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棉花糖实验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棉花糖实验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4-14 00:17: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棉花糖实验经典读后感有感

  《棉花糖实验》是一本由[美] 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59.90,页数:26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棉花糖实验》读后感(一):书的结构

  一开始详细介绍棉花糖实验,提出被试完成实验使用的三种测量:分心、将诱惑物抽象化以及冷静聚焦。介绍冷热两个系统。

  介绍小丑先生箱(惊喜箱)。介绍抵抗诱惑的“如果-那么”计划。通过练习,能够使得这种策略自动化,会把努力从努力控制中去除,能够欺骗热系统本能地、无意识地为你工作。

  自控力和可预见的结果相关,可以培养。

  有些教育改革已经开始进行,将智力发展、延迟满足、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等内容都纳入课程中,而且这种改革的速度越来越快。

  《棉花糖实验》读后感(二):育儿驭己

  我希望他们:内心乐观、有安全感、掌控感和自控力、擅长数学和体育,敏感而自由。 这是一篇需要长期维护的笔记,主题是教育。大概包括这些方面的阅读和思考:希望子女具备哪些性格特质,培养这些特质的方法是什么;在教育领域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研究,这些研究有什么指导意义;面对未来的社会,需要着重强调哪些技能和知识,在技术层面上该如何培养?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635562869/

  《棉花糖实验》读后感(三):延迟满足是对人类理性的挑战

  我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当你设定一个长期目标的时候,对如何达到它的路径没有清晰的设计,这样也就会缺少阶段性的反馈,也就无法坚持下去。

  而很多时候阶段性的目标与最终目标是不一致的。阶段性目标并没有多少吸引力,所以也就没有欲望去达成它,这时候就要动用意志力,可久而久之(其实不用很久,因为你没有多少意志力)你就倦怠了。

  设计一个阶段性目标与最终目标的关系网,为每个阶段性目标设计自己的反馈(激励)指标,同时不断强化自己去理解阶段目标与最终目标之间的关联是目前我能想到的一个办法。这是对人类理性的挑战。

  这就好比长跑,中间阶段最难熬,最黑暗,看不到终点又无比疲倦,意志力消耗殆尽,各种转移办法都快要失灵了:(,随时都有退出的危险。

  《棉花糖实验》读后感(四):全书书评:关于棉花糖实验的详细解释

  《棉花糖实验》的沃尔特·米歇尔教授介绍了自己所做过的关于延迟满足和自我控制的相关研究,大多是关于儿童研究的,所以对于父母和教育工作者而言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这本书第一部分介绍了棉花糖实验的由来和后续研究,探讨了儿童做到延迟满足的策略,和影响儿童的延迟满足能力发育的一些因素,后天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都起着相当大的作用,而且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影响着个体的发育(这个结论其实也被写进了初中生物课本里)。 第二部分则进行了拓展,介绍了一些自控力和延迟满足相关的实验研究,并不局限于作者自己所做的研究,还有其它学者进行的研究,探讨了一些影响自控力的因素,也探讨了自控力能影响个人的哪些方面。这些章节相对来说都比较独立。 第三部分则进行了总结,介绍了美国在儿童教育方面对延迟满足和自控研究方面的成果的运用情况,可以了解下KIPP这个学校项目;也探讨了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父母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儿童更好地发展儿童的延迟满足能力和自控力。 总的来说,很值得推荐,但想要学习自我控制的策略,除了这本书,还可以看看弗兰克·哈多克的《自控力: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对于自控力有更多的介绍。 还可以看看马歇尔·古德史密斯和马克·莱特尔合著的《自律力》,自律是主动避开诱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自控则是被动应对诱惑,自控可以改掉坏习惯,再加上自律,就可以用好的习惯来覆盖掉坏习惯。

  《棉花糖实验》读后感(五):过程很痛苦,但结果很幸福。

  《棉花糖实验》[美] 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 作者的整本书,证明了一句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我们老祖宗就这么简单八个字概括的很恰当嘛!我就想问了,那不是还有一句话叫“成功,靠百分之一的天赋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这汗水也挺重要的啊?作者怎么就不说了呢?

