。读完伯林所写的马克思后,似乎可以像认识其他历史人物一样相对中立的看待他了。

伯林的梳理不仅包含他的生平与环境,还介绍了他的思想源泉和写作成果,相互穿插之下,可以读到别人的思想对他的影响,他的写作又是如何化为别人的行动和更具体的革命成果。

个人感觉本书可贵之处有三:一是很具体的介绍了马克思思想的基础、他自己的成果和他论敌们的思想主义,在黑格尔的章节中马克思几乎没有出现,在巴黎的章节中圣西门傅立叶巴枯宁这些熟悉的名字随着他们的主张出现,都为阅读贫乏的本人带来了充实的内容;二是以人性的方式去看待马克思,他的贫困他的愤怒,与其他人的结交和分道扬镳,综合下来为我们呈现了一位坚持追求真理完善理论以促成现实的变革却为自己和现实的各种缺陷所阻碍的古怪天才形象;三是思想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读到最后可以在伯林对资本论的简要介绍中看出许多他之前已经梳理过的内容综合在一起,读者也可以渐渐明白马克思思想的开创性和影响力究竟体现在何处。

  《卡尔·马克思》读后感(五):柏林笔下的马克思

  任何一位思想家的作品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总是不免出现流弊的问题,而马克思的理论更是如此,甚至于出现了妖魔化或者神圣化的两种极端。在后记中特雷尔•卡弗其实已经非常明确地点出柏林这本传记区别于恩格斯等人所作传记的不同之处正在于其脱离了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或者说反马克思主义,同时也没有使用传统概念来解构马克思的理论(列宁的一些广为人知的评价)。相反他将马克思的一生置于思想史和社会历史的广阔图景下来进行叙述,这种客观的态度与感情是极为难得的,可以说颠覆了传统的事实与价值的二分。

  印象深刻的章节主要是“'精神'的哲学”(对,就是那个基本上没怎么提马克思的那一章,感觉柏林已经完全离题到黑格尔哲学了,但是不愧是哲学家出身,这一章节对黑格尔哲学的论述实在太吸引人了)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两章。除此之外,对于马克思人性论方面的论述以及与同时代思想人物或者革命人物(赫尔岑,巴枯宁,拉萨尔)的对比也令人印象深刻。唯一遗憾的是对于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谈论的篇幅较少(几乎一笔带过,主要局限于资本论第一卷的内容,不过从后记来看,当时的柏林应该只能接触到资本论第一卷的内容,所以应该也算可以释然吧)以及其经济理论不适合当代的断言也有所武断。

  总体上来说,无论从当时的时代(第一版出版20c30s)还是现在的时代,这本传记都可以算上一本非常独特以及具有柏林个人色彩的著作。还是想用前言中艾伦•赖安的一句评论作结吧,“柏林笔下的马克思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物,因为他既是启蒙运动的产物,也是反对启蒙运动的浪漫主义运动的产物。”(这实在是提供一个很好的理解马克思的纬度)

  后面的延伸阅读指南也挺有意思的,果然看有关马克思的作品总会和D.Harvey不期而遇233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