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伤痕》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伤痕》读后感100字

2021-04-25 00:55: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伤痕》读后感100字

  《伤痕》是一本由卢新华 编文 / 齐雁 乐健 绘画著作,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角,页数:1979-0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伤痕》精选点评:

  ●作为了解,在网上找来读的。不评分。

  ●晓华离家出走更多的是出于趋利避害的自私心理吧。这种伤痕是自己给予自己的,也在母亲的伤口上添上了另一道伤痕,这伤痕,更是那个可悲的时代划刻在她们心头的……

  ●了解的史实不多,只说自己简单的印象: 把错误简单的归为历史使然,是否合理? 历史一直在推进,可相同的错误,在当今社会也一直在重演,是否需要反思?

  ●时代局限性太强了

  ●最后的结局让我觉得难以接受,历史价值大于文学价值,最后表的忠心真的不是反讽么???如果我是主人公,恐怕会很恨吧(也让我反省如果我是晓华,会怎么做呢

  ●文学史价值大于文学价值

  ●有点魔幻?有点理想主义?

  ●挺感人的。

  ●一个时代的文学。

  ●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对“文革”伤痕的揭发和反思是文学的中心主题。卢新华的《伤痕》与刘心武的《班主任》同是这一创作潮流的代表。 文本本位来看,情感的宣泄直接、不高级。叙事方式上,可以归到“问题小说”类型中。此类作品,文学史价值要大过文本价值。

  《伤痕》读后感(一):《伤痕》

  

这本书的内容是:王晓华的母亲在文革时被四人帮污蔑叛徒。王晓华与母亲断绝关系下乡改造。后来母亲被平反了希望与王晓华相见。王晓华迟迟未动身,最终赶到上海时,王晓华的母亲已经去世。王晓华发誓效忠党。

这个故事的结尾我感觉是败笔。或许是为了响应政策的号召,或许是为了给故事一个稍微温暖的结局,王晓华最终爱党爱国。但是仅个人之见,这个故事里王晓华心态的转变太为突兀,不能让人信服。

我其实是很喜欢伤痕文学的,因为伤痕文学的时代感很强,而且他的文字很直白,几乎不加修饰,因此更加血淋淋。

  《伤痕》读后感(二):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试析《伤痕》

  《伤痕》作为最早的的“伤痕小说”,其中的”上山下乡”无疑是一场不堪回首的恶梦,作品中充溢的是主人公对往昔岁月中的早期妈妈对党的“背叛”的敬而远之的痛苦和后来发现自己对妈妈的背叛的充满悔恨的痛苦,其基调基本是一种愤懑不平心曲的渲泄,甚至有些扭曲,在这里面,亲情、友情、爱情都变得荒谬,一切美好在一场谎言中都变得不堪一击,而当真相揭露的那一刻,其中”三观崩塌”的感觉恐怕也不过如此。而这一切又都表现出对以往极左路线和政策强烈的否定和批判意识,在涉及个人经验、情感时,则有着比较浓重的伤感情绪,对当下和未来的迷惘,失落,苦闷和彷徨充斥在作品中。

  但其实说实话,小说本身的艺术成就并不高。但是在那样一个刚刚从梦魇中醒来的时代,我想那种迫不及待地想要诉说的情感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有种控诉的感觉。因此有人会感觉“情绪激动,感情过于浓烈,叙述过于急切,揭露曝光丑恶的功利性过强,说教味浓重,艺术上的幼稚、矫揉造作,斧凿的痕迹较明显。”

  从“伤痕文学”的滥觞至今,对其评说争论从未停止过,它甚至引发了当代文学史上几次著名的文艺争论。但个人认为,卢这一篇的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且不说当这一场荒谬的运动结束之后,的确存在这样的伤痕,这其中受害最大的就是那一批青年,他们在最懵懂、最冲动、最叛逆的年纪做出了最不可挽回的伤害,即使家人原谅了,但是伤痕依旧存在,我们需要有人去揭露这样的伤痕,否则仍旧是小说结尾的”感激”吧。 作为一个时代的“证言”,“伤痕文学”无疑真实记录了那一时代的血泪。随着时代的反思,也许文学将进一步升华。“文革”题材在很大程度上给了作家挖掘人性、内心的空间。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时代的代价不可能是单维度的,它在一个方面使我们失去了许多,也许会在另外的地方给我们补偿。

  《伤痕》读后感(三):我们都曾已忘却

  曾以短篇小说《伤痕》发出新时期文学第一声呐喊的卢新华,新近推出了他的纵论财富诸相的《财富如水》(作家出版社2010年8月版)。30多年来,他没有放下手中的笔,但其新近的锋芒所向,却由文学转向了经济。这种写作的跳跃,兴趣的转换,内因是什么、又意味着什么,这在许多人心中都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疑惑。

  其实,这跟他不断地辗转腾挪的经历有关,也与他一直关注社会生活的演变与走向有关。《伤痕》之后的卢新华,先是在记者的职位上离职下海,后又赴美攻读文学硕士。在几起几落的人生沉浮中,他做过3年的旅游三轮车车夫,当过7年的赌场发牌员。这种独特的人生经历,使得他习惯于“从赌桌上看人生”,并从中得出“财富如水”的最初感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的原因,那就是卢新华一直是人生精神现状的敏锐观察者,文学只是他借以表达人生感受与人性审察的一个注脚。他早期的《伤痕》,通过一个知青学生不堪重负的亲情割裂与内心伤痛的双重创伤,揭示了“文革”对于普通人的深重戕害;之后,他写的小说《紫禁女》,又经由石玉这个女性的生殖通道的“幽闭”与“洞开”,隐喻了社会婚恋意识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今,他又写出《财富如水》,用“水性”、“水患”、“理水”的系统思索,给贪恋钱财、沉溺物欲的人们敲响了警钟。三次写作,三次诊断,触及的都是社会的痼疾、精神的病灶。而写作中切近现实的思考,作品中直抵人心的呼喊,在他都是一以贯之的。