  其实,这本书的作者全文还有一个隐含的观点,就是后面这句话,也是这本书的意义所在。想想“棉花糖实验”不是没有一点科学道理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延迟满足,需要长久的计划,富有远见,脚踏实地。延迟满足,让我们不容易“拣了芝麻丢西瓜”。心里住着一个“西瓜”,遇见“芝麻”或许就不会动心。你说我为什么不两个都捡,你真聪明,如果世界上有这等好事,“手慢无”,赶紧的!舍得,舍得,有舍弃才会有收获。不要在捡到“芝麻”,以为这就是“西瓜”。

  小孩子想吃这个棉花糖,但是规则是立刻吃就只能吃到一个,等会儿就能吃到两(其他情况就不在本次讨论范围)。我确确实实是一个即可满足得人,小时候相似的例子,买回来的好吃的,总是一会儿就会吃完,从来不会像明天吃什么(或者有一个计划)?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但是我不得不承认,真的有这么一类人,他们很喜欢吃这样东西时,或许就是理智让他们没有最终“享受”,而是有计划有安排的想用,我们都很赞同这样的做法。即可享受的我们也能达到这一点,这是这本书告诉我的。过程很痛苦,习惯很难养成,但结果很幸福。

  《棉花糖实验》读后感(六):我的一些笔记和“得到”上所述的推翻此实验的研究详情

  较深印象的章节:墙上一只苍蝇的视觉;控制欲过强的母亲对自控力的影响;夸大美好未来(如突然瘫痪的人)的心理免疫系统;自控力用于交际敏感人群、恐惧;焦虑如何激活热系统;冷却热系统的三个步骤。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堪称一项伟大的壮举,其(意外地)开创了自控力在积极心理学特别是育儿方面的研究。作者在本书出版后四年的2018年去世,特重读部分章节以作纪念。

  相反的观点,来自“得到”app、马徐骏《新知报告》:2002年,美国国家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调查,他们在美国10个不同的地区招募刚出生的孩子作为观察对象,记录他们各个维度的数据,比如说宗教、种族、父母的教育程度、家庭背景,还有孩子自身的相关能力数据,像是记忆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交流的能力等等,从这些孩子的童年一路追踪到他们的青少年时期。

  研究者在这些孩子4岁半的时候,还重新做了一次7分钟版的“棉花糖实验”,内容形式都和原来的实验差不多,记录下当时这些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和相关数据。

  我们今天的主人公,3位研究者泰勒·瓦特(Tyler Watts)葛瑞格·邓肯(Greg Duncan)和权浩南(Haonan Quan),研究了上面这些数据后发现,在引入了更多变量之后,原来的实验结论就不成立了。

  当年的棉花糖实验,只有不到90个孩子,这些孩子还都来自于斯坦福校园里的幼儿园,也就是说这些孩子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享受着同样程度的教育。

  而在新的实验中,研究者把实验范围扩到了超过900个孩子,孩子父母的背景更加多样化,高低学历都有,还纳入了更多的变量因素,比如说宗教、种族、肤色、社会和经济背景等等。

  他们得出什么结果了呢?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孩子在小时候能不能抵抗住棉花糖的诱惑,和他未来成不成功根本没什么必然的因果关系。

  而就算是两个孩子宗教信仰、性别、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总体思维能力都差不多,比较起来,也会出现一个孩子在测试时坚持的时间更长些的情况。这预测不了他们未来成功的可能性,只能表明他们当时的自控力水平。”

  《棉花糖实验》读后感(七):延迟满足与自控力《棉花糖实验》

  关键时刻起作用

  延迟满足能力对人的积极进取和成功有着深远影响,但延迟满足的能力与成功的相关性只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换言之,强延迟满足能力的人并非一定能成功。低控制水平的个体在日常生活多数情况下并没有困境,只有在面对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诱惑时,行为和大脑才会出现显著的控制问题。也就是我们常常懊悔所说的,要是当时不那么冲动就好了。

  延迟满足可以习得

  延迟满足能力是可习得的认知技能,对孩子的教养有极大的帮助。孩子刚出生的几个月,就应将孩子注意力从导致不安情绪的内容转移到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上。比如孩子一刻见不着妈妈就哭闹,这时候可以引导孩子的注意力到她们的玩具上。此外孩子的各种恐惧也可以通过榜样学习的方式来消除。

