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总统之死》观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总统之死》观后感摘抄

2022-05-18 02:06: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总统之死》观后感摘抄

  《总统之死》是一部由Gabriel Range执导,Hend Ayoub / 贝琦·安·贝克 / Brian Boland主演的一部犯罪 / 剧情 / 悬疑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总统之死》观后感(一):SAY GOODBYE TO PRESIDENT BUSH

  在此,向兩位導演致敬:

  lt;華氏911>的Michael Moore

  和<總統之死>的Gabriel Range

  一個是真是的記錄片

  一個是虛構的記錄片

  看着<總統之死>

  有如看一部DISCOVER CHANNEL的記錄片

  與其說虛構

  不如說是預演或是預言

  如果花旗國還是在灌木總統的統治下

  lt;總統之死>離現實

  不願矣

  《总统之死》观后感(二):有创意但不好看

  也是前所未见的片子。本片是一部纪录片,以纪实的方式描述了2007年10月19日布什遇刺身亡的全过程……

  虽然是虚构的事件,但是讲得头头是道,不由你不信那天真的会发生这件事。

  第一次见这种纪录片…… 不知道布什作何感想。

  顺便提一下,片中FBI怀疑一名穆斯林作案,联想到了恐怖分子。但是最后证明是一名在伊拉克阵亡的美军士兵的父亲所为…… 够讽刺!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总统之死》观后感(三):总统之死只是工具

  电影的争议之处是在与它毫无避讳的让布什总统死于2007年,而且是以纪录片的形式,看上去如此真实。通常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总统在2050年死,或者2007年的总统换个名字死,从来没有一部电影如此大胆,用了大量的新闻镜头,通过剪辑让现任总统在电影里被暗杀。

  电影当然不是光为了让布什过一把刺杀瘾才拍的,事实上,通过纪录片通常采用的采访的形式,电影通过不同人的叙述,从不同角度讨论了美国当今社会的各种问题。我太喜欢这样的形式了,《Crash》通过故事情节发展不知不觉告诉你那些事实,而《总统之死》直接从那些人口中说出来,而每个人物,都因为布什的“暗杀”被串到一起,布什的“死”只是个工具罢了。

  导演非常客观的站在了一个“拍摄者”的角度,不介入争论的任何一方,仅以各方人物的访谈来表明纷争。这也是我为什么讨厌迈克摩尔的理由,丫拍的那能叫电影吗,不就是政治广告吗?

  电影的优点也是缺点,老听人说话让人烦,看得累,真是昏昏欲睡。

  《总统之死》观后感(四):认真的YY

  这是一部制作相当严禁的YY之作,政治态度上不能说它是故意针对小布什的,片中对于布什的描写还是比较客观的,甚至还对于他日益进步的演讲技巧还小小的赞扬了一把。《总统之死》也不是单单的讽刺总统布什,谁都知道总统不是代表他一个人的。片中YY布什被刺可能会给讨厌布什、讨厌美国政府的看客们带来一些快感,这部分YY的非常真实有料。不过影片真正的讽刺部分还是在被刺之后特工警察对刺客的缉拿调查,媒体的反映,美国政府的政策变化等,这些事情更加能反映美国的种族歧视、所谓的反恐政策,国际版权,民主的弊端,法案的漏洞等等。

  《总统之死》观后感(五):死去的只是总统就够了

  很难说带着几分娱乐.几分寻找隐喻的心情看这部片子的.不过怎么样都好,导演还是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从美国对穆斯林的特别关注,到布什本人的"幽默",到美国陪审团制度...

  如果说我们一定要从电影中学到什么的话,那就是我们在突发事件的时候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在悲痛中,陪审团可以在证据不足时判决嫌疑人有罪,议会可以使限制公民权的爱国者法案成为永久法案.

  当然英国佬不是抱着给美国上课的心态拍的.但对"全世界最公正的英美法系"的讽刺可谓犀利,1个来自不那么"正义"的国家的人,可以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被判有罪,试想如果按照我们脑中的观念,这些证据达到了Beyond a Reasonable Doubt的条件了么?这里人民的意志不是公正的,因为容易受客观影响的也是他们,而这里的客观影响,就是被害者是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

  其实电影中我们也看到了美国人对待穆斯林,对待特别国家的人的.政府可以从犯罪概率概率上把他们区别与一般的人对待.这一政策我们确实需要反思.

  死去的只是总统就够了,因为理性,正义,平等不能死去.

  《总统之死》观后感(六):有趣的是......

  在IMDB详细的评分报告里45岁+的女性,打了超高分9.3分。而18岁以下女性打了超级低分3.5分。虽然取样不多,但是似乎可以看出来45岁以上女性是比较讨厌伊拉克战争策略的,而18岁以下女性似乎又很反感模拟这种现任总统被刺杀的情节。

  IMDB的评分系统非常有趣。往往可以看出多数电影的观看者的判断,毕竟那是建立于数据和统计基础的(如同豆瓣,豆瓣其实是拿来了IMDB的评论系统,但是放弃了它的评分系统,这个有点遗憾)。而且关注了很久,发现18岁以下女性的打分往往跟多数观众的不同。这真是非常有意思,甚至可以专门研究一番。

