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愚》读后感锦集
《钓愚》是一本由[美]乔治·阿克洛夫 / 罗伯特·席勒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2016-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钓愚》读后感(一):惊喜
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因为见识少,虽然知道某些东西里有圈套,但没办法总结归纳。这书一看,豁然开朗。原来是这个套路。当然了,我想讲的也并不算那么全,或者说讲的仅仅是可以披露的。也可以让人了解些门道。有些东西看的不是那么的懂,随着接触,慢慢深入吧。
《钓愚》读后感(二):补一下
很少写书评,主要是懒。
书看了,没看懂。
好书要么是故事讲的生动,要么道理说的明白
这本书写的就好像宋小宝小品里说的“雨露均沾”
涉及面很广,没深入
应该适合容易上当的人?
问题是上当的人不会看书
那就是教看书的人,怎么钓那些
能上当,还不看书的人。
《钓愚》读后感(三):鲜货不多
这本书名头满大的,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写的,观点和案例都很经典。
但这本书2016年才出版,对于这个时间来讲,书中许多内容都已经成为大众共识了。
2000年以来,引进的书越来越多、越来越精。不看书的不会看这本,看书的应该很难从中发现新东西了。案例、观点都是耳熟能详的,勉强草草听完了。觉得收货不大。
《钓愚》读后感(四):可能也被这本书名和作者的头衔钓愚了
行为经济学也算是现在的热点,这本书举的很多例子确实让读者看到偏差,这些偏差会产生新的均衡,因为人的缺陷及信息不对称。全书都在围绕这两点来说。给两颗星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很多东西在硬往某个概念上套。其中的故事可以写的更吸引人而已,看完了就觉得读了一个科普读物,如书所说的什么都改变不了,谨慎也会被骗。
那么这本书最终只不过告诉你被骗了。
《钓愚》读后感(五):科普书籍竟如此严谨!
这是一本科普类的书籍,文中没有长篇大论,没有晦涩难懂的数学公式,但是从未见过一本科普类的书籍写的如此严谨,单单注释的厚度就占了1/10。
书籍采用叙事类的描述方式,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将生活中鲜活的例子呈现在你的眼前,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人是非理性的,而商家正是利用这种非理性的弱点来欺骗大众,进而推销自己的产品。一个又一个圈套,不知不觉中就上当受骗!
《钓愚》读后感(六):钓愚与行为监管
中信赠阅书籍,两位诺奖得主的合著,但读来却无甚新意。本书主要讲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欺诈现象,这导致自由市场经济不能实现自动均衡,只能是一种“欺诈均衡”。欺诈现象确实阻碍着自由市场的运行,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导致了宏观经济与金融的不稳定,使得系统性风险不断积累,发生于2008年的次贷危机为此提供了一定的佐证,可以说钓愚及欺诈的存在为行为监管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但是本书并未能就此问题进行深入及系统性的研究,提供的大量案例也不太具有说服性,导致本书的质量大打折扣。本书提供了一个很新颖的理论视角,但是却没能在随后很好地展开,有点虎头蛇尾的意思,实在不像是两位诺奖得主应有的水准,如果能够将此理论与行为监管理念相结合,提出解决实际问题、改进政府监管的方案或许更好。
《钓愚》读后感(七):人生中躲不掉的大坑-《钓愚》书摘
1.在自由市场中,只要人性有弱点,市场就会利用这些弱点。人们往往并不清楚自己真正需要什么,而这就是最大的弱点,这个弱点会被商家抓住,并加以充分利用。
2. 汽车销售中的手段
第一,客户心目中的理想车型大都是根据商业广告宣传所确定的,四轮驱动、倒车影像之类,那么推销员就一定会诱导客户,不放弃理想车型,选择高配置。
第二,以旧换新,销售员会巧妙的将回收价折算到车价中。
第三,分期付款,只要将注意力转移到每月支付的费用上,消费者就会忽略合同总金额和合同时间长度。
第四,瞄准小白客户,销售员会从10%的傻瓜消费者那里赚到总利润的一半。
3.欺骗选民
选民对候选人不知情,他们缺少信息,并存在心理弱点,他们会被候选人的个人魅力所折服,而忽略政治纲领。
议员的双重目标,一取悦选民,二取悦捐款人。
4. 钓愚的本质
鱼儿被诱饵吸引,分散了注意力,而忽略了生命安全。
《钓愚》读后感(八):自由市场的另一面
自由市场的力量与观念已渗透至我们的方方面面。它带来了发展、繁荣及更好的生活。但它同样带来了不好的一面,而这却是不可避免的。
一、欺骗均衡