  在孩子的自控力培育过程中,父母的过度控制很可能会破坏自控力的发展。所以小时候动画片没看过瘾的小屁孩,到了大学就控制不住地打通宵游戏,因为小时候管得太严,大了却缺管。而对于成人更常见的则是压力所造成的伤害,长久的压力会损害前额叶皮层,也不利于自我控制。

  我正在接受考验

  延迟满足时自控力发挥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内化目标和价值观,看到现在与未来之间自己的更多连续性,就有可能为未来牺牲现在的快乐。拿运动减肥与美食抗衡来说,我们应该看到一个月、半年、一年后的自我身材健康,与现在狂塞猛喝和葛优躺的畅快舒适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必须思考我们的目标是身材健康还是偶尔的庆祝放松。

  理解延迟满足策略就能延长等待时间,加强自控力的策略有三点:分心,抽象化和冷静聚焦。

  分心很好理解,当眼前的作业和旁边的电视机声音相伴时,我们总能把1+1算成11。所以当你对某件东西无法抵抗的时候,用另一件更刺激的东西去分心就是很好的策略。

  抽象化,还是拿美食与减肥比划,不要想雪糕凉凉甜甜的口感,开始去看它的成分说明,看看说明里一支雪糕提供多少热量卡路里,动脑计算一下,雪糕的诱惑就没那么大了。或索性把雪糕看成奶油、植物油、食糖和添加剂的混合体,理性地把雪糕抽象化。

  面对诱惑,在矛盾中冷静下来,强调正在经历考验,理智地分析,不要想那些令人冲动的特质。

  每个人的心魔都不尽同

  诱惑会激发我们的热情绪系统,我们大脑的冷热情绪系统是同时工作相互抑制的,主导取决于特定场合的诱惑以及我们如何评估诱惑,刺激的效果取决于在大脑的呈现方式。短暂避开热情绪系统的方法是,想象其他人会怎么做,假象的榜样力量也是无穷的。

  相反,自我疏离,重新评估,通过增加心理距离来控制欲望,会让我们的冷系统发挥功效。古语有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入局太深的时候,我们的视角聚焦在自己身上,无法纵览全局,无法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

  如果你深夜加完班回来,女朋友却冷漠地说分手吧,这一诱因可能天雷勾地火般决堤你的暴怒,你完全只顾着指责对方无情,哪里还能想到女朋友被长期冷落的感受。毕竟疏于陪伴的关系,比没有关系更令人寂寞。

  用“如果-那么”重新编程条件反射

  在增加延迟满足能力,即提高自控力时,一种方法是记录能激发自己产生压抑的因素和反应,再将提示出现后的行为,以“如果-那么”的形式重新编程。例如以前如果感到无聊,我就刷电影,现在重新编程这种反射 —— 如果我很无聊,那么我就随手拿起一本书翻看。这种编程的执行能力提供了抵抗诱惑的可能。

  要提高延迟满足能力,靠我们牢记目标,运用技巧抑制导致消极后果的冲动反应。同时相信坚持克服困难会让你振奋,意志力也不那么容易疲劳。

一起阅读成长

  《棉花糖实验》读后感(八):自控没那么难

  罗振宇在2017年跨年演讲上说了一个报道:一个年轻姑娘两手拎着各式各样的购物袋,兴致盎然地从商场里走出来,满心怀喜地对记者说:“哎呀!买了好多东西,看来我后半月要吃土啦!”罗振宇说,他如果后半月要吃土了,是绝对高兴不起来的。当然,他讲这个报道是说现在人们买东西都不经过理性思考了,而是由一种叫蜥蜴脑的部位瞬时决策。确实如此,现在购物都不出家门,买东西真的是瞬间搞定。刷个朋友圈的功夫,就能买点不在计划内的东西。难道我们真的无法控制住自己吗?

