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重建中国社会》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重建中国社会》读后感1000字

2022-04-03 03:03: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重建中国社会》读后感1000字

  《重建中国社会》是一本由郑永年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1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重建中国社会》精选点评:

  ●郑永年先生的精辟推断以及对当今中国社会的深刻认识及原因分析,让人茅塞顿开,天佑中国!

  ●这本书太深刻了。可以载入史册的一本政治类书籍。我会记住这本书的,它是一把尺子,供大家丈量中国社会的未来。

  ●作者提出中国社会可能会面临失序状态(社会失去整合的经济基础和社会阶层基础、社会道德流失、信任危机等),分析了原因(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缺失边界、社会改革缺位和社会空间缩小、公民权缺位和社会财富向上集中),并提出了改革和重建社会的诸多方向(如经济基础结构再平衡、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再平衡、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再平衡、行政体制改革、社会改革、土地问题改革、培育中产阶层、司法改革、建设安静型文化等)。前面提出问题、分析原因写的很客观、很现实,但如何重建中国社会就不是作者能解决的了,最后作者认为现在是重建中国社会的战略机遇期,以后能不能转型,我们拭目以待。

  ●论述得太简单,很多内容与《中国改革路线图》重合。

  ●很高兴看到这本书出版后的几年,书中提到的一些问题都正在解决。

  ●一针见血……

  ●值得一翻。

  ●2017·7 虽然一直在强调党要参与社会改革,但其背后的逻辑依然是西方民主化,社会化的。但不乏给我们很多思考,西方的东西不是不好,也不是好,关键是我们怎么用。

  ●核心价值观:养老、看病保障,教育,普通百姓的命脉

  《重建中国社会》读后感(一):(⊙o⊙)…字数多了,放不进短评,就在这里放下啦

  很遗憾这样的好书居然读的人如此之少,只能说当前人们普遍对政治的关注度和参与讨论度大大下降了,总觉得涉及敏感,不谈也罢,专心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孰不料身边的社会已经愈演愈加恶劣了,大江既污,自己的小池子岂能避免,社会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无论身处哪个阶层,大家还是多关注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吧,不能再麻木了,郑先生的文章读后如醍醐灌顶,相见恨晚,讲得很入自己的心,也很容易理解,算是当前中国各种思想流派中操作性最强的了吧。

  《重建中国社会》读后感(三):读书摘要

  重建中国社会

  郑永年 著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中国社会面临失序的一些经验现象,说明问题的严重性,第二部分诊断社会失序的原因,第三部分是主体,分析如何进行社会秩序的重建。

  我国社会可能要面临失序状态:

  1、 社会正在失去其整合的经济基础(第一是社会群体之间和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高度分化;我国社会阶层开始从开放向固化转型,从包容性发展转型到排他性发展;缺少保护社会的机制或者保护社会的机制还不够健全);

  2、 社会秩序在很大程度上失去社会阶层基础;

  3、 社会道德基础的流失和社会信任危机;

  4、 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

  5、 暴力行为丛生且毫无规则;

  6、 社会文化凝聚力的流失;

  7、 当财富和知识“退出”之后,社会还能留下什么;

  为什么社会失去了秩序:

  1、 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缺失边界(中国社会失序的最主要根源在于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之间没有边界。政治权力站在经济利益这一边,导致了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失衡);

  2、 社会改革的缺位与社会空间的缩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社会领域和经济领域不分,错误地把经济政策尤其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导入社会领域,严重地破坏了社会领域;在法制建设方面,没有把社会放到一个应有的高度;缺少有效政策培植中产阶层;社会空间过小导致社会和政治领域失衡);

  3、 公民权的缺位:分税制导致的权力和财富向上集中;

  改革和重建社会:

  1、 经济结构基础的再平衡: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国企与民企关系;

  2、 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之间的再平衡:不能将GDP主义应用到社会领域;

  3、 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之间的再平衡:社会的自我管理与“被”管理;

  4、 行政体制改革:小政府和强政府;

  5、 社会改革:大社会和强社会;

  6、 土地问题是农村社会秩序建设的核心;

  7、 实现“和谐社会”要培植一个庞大的中产阶层;

  8、 如何摆脱司法衰败与社会不信任的恶性循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