自由市场带来的好处枚不胜举,无论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还是凯恩斯的“调控”,都是硬币的一体两面。而能够让这枚硬币立起来的因素,除了理性与动物精神,更是掺杂了道德、善良、理想、信仰以及欺骗。
谁也不是天生就要把欺骗到底,这与做好事一样,做一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欺骗,同样如此。
欺骗均衡,指的是欺骗带来的短期利益与诚信带来的长期利益达到的一种均衡。这不是放在天平上的等价交换,而是一种均衡状态,随时在变化。当欺骗带来的短期打破均平衡时,欺骗就会发生,很难会由于人的意志而转移,毕竟英雄是极少数的。
二、怎样应对
当你赋予别人权力而不加以监管的话,其实就代表着让别人可以肆无忌惮的伤害你。随时保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是非常必要的。长期博弈能够维持的原因在于长期利益,而不能仅凭对方过去的行为判断,历史并不总能预测未来。根据历史来预测未来,形成了路径依赖,必会有出错的一天,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
不要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投重注。
而这些,很有可能也是错的
《钓愚》读后感(九):理性的骗子和理性的消费者——《钓愚》读后感【短】
本文的核心内容只有一个:欺骗均衡。“均衡”这个词在经济学指的是“优胜劣汰”。张五常《经济解释》这本书,用傻子开加油站来证明傻子也是“理性”的:有一群傻子,他们不知道加油站是干什么的。于是有人把加油站开到大山,有人开到了海滨,有人开到了路边。结果只有开到了海滨的傻子才生存。也就是说,市场上的所有人都是理性的,不理性的人已经被淘汰。故而“存在即合理”,都是市场的选择。
而本书的作者说的就是“攫取最高的利润的商家”也是经济行为的胜利者。与其说消费者交易是自己理性的选择,还不如说是已经进化了的卖家诱导的选择。市场经济不可能淘汰不理性的消费者,只可能淘汰不聪明的骗子。
其实根据经济学第一公理,如果欺骗得到的利益大于道德得到的利益,其必然会与道德相悖的商业行为。此公理:“人是理性的、自私的动物”,与其说的是消费者,不如说是商家。这虽然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但的确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同样是从第一公理出发,使人们对无限制自由市场经济的产生了警惕。市场不再是买卖双方边际值之差从而自由交换的结果。而是自由市场经济的成功人士,用不名誉的手段欺骗其它人。告诉他们手中的交换物的边际值很低,我的很高。通过这种手段来榨取利润。
这么看来,绝对的自由市场经济会产生大量骗子。两位作者的证明是很有力量的。
但可惜的是,作者为专业的经济学家,本书的行文有一点学究气,不通俗。大量例子也是美国骗子的例子。和中国关系不是很大,也就是不太接地气。一方面本书的结构是严谨的,另一方面通俗性不够,阅读起来必然反复咀嚼。
因此我只是抽时间看了其三分之一。
《钓愚》读后感(十):经济学,更讲政治
手握重权的政府官员看完《钓愚》这本书后,他们的胆子就会更大,我是为民做主。
参与国策的精英看完《钓愚》这本书后,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就会更高,我是解民倒悬。
这是一本,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为“政府干预市场”提供经济学理论的书。
明确论证了:经济国防线,是事实存在的,是必然存在的,是关乎本国、本地区人民幸福的关键。
市民幸福,靠市政府。
国民幸福,靠执政党。
[img=1:C]政治欺骗是全方位的,包括法律、法规、政策。
[/img]
市场挡不住子弹,
市场也管不住欺诈。
全球化市场的结果,就是台湾骗子组团去南非,电信诈骗北京人的钱,而北京警察干瞪眼,没法越过国境线去抓人,必须先等外交协调。
怎么破?
靠市场,没戏,除非政府干预,严打。
政府干预,强制电信企业,牺牲自由市场的收入和利润,讲政治,上手段,打造防骗的电信国防线。
政府干预,司法量刑加重,增加惩罚电信诈骗的力度,最高到死刑。
政府干预,成立全国打骗武警支队,不惜拆村迁户,打掉那些著名的骗子村。
o,
写推荐序的李稻葵(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说了,推荐本书的目的:
让我们(大众和学者)更加实事求是地面对中国现实。
翻译本书的张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观点:
科学研究的价值,是使这个国家更值得保卫。
备注:
1.本书定义的欺骗:Phish(1996年的网络用语)描述一般性欺骗行为。(一种设局使他人达成自己,而非他人的意愿的行为)
2.本书定义的受害者:Phool