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常识》的读后感大全
《印度常识》是一本由卢莉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1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印度常识》读后感(一):想吃正宗印度美食
印度餐近年来在国内悄然兴起,对于吃惯了中餐的顾客而言,偶尔品尝一下浓郁的咖哩味,尝尝可口的印度抛饼似乎还很新鲜。但正如中国菜到海外基本入乡随俗、面目全非一样,国人所见的印度菜也绝非正宗的印度口味。所以有机会的话,还是亲自去一趟印度,品尝正宗的印度美食。
《印度常识》读后感(二):古老的文明各国
个人觉得,旅行不能只为了看风景、享美食,而应和当地文化相结合,做一场文化之旅。印度文明堪比中国,我很喜欢这个古老文明的国度,和这片土地上的历史文化。尤其是喜欢它的宗教氛围,那种庄严肃穆的感觉,令人向往。曾读过一些关于印度的书,但比较专业,晦涩,本书叙述虽然简单,但知识点庞杂,全面,尤其是推荐的景点和美食,看得我跃跃欲试,直流口水。
《印度常识》读后感(三):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印度,位于亚洲南部,是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具有绚丽的多样性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古印度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自从读了本书以后,我一直梦想着去印度实地走一走,看一看,但是一直苦于工作繁忙,没有空暇时间,计划今年年底休年假时,带着我的期待飞往印度这个神秘而古老的国度,一睹它的真实容颜,也印证一下书中所说的那些美食美景与独特的民俗风情。
《印度常识》读后感(四):很多印度有意思的常识
印度对很多人而言都带着一种神秘色彩,神秘的文化,神秘的种族,神秘的宗教……对印度总是有那种神神秘秘的感觉,所以很向往。印度,正如其国家旅游局的口号所形容的一样:incredibleIndia,不可思议的印度。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的人生必去的五十个地方,印度就占了两个,一个是泰姬陵,一个是特里凡特朗。对于想去印度游玩的人来说,印度神秘而保存完好的各色建筑,寺庙,宗教,文化,是最有意思的看点。这个存在各色民族,宗教,语言,人种杂居的国家,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这本书就介绍了很多印度有意思的常识,也是去印度旅游、出差的朋友需要了解的一些常识。
《印度常识》读后感(五):人应该有些信仰
记得一位资深印度学者说过,要说文明古国,中国和印度的传统文化都一样悠久灿烂,要说人的素质,中国的文盲率远低于印度,要说城市贫困人口,印度各大城市里的贫民窟里的贫民均家徒四壁……但是,印度民间社会却非常安静祥和,这是为什么呢?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印度有着强大的宗教文化传统,它通过信仰将人的道德提升到一个高度,并对人的社会行为设定了道德底线,譬如不偷盗、不欺骗、不淫乱、非暴力等,宗教信仰使道德行为神圣化。相较于我国,却缺乏这种信仰和道德底线,可见有信仰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是多么重要,对一个人而言亦如是。本书虽然对宗教信仰问题阐述不多,但也能从中略窥到一些印度的宗教文化,读来也算是有些裨益。
《印度常识》读后感(六):希望有一天和唐僧一样去天竺取经
马沙拉,奶茶中的极品,添加了很多香料。印度南部,拉茶;印度北部,煮茶。人们认为奶茶的好喝程度和煮茶人的年纪成正比。
看印度菜是否正宗,看鲜青柠汁和印度飞饼就够了。印度飞饼,加巴地。
即使在酸奶中,印度人也喜欢放上香料,蔬菜水果,甚至大蒜、洋葱。
