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水之语》影评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水之语》影评精选

2022-05-19 02:05: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水之语》影评精选

  《水之语》是一部由吉浦康裕执导,吉浦康裕 / 松藤里奈 / 酒瀬川真世主演的一部科幻 / 动画 / 短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水之语》精选点评:

  ●信息量太大,切换太迅速,铺垫不足。看不懂。

  ●好玩

  ●夏娃的时间前奏呢

  ●很striking的风格。

  ●跟捷克91年的语词、语词、语词(Reci, reci, reci...)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四组人物之间切换颇赞,声音空间关系也很到位。最后结局有点冷~

  ●看字幕看的我叫一个费劲

  ●不太喜欢结尾

  ●吉浦康裕的空间是长满触角的

  ●配乐太仙了!

  《水之语》影评(一):言语的力量+人类与机器人的关系

  挺有意思的短片。

  我们生活在由言语构成的世界。

  咖啡厅中每个人的闲言碎语既是串联影片的提示性信息也让“话语是有力量的”这个主题更有力。

  “我应该说得更婉转些的”是语言的力量,书架上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和看书少女看到的那些话也是语言的力量。

  首先人们想象,接着人们交流,然后机器人便诞生了,机器人存储着人类的语言的力量再反过来抚慰人类。

  /机器人与人类的关系

  “你是迄今为止与我最意气相投的人”讽刺的是两人说的对象都不是人类。

  “真是合适的人的话有一两个缺点也没有关系吧”那如果对方不是人呢?

  当机器人能与人相差无几地感知人类情感并基于机器人法则给予最恰当的抚慰时,人类会平等地对待机器人吗?人类之间还会互相需要吗?

  片中末尾男主看到店员是机器人,抚慰他只是遵循机器人法则时,拒绝了和她再多聊一会的邀请。也许他释然到他所烦恼的和女友之间发生的一切纠葛和不理解,恰恰是因为他是在和一个真正的人类在交流。

  《水之语》影评(二):目标与方向

  早期的时候,一人动画大都只存在於学生或实验领域,但3D动画技术问世后,个人独立制作精致且具商业取向的长篇动画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新一代的独立动画人,新海诚、比嘉和吉浦康裕等人接二连三地出现,再加上影像转描技术和涂色技术的快速演进,似乎再再暗示了未来动画产业突飞猛进的可能性,虽然成本降低有部分大量生产、恶性竞争的负面意涵,但同时也代表独立制片发展可能性会因此而相对提高,甚至可以与大型片厂一别苗头。单就最后这点来看,未来的动画产业的确相当值得期待。

  这部九分多钟的《水之语》是吉浦康裕的旧作,曾得过一些短篇动画奖项。本片的镜头运动相当漂亮,在一间小小的酒吧内穿梭自如;内容虽略有斧凿痕迹,但还不失为一部深刻又趣味的短篇作品。另外,从本片可以看出吉浦康裕的最初风格,其实与新海诚没有那么相似。操弄镜头的技巧不知道比新海诚华丽多少倍,突显了科班出身与常人之间的差异。只不过新海诚更善於藏拙,适时地放慢步调和搭配音乐,使得原本静止无味的画面也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这是新海诚高明之处,但也算是不得已之举,吉浦康裕其实没必要学他的,《Pale Cocoon》虽然精致可取,但若刻薄一点来说,也不过是一部新海诚风格的仿作尔尔。个人有个人的特长和特色,像是比嘉擅长动作场面的调控,於是后来还是继续制作以爆破和动作取胜的《TANK SWAT》,这并不是要窄化创作的意思,而是既然投身动画产业,应该都有份不小的企图心,是想要混口饭吃还是大红大紫?是想要当新海诚第二,还是独一无二的吉浦康裕呢?因此在我个人看来,《水之语》虽然画面和音效较为简陋,但在其他方面比之《Pale Cocoon》,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推荐。

  《水之语》影评(三):水之语的碎片

  ubtitle: 吉浦康裕的实验

  『水のコトバ』——九分来钟内吉浦康裕将镜头技巧⑤ 通了一遍并结合声画对立① 在长得像个鱼缸样的咖啡店内营造了很棒的舞台效果⑥。啊,比起这片子讲了个啥,吉浦康裕就想要这么个效果吧——比拐弯抹角想要观众看明白的还没诚意啊……

  呐,其实并非仅此,"真相只有一个"!

