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天才、狂人与梅毒》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天才、狂人与梅毒》读后感1000字

2021-04-28 01:54:2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天才、狂人与梅毒》读后感1000字

  《天才、狂人与梅毒》是一本由[美]德博拉·海登著作,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才、狂人与梅毒》读后感(一):原谅我这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

  按照惯例,上个封面先。

  《天才、狂人与梅毒》读后感(二):左右历史的梅毒

  这本书比较扯,反正就拿相关性来说是,写作思路就是找比较知名的人士,然后探究梅毒作用的症状与记载症状是否符合,最后就是找参考文献了............. 通看全篇,猜疑贯穿始终。

  不过也提供了新的视角去看待历史人物,观察其病症说不定是个很有趣的写作思路,比如写个美国历代总统疾病之谜之类的,加点阴谋论宿命论的,应该可以满足大众猎奇心,运作好的化说不定还可以大卖。

  《天才、狂人与梅毒》读后感(三):读《天才、狂人与梅毒》

  其实就是生物战,旧大陆向新大陆奉献了天花伤寒等等,一亿多人失去了生命,而新世界向旧世界还以颜色,光梅毒,就搞死了一千万人。方鸿渐学成回国演讲时,说道梅毒的种种好处,看完这本书,我想为什么梅毒在中国没有传播开来,开始觉得可能和纳妾制度有关,想想也不对,应该与人口流动有关。就像现在,农民工到处打工,其中有个好处就是改良了中国人的品种,有了杂交优势,不像之前,差不多都是近亲结婚了。这本书很八卦,比如,牛津的一位老妓女让王尔德传染上梅毒,同时又让丘吉尔父亲中镖,王尔德的男朋友报喜(Bosie)嘴快说了出来,丘吉尔就打起了名誉官司,也就赢了。

  《天才、狂人与梅毒》读后感(四):怪异的病毒

  1997年5月16日,在美国白宫,来自塔斯基吉的几名坐着轮椅的老人接受了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代表美国政府对他们进行的正式道歉。这些老人,便是医学史上最臭名昭著的“ 塔斯基吉梅毒实验”的幸存者。如今,遭受病痛折磨的当事人很多业已逝去,然而他们的子孙依然被那段黑暗的历史纠缠,梅毒对人类带来的伤害仍未消除。

  《天才、狂人与梅毒》读后感(五):病毒折磨下辉煌的19世纪文学

  当前我们的世界也被冠状病毒肆虐着,迄今世界上已有200多万人得病,接近15万人死亡,我们翘首以待着现代医学的疫苗想想相对于几百年前的人们我们至少是清醒明白着经历着什么,这是科技进步带来的力量也是文学离我们越来越远的一个原因吧。正是在响应居家隔离的日子里我拿起了这本差点被遗忘在书架最角落的书。梅毒作为主角串起了一个个18/19世纪的文学,音乐名人,在现代都受到他们的作品的影响,从这一个隐晦的侧面让我们看到了普通的人性和在那个世纪的癫狂,不疯狂不成魔,人性的欲求和道德善恶在疾病千锤百炼下升华,熊熊烈火炙烤着才华,萃取精华那是疯魔的一刹,留下永不褪色的历史也只是天才才有资格能够完成的最后的疯狂。当然更让我意识到,天才,狂人,都不是完人,世界本无完人。我们还是需要客观理智的看待所有。

  《天才、狂人与梅毒》读后感(六):【瞎读】梅毒小传

  水银(汞)这种物质很有趣,既能用来制作春药,也能用来治疗性病。天然的硫化汞又称为朱砂,由于具有鲜红的色泽,被聪明的中国古人用来当做春药的添加剂,所谓“红丸金丹”,助兴效果不知如何,但明朝光宗皇帝用亲身实践告诉我们,他因为吃这个嗝屁了。水银有毒,所以也被当做外科用药,早在秦汉以前,老祖宗就用它来治疗疥疮,后来用它治疗梅毒等疾病。总之,如果你开青楼,库房里备点水银总是没错的。 用水银治疗梅毒,西方人更有经验。为了在炼金之余赚点外快,那些炼金术师制作不少号称能妙手回春的“蓝色小药丸”,有时候,他们也把患者招徕到家中使用蒸汽疗法。据说患者要坐在一个蒸笼里,身下放着一个不断沸腾、弥漫着烟雾的水银烧锅,这么治疗,患者不仅屁股得烤焦,还会因为吸收过量水银产生严重的流涎症。 西方人为什么这么有经验呢?那是因为从古罗马的澡堂子时代,他们就经常饱受淋病之苦了。古罗马是有名的性开放,以至于后来,他们把生殖器疱疹传到了嘴巴上,这朵含在嘴上的玫瑰一定不太美观,帝国禁止公共场合接吻。据我所知,对付疱疹,古代人是用热烙铁烫患处。 而他们治疗淋病,是从尿道往里灌水银,这种消毒方法经久不衰。直到1882年,患病的梵高还在往尿道灌明矾溶液,他写信给他弟弟说:“他们(医生)用的探条逐渐加大,每一次插入的东西都将尿道越撑越大。”显然十分痛苦。

