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蛙先生和他的梦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蛙先生和他的梦的读后感大全

2021-04-18 04:02:1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蛙先生和他的梦的读后感大全

  《蛙先生和他的梦》是一本由童子著作,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页数:2016-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蛙先生和他的梦》读后感(一):看过的书 嘿嘿

  做一个孩子气的自己。

  越长大越难孩子气,大人老师总是让你别这么孩子气,告诉你很多应该遵守的条条框框,很多时候,想着任性一下“肆意妄为”,就会被妈妈揪着耳朵站墙角去了。

  爸爸说有孩子气的人往往都是梦想没有熄灭的人,所以记得即使条条框框再多,不要忘了梦想。

  我的爸爸真孩子气。

  《蛙先生和他的梦》读后感(二):你的窗外也有一棵树吗?

  《蛙先生和他的梦》是童子的第一本童话书。书中的同名童话恰如其名,可爱且温馨,还兼具教育意义。睡不着的蛙先生在朦胧的月光里盘点着自己的宝贝,准备把它们都送给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因为那个孩子做了一个噩梦,吓醒之后,就再也不肯睡觉了。

  “我知道他怕什么。所以,我的宝贝呀,我要把你们送给他。

  “怪兽的牙可以让他变得勇敢 ;羊毛卷儿可以让他睡得香甜;蚂蚁画的地图能够让他在梦中不会迷路,不会走到坏蛋的地盘上去;而你,星星角的小碎片,会给他一小片星光,还会给他一个好朋友,让他在梦里不孤单。”

  毫无疑问,这是一篇传统意义上的童话,水晶一样清澈明亮。任何一个读完的孩子都能够理解它的内涵。这大概是编辑把它作为书名的主要原因,毕竟童话的目标读者是孩子们。

  我是成年人。

  其他成年人喜欢什么样的童话,我不清楚,也许是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于1942年写的《小王子》那样的。孩子能从中读到热闹,成年人能从中读到人生哲理。

  童子的这本童话书中,留给我最深刻印象的是他写的第一篇童话《山桃树不睡觉》。

  “故事的来由,是有个春天,我住的宿舍楼外面因为修路,砍掉了一棵正在开花的山桃树。它生长多年,花瓣曾经落在我身上,但从此再也没有了,我好像失去了一位朋友。”

  这是一个关于友情的故事。友情是什么?是陪伴,是一起去公园里钓鱼,是一起叠纸飞机然后掷出去,是一起骑着自行车去外婆家……当然也会有矛盾和争吵。但是我们总会长大,总会面对无法逃避的分离,各自走向属于自己的新的未来。

  “许久许久之后,我会想起:春天,是一树山桃花。”

  大学时候,我住的宿舍楼外面,有一排洋槐花树。春天的时候,它们盛开雪白的花朵,芬芳馥郁。有蜜蜂飞来采花好酿造槐花蜜,却没有人敢拿着竹竿打落花朵去做槐花饼,花朵们因此得以开到花瓣自然落下。即使是在冬天的夜里,它们在我眼里也很美,光秃秃的枝丫衬着暗蓝色的天空,深远静谧,和南方的冬夜完全不同。有一年秋天,隔壁宿舍楼里的留学生学了唐诗非要放纸鸢。那只风筝毫无意外地挂到了一棵洋槐树上,一直到冬天它还在树上发呆。我把它们写进了我的英语作文里,英国籍女老师的评语是:你让我相信冬夜也可以很美。确实如此,因为有了它们的陪伴,冬夜也可以很美。

  友情就是如此简单。

  但是孩子们不会考虑这么多,他们大概只会觉得“一棵树在人类的世界里待腻了,还是喜欢做一棵树”,嗯,非常正常。然而读完后莫名地有点小忧伤。

  《蛙先生和他的梦》这本童话书中,还有别的好看的童话,有的温暖,有点奇妙,有的有趣……

  但是童子的宿舍楼外有一棵山桃花树,我的宿舍楼外有一排洋槐花树。你呢,你的窗外也有一棵树吗?它静静地站着不说话,是否会让你偶尔回想起一个曾经的朋友?