  自控力鼻祖之作——《棉花糖实验:自控力养成圣经》告诉我们,自控真的没那么难。只要我们懂得自控的原理和策略,有目标、动力和信心,就能练就自控力。

  现在自控力和意志力的书籍相当普及。我们也听说过许多自控力的实验研究。不过也许我们还不知道,最早的自控力研究正是这个棉花糖实验。这个实验自20世纪60年代开启,历时半个世纪之久。实验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发起,研究的是学龄前儿童为了得到更多的奖励,能够延迟满足的行为和心理以及生理原理。

  简而言之,延迟满足就是孩子一个人在屋子里,眼前放着一块棉花糖。他能够忍住15分钟不去吃,从而获得两块棉花糖。这第二块棉花糖就是更多的奖励。棉花糖只是奖励的一种,实际的奖励要看被实验的孩子个人的喜好。原本实验的研究课题名字是一长串,叫起来很拗口。后来《纽约时报》的专栏作者在报道这个实验时,称其为“棉花糖实验”,从此这个课题就被成为“棉花糖实验”。

  实际上,实验要复杂得多,不仅通过仪器检测到自控时大脑哪个部位在起作用,而且还追踪了被实验的孩子们的青少年和中年情况,从而发掘出延迟满足对人生的作用。

  《棉花糖实验》这本书是对50多年实验成果的精华汇总。书中告诉我们自控力是什么,自控的策略以及自控和失控的生理原理。书中最精彩的是如何将自控运用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除了生活自律,自控还能用于社交和化解负面情绪,比如焦虑、恐惧和痛苦。总之,自控能让我们掌控自己的人生。

  这本书的作者,沃尔特•米歇尔教授,是棉花糖实验的发起人。他是美国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是人格的结构和发展、自控和意志力等领域的专家。哈佛荣誉教授史蒂芬•平克称他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

  不过这位专家也有过无法自控的事——吸烟。他明知吸烟有害健康,还会每天抽三包烟。戒烟对他来说是遥不可及的梦。但有一天,他到医院做实验,看到一个肺癌患者剃着光头,表情痛苦,脸色灰暗,光秃秃的头上和裸露的胸口上布满绿色斑点。护士说这名患者的癌细胞已经扩散,需要化疗。标记斑点的地方是要做化疗的部位。

  沃尔特教授被这一幕吓坏了,他不禁联想到自己,假如还不戒烟,他也会得肺癌,会像这个患者一样痛苦不堪。从那一刻,他戒烟了,而且没有复吸过。

  他之所以能立刻戒烟,是因为他看到了未来。如果不戒烟,他就会和这个肺癌患者一样生活恐怖又痛苦。如果成功戒烟,这种悲剧就不会发生。他亲眼所见的恐怖画面又刺激他对悲剧未来的恐惧心理。他要对这样的未来敬而远之,因此有了极大的向往美好未来的目标和动力。于是,他成功戒烟了。

  沃尔特教授说,自控就是为了追求未来的结果而延迟满足。他的这个经历则是自控的一个核心策略:关注未来结果。想象好的行为产生的好结果,以及不好的行为造成的恶果。想象越生动,效果则越好。因为生动的想象能让心中产生对未来成功的期待或对恶果的恐惧心理。这种期待或恐惧的情绪会激活大脑不的同部位。

  期待能够激活大脑前额叶皮层,这个部位是自控力的源泉。书中说这个部位是我们的冷认知系统,简称冷系统。这个部位能够控制我们的情绪、认知和思想,能让我们冷静思考。

  而恐惧激活的是大脑边缘系统,一个形状像杏仁核的部位。书中称这个部位是热情绪系统,简称热系统。这里是我们生存和欲望的本能所在。这个系统让我们在遇到老虎时能拔腿就跑。但同时也会让我们抵抗不住诱惑,比如热巧克力奶,狗血剧和买买买。

  冷系统和热系统相互作用,此消彼长。最佳的自控是合理调配这两个系统为自己服务的。就像沃尔特教授戒烟,通过冷系统去分析好坏两种结果,并通过热系统去感知坏结果的恐怖,用热系统的情绪反应(恐惧)来刺激自己,从而离坏习惯远远的,最终做到自控。

  既然咱们与生俱来冷热两种系统,那么只要学会使用就可以做到自控。书中说,意志力就像肌肉,通过锻炼可以养成。除了核心策略,书中还给出了很多方法,其中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建立“如果-那么”计划。