  《天才、狂人与梅毒》读后感(七):【书评人俱乐部】囚困天才的毒花

  文/河北小珊 评《天才、狂人与梅毒》

  才子佳人、美女英雄,本该成就佳话的搭配。然而本书的切入点却十分独特,可以说让人震撼:许多历史上的天才、狂人,虽然风马牛不相及,但他们却共同遭受同一种疾病的罪与罚——梅毒。

  梅毒,一种全身性的传染疾病,主要通过性交传播,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性病中的一种。今天的梅毒早已不是令医生束手无策的绝症,但提到梅毒还是会感到浑身不舒服。至今还余威尚存的梅毒,曾在历史上掀起过一阵血雨腥风,令许多“大人物”恨之入骨却又毫无对策,只能忍受梅毒的折磨。大独裁者希特勒更是恨毒了梅毒,以至于大花笔墨在自传《我的奋斗》中阐述在德国根除梅毒的重要性。

  大航海时代,伟大的探险家哥伦布和他的部队在带回黄金等战利品的同时,还带回了梅毒。国境并不能挡住疾病,从此,梅毒按照人们的交往轨迹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蔓延,一发不可收拾,嚣张跋扈程度空前绝后。诸多名人均不能在此一疾病中幸免,其中包括希特勒、尼采、王尔德、梵·高、林肯、贝多芬等等。梅毒在给他们带来肉体上的痛苦和死亡之外,同时又刺激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一部分人获得非凡成就,而另一些狂人则给人类世界带来灾厄。

  《天才、狂人与梅毒》的作者德博拉·海登是一位杰出的传记侦探,同时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精神病学系授课。她钻研早就被人遗忘的档案、信件和报导以及最新的资料,揭开了历史上那些天才、狂人与梅毒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提供一种可能:死于梅毒——天才、狂人的另一种结局。本书共有两部分,第一部分讲到了梅毒的起源、起因、医生在研究怎样医治梅毒这一顽疾的历程,是一部简单的梅毒发展史,其中有很多医学专业内容,从中可见作者的专业水准很高;第二个部分讲述的是梅毒和一些天才、狂人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在梅毒长达5个多世纪的流行史中,我们看到贝多芬由于梅毒末期引起的心里亢奋,而谱写出经典作品《欢乐颂》,王尔德的《格雷的画像》说的就是自己被性病折磨的有多么痛苦,不可一世的希特勒对梅毒痛恨到何种地步,舒伯特一生饱受了怎样痛苦的折磨。作为当代读者,毫无疑问,这本书让我们看到这些名人的另一面,痛苦不堪的一面。

  (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天才、狂人与梅毒》读后感(八):夺命的毒

  得了“它”,一生就要带着,它会让人痛苦不堪,慢慢被折磨而死。它就是梅毒,传染性强,潜伏期长,病情反复且一次比一次病重。那这种病毒从哪里来,到底造成了怎样的危害,正是《天才、狂人与梅毒》所要告诉我们的。

  作者美国精神病研究者德博拉•海登,通过各种历史资料的研究、寻找发现很多名人与梅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人都有着共同的病情,经过三个时期,病症逐渐加重,最后变成精神病人。本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阐述了对梅毒的一些研究,包括它的来源、传染途径、病状以及早期医生对它的治疗。二是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世界名人也是这种病的“常客”,包括音乐家,作家,甚至政治家等等,同时看到的是欧洲社会生活的糜烂。

