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等待戈多》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等待戈多》读后感摘抄

2021-04-26 00:38: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等待戈多》读后感摘抄

  《等待戈多》是一本由[爱尔兰]萨缪尔·贝克特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16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等待戈多》精选点评:

  ●在混乱中只有虚无的信念是清楚的,但信念的具体指向仍模糊不清。 人物徘徊与时间的不断丢失/话语的紊乱/阐释无意义,一切乱序与动荡最终都归于静止,折中和等待。 波卓和戈戈之间话语的跨语言连接,波卓与迪迪的话语失联看着好有趣啊。

  ●徒有空前的荒谬构想,呈现的却是何其幼稚的残品:形式与内容的严重脱节,仿佛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想来现代主义众多流派开山之作均大有石破天惊之势,然则荒诞派戏剧的奠基却如此不堪,一方面是自身素质的缺乏,一方面似乎暗示整个流派的空虚本质,也难怪其短命了

  ●咱们走吧。(他们并没有动)

  ●读着读着就睡着了应该是对贝克特先生最大的尊重,因为它最大程度地投射了人生的空虚与无聊。

  ●一个译本上译到“人们都是没知识的混蛋,像猴儿一样见什么学什么”,对照了这个译本,上面写的是“人们都是傻瓜蛋”。/ 对幸运儿的命名有些疑惑,查了一下,贝克特说:“我认为他是幸运的,因为他已经无所期待”,豁然开朗。/ 戈多就是个符号,它可以是任何人,也可以不是任何人,在心灵缺失的当下,戈多只是个寄托,可以被赋予任何的含义,而我们一旦坚信了这个被赋予的意义后,我们就沉迷其中,就像真的有那么回事呢。幻想家的幻想,西西弗斯的巨石。

  ●第一幕呈现混沌,第二幕思考混沌,越到后面文字越凝练、主题越升华,直至坍塌成为奇点。意象埋藏伏笔,牵扯文化隐喻,等待与读者间的心领神会。贝克特做得比所有后现代大师更为彻底,将时间线揉成一团丢到了舞台上,任其纠缠,由此暗示的非线性时空预示了疯狂与虚无的宿命,此形式前所未见,非常神奇。

  ●这版设计很棒。读到最末居然渐感哀愁,后劲很足的哀愁。每个人皆囿于可怜且无可奈何无力挣脱的人生,等待等不到的人,遗忘过去并且无法把握未来。厄运会骤然降临,肉体的苦难和精神的苦难总之都难以承受,而我们唯有一边目送他人的厄运一边麻木地在自身的厄运中揪住莫须有的希望。把最后的萝卜给我吧。

  ●我毫无指望地等着我的戈多,这种等待注定是漫长的,我在深似地狱的没完没了的夜里等待,生怕在哪个没有星光的夜里就会迷失方向。开始是等待,后来,我发现这种等待,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黄昏时,小路上,一棵树,两个人。永远在等待戈多。”没什么事发生,没人来,没人去。”但谁也不能走远,因为明天还要回来,等到才能得救。今天是昨天的重复,明天是今天的重复。习惯是最厉害的麻药,重复的意义仅限于对抗虚无。在这场孤立无援的对抗中,生存的秘密并未完全被揭开,一切都死了,只有树活着。

  ●等待重读

  《等待戈多》读后感(一):一点小想法

  宇宙很大,人很小。人们互相厌恶,却因惧怕孤独而不得不凑在一起。他们视对方为排忧解闷的工具,渴望对方理解自己,但是绝不尝试理解对方。 戈多是能让人生不再无聊的东西,或者说人生意义。孩子们相信戈多一定会在未来出现。有的人宁愿相信孩子的话,至死等待戈多主动出现,徘徊在无聊和自杀之间。有的人用牺牲和付出贿赂他人来扮演自己的戈多。波卓这种被贿赂的人也许是指君权、神权之类一切被建构出来的有关人生意义的概念。

  《等待戈多》读后感(二):日子像囚徒一样被放逐

  等待戈多比教材上介绍的要好看,有不少搞笑的情节,非常荒诞,读完让人似懂非懂,有些伤感和空虚。那两个等待的人就像生活中的千千万万人一样,人生本没有什么所谓价值,人们就创造追寻价值,就像剧中的人在想办法尬聊消磨时间。两个人其中有一个人意识到过去发生的,一个人并不一定意识到,可能日子的重复在不同人感受下是不同的,但带来的是一样的悲伤。这部作品不仅是对社会,也是对人生的追问。那么戈多象征不同的东西时候,他可能来,也可能不来。

  《等待戈多》读后感(三):虚无中期待

  面对这部“荒诞派戏剧最具知名度和代表性的扛鼎之作”,我能说,我并没看懂吗?

  爱斯特拉貢和弗拉第米尔,幸运儿和波卓,自己那棵树和等而不得的戈多,重复的场景重复的对话......浅薄如我,并没有体会到“深刻的隐喻”,只领略到“诡异的虚无”。

  极度执著,极度痛苦,极度焦躁,无知又艰辛,无休止循环,只有一直等待,从未出现的“戈多”,这仿佛,有点像我们的生活。

  理直气壮的期待,哪怕终究是空,也好过一直守着绝望的虚无。

  《等待戈多》读后感(四):不是书评只是字数太多。。。

  

[cp]利用昨天和今天把萨寥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看完了。和看《终局》一样的感觉,荒诞,莫名其妙,不知所云,一边看一边想放弃,却又很好奇最后的结局,好奇他们有没有等到戈多的来临。有时候觉得他们的对话和行为毫无逻辑,翻来覆去,像……几个疯子,充满了绝望,又在知道小男孩说戈多明天来后获得希望。说实话,开始时一点没看懂这本书,也没理解为什么它这么出名。然后我度娘了一下,才豁然开朗。果然是优秀的作品,虽然豁然开朗,却还是无法深入,也许这本书对于现在的自己难度还太大,也许再过几年,重新回顾,会有更深的体会

  《等待戈多》读后感(五):一

  爱斯特拉贡:咱们的权利,咱们已经失去了吗?

  弗拉迪米尔:(清清楚楚的)咱们已经匆匆地把它们放弃了。—P25

  爱斯特拉贡:咱们现在干什么呢?

  弗拉迪米尔:我不知道。

  爱斯特拉贡:咱们走吧。

  弗拉迪米尔:没法走啦。

  爱斯特拉贡:为什么?

  弗拉迪米尔:咱们要等待戈多。

  爱斯特拉贡:哦,对了。—P77

  爱斯特拉贡:认不出来!有什么东西还可以认出来呢?我他妈一辈子在沙漠中滚来滚去,而你却要我辨别细微的色彩!给我瞧一瞧这肮脏的鬼地方!我这一辈子连一步都没有离开过!—P99

  爱斯特拉贡:我们生下来都是疯子。有些人还一直都是疯子。—P134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