  举个例子,我想减肥,所以下决心不吃甜食,尤其是巧克力蛋糕。这时候,我就可以建立一个“如果看到蛋糕店,那么就绕道走”的计划。然后当我看见蛋糕店,我就真的绕道走。再比如,我不想天天刷剧了,想学习,提升自己。此时,我就建立一个“如果我拿手机,那么就打开kindle看电子书”的计划,并且付诸行动。

  沃尔特教授说他自己并不是个天生自控的人,但通过努力他还是做到了。并且大脑的冷热系统合作,还能帮到我们。因此,自控并不难。但前提是练习,练习,练习。世界催眠大师斯蒂芬·吉利根说,老师并没有魔法棒,做不到一挥棒就解决一切难题。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不断地练习,练得越多越好,越少则越差。只要从小事开始锻炼自控,我们会长出自控的“肌肉”。慢慢地,自控就像刷牙一样成为我们的习惯,自然而然地就能做到。

  《棉花糖实验》读后感(九):自控力是可以养成的

  棉花糖实验,早有耳闻。只记得研究结果是自控力稍微强点的孩子,在他以后的人生道路中,可能会发展的更好些。回想自己的成长历程,似乎很有自控力。读书时,同学们沉浸于雪山飞狐,笑傲江湖之类的电视剧时,我却一部都未看过。已不记得自己当时忙于什么,但自控力并没有给我带来传说中的好处。仔细想来,这应该是有原因的。 这几天认真看了《棉花糖实验:自控力养成圣经》这本书。它是实验设计者、自控力之父沃尔特·米歇尔对实验来龙去脉的溯本清源,在破除大众对棉花糖实验的普遍误解的同时,还给出了对从孩子的养育、雇佣新职员,到避免糟糕的交易和个人决定的最明智建议。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棉花糖实验的详细描述。第二部分是由实验引伸出来的各种理论,第三部分是将理论推广到实践中去。在这方面美国做得比较好,他们有专门针对贫穷孩子建立的KIPP学校。 相信大家都有在乘车时遇到熊孩子的经历,也有过孩子总是人家的好的想法吧。为什么有些孩子能安静地呆着,而有些孩子在遇到一点小困难时就大哭大闹。曾经我认为这是天生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其实,这并不完全正确。基因和遗传确实存在影响。但人的大脑是可塑的,自控力是可以提高的。接下来我们要详细了解下,人的自控力是如何运作的。 人类的大脑有热情绪系统和冷认知系统。冷热系统是连续不断地进行相互作用的:一方活跃,另一方便会消沉。影响延迟满足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年龄,通常青少年到20岁时,冷认知系统才会发育成熟。一个是性别。通常女孩比男孩延迟满足的能力要强一些。 为了更好的理解自控力,作者在书中引入了“执行功能”这个概念。这是一种让我们对思想、冲动、行为和情绪进行深思熟虑、有意识控制的认知能力。执行功能为我们提供了抑制和冷却冲动的可能,提供了让我们思考和灵活部署注意力的方法,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追求和达到目标。如果执行功能发展的好,能够帮助孩子较好的控制自己的冲动性行为。执行功能的三个特点,1,牢记目标;2,利用技巧转移对诱惑物的注意;3,必须抑制冲动性反应。简单的冥想和专注力练习可以大幅度提高执行功能。 面对成长中的孩子,父母应该如何做才能培养出有自控力的孩子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下,自控力弱的原因在哪里?在孩子的成长早期,大脑是有可塑性的。完全需要别人照顾的婴儿,急需来自他人的关爱。如果婴儿的需求不能被及时满足,他的神经系统会变得非常脆弱。如果父母长期发生非暴力争执也会损坏他们的神经系统。因为争执会引起孩子大脑内控制情绪与压力的区域明显地被激活。由此可见为孩子营造和睦的家庭变得特别重要。另外,父母需要支持孩子的选择和决定来鼓励孩子的自主性。现在很多父母知道了教育的重要性,加上家里长辈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四个人的精力投入到一个孩子身上,总是对孩子的任何行为插手。比如孩子要自己搬个凳子,爷爷马上跑过来说:“快放下,你不行的。爷爷来吧。”