  副总统切尼的讲话,在影片里依旧是技术上的亮点。一点破绽看不出来,毕竟那是真人的录象。不知道怎么做到的。

  看来英国人胆子还是最大,不光拍在世的女王题材电影,也可以冒险拍友邦美国总统被刺身亡的题材。

  最后说一下JFK依旧是最好的这类电影的典范。

  《总统之死》观后感(七):纪录片的新纪元

  《总统之死》。一部意淫布什在任期间被暗杀的电影,相当精彩的设计与拍摄。以采访记录的形式展开描述,没有一个当事人的许可和参与,却未给电影带来一丝虚假的感觉。电影详尽描述了2007年8月的某日不是被枪击身亡的整体现场情形,并“记录”了警方和FBI的调查以及法院宣判的全过程。布什在参加芝加哥经济论坛会后的市民接见中被暗杀,身中两弹,经治疗无效身亡。通过采访布什的贴身保镖、发言稿撰稿人、示威游行者、警方发言人,这一切如同发生过一样在面前展开。之后采访犯罪嫌疑人和FBI调查人员,描述警方如何先假设罪犯再寻找证据,描述如何将一切罪魁的证据指向恐怖主义,描述如何在真相大白后结局却被政治所操纵。一个索马里移民因为误参加了基地组织训练营,而不得不成为这次总统暗杀的政治牺牲品。而实际上,凶手是个以其经历和祖国为荣的美国老兵,因为他的儿子在伊战中丧生。布什因他的政策而付出了代价。导演用这样的“真相”告诉所有人:多行不义必自毙。

  这是我看过的最精彩的纪录片,不只它的主题是反单边反霸权,不只因为它在政治倾向上的大胆而欣赏;更重要的是,它开创了纪录片不只面对过去,同时面对未来的新纪元。这样的视角让“纪录”二字彻底颠覆,而我们也可以在目前的情势成为“后事之师”前有更冷静和现实的思考,这个意义远比“纪录”本身要重要许多。

  为此,推荐给对政治和历史感兴趣的朋友。

  《总统之死》观后感(八):《总统之死》干掉布什

  这是一部英国人拍的虚构的“纪录片”,在电影里,现任美国总统小布什于2007年10月在芝加哥遇刺身亡,故事围绕FBI追寻刺客而展开。它的形式就像我们平常看惯的法制节目,顺着案情层层推进,期间不断插入涉案人的谈话、各种媒体的报道、现场的记录视频等等,反正让你觉得这就是一真事。值得一提的是,电影里的小布什并不是找人演的,而是通过他真人的影像用电脑合成的。电影当然重点批评了布什政府的对外政策,因为很讽刺的是,凶手并不是FBI一直认定的伊斯兰人,反而是在伊拉克战争中遭受丧子之痛的一个美国父亲。这样的电影在反美的人眼里当然是个看得很痛快的作品,但在老美自己看来可能就很不是滋味。毕竟这是他们自己选出来的总统,虽然他们平时有什么不爽也以骂总统为乐,你看youtube里那么多布什出糗的视频就晓得了,但外人来骂,甚至要把他干掉,那就不太好过了。所以北美的几个大院线是拒绝放这片子的。

  这几天正好在看林达的《我也有一个梦想》,里面就说到了美国两个著名遇刺身亡的总统:林肯和肯尼迪,他们两个可以说都是因为黑人权利和南北矛盾被杀的。他们俩死后被美国人深深地爱戴着,要是布什也真的也在明年跟他们“并列”了,那可真的是提携他了,所以还是不要如了他的愿的好,让他好好活着继续做平庸总统吧。

  电影其实拍得一般,好在有这么个大不讳的创意,把还活着的人往死里写。美国人在电影里嘲笑英国人多了,英国人来一次狠的也不为过。

  《总统之死》观后感(九):总统之死——所谓自由下的黑色幽默

  昨天看了才下的《总统之死》,一部高水平的恶搞电影。说它恶搞是因为几乎所有的画面都是真实新闻中剪辑而成的;说它高水平是因为在恶搞的背后对所谓的西方民主的自由和反恐主义进行了无情的嘲笑

  小不死,在2008年的一天,在芝加哥的一次演讲后,被两颗子弹送去见了他常挂在嘴边的上帝。于是,美国陷入了混乱

  这里第一处体现西方民主制度的情节出来了,一夜之间有300个人被当做嫌疑犯抓了起来。而政府首先排查的就是伊斯兰人——那些生活在美国,为了体验自由而生活在美国的伊斯兰人

  第二处,一名伊斯兰人因为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错误的地点,有曾经错误的去过阿富汗被判了死刑,上诉一年也没有被接受,因为他去过阿富汗,因为政府想把小不死的死和恐怖主义联系起来

  第三处,真相出来了,一位曾经优秀的士兵在伊拉克失去了自己的儿子从而计划谋杀了总统——美国人杀了美国总统,而不是恐怖分子——对政府的反恐主义的一个大大的嘲弄。

  影片中有2处,我的印象很深,一处是布什安葬时一双靴子倒放在马匹两侧,我知道这是为了纪念总统,但为倒着放就不明白了,请知道的朋友告诉我下

  第二处,是那位老兵说的话:“我只不过杀了一个,他(指总统)牺牲了几十万人的生命,应该被审判处以死刑”

  总的来说,这是部很有创意的政治题材电影,情节和影片气氛的烘托都属上层之作,也为国内的恶搞一族指明了方向——恶搞的背后要有深刻的含义。

  《总统之死》观后感(十):从《总统之死》看美国人的自我批评

  (本文写于2009年12月23日,因新浪博客莫名奇妙的和谐不得不以这种方式发布)

  最近把观影的注意力主要放在了香港新浪潮电影方面,已经好久没推荐西片和大家分享了,今天介绍的是由英国作家兼导演加布里埃尔·兰奇执导的影片《总统之死》。这是一部事件上完全虚构的有着政治讽喻的电影,影片虚构了1997年布什总统在芝加哥访问演讲期间,被狙击手杀害,随后展开了一些列的调查事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