即使上流社会或中产阶级,也喜欢手抓饭。在印度人看来,吃饭的舒适感来自触觉,而且他们认为刀叉不能准确地传达食物的温度,此外,宗教的影响下,食物是神赐的礼物,只能用最纯净的东西去触碰,而最纯净的,就是他们的右手了,用手进食是尊重神。
咖喱起源于印度,意思是“很多香料放在一起煮”。在很多印度人眼里,释迦牟尼被认为是第一个做咖喱的人。
印度人喜欢喝红茶,最有名的红茶莫过于阿萨姆红茶和大吉岭红茶。
芒果文化。芒果的花朵成为春天的灵魂,在印度很多寺庙里,都栽种着芒果树。印度人婚礼中,喜欢用芒果树的树枝和树叶搭建通往婚礼大棚的通道。
印度人喜欢用树叶做餐具。
雅利安人迁徙、扩张和定居的时期在印度史上称为“吠陀时代”,种姓制度在这一时期得以确立。最初,种姓制度被称为瓦尔纳,意思是肤色、品质。按社会地位的高低依次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婆罗门掌握神权,一般是僧侣;刹帝利是贵族,掌握政治和军事权力;从事农牧业和工商业活动的是自由民,称为吠;首陀罗是杂工、仆役或奴隶。种姓制度发源于印度教,种姓是神定下来的,是不可更改的。
印度第一个女王叫莱席亚。
莫卧儿帝国第三位统治者是阿克巴,他统治时期称为“大治时期”,他被尊称为莫卧儿大帝。
莫卧儿帝国第五代皇帝叫沙贾汗,泰姬陵是他为他的妃子泰姬·玛哈尔修建的。印度诗人泰戈尔曾称泰姬陵是印度“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
印度古代通用语是梵语,包裹早起的吠陀语和后来规范化了的梵语。印度人用梵语发展了吠陀文学,写出了《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的伟大史诗。
《摩诃婆罗多》的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王后裔,内容是叙述两个属于婆罗多王后裔的民族在德里附近的大战。《罗摩衍那》的意思是罗摩游记。
瑜伽起源于印度,瑜伽的意思是和谐、一致、结合,反映出古印度人修炼瑜伽的目的——希望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如果能达到这个境界,便可以获得解脱。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瑜伽就在印度出现了。古印度,很多隐士、苦行僧都热衷于修练瑜伽。传说《罗摩衍那》的作者蚁垤在森林中修炼瑜伽时,蚂蚁爬满了他的身体,他都没有察觉,因为他已经修炼到了忘我的境界。瑞诗凯诗是印度的瑜伽圣地,温达文被称为“宇宙中最神圣的地方”。
印度教圣地在瓦拉纳西,据传为释迦牟尼第一次讲道处。在印度,大多数人都信仰印度教,印度教徒一生有四个乐趣,信仰湿婆神、洗恒河圣水澡并饮用恒河水、结交圣人朋友以及居住在瓦拉纳西。
印度人额头上的吉祥痣叫提拉克。
印度人视恒河为圣河,恒河是南亚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印度孟买有世界第二、亚洲最大点贫民窟,达哈维。因为《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达哈维称为印度的旅游热点。
乌代布尔,沙漠中的威尼斯。
车轮上的宫殿,一种豪华火车,世界十大豪华火车之一。
1947年8月15日,印度宣告独立,英国政府在当天移交了政权,此后这一天被定为独立日。每年8月15日,总理会在红堡上发表贺词并主持升旗仪式。
印度有“牛的王国”之称,印度教徒视牛为神圣的生命,有时宁愿自己牺牲流血,也要保护牛。不加笼头的牛为神牛,神牛绝对不可以捕杀。在路上遇到神牛,四级必须停下让牛先走,神牛每到一个商店,主人一定拿出最好的食物来喂它。
班加鲁鲁,“印度的硅谷”,也有人称“亚洲的硅谷”。
印度是联邦共和制国家,实行议会民主制,总统是国家元首,但是具有象征性,实权由总统掌握。
印度的国旗由橙色、白色和绿色三色横带组成,中央由一个蓝色的法轮。
印度的国歌叫《人民的意志》,歌词是泰戈尔的一首诗。
印度国鸟为孔雀,国兽为老虎,国花为荷花。
孟买是印度最大的城市,也是印度最大的海港。加尔各答是印度的第二大海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