孩子的积极性立刻被打消了,长辈的过度忧虑和对孩子过于严厉的管束,都会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因为研究证明:过度控制孩子的父母事实上会冒风险,很有可能暗中破坏了孩子自控力的发育,而那些支持并鼓励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父母反倒更可能让孩子成功地在棉花糖实验中吃到第二颗棉花糖。放手让孩子独立地完成一件事,让孩子自由地建立自我满足感。这种自我效能感和自我力量会成为孩子成功的基础。他们也会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得到更多的满足。 以上是家庭里,对于处于热情绪系统尚不完善的孩子来说,父母应该如何做以促进孩子的自控力提升。 对于已经长大成人的社会人来说,在热情绪系统发展成熟后,和冷认知系统相互作用下,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自控力。 第一是,多重自己的界定,尽量为自己建立明确的目标。书中提到,如果未来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重叠的越多,那么我们就越可能为了未来的自己而抑制眼前的诱惑。换句话说,一个人如果能有长远的人生目标,并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他就会抑止现在的诱惑。记得有一个广告,是个小男生,看到橱窗里的飞机模型,特别喜欢。但是标价是2500元。这对他来说,是个天文数字。但是为了能得到这个东西,他忍饥挨饿,忍受同学的嘲笑,穿着破旧的衣服,就是为了能把零花钱省下来来买这个模型。这则广告是关于银行理财的,但却把自控力解释的淋漓尽致。首先要有目标。因为比执行功能更重要的是目标与动力。要想成功地实现目标,自控力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给予我们方向和动力(内驱力)的是我们的人生目标。 第二是心理距离。心里距离越大,人就越能在更加抽象的层次上加工信息。换句话说,就是能从整个事件中抽离出来,客观地评价整个事件以及自己的行为。无论是时间跨度还是空间跨度,都可以将心理距离拉大。 第三是自我疏离。以一只黏在墙上的苍蝇的视角来描述自己的整个经历。也能更加冷静地理解自己的情绪。 第四是执行“如果-那么”计划。将如果要达到怎样的效果,那么需要怎么做,从思维的角度连接起来。比如,如果我想成为书评人,我就需要一直不断地练习写。虽然可能开始时,会觉得有困难,写不出来。但一旦大脑里,建立了这种连接,如果要怎样,就必须怎样。一直练习,练习,再练习,它就会成为自动,内在的机制。这同《麦肯锡精英的思维方式》中,改变自己的必须型思维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需要从思维上改变自己,主动建立联系,不断练习,内化为自动模式。刚开始转变时,需要付出的努力和坚持就会抽离出来。你不再会觉得自己在坚持。 如果一个人能建立起恰当的自控力能力,无论是对自我的掌控感,还是与人相处的人际关系处理,都能起到保护作用,从而使自己处于比较和谐的环境中。 再回到自己的问题上来,虽然自我感觉自控力很好,但却一无事成的原因,现在想来可能是没有明确的目标吧。虽然抵抗住了电视的诱惑,却没有把节省下来的时间,合理地利用到学习上去,这可能是我到现在还浑浑噩噩地原因吧。 《棉花糖实验》整本书可读性很高,科学实验和理论相结合,同时每一章节基本都穿插了小结形式的自控力洞察,帮助读者总结章节内容。无论是提升自我,还是对刚成为父母的年轻人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书。

  《棉花糖实验》读后感(十):面对疫情,怎样才能少点焦躁和烦恼:棉花糖后续试验带来的启发

  最近,许多人出于对疫情的关注,不断地在社交媒体上和家人友人圈中谈论相关话题,同时,不由自主地产生了许多焦躁和烦恼的感觉,有的甚至产生了惊慌和恐惧情绪,以及大量睡眠障碍问题,如失眠、惊醒、噩梦等等,而有的人为此劝诫说,为了以后长久的安康,所以大家要有延迟满足的能力,以应对忍受对病毒和疫情未知迷茫带来的现在在家的孤独担忧,和各类生活不便带来的烦恼。