  《蛙先生和他的梦》读后感(三):后记

  从小我便喜欢读童话。

  学前班时最难忘的是《雪孩子》;上小学了,记住了《刘家五兄弟》《“下次开船港”游记》《吹牛大王历险记》;初中则是《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的《没有画的画册》和格林童话、豪夫童话;高中,才读了郑渊洁的皮皮鲁和鲁西西;上大学,津津有味地读《狐狸列那》《蓝胡子》等等。

  阅读童话的过程拉得很漫长很漫长,远不像现在的孩子从小就有详细的阅读清单,对照着就能在小学阶段阅读完所有值得一读的经典童话。

  但是这样也很有好处啊——要知道,阅读童话会让人进入童心世界,这个世界本来越大越难进入的,我却仍然在阅读中进去了,从没被阻拦过,看守童心世界大门的精灵对像我这样的大人网开一面,我偶尔会遇到其他大人,但是不多,真的不多。

  我就这样任性地长期耽溺在童话中,思考童话世界的存在法则,有公主,也要有王子,有巫婆,也要有勇士,有精灵,也要有小鬼,有野兔,也要有刺猬,有狐狸,也要有狮子,有木偶人,也要有真人小孩。

  童话里更多地是普通人,普通的他们遇到了不可思议的事儿,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世界马上不一样了。这样的事儿,我想,经常发生,我觉得它们经常在我所经过之处发生,于是我开始写童话。

  写童话和读童话,这完全是两码事儿。当我自己写起来,才发现读童话那么轻松,写起来却异常吃力,而且,更可怕的是,当我自己也写起童话来,从前读童话的快乐,竟然也一去不返了!因为,我现在读童话的时候,想的都是——他怎么想到这个的?她怎么想到这个的?哎呀,再也不能心无旁骛地愉快地读童话了。

  好像在什么事儿上都是这样吧,只是旁观者时,一切都有趣,自己置身其中,马上有了负担,需要进行角色换位,调整期望,给自己的努力打分。

  幸好我会的事儿只是写童诗童话,不会别的。

  我一直觉得自己开始就选择了写诗,是因为,不喜欢长句子,稍微过长的文字,容易罗哩罗嗦,浪费笔墨。后来意识到自己只是偷懒,诗歌都很短,但是写别的,比如写童话——那么多字!会很累的啊!真的,手下累,大脑也累,飞快地写下来又飞快地抹去,寻求更好的情节和段落安排。有时候,一篇小故事写完,早已不是最开始的那个灵感来源,而是改头换面,成了另外一个主题了。

  我决定开始写童话的时间很短,仅仅三年左右。当时终于意识到,有些东西复杂又多变,悠长又曲折,并不能用短短的诗歌写完,必须用别的方式去表达。童话就成了最合理的选择。

  《山桃树不睡觉》,是写的第一篇童话,故事的来由,是有个春天,我住的宿舍楼外面因为修路,砍掉了一棵正在开花的山桃树。它生长多年,花瓣曾经落在我身上,但从此再也没有了。我好像失去了一位朋友。

  《丁丁唐老头》,是为了写一个在许多孩子的童年回忆里叫卖“叮叮糖”的老人家,我总觉得,那些从一个小镇到另一个小镇,走街串巷地爆爆米花、捏面人、吹糖人、卖叮叮糖和气球儿的人,都是有过童话般的人生经历的。

  《蛙先生和他的梦》,写的好像是爱做梦的自己,因为在梦中遇到过那么多不可思议的人和事,所以要把他们记下来;因为生活有时候也像是在做梦,所以需要把梦一般的现实记下来。

  《北风熬的粥》,是为了怀念我的外婆。其实,她做得最好吃的,不是粥,是一碗面。亲人留给我们的,永远是浓浓的怀念本身,并不是吃到肚子里的那碗食物。

  《变来变去的浆果》和《如果你怀了个外星宝宝》,是相似的主题,我对天生被赋予精灵古怪的脑袋瓜的孩子有着很大的好奇心,谁知道世界的法则会不会有一天被他们改变呢?