  我读《财富如水》,起初多少有一种看热闹的心态,因为觉得自己既没有什么财富,也无敛取财富之心与之能,财富如水不如水,与我关系不大。但读了书之后,却意外连连,收获多多。《财富如水》纵论财富,自有很多独到的体悟与深湛的见地,让人耳目为之一新;而它由财富生发开来的言论,涉猎广泛,新见迭出,更能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概要地说,《财富如水》因为具有三性合一的特点,使得它既可读,又耐读,成为切合当下需要的一本重要而奇特的作品。

  其一,亲历性。作品开首就由自己在美国洛杉矶扑克牌赌场的观感说起,从“筹码”如“水滴”,赌桌如“荷塘”,到赌场如“湖泊”,文学性描述的背后,是一种立足于真切实感的自然联想。“水患篇”中越南女同事提芬妮在偷渡途中遭遇狂风巨浪以扔金条终获自救的故事,中国画家白舟因三千美元的赌债改写了自己的人生轨迹的故事,都以其典型而真实,给人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这种由自己的观感说起,以自己身边的故事举例,使有见地的看法与丰富的事例相得益彰,使作品既具亲和力,又有说服力。

  其二,人文性。这部作品是讲财富流、财富观的,题材分类上应是属于金融、财经类,但其实是由财富说起,一再地生发开来,不断地引申出去,揭示财富与人生、财富与人性的种种勾连,讲述财富与历史、与社会的种种关系,因而具有很强的人文色彩。尤其是有关犹太人的财富观念,有关美国人的财富制衡制度以及佛教思想中的财富观点,等等,都有很精彩的解读与化用。在这个意义上,作品思路开阔,知识丰盈,几近于一部财富知识的小型百科全书。

  其三,警示性。作品由“水性”、“水相”的角度看待财富,既是文学的,又是独到的;以“理水”的思路为治理财富出招,也是新奇而切当的;尤其是“泡沫”与“深流”、敬畏与反省、看破与放下、“节能”与“减排”几章中的辩证思维与真知灼见,都把人们引入到一个更高的理性层面上去认知财富。理解财富和驾驭财富,其要把人们从贪欲的桎梏中、财富的泥淖中解救出来的良苦用心,溢于言表,殷殷可感。这些文字,要言不烦,却又秉要执本,确实能使人从中得到应有的启迪,获得必要的警示。

  我觉得卢新华的《财富如水》与早年写的《伤痕》,确实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他的呼喊同样豁人耳目,振聋发聩。在这个意义上,这本书是“惊世”的,又是“醒人”的。

  《伤痕》读后感(四):《伤痕》背后的“伤痕”:《伤痕》的发表与修改

  卢新华来我们学校做讲座,我觉得有生之年能见到文学史上的活人也挺难得,就打算去看看。听讲座人家代表作总是要看的吧,于是讲座前一天把《伤痕》看了。看完以后感觉和豆瓣上大家的感觉差不多,觉得这个故事emmm有点精分。但是第二天听完讲座之后就对这个故事宽容了很多,讲座上卢新华讲了很多伤痕发表的细节,真的让人感觉在那样一个时代《伤痕》的出现确实不容易。

  《伤痕》在那个时代是一部疯狂踩雷的作品,因为它的主人公是一个非英雄的中间人,讲述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悲剧,还涉及到了爱情题材。卢新华的老师看到他的作品之后和他说:“你写的不错,但是肯定发不出来。”

  实际上《伤痕》也不是按照正常流程发表的它的发表充满偶然。复旦墙报需要小说,卢誊了《伤痕》交给了负责人,结果引起了复旦校园的轰动,进而引起上海文汇报的注意,文汇报决定发表这篇小说。

  虽然决定发表,但是要进行修改,毕竟文汇报的负责人也害怕自己刚出来没几天,别因为发了篇小说又进去了。

  关于《伤痕》的修改,卢新华在讲座上谈到了四处,都比较典型,也比较有趣,特来和大家共享。

  1.

“除夕的夜里”

  上文是《伤痕》的第一段,卢新华说原稿是“除夕夜里一片漆黑”(大致意思是这个),然后编辑说你这篇小说第一句话就要改,卢觉得很莫名,编辑表示“你这样说让人觉得有影射,四人帮都已经打倒了,天怎么还是黑的呢?”于是卢在除夕黑夜里加上了“红的白的五彩缤纷的灯火”,后来索性又直白的加了一句“这已经是一九七八年的春天了”。

  2.

“谈着抓纲治国一年来的形势”

  原稿小情侣只是谈论普通内容,但是编辑没有和卢商量就把谈论的内容改成了“抓纲治国一年来的形势”,卢新华说:“我当时看到改成这样真的和吃了一只苍蝇一样,哪有未婚青年会在火车上谈这个的。”

  3.

“这里的贫下中农好是那样真诚地关心她”

  原稿是“邻居真诚地关心”,但是编辑表示“邻居也有可能是地主”,于是改成了“这里的贫下中农是那样真诚地关心她。”

  4.

结尾要求的“亮色”

  最后就是让广大读者觉得精分的结尾部分了。当时编辑表示:这个故事的结局太过于灰暗压抑,需要增添一点亮色。于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