  嗯,帝国的三男,吾已集齐所有的碎片,来将它复原吧(烟斗——

  和女友吹了正心情郁结的男主,被咖啡店的女侍勾搭上了——怀柔劝慰,女侍真是好同学!!。

  你说男主谈吹了容易嘛!!!背后一双欢快的妹子最讨厌了有木有!!!讹传的和男主多像啊好不爽。

  ——“再来一杯。”(女侍转身过去沏咖啡)…… 之后,突然发现了什么的小女愣了一会。

  ——“有这么少见吗。”小女方才回过神来一溜小跑回座:“唉!那个人……”

  ——“不是吧!”(另一只小女,鄙夷地朝女侍瞄了一眼)

  男主很在意!——说我呢?!!

  女侍:“没,她们大概,在说我呢我想。”

  男主:“想说毛孩子多注意点态度?・・・!”——男主你要干吗?

  「若造に気をつかってくれてるワケ② ?・・・!」

  正要发作(不知怎么发作呢…),女侍一面凑过来——男主你不脸红吗,啊?

  “啊!……”“早晚能碰到合适的”(脑内)——妳丫钓凯子啊(诡妙的音乐插入)……

  此刻男主邪念微启——转而聊起方才一双妹子那传来的话题,入景伤情地把自己的故事也脑补进去……

  「今まで会った人の中で、君が一番相性が合うような気がする」——男主抑扬顿挫地如此说道(看!他都记住了!)。

  ——「あんた・・・(色んな意味で)重症だわ」女侍说着,意味各种(真是各种意味啊,后见揭晓)。

  失恋的男主妳伤不起啊!!!

  而后画面一闪(两线相交)——突然,女侍如被操控地指向前方,神态僵硬语气冷淡:“你看到那个画架么”。期间夹杂一只妹子音量微弱的话语(暗示):意思相关机器人第二定律此处意在为女侍的行为作注解,而后又扯到朋友的朋友那听来的失恋话题(实在听不清啊)。

  女侍:“去看看那个,拜托了”——男主尴尬!妳丫不是要钓凯子嘛!! 戛然而止的两情相悦啊。

  而后诸君就看到了颇为费解的场面——

  1.男主来到了顶棚,明明在一个平面丫怎么上来的呢?好吧这个不重要,虽然墙上的黑板上的结构图上给出了看不懂的提示?

  2.之前一双男配角的话题中心——画上的鱼竟然真的在水面下似的顶棚里游了起来!咖啡店里人们的说过的话都变成泡泡升了上来:「力の無い言葉はすぐに消えるけど、力の有る言葉は、喋った後も消えずに残る」没有力量的言语说完就消失了,而蕴含力量的言语讲过后还会一直留存下来,此处双关。

  3.男主被治愈了,观众懵了(没有?)。解释此处要回到之前的一幕:

  语出《海底两万里》第14章 黑河——20000 lieues sous les mers . Chapitre14 . Le Fleuve-Noir.

  教授初次透过鹦鹉螺号的水晶玻璃见到了海底世界瑰丽惊艳的一幕,震惊得目瞪口呆③——

  此处咖啡店规模上不顶水族馆,又高又窄结构上也算像个鱼缸;小说这一幕之前教授正询问鹦鹉螺号的动力问题,尼摩船长解释是从海中提取氯化钠而后生成电力(……),这么说来动画中这只鱼就是以“言语的力量”为食了?

  男主此刻和教授一个表情啊,失恋的烦恼被冲散了。

  故事继续谜底解开,女侍原来是一只 Android ,帮助男主是因为机器人工学三原则④:

  1. A robot may not injure a human being or, through inaction, allow a human being to come to harm.

  2. A robot must obey any orders given to it by human beings, except where such orders would conflict with the First Law.

  3. A robot must protect its own existence as long as such protection does not conflict with the First or Second Law.

  1. 第一定律,曲线意味着男主伤害自己(或者她人?)的潜在动机随时间升高。

  2. 第二定律,对作为应侍服务顾客的必要性。

  两者交叉时触发了第二定律的违反条件,这也是为什么之前话多的小女想要“再来一杯”咖啡的时候,Android 女侍并没有即时反应——她一定接受主人“接客”的命令吧,为了拯救男主的身心而暂且犯规。当时男主正和女侍调情,连一开始听来的话都用上了,可见情绪一直被两只欢快的小妹干扰;另,他日若知弥生好感的女侍是个机器人该何等尴尬⋯⋯

  「(当然のごとく)ロボット工学の三原則。助かったでしょ?精神面で」

  女侍:“得救了吧?精神上”。

  话虽如此,从顶棚下来的男主已不觉和女侍保持了相当的距离。

  动画中,机器人的发展已经达到可揣度人类情感的地步,而人类似乎还不太习惯。吉浦康裕也着重强调了 “Android”与“Robot”的区别,也许那个从朋友的朋友那听来的故事中的男友也是“Android”呢。之后的作品「イヴの時間」的世界是一个“人型机器人刚刚开始实用化的时代”,其中一部分受到类似 Code Life 真相实验影响的 Android AI 便拥有了接近人类情感的自主意识。

  吉浦康裕的温馨剧场,构建在为人熟知的机器人三定律之上的世界,演绎着机器人和人类共处的社会景象——Social science fiction(SSF ⑦)?