  梅毒是如何而来,书中提到了哥伦布,众所周知,哥伦布的航行给世界带来了震撼,发现了新大陆。可是哥伦布的暴行很少人知道,他在伊斯帕尼奥拉岛任意屠杀、强奸与奴役岛民,无恶不作。1493年,伊斯帕尼奥拉岛成为欧洲人在美洲的第一个殖民地。它给欧洲人带来了财富,但是同时也带来了疾病。而哥伦布可能是第一位感染梅毒的病人,他把病毒带回了欧洲,更因为欧洲社会的糜烂,造成梅毒大面积的扩散。梅毒的潜伏期很久,在没有明显表状时,进行男女之爱就会传染,早期治疗通过砷和水银而控制,看似已经痊愈,但只是梅毒本身隐藏了起来,到了第二期,梅毒又会重来,红疹,脱发等等,三期的梅毒使人神经不正常,发热,脑炎、瘫痪等,梅毒的危害陪伴一生。

  梅毒也让很多名人痛苦一生,这也反映着欧洲糜烂生活。音乐家贝多芬、舒伯特等都得了梅毒,而我们熟知的贝多芬逐渐失聪是不是也是梅毒所致值得人们怀疑。著名作家福楼拜、莫泊桑也染有梅毒,《包法利夫人》的主人公爱玛的故事,影射了女子的不检点,放荡的性格,也同时反映出另一个问题,在欧洲无论是有家庭还是单身者都可以做出出轨的事情,梅毒也就扩散的更加快。妓女当然是梅毒最快的传播者,回顾染病者如波德莱尔、尼采等都因为妓女染上此毒。甚至包括二战时期不可一世的希特勒,书中用很长的篇幅讲述着希特勒的病症发展,以及强调着他的传染源是一位犹太人妓女。也许作者也在试图告诉人们屠杀犹太人的另一个原因是感染上梅毒的希特勒把仇恨发泄了犹太人。

  男女之爱是传播梅毒的主要途径,可是很多艺术家还是不洁身自爱、不惜危险地招妓,也许对他们而言这种方式可以找到创作的灵感。不禁想起现代娱乐圈中,众多明星吸毒事件,谁都知道吸毒的危害,可是为了缓解压力、为了创作,他们铤而走险选择吸毒。无论是什么时代,什么社会,只能说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洁身自好!

  《天才、狂人与梅毒》读后感(九):总能够找到一个读它的理由

  依稀记得《围城》中方鸿渐留学回乡后,赶鸭子上架被邀请为家乡的众学子演讲的那一段。倒不是那一段有多么的幽默,而是他所选择的演讲话题放当时也确实是太惊世骇俗。鸦片与梅毒,前者也就算了,后者实在是难等大雅之堂,难怪弄的台上台下,乡里乡亲的之后都不待见他。

  看到《天才、狂人、梅毒》一书的书名之后,突然想起了《围城》中的这一段情节,于是找来《围城》原著翻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当时方鸿渐的那段惊人之语。

  “至于梅毒,更无疑是舶来品洋货。叔本华早就说近代欧洲文明的特点,第一是杨梅疮。诸位假如没机会见到外国原本书,那很容易,只要看徐志摩先生译的法国小说《戆第德》,就和略知梅毒的渊源。”

  “梅毒在遗传上产生白痴,、疯狂和残废。据说也能刺激天才。例如——”

  看到这里后再去翻看这本同样让人感到吃惊的书,发现其实钱锺书先生所借书中人物方鸿渐之口所讲述的这段话,其实还真的是所言非虚。只是后来的话被书中的另一位人物吕校长所打断,不知道方鸿渐究竟要列举出那些知名人物的名字来举例。不过我想看过这本名为《天才、狂人、梅毒》的书之后,应该就不会遗憾了。其中所讲述的那些与那个难以启齿的病症有关的人物实在是不少,并且足以让人感到三观尽毁。

  虽然当年在看那部描写茜茜公主的儿子,奥地利王储鲁道夫的电影《王子传奇》时就知道,在那个时候的欧洲,这并非一种罕见病,甚至许多王室贵族也曾经被传染过,原因估计是和那时的情爱欢场风气大有关系,但是看过此书之后还是让我大吃一惊。原来竟有如此之多的知名人物甚至是被誉为天才的人物患过此病。

  此病之所以被传入欧洲,与当年哥伦布踏上美洲大陆不无关系。他们将灾难带给美洲,又从美洲带回黄金给欧洲,殊不知一场无形的报复也被他们同时带了回去。梅毒就这样被传入了欧洲,致使欧洲人因患此病而死亡的人数比因为家园被沦为殖民地而亡的美洲人还多。真所谓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书中先是详细介绍了有关于此病的医学方面的知识,接着列举了诸多可能患有此病的诸多名人。他们在音乐、美术以及文学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并被誉为天才。之所以判定他们患过此病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根据其所流传下来的书信、作品以及各种记述所做出的推断。更重要的一点是,这种病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会刺激人的大脑,使病人产生一定的狂躁与幻觉。按照书中的讲述所推论,其所列举的天才之所以能够创作出传世之作,应该是该病刺激所致,或许天才和疯子真的只有一步之遥。