  《飞机鸟》,我想是写给大孩子的童话,人或者要有追求和期冀,要么有所不作为,但是知道时间属于自己,善待自己的每一分钟,让自己热情蓬勃或者安静从容,最后,总能成长为有所担当、有所成就的自己。《寂寞时就开口说话吧》则希望那些内向的孩子都能拥有更为广阔博大的自我,丰富内心,即使永远内向,也并不会真的寂寞下去。

  《蝉歌》,则是写给那曾经在幼年时受过伤害迷失了自己,反复寻找着父爱和母爱的孩子,想要告诉他们世界上虽然充满了疑问,却也充满了坚定的答案。

  ……但这些童话的写作过程,或者,又并不是缘于我上面写下的这些理由。

  是啊,或许我只是不为什么地很想把它们写下来,写下来,就好像它们原本就应该这样成为文字的记录,留在那里,被孩子们读到。就像他们眼睛里那些天然存在的事物一样。我现在的写作,就好像一个小刺猬,在努力从树上摇下一颗两颗三颗小红果。但若是一头大象,卷起长鼻子,就摘下更多果子。

  等有一天我也可以做到了,我会从写作中得到更加深远的快乐。

  《蛙先生和他的梦》读后感(四):去寻找自己新的生命和成长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有过伤感,有过落泪,有过捧腹大笑,也有过会心一笑。有憧憬,有期待,有回忆,也有宽慰。很久没有一本书,让我重温这些最质朴的感受了。所以我抱着书在家里左挪挪,右坐坐,一会儿躺躺。我想写点什么,至少把感谢和欢喜写出来。

  可是我也有点胆怯。在童子的文笔下,我那久未雕琢的文字显得冗长又无聊。尤其是看到童子在后记里写,他不喜欢长句子。啊,而我这毛毛躁躁的读后感,简直是直戳作者的厌恶点!

  可我还是想写,我觉得自己像个等待表扬的小学生,用力地攥着手里的笔——至少要尽力才好!

  童子的童话故事里,充满着常规的好的童话故事里的要素——用词单纯,但故事却不晦涩,有时候也要有缓慢展开的排比——仿佛他知道小孩子读到这里一定会追问,“为什么呢?”“一定是这样吗?”“那小兔子呢?”故事发生的背景并不多变,森林、梦里、天上、小房子边……但故事的主角和配角们绝对缤纷奇幻。没有生命的无机物,在童话故事里总会经常被赋予符合外形、直觉和“世俗”的性格;而原本有生命力的事物,在童子的笔下就会变得更加富有想象力。诶,“富有想象力”这个词是多么没有创意的一个词啊,却被我这样一个无聊的大人拿来形容“想象力”这个最有创造力的东西。

  所以在读《蛙先生和他的梦》时,我才会捧腹大笑,四个梦,个个奇趣又幽默。奇趣,是说它们一定会勾起小孩子的咯咯笑和张牙舞爪。幽默,是说这几个故事里蕴含着大人也能领会的奇思妙想。读过的童话不少,温情、温暖、童真,虽不易,却也常见;但能兼顾奇趣与幽默的,我实在觉得不多。《变来变去的浆果》里则让我想起了最近很爱的一部动画,里面有一集女主小萝莉忽然就在有一天,说自己是一只猫,所以不能走路,要被抱着,各种撒娇。在看这集时,我以为这是故意的卖萌设定。而《变来变去的浆果》让我理解了,甚至回忆起,也许每个小孩子,我自己小时候,也有过这样的想法。我也想变来变去啊,所以才会跟别人说,如果我也长个尾巴长出耳朵就好了。心情好了我就摇摇摆摆,心情不好我的耳朵就要耷拉下来。