  咖啡店里看似无关的言语编织成一个令人费解的小故事,这就叫“コトバの魅力”?吉浦康裕真的很疼啊!!!有木有!!!

  --------------------------------------------------

  注1:人声嘈杂但环境音很舒缓;在「イヴの時間」中叙事平常但配乐时有令人不适的突兀感(自我感受)。

  注2:此处片假名表强调语气。

  注3:英文版摘录:

  “The sea was distinctly visible for a mile all round the Nautilus.

  What a spectacle!

  What pen can describe it?

  Who could paint the effects of the light through those transparent sheets of water, and the softness of the successive gradations from the lower to the superior strata

  of the ocean?”

  ……

  “On each side a window opened into this unexplored abyss.

  The obscurity of the saloon showed to advantage the brightness outside,

  and we looked out as if this pure crystal had been the glass of an immense aquarium.”

  注4:"Three Laws of Robotics" created by Isaac Asimov and John W. Campbell.

  另,咖啡店的书架上有两本书:「ユートピア研究」乌托邦研究、「ロボティックスの歩み」机器人工学的步伐。书目分类:学术、历史、Mystery、SF 都是阿西莫夫老爷的最爱,"Robotics" 一词出自阿西莫夫老爷的机器人短篇《Liar!》。

  注5:

  吉浦康裕在「イヴの時間」和本片中都擅长利用长镜头在人物间穿梭,并以话语作为场景衔接的引导。

  开始就是一记,到事件的焦点男主处结束;急拉俯拍再次交代全景中所有人物位置;

  而后从吧台处垃至两只女配角处,构图包含吧台女侍交代相对位置,而后移至一对男配角处构图同样包含之前出现的人物交代相对位置。

  另一记很棒的出现在两只男配角对话时回到三天前的时空衔接而后顺接一个360º的长镜头至画框处停住,按视线反打回讲话角色。

  再一记从读书郎处升至画框,越过男配角,随着声音渐强引导降至两只女配角处,而后声画同步,女配角捶敲桌面时镜头一顿一顿拉回事件焦点,随之谈话也传入男主耳中。

  女配角突兀地插入吧台的谈话,一个鱼眼镜头之后快切一串流畅的沏咖啡的动作,人物静止镜头缓移… 再切一串流畅的抵咖啡动作,再接一个鱼眼镜头呈现奇怪的对视场景… 在男主背出那句台词之后给女侍一个鱼眼特写。

  为了给下文作注解,镜头拉出吧台二人的私密距离,而后依序快切至读书郎(此时观众对场景布置已经很熟悉了)。

  先后在男主和女侍的手指间两个快速变焦镜头,之后一个垂直俯拍远焦镜头,焦点人物静止,风扇徒自旋转表现尴尬的场面。

  之后几个跟踪镜头,在女侍解释身份的时候一串回忆一个恍惚的摇摆,最后升上顶棚落幕在开始的机位——整个运镜过程按序几个来回终于与开始闭合。

  注6:

  灯光:舞台剧中常以灯光切换场景和剧幕,从头顶打下的灯光会使人物面部阴暗,因而需要补光;本片场景中除了一盏吊灯都是柔光灯,相对较亮的却是人物的面部和桌面,桌面起到了补光灯(打底光)的作用。除了桌子和吧台,其他地方较暗,突出了场景中各各区域的独立性。

  镜头:除了长镜头的使用增加了纪实感,片中唯一的主观镜头(男主的视线)加上了镜头遮罩,加之轻微的摇晃就像一段跟踪偷拍的 footage 。这都使得客观于场景的视觉感增强。

  注7:

  社会科幻作为科幻的一个分支,比起科技和宇宙空间(外星人)等等,更加注重对人类社会的思考,推测和演绎社会学中存在的交互以及各种行为。比如阿西莫夫老爷的机器人短篇们。在吉浦康裕的「水のコトバ」、「イヴの時間」中 “伤害” 一词在机器人和人类之间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