  关于延迟满足的能力的说法,其实来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StanfordMarshmallowExperiment),即斯坦福大学WalterMischel博士1966年到1970年代早期在幼儿园进行的有关自制力的一系列心理学经典实验。在这些实验中,小孩子可以选择一样奖励(有时是棉花糖,也可以是曲奇饼、巧克力等等),或者选择等待一段时间直到实验者返回房间(通常为15分钟),得到相同的两个奖励。在后来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能为偏爱的奖励坚持忍耐更长时间的小孩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现,如更好的SAT成绩、教育成就、身体质量指数,以及其他指标。

  但是,在等待下一颗被奖励的棉花糖,对我们现在来说,就是等待未来更长久的安康的过程中,怎样才能拥有或者提升延迟满足的能力,从而减少焦躁和烦恼呢?

  2018年,对棉花糖实验的后续,纽约大学的泰勒·瓦特、加州大学的葛瑞格·邓肯和权浩南,在心理学领域的顶级期刊《心理科学》上发表了论文,他们通过扩大样本,按家庭条件分组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孩子能否取得成功,并不取决于延迟满足的能力,而是取决于孩子背后的家庭。”孩子的家庭能给孩子稳定的感觉,就是让孩子觉得我通过忍耐可以得到第二块棉花糖,孩子大概率会选择等待。

  而孩子稳定的感觉,来自于亲密关系中父母的养育方式和态度,如果父母能给予孩子感觉被足够关爱的安全型依恋关系,会强化他们的延迟满足的能力。

  其实,早在2015年,Mischel本人就在后续研究结果中,已经证明,来自更完整的爱与教育的家庭的孩子,表现出更优秀的延迟满足能力。因为,这样的孩子,更具备自主评估等待的风险,并更能自主选择等待的过程。

  因此,爱就是桥梁,让我们彼此联结,让我们度过这段抵抗疫情的艰难时光,就如同春节联欢晚会上这个最感人的节目中,白岩松朗诵的这句“我们爱你们不止在今天,还在未来生命中的每一天”。

  这里有个关于宇航员的孤独故事,在远离地面数千乃至数万公里的高空,在群星点缀的无尽黑暗里,在狭窄而又封闭的飞行舱中,最大的敌人,并不是长期失重引起的生理变化,而是孤独感。孤独感带来的不明原因的疲惫、焦虑、绝望、精神过敏、精力难以集中、健忘、头痛、失眠、做噩梦、身体疼痛等,就如同我们现在抵抗疫情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状况,俄罗斯宇航员波利亚科夫曾经调侃:如果要让我去火星,请让我带上我的老婆和女儿。

  所以,为了帮助宇航员缓解强烈的无聊寂寞中的孤独感,IBM公司研发的AI助手,有温度,有智慧,可以说是国际空间站里的“大白”的,AI助手被称为Crew Interactive Mobile Companion(宇航员交互式移动伙伴),简称为CIMON,CIMON具有性格设定,并且还能感知情绪,经过“情商训练”,可以识别快乐、悲伤、兴奋、恐惧、孤独等情感线索,并通过感受进行对话。

  经过专业、复杂和科学的心理训练和指导的超人般的坚强宇航员都需要来自AI爱的陪伴和滋养,何况在病毒疫情灾难面前,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以及那些职业赋予他们“坚强”的医生、护士、军人,以及所有在岗位上尽职尽责的人们,我们都需要爱的陪伴和滋养,不仅与家人友人,而且,不同岗位、不同省份、不同城市、不同年龄的人们,让我们彼此支持,彼此关爱,这样,从而减少我们面对疫情时的焦躁和烦恼吧。

  最后,回到棉花糖实验之初,关于延迟满足能力中意志力的强调,其实,通过前面的分析,也许,我们更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要在抵抗疫情的过程中更有耐心,更安祥冷静,显然运用意志力这种消耗能量的途径,远不如运用爱、感激这类情感来调节,更加自然和轻松,这也是有心理学家、美国东北大学研究员大卫·德斯迪诺(David DeSteno)等人探索感恩与耐心的关联性得出的结论:对他人抱有感激之情可使自己更具耐心,同时怀有感激之心也可使自制力得到保证。

  让我们心怀感恩,感谢那些在抗疫前线的人们,也包括每一位为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作出贡献的你我他,我们大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