  我不知道该书的写作者之所以写出这样一本惊世骇俗的书是真的严谨推论为了揭示真相,还是乱扯一通博人眼球。不过此书,还是值得一看的,无论是被扫盲医学知识,还是八卦名人轶事,或是作为一本警醒之书,你总能够找到一个读它的理由。

  《天才、狂人与梅毒》读后感(十):所以他并不是疯了,也可能是病了

  1492年,当哥伦布率领的船队登上了那片陌生的大陆,并成功用带过去的天花流感等诸多流行病毒杀掉美洲大陆本土超过百分之90的土著时,也许这些船员也万万没有想到,这些土著身上也有着他们的致命武器;当这些船员晃悠悠满载着金银财宝返回欧洲大陆时,他们会给世界人民带来一场怎样的生理学灾难。

  10年内,所有的欧洲国家都遭受到了这种可怕疾病的恐怖袭击。甚至连在亚洲的印度和中国都不幸很快被染上了这种可怕的疾病,然而当时这种病的命名,看起来却颇有些可笑:俄罗斯人把梅毒这种病叫做波兰人病,波兰人把这种病叫做日耳曼人病,日耳曼人把这种病叫做“西班牙痒”,法国人把这种病叫做那不勒斯症,印度人把这种病叫做“广东疹子”,日本人把这种病叫做“中国溃疡”……几乎每一个国家都把这种致命疾病的来源推诿给自己的邻国,也许这其中还有着一些以示清白的含义吧…

  然而当我们看看几百年来的(疑似)梅毒名人展时,可确实让人错愕:达尔文、尼采、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梵高、戈雅、福楼拜、莫泊桑、王尔德、希特勒、列宁……里面包含了人类这几百年的历史上几乎最好的文学家、科学家、音乐家、画家等等,以及具有决定世界历史走向影响力的政客,甚至连被美国人民顶礼膜拜的林肯都是高度疑似的梅毒患者,或许是他的高威望好名声,才让人们对这种怀疑产生顾忌而已。

  而在发明青霉素之前,“治疗”这种疾病的手段是如此的让人痛苦,以至于看到书中简短的文字描述,就让人不得不脊背发凉。

  书中介绍,梅毒患者接受治疗时每天都要关在蒸气笼里,长达一个月,这时会出现汞剂过量反应,即使口水流了满地还是觉得非常口渴。梅毒患者吸收大量水银时,用一块热铁压制头骨以阻止唾液流出,炼金术士从加热的朱砂中蒸馏出水银,在这液态金属中再加上指甲花与药草,放在干容器上以煤加热。病人坐在小烧锅上,罩上斗篷吸入烟雾…

  每天都要吸入大量的有毒物质,却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了,也许唯一值得欣慰的就是重金属对治疗初期梅毒是很有效的,如水银这种重金属足以杀死组织内部的螺旋体。

  不过对于后期的梅毒来说,重金属就毫无办法了,而在摸索治疗梅毒的阶段,人们甚至尝试用泡过酒的布将危险的性器官进行包覆,甚至包括著名的放血疗法,或是泻药、电流刺激等。

  这种病在当时是如此的难以治愈,传染率是如此的高,甚至人们一度估算大城市里青年男性的十分之一之多都患有梅毒,而因此而死亡的人数就更多了——然而这病并非一丁点好处都没有,在梅毒晚期“麻痹性痴呆发作之前的最后阶段,人变得非常愉快,极强烈的兴奋,创意不断涌现”,这时的人们会变得洞察力极高,神志很清楚,创意不断涌现——要不是这样,尼采们怎样才能与神对话呢?不过由于同时出现的自大浮夸而又严重沮丧等,往往这些人也会毫无征兆地出现狂悖的喜怒哀乐,因此这时的病患经常会被认为是患有精神疾病,或是人格分裂,而往往被忽视了其他病症存在的可能。

  因此当你突然联想起某位百年前的文学作家是个狂狷之徒却又文采飞扬到让人难以望其项背,你或许可以不负责任地猜上一猜:也许他并不是疯了,而仅仅是他病了而已呢^_^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