  可是好像,这样表达心情,作为大人来说,是不是太不成熟了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时常感觉语言已经无法让别人了解我了呢?不只是我说不出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话语了,好像也不再有人耐心地听我、理解我想说的话了。可是童子好像就不是这样想的呢,他说,他写《寂寞时就开口说话吧》是“希望那些内向的孩子都能拥有更为广阔博大的自我,丰富内心,这样,即使永远内向,也并不会真的寂寞下去”。有了他的鼓励和信念,笔和砚台说话了,瓶子也会说话了,连洞悉一切的风也在看到老人和聋哑孩子的手语交流后,明白了“原来寂寞时也可以这样比比画画的!”于是,风“吹向河边的柳树丛,用手语和柳枝讲了很多话。”

  这是童子的童话故事里的第一个特点,他的故事经常在结尾处,轻轻地一带,心里的小火苗一下子就点燃了。我会好奇,为什么这个结尾他要这样写呢。也会在他写到“明天你会有空吗?”的时候真的想起我过去曾在早上照看过的植物,虽然我没有为他们数过露珠。我会很想知道为什么影子看起来很像一头小熊的小绿的妈妈的影子就会好像一头小鹿了,只是因为小鹿走路很轻快吗。我也会在丁丁唐老先生(我错了,不该说他老)“终于呜呜呜地哭了”时,想起自己也应该这样哭过吧。

  这里就是童子的童话故事里的第二个特点了,也是我最不好概括的特点。看他的故事,常让我想起一些其他优秀的儿童作品。比如《丁丁唐老头》和《我知道怎么荡秋千不会停下来》让我想起我小时候对我影响非常深的一本童话书,台湾的《银线星星》。其中的《卖泥人的老公公》就像是一个催泪版的《丁丁唐老头》。卖泥人的老公公勤勤恳恳,受人喜爱,从不怕寂寞,与泥人相伴,却最终意外摔死在街道上;而丁丁唐老公,一直想当个真正的小孩子,给大家添麻烦,却最终歪打正着获得了大家的喜爱。而《银线星星》这篇童话也正好是秋千下与星星结缘的故事,舍不得星星的孩子,和不想让秋千停下来的孩子,都是舍不得当时的快乐啊。除了这些,《蛙先生和他的梦》里第一则故事《怪兽的牙》让我想起《怪物大学》。而那篇催泪的《山桃树不睡觉》让我想起当时感动过很多人让大家都拭泪的《头脑特工队》里的冰棒。

  《山桃树不睡觉》是童子写的第一篇童话。就像《花精》和《睡不着的故事》一样,它带着忧伤,甚至故事的结尾也盖上了“查无此人”的那种遗憾。当我们漂泊在外,是否有家不能回?是我们走得太远,还是“偷家者”偷走了我们的家?如果我找不到你了,我该怎么办?如果你已经不在了,我该如何让你继续陪我走下去?

“我……我很喜欢这棵山桃树。”我结结巴巴地对她说。 “我知道,”她抬起头来回答我,“所以,只要有一个人还记得它,它就继续开花生长,就不会因为被砍掉而从世上消失、死亡。” “真的吗?”我非常诧异。 “你想到它的时候,它就会出现。”花精说。

  可是它终究还是要走了,哪怕它曾以多么让我们欢喜的姿态出现过、陪伴过,它,终究还是要走的。“你的回忆里有伤痛的存在,你的未来里有阴影的存在。你应该去更美好的回忆里,去一个新的未来。”所以最后,我们才能终于接受,他们的离开,才能终于舍得离开……

“你去寻找自己新的生命和成长。”

  童子把他的宝贝们都送了出来。

怪兽的牙可以让他变得勇敢;羊毛卷儿可以让他睡得香甜;蚂蚁画的地图能够让他在梦中不会迷路,不会走到坏蛋的地盘上去;而你,星星角的小碎片,会给他一小片星光,还会给他一个好朋友,让他在梦里不孤单。

  当我把我读后的感谢和欢喜告诉童子,童子送了我一个更加温暖的故事。

  .S. 书中的插图也很细腻,锦上添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