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定军山》影评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定军山》影评精选

2021-04-27 03:43: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定军山》影评精选

  《定军山》是一部由安战军执导,杨立新 / 谭元寿 / 吕中主演的一部传记 / 历史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定军山》影评(一):这样的电影

  为了所谓的情节冲突,戏剧效果,高潮迸发,一味添油加醋地描绘无关紧要,风牛马不相及的副线,来叙述本质无辅的事实。剧情严重脱离主旨,一味描写摄影师傅小刘的祸福桃花运,生硬地将电影的产生结合起来。

  这部电影唯一可看的地方也就只有当初的机器和众人的态度了。确实危险又贫乏枯燥。

  总之世界是在不断进步的,我坚信,以不可想象的速度

  《定军山》影评(二):很感动,也因此不讨厌京剧

  看很多人骂这部电影,说剧情不符历史,说爱情没有深度,说里面的京剧把京剧给糟蹋了。

  简单说,作为一个不懂原来的历史是什么样的,也不知道中国第一部电影究竟是哪部的我,看电影的时候,对于任老板的执着,尤其是对于这个爱情悲剧,可能是跟自己的经历有关,个人非常感动,而且因为这部电影我也不讨厌京剧了。

  你们说你们的历史事实去吧!电影出于事实,高于事实。我觉得打动人的电影是好电影。这部非常好!!!

  《定军山》影评(三):一点感想

  “1905年,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面世”。这是历史书上对《定军山》的记述。而这部电影,却让这短短的一句话变成了一个故事,里面有儿女情长,有英雄气短,有情绪高昂,构成了一个不算精彩、但有深有浅的故事。电影还原了当时拍摄的电影的手法,比如如何用追着马车跑完成推拉摇移,比如为了实现有声有画都做了哪些努力,这些小片段让当年的电影拍摄活生生地出现在了我们眼前。不过格格与仲伦的线实在有些喧宾夺主,好端端一部具有纪念意义的电影,最后竟然莫名染上爱情片的色彩,惨。

  《定军山》影评(四):生拉活扯

  一部很有纪实原素的故事被拍成这样,不免让人大失所望。

  客观地说,这部电影出在现在国产电影百年之时应是当此时机,只可惜好端端的一个题材就这样被轻易地毁了,不能不说有些令人痛心。

  影片中硬拉出一个爱情故事出来,让人喷饭,而更可气的居然是迎合近来的皇帝气味,生生弄出一个格格与草民的感情出来,以至东拉西扯引出麻烦无数,难道这样的事有可能发生吗?还不说过去了,那时等级森严的社会,就是现在一位白领丽人要爱上一位要饭的恐都是新闻一件,更何况还是萍水相逢之交。于此不得不说说编导大人们,你们就不能少愚弄一下观众吗?

  至于国产第一部电影的产生倒底是怎么样的,现在离得时间也还不算晚,难道就不能认真地考证出来?就算是为了观赏之需,那也有点好的创意嘛,如此之作,真不好多说尔等什么了。

  当然了,如果真的在第一部电影产生中出来了那么一个将要远嫁的格格与草民的纠缠,那只能说俺自己孤陋寡闻,乱放妖言了。

  《定军山》影评(五):心疼这么好的时候,这么好的阵容

  除了再现众人齐唱定军山那一段再无亮点。一把好牌能打成这个揍性也是服气,这么个好故事非要拿一段狗血爱情来串联,偏偏男女主毫无人物魅力,人物情绪线索也乱七八糟,还把拍影戏的主线搅和得乱七八糟。

  第一代摄影师刘仲伦被演成了废物,任景泰也非常单薄,还用上了操劳过度吐血的老梗。很多地方甚至可以说是急功近利甚至粗糙的,众人齐唱那一段,切入配乐无比生硬,生生打断了观众感受,赶后期也不能这么粗吧!起了音乐之后,更是直接出了字幕,wtf,你们叙事不好是事实,最后这是直接不要叙事了?景泰吐了血这种梗也不要下文了?

  不禁令人疑惑,哪怕是出品方只要东西不要质量,导演安战军作为电影人,对于这段历史真的一点情结都没有?一点缅怀前辈的使命感都没有?

  白瞎了谭元寿老爷子这一番辛苦,白瞎了中国电影百年的好背景,大概再也难有这么集中的资源和阵容来再现那段感人的故事。这么好的时代,这么好的阵容,心疼。

  一星给谭老爷子和杨立新,一星给复刻了众人齐唱定军山的情怀,即使后面这场戏,只有半段好看。

  《定军山》影评(六):非常失望

  无关京剧,无关电影,这是一部励志加言情的片子。

  本来这个题目让我很是期待,加上谭元寿老先生(小小小谭:))耄耋之年出演,实在很应该是个好片子。

  可惜不是。

  加紧莫名其妙的格格跟伙计的爱情,占了超过一般的时间,却跟主体一点关系没有。幸好那个失火的晚上没发生什么,否则这胶片就该一起烧了。

  毛病:一开头,任景泰跟老谭初次见面,老谭说以后别要他票了。按金受申说的,那时候看戏是付茶钱,不买票的。(这时我错了,余三爷听老谭也是买票的。)

  任景泰的扳指戴在左手无名指。

  任景泰提到白祖宣时候,说是xx绸缎庄的白老板,作为熟朋友,至少绸缎庄三个字不该有。

  任跟老谭讨论,被夸为戏迷,可那点东西,连我这外行都觉得没信息含量。

  白祖宣送唱片给任景泰,说是孙菊仙的。按给任安排的票戏程度,估计不会直呼其名。更要紧的,老乡亲据说是不灌唱片的,传世的都被怀疑有人捉刀。Anyway,随便说个别人不成么?

  奕劻说话,极没王爷样子,也就算了。最后劝雅琦嫁给“蒙古王”,真以为他在给卖酒的做广告。

  末了,满院子的人大合唱,滑稽得很。

  不过,除了谭元寿先生的形象声音好得很,梁雅珂的忧伤也是很美丽的。

  《定军山》影评(七):中国电影的祖宗

  本片在全国放映时,档期极短,票房惨败。虽然我也认为本片不值得去电影院看,但作为一个爱看电影的中国人,如果不知道中国第一部电影的诞生过程,那以后也不用看别的电影了。

  在没有电影的时代,国人大抵都是看戏消遣的。如今戏曲的没落,大部分原因还是归咎于电影电视的发展吧。而我国的第一部电影的内容竟然就是京剧名段“定军山”,是否冥冥之中早有定数呢?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其实,有关中国第一部电影的诞生过程,早在2000年时,就有夏雨主演的“西洋镜”。剧情大同小异,只是格格换成了谭老板的女儿。说句实在话,就可看性来讲,“西洋镜”无疑更为出色。但不是说本片就不如前者。前者主人公是夏雨主演的刘仲伦,玩票的成分居多,虽后来也表现出执着的一面,但刘仲伦的年龄设定决定了他不是把电影当做一个事业来做。而本片主人公换成了刘的师傅任景丰,且不论历史到底如何,杨立新演的任老板对电影那份执着却是贯穿全片的。从有这个想法到最后放映,牢也坐了,生意也盘了,戏楼也烧了。最后全场为默片配唱时,终于,中国的第一部电影诞生了。

  想想电影初始的风光,随便拍几个镜头,便能使人们癫狂如斯。如今,选择多了,反而没有那种看电影的激情了。造成这种局面,票价是一个问题,但不是主要的。一部好电影,还是能收到很好的票房与口碑的。只是,这样的既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太少了,我看,问题出在部分电影人的急功近利的心态上。本片中的任老板,拍电影不是为挣钱,而是为了拍一部能流传下去的电影。若如今的制片人,导演们都有这种心态,何愁拍不出好电影。电影学院那些未来的第X代导演们,与其看国外大导演的名作来学习拍摄技巧,不如好好看看本片。一来了解中国电影的历史,二来认清楚拍电影的目的。

  《定军山》影评(八):回忆中的错觉

  不了解电影或者不熟悉中国电影史的人看了<定军山>,肯定会觉得没什么意思,没有因为所以,爱情也没什么新鲜吸引力,这是编剧的问题,很明显的把故事建立在人所共知的基础上还原那段历史,但真的忽视了更广范围更深意义上的接受了.所以故事本身最多只能给七十分.

  然而因为有了几个好演员,人物立码鲜活起来,至少我能感觉到导演和演员的感情释放,甚至是一种真诚的低语和诉说,我是被感染了的.杨立新作为一个话剧演员的功力真的不同一般啊,作为商人的精明算计,作为平民的卑微谨慎,作为一个拥有自己梦想但却步步为艰的困窘和辛酸.没有太多的言语甚至也没有复杂的表情变化,但他的眼神却是传神精准,而最多的就是一个痴字,对影戏梦的苦苦追求,不舍不弃.怎么想好好做点事情就是这么难呢?看的人都一肚子委屈难受,真的开始心酸了.

  影片没有什么曲折,老老实实的说故事,只是人为事而奔的劲一点一点的还让人不忍视而不见,典型的中国味,憋着的不爽快的但又决不轻言放弃的,沉重的.可是不管怎样又是有希望可期待的,所以任景泰最后直至累到吐血,可是"谭叫天儿"有接着唱,全场的人一起唱.不管什么时候多数人的自觉总会充满力量,让人为之感动为之震撼,血液沸腾(而讽刺的是这个多数里的多数却是一种盲目,不自觉的跟随而已,从心理学上讲).所以因为演员,整部影片增色很多,可以给出八十分.

  中国电影百年,百年的纪念给出了<定军山>理所当然,情理之中.然而对于只有这样水准的影片,真的让人没有报以希望,给出憧憬的勇气,有的只是失望,置疑,或者是无关痒痛的让人爽口的叫骂,这就是中国电影百年的积累?这就是百年中国电影的水平,是没有人努力吗?还是努力的不够?问题在哪?让人关注却得不到一点温暖的回音.

  《定军山》影评(九):只因一路艰辛

  不知道最初的先辈们在拍摄这部中国第一部影片时是怎样的心情,或激动,亦或是胆战心惊。但唯一明白的,是他们用那仅有的一架手摇摄影机,就这样,如此简陋的,完成了这第一次的无声摄影。

  于是,1905年,中国人第一次有了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电影。

  恍然间,时光已飞逝百年。出于纪念,2006年,京剧《定军山》搬上荧幕。中国电影已诞生百年。

  由谭派的继承人谭元寿和杨立新主演的《定军山》于此际与观众见面。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同时纪念的也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重述历史,阐释现实,这是安战军导演最执着的坚持。

  《定军山》作为一部京剧电影,巧妙地记述了国粹与影戏的融合过程。自从中国开始引入西洋影戏,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景丰就对此十分钟爱。他热爱,他出奇的热爱,热爱到可以为此放弃一切。可是,尽管如此,融合的过程还是坎坷不断。从最初的谭老板的不同意,到给老佛爷演戏失误,又因此被捕入狱,到影戏匣子被撞毁,再到火烧戏园子,再到最后播放影戏的时声音过小。一切的一切,都给任景丰的坚持带来了极大的阻力。他也曾想过放弃,也曾似冷水泼头怀里抱冰般痛苦而又万般无奈,但最后的他依然坚持着。最终把西洋影戏和本国的精华成功结合,也应此促进了时代进步与发展。

  的确,最为一部本该把重点放在阐述历史上的电影,该部影片对于爱情的穿插似乎有点生疏别扭,对比例的把握也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但是,无论怎样,《定军山》的拍摄还是促进了人们对历史的了解,也使人们认识到了西洋影戏与我们国粹结合的不易。也正是任老板的坚持,才最终获得了大家的支持。

  不管怎样,长路漫漫,一路走来已不甚艰辛。勿沮丧,勿批判,有的应该是以汲取的心态,取其精华,使己灼灼其华。

  《定军山》影评(十):《定军山》

  http://gc-daniel-0318.spaces.live.com/blog/cns!B6826F6CF83C99E!866.entry

  2006/3/11

  《定军山》

  《定军山》是中国电影历史上的开山之作,后三鼎甲的小叫天谭鑫培先生可算得是中国的第一位电影演员,这次纪念中国电影100年重拍《定军山》,讲述了这个开山之作的诞生过程。看之前了解了一些报道,知道里面穿插了一段缠绵悱恻,当时就觉得纳闷,怎么什么都能加言情的成分?后来一看,还真是蛇足。本来几个男人之间的兄弟情谊和做事业的艰辛就是很好的故事了,却偏偏有人以“戏太单薄”为理由加了这么一段。一个王府里出逃的小格格,一个店里学徒的小伙计……只能说是编剧无能,不会讲故事,只好瞎凑。这样的编剧去写色情片比较好,那东西不用担心单薄。本来是计划去电影院看的,正好把兑换票用掉,可是昨天终于找到了bt下载,当时只有两个种子。不夸张的说,这个片的前5个种子里就有我的一个。故事确实是好故事,谭元寿先生的演出也很精彩,只是我在看片的时候就一直在想,那些唱是谭老唱的吗?我总觉得是谭鑫培老先生的录音。我听过老谭先生的唱片,真觉得像啊。那截被我贬得乱七八糟的言情故事里,有一段发乎情止乎礼——或者该说,理。格格的那句“不是你该死,是我们不能让那么多人和我们一起死”,实在是意味深长,让我玩味了好久。这段画蛇添足里唯一值得保留的大概也就是这句话了。故事最后,当片子放出来却发现唱机声音太小时,我就猜到了谭鑫培要唱,可总觉得情节要是就这么过渡了,未免太突兀,因为谭鑫培不拍默片,就是因为有了唱机才同意拍电影的,可拍出来了却出这样的事,他不气死才怪。这时,编剧的功夫显出来了,让任景泰先念白,然后所有的观众一起用嘴打家伙,最后,在这样的气氛感召下,谭鑫培先生顺理成章的把整个情节推到最高潮,一句“这一封书信来的巧”仿佛从天外传来。所有的人一起为这部默片配音,唱着所有的词,结束了整个片子。而这些跟着谭先生一起唱戏的声音里,也有我的。小裴问我,可能吗?这么多人都会京剧?我反问她,现在那些歌星的演唱会里,观众和演员一起唱歌,那不是太平常太平常的事了吗?京剧就是那个年代的流行歌曲,谭鑫培老先生就是100年前的天王巨星。一直以来,我都对配合很感动。两个人遇到一起,没有彩排,没有商量,有的只是各自对某个领域的深刻了解和建立在这种了解的基础上的默契,精彩漂亮的完成整个表演,这样的场面对我来说有着无限的魅力。有机会,还是要再去电影院里看一次,和我所有能唱老生的戏友们一起去。21:22:03 | 添加评论 | 发送消息 | 查看引用通告 (0) | 写入日志 | 视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